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勇,佟 慶,郝迪萩
(黑龍江合江林業(yè)科學研究所,黑龍江 佳木斯154002)
竹柳為楊柳科(Salicaceae)柳屬植物。因其形態(tài)、側枝、密植性跟竹子相似,取名為竹柳。又因其親本屬美國雜交柳系列,也有人叫做“美國竹柳”。速生竹柳,是一個優(yōu)良超速生新能源樹種,具有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材質優(yōu)良、干形優(yōu)美、木材用途多樣等突出性能,是工業(yè)原料林、鹽堿地造林、湖泊灘涂造林、園林綠化、環(huán)境生物修復的理想樹種,具有巨大的推廣價值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竹柳對于豐富我國速生樹品種,改良速生木材品質,擴大造林地域,防止速生林建設因物種單一而造成的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等具有深遠的意義和重大的影響。該文結合文獻資料和生產(chǎn)實踐而成,為竹柳種植者提供參考。
苗圃地土壤的深耕細作是壯苗高產(chǎn)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土壤耕作,一是疏松和加深了耕作層,從而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質。二是促使下層土壤更好的熟化,使上層土壤恢復團粒結構。同時具有翻埋雜草種子、作物殘茬,混拌肥料、消滅病蟲害的作用。三是平整了土壤表層,不僅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也為灌水、播種、幼苗出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傊ㄟ^深耕細作,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減少雜草,為種子萌發(fā)、插條生根、苗根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1)育苗地的土壤耕作。在氣候干燥、降水較少、風多、土壤水分不足的地方,為了儲水保墑,秋天起苗后,要立即平整土地,深耕細耙,灌足凍水,來年春天提早做床播種。冬季有積雪地區(qū),秋耕地不耙,第2年春天再耙地。在干旱地區(qū)秋耕后灌凍水,來年春天頂漿耙地。
(2)農(nóng)耕地的土壤耕作。農(nóng)作物收獲后立即淺耕,待雜草種子萌發(fā)時,再進行深耕細耙,灌足凍水,第2年春天再頂漿耙地。
(3)生荒地及撂荒地的土壤耕作。雜草不多的荒地,秋耕秋耙后,第2年春天可育苗。雜草茂盛的荒地,先割草壓綠肥,淺耕滅茬,切斷草根,待雜草種子萌發(fā)后再耕地。
南方整地以高床或高壟為宜,以便排水和提高根系透氣性。北方整地以低床或低壟為宜,便于雨季積蓄水分和灌溉。
(1)起壟是在田間筑成高于苗床的狹窄土壟。一般寬20~50cm,高10~20cm。能提高地溫、便于排灌。低床一般寬4m,長20~35m。
(2)低壟是用土埂、溝或走道分隔成的區(qū)域。低壟有利于灌溉和排水。一般高床寬4m,長20~35m,每苗床栽八行。此外低壟的制作還應考慮竹柳的生長和其管理,比如,需要注意通風透光,便于修剪與收割等,也有利于覆蓋地膜。
魚鱗坑是在被沖溝切割破碎的坡面上,坡度一般在 15°~45°,或作為陡坡地(45°)植樹造林的整地工程。由于不便于修筑水平的截水溝,于是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攔截坡面徑流,控制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圓的埂,以增加蓄水量。在坡面上坑的布置上下相間,排列成魚鱗狀,故名魚鱗坑。它也是陡坡地植樹造林的一種整地工程。
魚鱗坑的布置及規(guī)格應根據(jù)當?shù)亟涤炅?、地形、土質和植樹造林要求而 定。一般魚鱗坑間的水平距離(坑距)為1.5~3.0m(約2倍坑的直徑),上下兩排坑的斜坡距離(排距)為3~5m??由疃燃s0.4m,土埂中間部位填高約 0.2~0.3m,內(nèi)坡 1∶0.5,外坡 1∶1,坑埂半圓內(nèi)徑約1~1.5m,埂頂中間應高于兩頭。每坑內(nèi)栽植1棵樹。
魚鱗坑在攔蓄過程中分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①當降雨強度小、歷時短時,由于單位面積來水小,魚鱗坑不可能漫溢。因此起到了分段、分片切斷并攔蓄徑流的作用。②當降雨強度大、歷時長時,由于單位面積來水大,魚鱗坑就會發(fā)生漫溢。但因為魚鱗坑的埂中間高兩邊低,這樣一來就保證了徑流在坡面上往下流動時不是直線和沿著一個方向的,因而避免了徑流集中,坡面徑流受到了行行列列魚鱗坑的節(jié)節(jié)調節(jié),就使徑流的沖刷能力減弱。假若遇到超設計標準降雨時,或者按植樹造林要求,魚鱗坑布置過稀,坑內(nèi)蓄水容量不足時,不光魚鱗坑要發(fā)生漫溢,最下一排魚鱗坑的上沿土坡由于徑流量大容易被沖蝕,因此必須限制該處的流速要小于土壤不沖流速。
理論上常用的苗圃用除草劑可以殺死雜草,而對苗木無害。如蓋草能、撲草凈、果爾等。但對竹柳小苗是有影響的,所以建議用人工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