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亮
(山東省東平縣州城街道辦事處獸醫(yī)站 271506)
仔豬臍疝手術治療的體會
陳吉亮
(山東省東平縣州城街道辦事處獸醫(yī)站 271506)
臍疝是指腹腔臟器(多指小腸)經臍孔墜入到皮下形成的一種外科疾病。幼齡家畜容易發(fā)生,其中仔豬最為多見。一般因先天性臍輪發(fā)育不全和仔豬生后臍輪閉鎖不全,或因斷臍時過度牽引、消毒不嚴,引起臍部附近發(fā)炎化膿,加上腹壓和內臟重力作用而形成臍疝。若不能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常繼發(fā)腸粘連甚至腸壞死、臍瘺,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發(fā)育,甚至引起死亡。筆者從事基層獸醫(yī)工作10余年,對仔豬臍疝手術治療有一定經驗,所治療的仔豬臍疝病例,經手術修復和使用抗生素消炎等綜合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治愈率達96%上,現將最近2例手術介紹一下。
2013年11月,州城街道辦事處大梁莊村梁某飼養(yǎng)戶的兩頭2月齡同窩小公豬,眼觀體型差異較大,經稱體重差別更大,分別為19.4kg、8.3kg。2頭小豬肚臍部均有局直徑約2~3cm的半球狀突起,但無熱痛、紅腫等炎性現象,內容物柔軟而有彈性,擠壓或仰臥時內容物可還納縮小,內容物還納后可探及疝輪。飽食或掙扎等原因造成腹壓增高時囊狀物可隨之增大,病豬精神和食欲不受影響;聽診后有腸蠕動音。初步診斷為仔豬臍疝病。
2.1 手術前的準備 對仔豬術前停食24h。準備一個V形器皿或在地上挖一V型地槽,大小與仔豬體型相當,鋪上墊草些許,防治仔豬損傷。由助手前后各抓住豬的四肢.仰臥保定.使疝囊充分暴露.用手指按壓疝囊還納于腹腔.同時手摸到腹腔壁上有雞蛋大的圓形疝環(huán).這就是臍疝脫出的部位。
2.2 麻醉及消毒 用氯丙嗪3~4mg/kg體重靜注作全身麻醉,或用2%普魯卡因(加0.1%腎上腺素1~2ml)進行局部麻醉。手術器械、敷料、縫線及手臂用0.1%新潔爾滅消毒,手術部位用碘酒消毒并用酒精脫碘。
2.3 手術操作 術部剪毛,消毒,在疝囊基部用手術刀縱向切開2~3cm的小口(公豬避開陰莖及包皮口),采用皺襞切開法切開疝囊,暴露疝內容物。將未發(fā)生粘連的直接還納;粘連的用手指或剪刀分離后還納;腸管發(fā)生嵌閉的用鈍尖剪擴大疝環(huán)解除嵌頓。最后縫合疝環(huán)用彎針從左側進針,右側出針,但注意不能穿透下側皮膚進行結扎。內部結扎后,灑一支80萬IU的青霉素,皮膚做結節(jié)縫合即可。縫合完畢后及時注射破傷風針劑。
2.4 手術后護理 病豬手術后飼養(yǎng)在清潔干燥圈舍內,喂給易消化的流質飼料,不能過飽,限制劇烈運動,同時為了防止感染,肌肉注射澳克林(主要成分為鹽酸林可霉素)3ml,1次/d,連用7d,使用碘酒涂擦局部;術后7~10d基本痊愈,拆除皮膚縫線。
(1)仔豬臍疝發(fā)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要找出導致仔豬臍疝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根據原因加強對仔豬的生產管理,盡力避免仔豬臍疝病的發(fā)生。(2)根據病情確定手術方法,對40日齡以的下仔豬和臍疝較小的進行保守治療;對日齡較大的仔豬或臍疝較大的進行手術治療。(3)手術過程要注意麻醉劑的使用劑量和方法;手術過程要仔細,特別要注意對疝環(huán)的處理,這是手術成敗的關鍵。(4)要加強術后的飼養(yǎng)管理,清潔干燥圈舍內,喂給易消化的流質飼料,不能過飽,限制劇烈運動,同時防止感染。
S858.28
B
1007-1733(2014)04-0081-02
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