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躍更 李洪久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沈陽 110032)
跟痛癥又稱足跟痛,是由跟骨及其周圍軟組織退變引起的圍繞跟骨的疼痛,與勞損和退化有密切的關(guān)系,是骨科常見的疾病,本病多發(fā)于站立工作者、運動員及40~60歲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特別是男性肥胖者[1]。本文研究旨在觀察金匱腎氣丸配合當歸雞血藤湯加減外洗治療跟痛癥效果,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選擇2012年03月—2012年12月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骨傷科跟痛癥門診患者61例,分為對照組20例和治療組41例。治療組中男27例,女14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71歲,其中40歲以下2例,41~50歲16例,51~60歲18例;60歲以上5例;病程1年以內(nèi)27例,1~3年11例,3年以上3例;病情程度:輕度13例,中度24例,重度4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6例。年齡最小36歲,最大67歲,40歲以下1例,41~50歲9例,51~60歲8例;60歲以上2例;病程1年以內(nèi)12例,1~3年6例,3年以上2例;病情程度:輕度13例,中度5例,重度2例。
跟痛癥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骨傷科辨病專方手冊》[2]跟痛癥診斷標準:(1)起病緩慢,可有數(shù)月至數(shù)年的病史。(2)每天晨起踏地行走時足跟跖面刺痛,行走片刻后疼痛緩解,行走過多時疼痛又加重。病程日久則呈持續(xù)性疼痛,甚至每走一步疼痛難忍,尤其走在不平路面或踩在石頭上疼痛更甚。(3)查體見足跟著力部軟組織堅韌,壓痛以足跟跖面偏內(nèi)側(cè)為最明顯,有的患者作足跖屈背伸活動亦疼痛。(4)X線攝片初期無異常改變,后期可有鳥嘴狀骨刺形成。排除標準:(1)外傷性、痛風性、跟骨骨髓炎、跟骨結(jié)核所致的跟痛癥;(2)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損害者。(3)正在使用其他治療藥物者。
1.2.1 治療組 金匱腎氣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一次一丸,每日兩次。當歸雞血藤湯加減組成:當歸30g,白芍30~60g,雞血藤15g,丹參30g,延胡索15g,五靈脂10g,威靈仙15g,制川草烏各10g,木瓜15g,淫羊藿30g,川牛膝30g水煎熏洗,先熏后洗,每日2次,每次熏洗不少于30min。一個月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2.2 對照組 痛點封閉:2%利多卡因2ml加曲安奈德5mg痛點局封,7d1次??诜缆逦艨灯?7.5mg,每日1次。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3]。痊愈:疼痛消失,行走正常,能正常生活:顯效:疼痛明顯減輕,行走正常:有效:疼痛減輕,步行之后可出現(xiàn)疼痛:無效:疼痛無改善,影響行走。
應(yīng)用SPSS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痊愈0例,顯效3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11例;治療組顯效22例,有效7例,治愈2例,無效10例。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u=-2.919,P=0.004)。
祖國醫(yī)學認為跟痛癥屬痹證范疇?!端貑枴っ}要精微論》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素問·痹論篇》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以冬遇此者為骨痹”,“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如清·張璐在《張氏醫(yī)通》中說:“腎臟陰虛者,則足脛時熱而足跟痛”,“陽虛者,則不能久立而足跟痛”。故本病中醫(yī)辨證多責之腎虛,或復(fù)感寒濕之邪,氣滯血瘀,經(jīng)脈痹阻。屬本虛標實之證。筆者以金匱腎氣丸補腎虛,固腰腳,以治其本。
白芍性寒味酸,具有解痙鎮(zhèn)痛、滋陰補血緩急止痛之效;威靈仙能治療腰腳疼痛久不能愈,丹參為心、脾、肝、腎血分之藥;威靈仙、木瓜、制川草烏祛風濕、通經(jīng)絡(luò):丹參、延胡索、雞血藤、五靈脂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淫羊藿、川牛膝、當歸,補肝益腎。諸藥合用,以達補益肝腎,榮筋壯骨,活血化瘀,舒筋通絡(luò)止痛之效。藥物直接滲入,局部作用明顯。
綜上所述:筆者從中醫(yī)整體觀念出發(fā),使整體和局部相結(jié)合,以金匱腎氣丸配合當歸雞血藤湯加減外洗,以達到補益肝腎、活血化瘀、舒筋通絡(luò)的效果。
[1] 馮成安綜述,孫俊、李明審校.跟痛癥的病因及相關(guān)應(yīng)用解剖研究進展[J].四川就剖學雜志,2009,17(4):33
[2] 劉獻祥,林木南,劉建華.中醫(yī)骨傷科辨病專方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269-278
[3]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