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海 卞茸文 歐陽曉俊 婁青林 俞勻 代玲俐 胡翠寧
·病例報(bào)告·
3例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療效觀察
陳吉海 卞茸文 歐陽曉俊 婁青林 俞勻 代玲俐 胡翠寧
1型糖尿?。òǔ赡赀t發(fā)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為胰島素分泌絕對缺乏的疾病。由于胰島功能差,血糖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導(dǎo)致血糖的波動大,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一直是臨床難題。
磷酸西格列?。╯itagliptin)屬二基肽原酶(DPP?4)抑制劑,常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臨床療效。但磷酸西格列汀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國內(nèi)尚未見報(bào)道。2011年Ellis等將磷酸西格列汀用于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顯示可以顯著改善血糖水平,減少餐時(shí)胰島素的使用。同年Eiji將磷酸西格列汀聯(lián)合胰島素用于胰島β細(xì)胞功能絕對缺乏的患者。2個(gè)研究均證實(shí)了該藥的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1?2]。以下將我們在3例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中的體會報(bào)道如下。
患者均為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位患者均使用標(biāo)準(zhǔn)餐供給,其熱量為1800~2200千卡。均使用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CGMS)觀察患者7 d,期間患者原有降糖方案不變,于第3天加用磷酸西格列?。硸|公司提供)治療。使用CGMS監(jiān)測患者平均血糖及平均血糖波動幅度(MAGE)等指標(biāo)的變化,評估西格列汀對血糖的影響。上述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1 患者女性,56歲,診斷1型糖尿病36年,胰島功能結(jié)果提示:0 min C肽0.32 ng/ml,120 min C肽0.7 ng/ml。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陽性,糖化血紅蛋白7%。因血糖波動較大入院,入院前長期使用方案:來得時(shí)+優(yōu)泌林R(三餐時(shí))治療,單日胰島素總劑量為24 IU。入院后給予CGMS監(jiān)測血糖,并于第3天加用磷酸西格列汀?;颊逤GMS提示加用磷酸西格列汀前平均血糖為6.5 mmol/L,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療后,平均血糖逐漸下降,最低達(dá)4.8 mmol/L(第5天)。后因血糖下降過低,多次出現(xiàn)低血糖,開始逐漸減少胰島素用量。出院時(shí)患者胰島素日總劑量由入院時(shí)的24 IU減少為16 IU,MAGE由入院時(shí)10.8 mmol/L下降至7.8 mmol/L,平均血糖為7.2 mmol/L。
1.2 患者男性,28歲,診斷為1型糖尿病18年,入院前方案為:諾和靈50R/早餐時(shí)、諾和靈R(中、晚餐),單日胰島素劑量為55 IU。因血糖波動較大入院,自測血糖波動在2.2~24 mmol/L。入院查胰島功能結(jié)果提示:0 min C肽0.05 ng/m l,120 min C肽0.05 ng/m l,GAD陰性,糖化血紅蛋白8.6%。同樣給予使用CGMS監(jiān)測血糖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療?;颊叱鲈簳r(shí)胰島素日總量由入院時(shí)55 IU減至26 IU,平均血糖由11 mmol/L下降至9.2 mmol/L,MAGE由11.8 mmol/L下降至6.7mmol/L。
1.3 患者男性,53歲,診斷為成人遲發(fā)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3月,入院前方案:諾和靈50R早、晚餐時(shí),單日胰島素劑量為58 IU,血糖控制不佳入院,自測血糖偏高,空腹血糖最高達(dá)13~14 mmol/L。入院查胰島功能結(jié)果提示:0min C肽0.33 ng/ml,120min C肽0.52 ng/ml。GAD陽性,糖化血紅蛋白8.8%。給予使用CGMS監(jiān)測血糖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療,患者出院時(shí)胰島素日總量由入院時(shí)58 IU減至50 IU,平均血糖由9 mmol/L下降至8.2 mmol/L,MAGE由12.7 mmol/L下降至8.4 mmol/L。
2.1 1型糖尿病在中國糖尿病人群中的比例僅為約5%左右,其具有血糖波動較大、不易控制等臨床特點(diǎn)。DDP?4抑制劑通過抑制DPP?4酶的活性、增加活性腸促胰島激素水平,以葡萄糖依賴的方式發(fā)揮雙重降糖機(jī)制:刺激β細(xì)胞,增加胰島素分泌,另一方面抑制α細(xì)胞,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3?5],而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于其β細(xì)胞功能的下降,單一的刺激分泌的降糖藥物不能很好地發(fā)揮降糖作用;而DDP?4抑制劑卻可通過抑制α細(xì)胞的作用來發(fā)揮調(diào)節(jié)血糖的作用,為臨床將DDP?4抑制劑應(yīng)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理論支持。
2.2 從上述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使用磷酸西格列汀后1~2 d后,患者的平均血糖即開始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在觀察的后3~5 d,患者血糖仍呈現(xiàn)下降趨勢,這也提示DPP?4抑制劑在1型糖尿病中的確有降糖的作用。鑒于1型糖尿病患者β細(xì)胞功能衰竭的特點(diǎn),這種作用我們推測主要和該藥抑制α細(xì)胞、降低胰高血糖素有關(guān)。同時(shí),部分研究證實(shí),使用磷酸西格列汀可以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helin的濃度,從而發(fā)揮抑制食欲、減少胃排空、改善血糖等作用[6];在一些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磷酸西格列汀可以改善其免疫狀態(tài),我們猜測在本研究中,也存在磷酸西格列汀改善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狀態(tài)從而改善血糖及減少胰島素用量的可能[7]。此外,磷酸西格列汀可能也參與了攝食中樞抑制作用及促進(jìn)外周血糖利用等降糖過程,但需進(jìn)一步研究加以證實(shí)。
本文采用MAGE評估,結(jié)果提示患者在使用磷酸西格列汀后,血糖波動呈改善趨勢。并且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磷酸西格列汀對血糖波動的改善可能優(yōu)于其降低血糖的作用。
2.3 結(jié)合上述的理論依據(jù)及臨床實(shí)踐,本研究發(fā)現(xiàn),DPP?4抑制劑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夠發(fā)揮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并且血糖波動較小。另外,Nagakura等[8]于2003年研究發(fā)現(xiàn),在db/db鼠模型中,使用DDP?4抑制劑后,該類藥物對胰島細(xì)胞有一定增殖的作用。但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長期服用DPP?4抑制劑后的血糖下降是否與其胰島細(xì)胞數(shù)目增殖有關(guān),尚不可知,由于本次觀察時(shí)間較短,其結(jié)果還不能夠明確,還需臨床及基礎(chǔ)研究給予證實(shí)。
總之,本研究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DPP?4抑制劑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夠發(fā)揮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并可減少血糖波動。但由于觀察人數(shù)較少,且觀察時(shí)間較短,僅作為一種臨床現(xiàn)象與同道分享。同時(shí),考慮DPP?4抑制劑還可能存在刺激胰島細(xì)胞增殖的作用,因此,該項(xiàng)觀察還將定期隨訪觀察,以繼續(xù)評估其療效。
[1] Kutoh E.Sitagliptin is effective and safe as add?on to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absolute insulin deficiency:a case series[J].J Med Case Rep,2011(5):117.
[2] Ellis SL,Moser EG,Snell?Bergeon JK,et al.Effectof sitagliptin on glu?cose control in adult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a pilot,double?blind,randomized,crossover trial[J].Diabet Med,2011,28(10):1176?1181.
[3] Lovshin JA,Drucker DJ,Incretin?based therapie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Nat Rev Endocrinol,2009,5(5):262?269.
[4] Davidson JA.Advances in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GLP?1 receptor ago?nists and DPP?4 inhibitors[J]. Cleve Clin JMed,2009,76(Suppl 5):S28?S38.
[5] Harada N,Inagaki N.Incretin and incretin?based therapies[J].Nihon Rinsho,2010,68(5):931?942.
[6] ?z?,KIyIcIS,Ersoy C,et al.Effect of sitagliptin monotherapy on serum total ghrelin levels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1,94(2):212?216.
[7] Price JD,Linder G.Effects of short?term sitagliptin treatment on immune parameters in healthy individuals,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Clin Exp Immunol,2013,174(1):120?128.
[8] Nagakura T,Yasuda N,Yamazaki K,et al.Enteroinsular axis of db/db mice and efficacy of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ion[J].Metabolism,2003,52(1):81?86.
R 587.1
B
10.3969/j.issn.1003?9198.2014.01.025
2013?05?22)
江蘇省科技廳自然研究基金重點(diǎn)項(xiàng)目(BK2010089);江蘇省科技廳自然科學(xué)基金(BK2012882)
2100024江蘇省老年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
卞茸文,Email:bianr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