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牧然(東北大學文法學院,遼寧沈陽 110819)
我國法學本科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與強化措施
毛牧然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遼寧沈陽 110819)
分析了我國傳統(tǒng)法學本科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消極影響與法學本科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強化我國法學本科實踐教學的三項措施:確立法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法學本科教學模式;建立符合法學本科實踐教學要求的師資隊伍和師資培訓評聘機制;完善法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
法學本科;實踐教學;重要作用;強化措施
相對于法治較為完善的西方發(fā)達國家,教學模式落后、師資整體素質不高、師資管理水平低、教學管理滯后,是我國傳統(tǒng)法學本科教學模式產生消極影響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充分認識法學實踐教學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探尋法學實踐教學得以強化的有效措施,以期消除這些消極影響。
1.積極作用
(1)法學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必須以熟練掌握法學理論和法學知識為基礎。我國傳統(tǒng)法學本科教學模式無疑有助于法學理論和法學知識的傳承,處于法學理論創(chuàng)新人才和實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性地位。
(2)適應傳統(tǒng)法學本科教學模式的許多教師都擅長理論研究,其中一些教師具有較高的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有助于理論創(chuàng)新型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
2.消極影響
(1)不符合法學學科的特點。我國傳統(tǒng)的“滿堂灌”“說教式”的法學本科教學模式不符合法學學科偏重實踐性、兼具理論性的特點。理論教學喧賓奪主,實踐教學處于從屬的,甚至被忽視的地位,與法治較為完善的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法學教學模式差距較大。例如,美國將法學教育視為職業(yè)教育,較之實踐教學,理論教學處于從屬地位,實踐教學從過去師傅帶徒弟式的教學模式轉化為現(xiàn)在的診所式教學模式[1]。
(2)師資管理和教學管理存在偏差。我國傳統(tǒng)法學本科教學模式下的師資管理:在聘用教師工作中,偏重于應聘人員的學歷和學術經歷,而較少關注其是否具備法律實際工作經驗;在考核教師工作中,只注重科研項目、著作、論文等學術能力,而忽視法律實用人才的培養(yǎng)能力。在教學管理方面,把本應處于重要位置的實踐教學課程擺在次要位置,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受到影響,阻礙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3)不能適應社會對法律實用人才的需求。我國傳統(tǒng)法學本科教學模式,教師處于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者的地位,弱化了學生的個人主體意識,容易造成學生主體性缺位的現(xiàn)象[2]。這種教學模式偏重于記憶能力和求同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忽視了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運用傳統(tǒng)法學本科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由于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難適應社會對法律實用人才的需求。用人單位對缺乏實際工作能力的學生不滿意,法學類大學生就業(yè)難、大學文憑貶值等社會問題也就產生了,進而又使一些大學法學院系招生困難,陷入生存危機的困境。
根據(j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和專業(yè)介紹》的規(guī)定,法學本科實踐教學包括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法庭、疑案辯論、實習等。借鑒美國經驗,法學本科實踐教學方法還應包括以法律援助為特色的法律診所[3]、法律文書寫作等。法學本科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符合法學學科特點及新形勢下培養(yǎng)法律人才的要求
法學本科實踐教學借鑒了英美法系國家法學教學的先進經驗,符合法學學科特點。在西方,英美法系國家較為強調法學實踐教學,大陸法系國家較為強調法學理論教學。由于WTO規(guī)則要求借鑒英美法系的精神和制度運作[4],所以,在堅持大陸法系法學理論教學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借鑒英美法系國家法學實踐教學的先進經驗,將實踐教學置于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改革傳統(tǒng)的重法學理論教學而輕法學實踐教學的法學本科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適應新的國際經濟運行規(guī)則的法律人才。
2.有助于培養(yǎng)法學本科生的實踐能力及緩解法學院系生存的困境
較之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更有助于培養(yǎng)本科生的實踐能力。在傳統(tǒng)法學理論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導演兼演員,學生只是處于被動地位的觀眾,缺乏主動的身臨其境的參與、分析與思考,雖然能夠學到許多法學理論、法學知識,但是實踐能力無法得到培養(yǎng)。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導演,學生是處于主動地位的演員,在模擬案件或實際案件的辦理過程中,由于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分析與思考,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得到培養(yǎng)。所以,偏重法學理論、法學知識傳承的傳統(tǒng)理論教學,應當與有助于培養(yǎng)本科生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有機結合。
此外,由于實踐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為社會輸送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法律人才,可以解決法科大學生就業(yè)難、文憑貶值等實際問題,從而相應地可以緩解一些大學法學院系招生困難、面臨生存危機的困境。
1.確立法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法學本科教學模式
改革重法學理論教學而輕法學實踐教學的傳統(tǒng)法學本科教學模式,確立法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法學本科教學模式,是強化法學本科實踐教學的關鍵。
在新的法學本科教學模式下開展法學實踐教學,具體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實踐教學研究的專題符合學科發(fā)展方向,促進學科建設。比如,以培養(yǎng)電子商務法律實用人才為特色的法律院系,在實踐教學中就要側重電子商務法律實務的技能培訓和疑難案件的學理研討。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銜接,將理論教學過程中涉及的有爭議的法學理論問題、疑難案例提交模擬法庭、專題辯論賽、社會實踐調研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③因材施教。法律人才可以分為學術型、實用型和混合型。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發(fā)現(xiàn)學生的職業(yè)傾向性,引導學生向更適合于他們職業(yè)傾向的方向發(fā)展。④結合學校專業(yè)特點,實踐教學服務于具有專業(yè)特色的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比如,以理工專業(yè)為學科特點的綜合性大學,可以結合學科特點,培養(yǎng)科技法律人才、知識產權法律人才、電子商務法律人才、資源環(huán)境法律人才等具有專業(yè)特色的法律人才。這樣,將專業(yè)特色變成法律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優(yōu)勢,既可提升理工專業(yè)院校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也可解決理工專業(yè)院校法學專業(yè)的生存、發(fā)展問題。
2.建立符合法學本科實踐教學要求的師資隊伍和師資培訓評聘機制
建立符合法學本科實踐教學要求的師資隊伍,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①聘任教師,既要注重學歷、科研能力,也要注重法律實際工作經歷。建立復合型的法學師資隊伍,既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又可以減少師資成本。此外,聘任具有法律實際工作經歷的教師為輔導員、班級導師,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由于絕大多數(shù)法學人才是從事法律實務工作的,為了適應社會對法律實用人才的需求,在美國,法學院教師在任教之前都要求有5~10年的法律實務工作經驗。以美國馬歇爾法學院為例,幾乎所有專業(yè)教師都有法律實務工作經歷。而且,法學院的學生一般認為,法律書自己也可以看,來法學院讀書,主要還是學習如何運用法律知識辦理案件。因此,在我國的法學教育中,可以考慮建立在具有高學歷的司法、法律服務人員中聘任法學教師的制度。②可以借鑒美國法學院的實際做法,法學院系的教師由兩部分教師構成,一部分是專職教師,另一部分是兼職教師。這樣,既降低了辦學成本,又提供了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水平。比如,美國馬歇爾法學院,聘任了很多知名的律師為兼職教師,他們白天從事律師工作,晚上給學生們上課,而且兼職教師的數(shù)量要多于專職教師。這樣,學校就會以較低的成本,開出很多實務性很強的法律課程。③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聘任實踐教學基地中具有豐富法律實踐經驗的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人員等任實踐教學工作的兼職教師。
建立符合法學本科實踐教學要求的師資培訓評聘機制,應當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①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特別是理論型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比如,可以通過選派法學教師到實務部門掛職鍛煉[1]的形式來提高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②可以建立適用于實踐教學教師的評聘機制,為他們設立單獨的職稱、崗位體系和評聘標準。比如,在評聘標準中,用教材、教改論文和教改項目對應于學術著作、學術論文和科研項目。
3.完善法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
目前,很多法學院系雖然都開設了實踐教學課程,但是課程體系建設不夠合理,需要不斷完善。具體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建立法學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具體包括由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步開設的體驗式實踐教學課程(如旁聽庭審、參觀法律部門等)、模擬式實踐教學課程(如模擬法庭、案例討論、法律文書寫作、法庭辯論技能訓練)和參與式實踐教學課程(如義務法律咨詢、法律診所、畢業(yè)實習等)[5]。②將法學實踐教學課程與法學理論教學課程合理銜接。比如,在講授民事、刑事、行政實體法和程序法(實體法與程序法同時開設或者先開設實體法,再開設程序法)過程中,可以開設體驗式實踐教學課程和模擬式實踐教學課程。在學完民事、刑事、行政實體法和程序法之后,再安排參與式實踐教學課程。因為只有掌握了比較全面的專業(yè)知識之后才能保證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的質量。③成立實踐教學教研室或者實踐課程教學中心[6],制訂每學期、每門課程的實踐教學計劃,要求任課教師落實實踐教學計劃的內容[7],并為承擔實踐教學任務的教師提供管理和服務。
[1]張琨,許洪臣.美國法學教育發(fā)展概況[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3):94 97.
[2]蔣建湘.法律的實踐品格與法律教育的實踐途徑[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2(3):81 83.
[3]樊清華,劉俊.美國診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研究及啟示[J].中國地質教育,2005(1):94 97.
[4]王英華.法律教學要增加實踐性教學的比重[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6):76 78.
[5]侯銀萍.法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現(xiàn)代營銷:學苑版,2011(6):272 273.
[6]夏利民.法學實踐課程體系建設探索:以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的改革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0(11):14 16.
[7]王海霞.法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教育探索,2007(10):45 46.
【責任編輯 李 艷】
On Importance and Intensifying Measures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Legal Practical Education
Mao Muran
(School of Humanities&Law,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
The active rol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China’s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for law undergraduate are analyzed,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role of practical education.Three measures to intensify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law are proposed:setting up a new undergraduates’legal education mode which reasonably join the traditional undergraduates’legal theoretical education and undergraduates’legal practical education together,establishing qualified teaching staff and its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system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egal practical education;improving the teaching system of undergraduates’legal practic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of law;practical education;importance;intensifying measures
G 642.0
A
2095-5464(2014)01-0067-03
2013 08 12
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2lsljdwt-26);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2YJA720018)。
毛牧然(1970),男,遼寧沈陽人,東北大學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