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啟博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100038)
美國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最早提出軟實力(soft power)這一概念,文化是軟實力的核心組成部分?!?〕軟實力是一種可以克剛的柔性力量,主要表現(xiàn)為文化的影響力和折服力。文化軟實力建設是文化建設和軟實力建設的有機構成部分。公安院校作為共和國預備警官的搖籃,肩負著為祖國培育合格預備警官的重大責任和任務,加強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提高教師育人育警能力、促進預備警官成長成才和公安院校長遠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對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涵義的界定要借鑒文化軟實力和校園文化軟實力涵義的界定。當前,國內外關于文化軟實力涵義和高校與校園文化軟實力涵義的界定較多,但關于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的研究很稀少,還沒有一個權威的界定。花建指出,“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在文化開發(fā)和運用方面的綜合能力,是國家的整體動員能力”〔2〕。劉德定認為,“文化軟實力是以引發(fā)思想共鳴、爭取文化認同、激發(fā)創(chuàng)造活力、凝聚精神信念等非強制方式同該國經(jīng)濟基礎、政治上層建筑有機結合而進行的、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的能力”〔3〕。呂堂紅、周林華指出,“高校軟實力是指一所學校特有的核心價值觀和內在的品質,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有文化。它根植于學校的辦學理念,熔鑄在學校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感召力之中”〔4〕。安身健認為,“高校文化軟實力是指高校師生員工在長期的教學實踐、科研活動、社會服務、生活娛樂等實踐活動中共同創(chuàng)造和形成的、超越物質存在的精神成果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這種精神成果,不僅包括高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方針、專業(yè)特色以及獨特的精神和文化氛圍,也包括高校長期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群體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通常由高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huán)境文化等四個層面構成”〔5〕。劉海清認為,“校園文化軟實力即指通過對學校特定資源的占有、轉化和傳播,吸引獲取師生的價值認同,使師生產(chǎn)生利于學習的行為,最終達到學校教育目的的一種能力”〔6〕?;趯ξ幕泴嵙透咝Ec校園文化軟實力涵義的理解,結合公安院校的教學和生活實際,筆者認為,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是指公安院校在其特有的核心價值體系和內在精神品質的基礎上升華而成的不同于其他院校的校園文化影響力、吸引力、折服力和驅動力的合集。它根植于公安院校的辦學定位、辦學特色、育人理念、師生素質和校園文化的土壤之中。
(一)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豐富公安院校教師思想、提升教師精神境界和提高教師培育新型警察能力的內在要求
教師是公安院校教育的主體,承擔著教書育警的光榮使命。“打鐵還需自身硬”,公安院校教師思想是否豐富,精神境界是否高尚,業(yè)務素質是否扎實,直接關系到其育人育警能力。當前,我國處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攻堅期,保持經(jīng)濟社會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任務艱巨而繁重,為應對高智能化的犯罪態(tài)勢、復雜的社會治安形勢和日益多元化的群眾訴求,公安院校需要革新教育教學模式,提升人才培養(yǎng)目標,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培養(yǎng)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才兼修的警務預備人才,這對公安院校教師提高自身的育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院校通過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可以不斷豐富教師的思想,提升教師的精神境界,提高教師教學、科研和育警能力,教師用自己的“學高”和“身正”來影響、教育學生,從而為共和國培育更加合格的預備警官。
(二)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警校堅持“以人為本”,促進預備警官全面發(fā)展和改善警察形象的內在要求
公安院校的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共和國的預備警官,具有雙重身份?!拔幕?,加強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用高尚的公安校園文化軟實力去熏陶、教化警校生,不僅是公安院校堅持“以人為本”,促進預備警官全面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改善和塑造警察形象的內在要求?!叭嗣窆矠槿嗣瘛?,我國警察在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chǎn),保護公共財產(chǎn),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領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民警察的形象得到了社會公眾的認可。但部分素質低下的警察執(zhí)法犯法,甚至欺壓、損害百姓的卑劣事件也偶爾出現(xiàn),這嚴重敗壞和損毀了人民警察的形象?!白ピ粗伪尽笔撬茉炝己镁煨蜗蟮闹匾緩?,公安院校在這方面義不容辭。加強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用高尚的文化去熏陶、塑造警校生,使預備警官在校期間切實培養(yǎng)過硬的素質,鍛造優(yōu)良的警風和作風,使他們得以全面發(fā)展,這是對他們未來從警和改善警察形象打下的堅實基礎。
(三)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增強公安院校軟實力、提高公安院校競爭力和提升公安院校話語權的迫切需要
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公安院校軟實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提升公安院校軟實力最核心的內容,提升公安院校軟實力就必須牢牢把握住加強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這一核心不動搖。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也是公安院校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核心著力點之一。公安院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同于其他綜合類院校,綜合實力相對弱一些,競爭力和話語權也相對較弱。加強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提高公安院校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加強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才能不斷提高其軟實力,才能不斷增強公安院校的整體競爭力和提升公安院校在學術交流、文化交往等事務中的話語權,才能使公安院校更富有影響力、吸引力、感染力、驅動力和感召力。
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其性質和作用由產(chǎn)生它的經(jīng)濟基礎決定,并服務于經(jīng)濟基礎。因此,任何國家和部門的文化建設都要突出其明確的政治方向性。公安院校作為共和國預備警官的搖籃,肩負著培養(yǎng)合格的共和國預備警官的重大責任,其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隸屬于校園文化建設的范疇,因此,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必須要在校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民主決策,統(tǒng)籌規(guī)劃,注重建設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要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要以“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根本原則,明確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絕不能犯任何方向性錯誤。
目標就是方向,目標就是動力。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以促進公安院校師生全面發(fā)展為根本要義。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要以豐富公安院校教師思想、提升教師精神境界、提高教師培育新型警察能力和用高尚的文化去熏陶、塑造警校生,使預備警官在校期間切實培養(yǎng)過硬的素質,鍛造優(yōu)良的警風和作風,促進預備警官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真正讓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是為了師生、依靠師生、建設過程和成果由師生共享。要明晰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育人目標和為師生的發(fā)展服務的宗旨,要切實解決好軟實力建設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
我國公安事業(yè)是一項意涵厚重的偉大社會實踐。廣大公安民警生死面前不退縮,千難萬險不放棄,用鮮血、生命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涌現(xiàn)出一批批英雄模范和先進集體。公安隊伍是一支忠誠可靠、能打硬仗的隊伍,是一支正氣浩蕩、英雄輩出的隊伍,是堅強的共和國之盾。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絕不能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須面向公安事業(yè)意涵厚重的偉大社會實踐。在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把在公安事業(yè)偉大社會實踐中涌現(xiàn)出的積極文化素材移植到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上來,確保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源頭活水來”。同時,還要有選擇性地挑選一些有警示意義的反面事例來充實建設,務必要突出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公安特色。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延綿不絕。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必須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必須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土壤之中。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期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是時代賦予中國人民的光榮使命。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必須在繼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前提下,緊密結合時代特征,積極挖掘新的、鮮活的時代素材,在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中不斷注入新鮮的、師生喜聞樂見的、與時俱進的文化要素。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是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持續(xù)完善推進的必然要求,建設者要找準軟實力建設體制機制的著力點和突破口,要精準發(fā)力,保持定力,要讓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前進。
文化軟實力建設領域只有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促進文化相互借鑒,才能不斷增強一國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文化的發(fā)展,不能離開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辈煌瑖椅幕嗷ソ涣鹘梃b才能讓人類文化花園花開不敗。因此,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在立足、根植中華優(yōu)秀文化土壤之中的同時,還要樹立世界眼光,要有開放包容的胸懷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吸納能力,要大膽吸收借鑒國外一切文化軟實力建設、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和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一切有益成果和經(jīng)驗為我所用,既要有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成分,又融入國外優(yōu)秀文化成果,使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更加充實,經(jīng)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提高教師培育新型警察能力、促進預備警官全面發(fā)展、提高公安院校競爭力和提升公安院校話語權的內在要求。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要在校黨委的領導下統(tǒng)籌規(guī)劃,明確建設的方向,明晰建設的目標,突出公安特色,不斷推進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要積極吸收借鑒國外一切優(yōu)秀文化軟實力建設成果,這不僅是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1〕童世駿.文化軟實力〔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15.
〔2〕花建.文化軟實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9-30.
〔3〕劉德定.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2.
〔4〕呂堂紅,周林華.我國高等學校軟實力建設問題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5〕安身健.高校文化軟實力建設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12).
〔6〕劉海清,付碧超,莫明琪.公安院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