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亞軍
教者連續(xù)多年承擔初中畢業(yè)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任務,多次參加中考閱卷,體會到思想品德課教學的艱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嚴格執(zhí)行國家課程計劃,嚴格控制學生在校集中教學活動時間,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大家的共識和自覺遵守的規(guī)定,而且思想品德課中考命題更加注重能力立意,拼消耗、題海戰(zhàn)術不僅不現(xiàn)實,而且也不再像過去那么奏效。這就逼著教者努力探索和構(gòu)建高效思想品德課堂,尤其是構(gòu)建高效復習課堂。在近幾年的實踐中,筆者根據(jù)中考的要求,借助于“導學案”的形式,深入探究了“四步復習課”,將其用于單元復習和中考復習。下面,筆者以“怎樣做人”為專題的一節(jié)復習課為例介紹“四步復習課”。
第一步:我會背誦。在平時考試和中考答題中,學生存在著答題不用學科語言的現(xiàn)象,或者雖然知道要用學科語言,但是卻出現(xiàn)寫得不準確、不完整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心中沒有相應的學科語言,或是沒有把相應的學科語言記準確、牢固。為此,筆者設置了“我會背誦”這一步。這一步要挑選相關的核心知識讓學生背誦,這些核心知識是課程標準里規(guī)定了的,考試說明或者考試標準里作了要求的,在答題中要用到的學科知識。在本節(jié)復習課中,筆者根據(jù)本地區(qū)中考范圍,選擇了下列內(nèi)容讓學生誦讀:意志的作用;寬容的意義和要求;誠信的意義和要求;理想的作用及實現(xiàn)理想的方法;等等。對背誦有困難的學生要求反復誦讀。讓學生熟讀和記憶,是為了讓他們能夠牢記這些核心知識,增強學科意識,避免在答題時脫離學科,自說自話的現(xiàn)象,也是為了讓學生準確使用學科語言解答問題。
在學生背誦之后,要安排適當?shù)臋z查??梢允窃}的復述或者默寫,也可以是運用性檢查。運用性檢查不是機械背誦,而是在理解和記住了所誦讀知識后的靈活運用。例如,在學生自主復習完上述題目后,筆者用下面這道題目檢查學生復習效果:小明平時從不為小事和別人計較,大家都樂于和他交朋友。這說明小明身上有什么美德?這種美德對小明有什么幫助?(寬容。利人利己,贏得友誼。)看似簡單的一道題,但是學生要從眾多美德中選一個確定下來,就要開動腦筋了。
第一步安排多少時間要根據(jù)具體教學實際和復習目標而定。如果學生平時基礎扎實,花幾分鐘誦讀即可,但是檢查默寫是一定不能省略的。檢查默寫的內(nèi)容可以少一些,但要堅持課課有檢查默寫,特別是容易寫錯的學科語言要讓學生板演或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默寫作業(yè)。課課檢查默寫的一個好處是學生在誦讀的時候是帶著目的、帶著任務的,是準備接受檢查的,這樣提高了記憶的效率,而且檢查默寫還能幫助學生糾錯,提高了記憶的準確性。
第二步,我會改錯。各地中考試題一般由選擇題和文字題組成,文字題里一般不設改錯題。設置“我會改錯”這一步,是根據(jù)學生在做選擇題時,對互有干擾性的幾個選項舉棋不定,甚至全憑猜測,失分頻繁的現(xiàn)象而確定的。選擇題中出現(xiàn)選擇不正確的現(xiàn)象的背后,是學生學習程度尚淺,或者記得不牢,或者理解不深,或者不會運用等等。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庇酶腻e題的形式,加深了學生的學習程度,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的水平,學生不僅要判斷對錯,還要將錯的說法改成正確的說法。學會改錯之后,再做選項互相干擾的選擇題,正確率大為提高。改錯題來源于學生平時練習時容易出錯的選擇題,把題干和容易出錯的題肢組合起來成為改錯題。例如: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在培養(yǎng)高雅情趣(此題應將自己喜歡的事改為有益身心的事);小明能夠和外國友人友好相處,說明小明具有團隊精神(此題應將團隊精神改為開放的胸懷)。實踐表明這種練習不僅能提高做選擇題的正確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文字題的得分率。因為選擇題與文字題雖然形式不同、難易程度有高低,但其中所蘊含著的知識內(nèi)容與能力要求有一致的地方。
第三步,我會思考。在平時練習和考試中,會遇到各種文字題,比如分析說明題,許多學生寫了一大段答案,卻答不到要點上。這除了說明他們?nèi)狈W科意識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不會思考,想不到題目的實質(zhì)是什么,也不會具體的思維方法。在“我會思考”這一步里,重點要求學生閱讀題目和材料后,寫出核心的學科語言,并不一定要求學生展開來詳細敘述。這一步是針對學生做文字題時,相當一部分學生不知從何處下筆,答非所問而設立的。也是借鑒數(shù)學學科解應用題只列式不計算的訓練形式,專門進行思想品德學科解題的思維訓練,以提高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批判性、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可以直接針對學生無從下筆的難處進行訓練,集中精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這一步,只要學生在思考后說出或者寫出幾個核心詞語(學科語言)即可,不必展開敘述或書寫,從而節(jié)省大量的敘述和書寫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更多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我會思考”這一步是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
1.認清事物的實質(zhì)。在思想品德學科的練習和考試中,學生面對文字題中的情境及設問,常常無從下手,以致于一答即錯。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不能透過事物的表面看清事物的實質(zhì),找不準答題的要點。同時由于平時在這方面的針對性訓練較少,也使學生在解題時感到有些困難。常常是學生做錯后,教師稍一啟發(fā)或是評講一下,學生就恍然大悟,但以后在類似的練習中又接二連三地出現(xiàn)如此的錯誤。只有多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透過事物表象看實質(zhì)的本領。在本堂復習課中,筆者就設計了這樣的一道填空題:小明同學是班上的男子籃球隊替補隊員,但在平時訓練時,他和其他隊員一樣刻苦認真。每次比賽開始后,盡管知道自己不一定有出場的機會,但他還是非常認真地熱身,做準備活動,隨時準備上場。這表明小明具有什么精神?(團隊或合作)。這道題目,不需要學生寫許多字,但卻要求學生開動腦筋,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寫準學科語言。而且這樣的訓練過后,可以幫助學生找準答題的方向。利用這一題中的情境,如果再設置其他相關問題,學生應該能知道從哪些方面回答。如問“小明為什么能這樣做?”,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圍繞團隊精神及合作的意義去回答。問“怎樣向小明學習?”,學生就會圍繞著發(fā)揚團隊精神,學會合作這方面答題。在這類訓練中,分析與綜合、分類與比較、抽象概括與具體化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在不同的習題中不同程度地得到運用。
2.聚合式思維(心理學上又名集中思維)訓練。這種訓練把問題所提供的種種信息或條件朝著一個方向集中,從而得出一個正確答案或一個最優(yōu)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在聚合式思維訓練中,可能要運用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在本堂復習課中有這樣一道簡答題: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袁隆平為中國人能吃飽而發(fā)明雜交水稻。他們身上具有哪些寶貴的品質(zhì)?(崇高理想,熱愛祖國。)本題就是對學生進行聚合式思維訓練,主要用到了概括和比較的思維過程和方法。
3.發(fā)散式思維訓練。發(fā)散式思維是沿著不同方向去思考,對信息或條件加以重新組合,找出幾種可能的答案、結(jié)論或假說,是尋求答案多樣化的思維。現(xiàn)在的材料題中,一個材料或是一個情境中不止涵蓋一個學科知識點,有時有兩個甚至更多的學科知識點。許多學生在做這類題目時,常常淺嘗輒止,以為寫出一個要點就算答完了題目。進行發(fā)散式思維訓練,就是明確要求學生從多角度想問題,養(yǎng)成發(fā)散思維的習慣,解答題目時做到答案全面完整。例如,本堂復習課有這樣一道材料題:小明放學回家經(jīng)過某網(wǎng)吧門前,網(wǎng)吧老板招手引誘小明,小明毫不猶豫,大步流星地向家走去。問,小明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這一題可以讓學生先試著做,教者展示某個學生的答案,再請全班學生評論、補充答案,隨后教師注意適當啟發(fā)學生并做小結(jié)。本題答案涉及多個方面:我們要向小明學習,小明遵紀守法,法律禁止的事堅決不做;小明有堅強的意志;小明能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小明能夠加強道德修養(yǎng),防微杜漸。
聚合式思維訓練和發(fā)散式思維訓練,題目來自于教師平時有意識的積累。教師平時要做一個有心人,關注學生生活,關注社會熱點,精心組織編選試題,以富有典型性和啟發(fā)性的題目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擺脫題海,使練習一以當十。
“我會思考”這一步里的三種思維訓練,是不同思維方式的訓練,其難度是逐漸加深的,后面的訓練應當是在前面的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的。
現(xiàn)在的中考試題中的文字題,作為材料的情境往往不是虛設的,它常常與題目的設問與作答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說脫離了情境就無法弄懂設問的意圖,脫離了情境就無法準確全面地寫出答案。在“我會思考”這一步里,所有的思維訓練,都要注意緊密結(jié)合情境進行,指導學生逐字逐句讀題,指導學生從情境出發(fā)思考問題。
第四步,我會應用。在當前的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學校嚴格控制考試次數(shù),初中每個學期的考試不得超過兩次。與以前相比,學生參加考試的次數(shù)大幅度減少。相當一部分的學生不太適應考試,以致于出現(xiàn)了一種“經(jīng)不住考試”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平時在課堂上學習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但是一旦參加考試,成績就不夠理想。“我會應用”這一步,實際上相當于一種微型的考試,為的是在平時的復習過程中,有像考試要求一樣嚴格的練習機會,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應試的能力。在教學中教者提出平時像戰(zhàn)時(考試時)一樣認真,戰(zhàn)時(考試時)像平時一樣沉著。平常這樣做,學生在以后的考試中,就不會慌張,就能應付自如。這一步往往要根據(jù)本地區(qū)中考題型設計一道綜合性較強、能力要求較高的文字題,可以是一道提供情境的材料分析說明題,可以是一道辨析題,也可以是一道活動探究題,讓學生在課內(nèi)獨立練習。教者的主要目的是發(fā)現(xiàn)問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規(guī)范答題。學生練習的主要目的是鞏固和提升復習效果,提高解題能力。強調(diào)課內(nèi)完成,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全力投入,能夠反映他們的真實水平,暴露真正的問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當堂集體批改和講評。具體方法可以是讓一個或幾個學生在黑板上板演自己的答案,條件具備的可以不用板演,直接將學生在導學案上的作業(yè)用投影儀投影到屏幕上,師生共同討論訂正。在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不斷巡視,對完成作業(yè)速度快的學生,先行面批,對速度慢的學生,注意觀察其已經(jīng)做的部分出現(xiàn)的問題,以便評講時更加具有針對性。如果時間緊張的話,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上練習,教師在課后批改作業(yè),然后在下一堂思想品德課里抽出時間評講。
“四步復習課”的四步之間是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復習課的第一步“我會背誦”,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科意識,鞏固基礎知識,使學生腦子里記憶著相關的學科語言,為學生在以后的各個步驟里運用思想品德學科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打下基礎。各個步驟只有訓練的外在形式不同,訓練的側(cè)重點不一樣,但其實質(zhì)都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復習鞏固和提高發(fā)展。
復習課的四個步驟都緊緊圍繞學生在學習和考試中的困難和失分點,非常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四個步驟都緊緊圍繞學科要求,目的是增強學生學科意識,提高學生學科素養(yǎng),既育德又育智。所有步驟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了主持人、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這樣的復習課是高效的。
在實踐中,“四步復習課”有以下兩個注意點。
一是教師要發(fā)揚愛崗敬業(yè)的奉獻精神?!八牟綇土曊n”的每個步驟里的題目的選編和設計,都需要在鉆研課標、考綱、教材以及學情的基礎上進行,某些題目可以選自包括中考試題等各種資料中具有典型性的題目,也有一些題目要依據(jù)教學中學生難以準確把握的地方,教者自己設計。復習課中情境的設置要求較高,要源于學生生活,要盡量符合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的要求。這些都需要教師發(fā)揚奉獻精神和鉆研精神,以教師的辛勤勞動換來學生高效的學習。同時,學科組里的同事如能分工協(xié)作、集體備課也可以提高“四步復習課”導學案的質(zhì)量。
二是貴在堅持。偶爾上一兩節(jié)課,師生都不一定能適應,也難以立竿見影。一時難以適應的原因是,教者方面,可能引導啟發(fā)做得不夠;學生方面,有的班級的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習慣,同時不斷反思每節(jié)復習課的所得和所失,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筆者堅持這樣上復習課,感覺到越教越得心應手,學生的進步幅度明顯大于其他平行班級。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