李忠輝
摘 要: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而正確把握好詩文中的停頓,則是指導朗讀教學的關鍵。我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十幾年了,下面就教學中詩文朗讀的停頓問題,談談自己一些初淺的看法,以供語文同行教學時參考。
關鍵詞:詩文;朗讀;停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68-01
一、懂得詩文朗讀停頓的原因
我們在朗讀詩文時,常常要在句子的中間或前后作或大或小的停頓。為什么要停頓呢?
1、朗讀者生理上的需要。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所要表達的意思全說出來,必須在中途換氣,然后再接著說,因為肺部所儲存的氣流是有限制的。所以從生理的角度來看,無凝是需要停頓。如果一個句子很長,即使沒有標點符號,中途也要停頓換氣。例如吳伯簫《記一輛紡車》選段: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間的毛線或者棉紗/就會像魔術家帽子里的彩綢一樣/無窮無盡的抽出來。這個句子中間至少要停頓兩次。
2、聽眾生理上的需要。我們在朗讀時,必須給聽眾以思考和回味的機會,這機會就是由停頓來提供。如果在朗讀時不顧聽眾,像放連珠炮似的不間斷地讀下去,不光自己受不了,聽眾也受不了,當然也就收不到好的朗讀效果了。相反,在恰當?shù)牡胤酵nD一下,能滿足聽眾心理上的需要,引起他們的聯(lián)想、回味、思索,聽著就會增強朗讀的感染力。例如袁鷹《井岡翠竹》選段: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里/顯露著無限生機的,/仍然是/一望無際的/青青翠竹。這段一共可以停頓七次,這樣能很好的表達一種由衷贊美之情,同時也給聽眾留下思索、聯(lián)想的余地。
3、表情達意的需要。要準確地表達意義和感情,必須處理好停頓。停頓不同,表達的意義往往不一樣。例如:①你了解我不了解?②你了解我,不了解。③你了解,我不了解。
二、掌握詩文朗讀停頓的技巧
停頓能夠表達各種各樣的復雜感情。例如:①他,/永遠地/沉默了。在“他”和“永遠地”后面停頓一下,好像不愿、不忍把不幸的消息說出來,表達了一種沉痛的感情。②契訶夫《變色龍》選段:“不過,/也說不定/就是將軍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說出來,它的臉上又沒寫著……/前幾天/將軍院子里/看見過/這樣一條狗?!边@幾處停頓表現(xiàn)了巡警小心翼翼,生怕得罪權貴的奴才嘴臉。如果沒有這些停頓,表達效果就差得多。停頓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即是語法停頓和邏輯停頓。
1、語法停頓。語法停頓就是根據(jù)標點符號來停頓。用在句子中間表示停頓的有頓號、逗號、分號、冒號;用在句末表示停頓的有句號、問號、感嘆號。一般來說,句末點號停頓的時間長于句中點號停頓的時間。各種點號停頓的時間長短情況是:頓號、逗號、分號、冒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省略號、破折號也表示句中停頓,但停頓時則要根據(jù)語境的不同而有伸縮性。
在一句話里,詞與詞之間的關系有疏有密,根據(jù)詞與詞之間的疏密,我們可以分出一個個意群,在意群與意群之間需要停頓,這種停頓有時用標點符號表示,有時則沒有,要靠朗讀者自己作恰當?shù)奶幚?。意群之間的停頓也并非全無規(guī)律,它與句法結構往往是相對應的。一般來說,主謂之間、動賓之間、附加語與中心語之間,聯(lián)合成分之間常常停頓。
例如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選段:朋友,用不著/多舉例,你已經可以了解我們的戰(zhàn)士/是怎樣一種人,這種人/是什么一種品質,他們的靈魂/是多么的美麗和寬廣。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偉大人民的/優(yōu)秀之花!是值得我們驕傲的/祖國之花!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我們生存在這個英雄的國度里/而自豪!
2、邏輯停頓。邏輯停頓是指為了強調突出某一事物、某一觀點、某一感情在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停頓,又叫強調停頓、感情停頓。它由文章的思想內容、說話人的主觀意圖決定。這種停頓有時與語法停頓一致,有時不一致。
例如矛盾《白楊禮贊》選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上是為強調、突出而停頓。聲音的中途停止,造成聽眾心理上的懸念,引起對下文的關注,從而突出了后面所要說的話。
邏輯停頓可以說是聲斷而意連,聲音上的暫時休止,卻是思想活動的延續(xù),感情上的升華,能受到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引人入勝的表達效果。
停頓與朗讀時的速度有關系,速度快,停頓少,速度慢,停頓多。一般來說,表達激動、憤怒、緊張、歡快的情緒急切的心情,敘述一種激烈、熱烈的場面,速度快一些,停頓少一些;表達一種莊嚴、深沉、含蓄、悲痛的感情,冷靜地敘述一件事情,描寫一種場面,速度慢一些,停頓多一些。
例如魯彥《聽潮》選段: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雪在/水上。這一段抒發(fā)一種深沉、含蓄、美好的感情,朗讀時速度比較慢,停頓地方多一些,停頓的時間也相對長一些。
停頓在詩歌里表現(xiàn)為節(jié)拍,或叫音樂。格律詩的停頓位置一般是固定的,往往擺脫意群的束縛。這種停頓主要是為了突出節(jié)奏。
律詩一般是五言三頓、七言四頓。例如
①孟浩然《春曉》選段: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②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自由體詩節(jié)奏比較自由,停頓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一般按意群來停頓。例如何其芳《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選段: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屬于未來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長的力量,/
當然,也要注意,停頓也不能濫用,一句話,一段文章停頓太多,會使人感到支離破碎,增加聽眾的心理負擔,影響意義和感情的表達。另外,停頓的時間有長有短,這種長短也是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