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鳳 孫 妍 張洪娟
(黑龍江澳利達奈德制藥有限公司·慶安 152400)
芪連腸寧膠囊制劑處方來源于臨床經(jīng)驗方劑,并經(jīng)過多年療效觀察總結(jié)而制成的現(xiàn)代有效中藥制劑,由黃芪、黨參、黃連、牡丹皮等十余味中藥組成,具有溫腎固腸,健脾益胃,調(diào)氣行血,祛濕排毒之功效。主治慢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慢性頑固性結(jié)腸炎(過敏性結(jié)腸炎),直腸炎等癥。為保證臨床用藥安全、療效穩(wěn)定,通過薄層層析法建立了制劑中藥味的鑒別方法,以有效保證制劑質(zhì)量。
薄層層析缸,紫外光燈;黃芪甲苷,芍藥苷,甘草苷、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大黃對照藥材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檢定所;藥品:參芪腸寧膠囊自制;薄層層析用硅膠購自于青島海洋化工廠;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取本品內(nèi)容物10g,加甲醇4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加于中性氧化鋁柱(100~120目,5g,內(nèi)徑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干,殘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滌2次,每次20ml;棄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甲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將處方中去掉黃芪,按成品制備工藝制成缺黃芪陰性樣品,以下操作同供試品前處理方法,制成黃芪陰性對照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對照品溶液2μl,供試品溶液及陰性對照液各10~1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的粉紅色斑點,而陰性液色譜對應(yīng)處則無相同斑點,說明陰性無干擾。
取芍藥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將處方中去掉牡丹皮,按成品制備工藝制成牡丹皮陰性樣品,以下操作同鑒別2.1供試品前處理方法,制成牡丹皮陰性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鑒別1.1項下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及陰性對照液各5~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數(shù)分鐘,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而陰性液色譜則無相應(yīng)的斑點,說明陰性無干擾。
取本品內(nèi)容物5g,加甲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揮至2~3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連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對照品溶液。將處方中去掉黃連,按成品制備方法制成黃連陰性樣品,以下操作同供試品溶液方法制成黃連陰性對照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四種溶液各5~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一個熒光斑點,而陰性液色譜則無相應(yīng)的斑點,說明陰性無干擾。
取本品內(nèi)容物5g,加甲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ml使溶解,再加鹽酸1ml,加熱回流30分鐘,立即冷卻,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將處方中去掉大黃,按成品制備工藝制成大黃陰性樣品,以下操作同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大黃陰性對照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對照藥材溶液、供試品溶液及陰性對照液各5~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斑點,置氨蒸汽中熏后,斑點變?yōu)榧t色,而陰性液色譜則無相應(yīng)的斑點,說明陰性無干擾。
取本品內(nèi)容物10g,加正丁醇60ml,超聲處理30分鐘,時時振搖,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再加稀鹽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將處方中去掉甘草,按成品制備工藝制成缺甘草陰性樣品,以下操作同供試品前處理方法,制成甘草陰性對照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及陰性對照液各10~15μl,對照品溶液5~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10: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而陰性液色譜則無相應(yīng)的斑點,說明陰性無干擾。
本產(chǎn)品的制劑工藝設(shè)計以臨床多年用藥經(jīng)驗為基礎(chǔ),根據(jù)處方中各藥所含成分和理化性質(zhì),參考各藥味現(xiàn)代藥理研究結(jié)果,將本品制成膠囊劑[1.2]。在質(zhì)量標準的研究中,分別建立黃芪、牡丹皮、黃連、大黃、甘草5味藥薄層定性鑒別方法[3.4],結(jié)果表明:薄層斑點分離好,陰性無干擾,所選方法專屬性強,可作為制劑的質(zhì)量標準項下鑒別方法,為開發(fā)復方中藥芪連腸寧膠囊提供了質(zhì)量研究的基礎(chǔ)資料。
[1]雷載權(quán),張廷模.中華臨床中藥學(上、下卷)[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
[2]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編寫組,中藥大辭典(上、下卷,附編)[M].1995
[3]王寶琴.中成藥質(zhì)量標準與標準物質(zhì)研究[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4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