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榮
(陽泉市道路橋梁有限公司,山西 陽泉 045000)
隧道施工在我國已經進行多年,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嚴密的施工技術規(guī)范,但是在一些地質情況復雜的區(qū)域,施工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例如淺埋段破碎巖層,有的在洞內超前注漿加固,有的在洞內施做超前管棚或超前小導管,但這些方法不但對工期有較大影響,而且工程費用較高,故本文將介紹一個既不影響工期,又比較經濟的施工方法。即采用地表注漿加固,這種方法可以在隧道未施工到該區(qū)域時提前施工,不影響工期,同時,地表注漿施工較為容易,注漿區(qū)域易于控制,能較好地節(jié)省施工費用。
淺埋段隧道的圍巖一般較差,圍巖呈碎塊狀,且較松散。隧道開挖后,圍巖自穩(wěn)時間短,初支支護未施工或者正在施工時,容易發(fā)生坍塌,會造成人員傷亡及機械損壞。因此,在隧道開挖前,必須對隧道前方的圍巖進行有效的加固處治,使松散破碎的巖層形成一個整體,以保證隧道開挖到此時,能安全、快速地穿過。注漿加固對淺埋段的隧道施工有重要的意義。
巖土介質在被注漿后,不管是水泥漿液還是化學漿液,都要依靠漿液的滲透凝膠把土顆粒黏結在一起,以此來充填巖土的孔隙,使巖土體密實度增加;同時,漿液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某些化學劑與巖土中的元素進行離子交換形成了新的物質,這都增加了固結后巖土體的黏聚力。強度增長的原理可用公式(1)、公式(2)表示:
注漿前的無黏性土的抗剪強度(τf)為:τf=tanφ,(1)
注漿后的抗剪強度(τfl)為:τfl=σtanφ+c.(2)式中:σ為土體內剪切面上的法向有效應力;φ為土的內摩擦角;c為土的黏聚力。
應注意式中,注漿后的內摩擦角φ采用的是原土的內摩擦角φ,當注漿壓力過大時,土體膨脹,需考慮內摩擦角降低的影響[1]。
XXX隧道穿越多條斷層,且有多處淺埋地段,對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確保隧道安全、快速地穿過淺埋段不良地質,須對此地段進行注漿處治。
本次注漿段為隧道右線K10+550—K10+630,長80 m,最大埋深為30 m,最小埋深為18 m,圍巖呈碎塊狀鑲嵌結構,且較松散。
3.2.1 注漿設備及注漿材料
注漿設備技術性能以及數(shù)量必須滿足施工需要。
注漿材料采用325硅酸鹽水泥及35~40 Be的中性水玻璃。漿液為水泥+水玻璃的雙液漿,可加入適量速凝劑,當遇到注漿量較大時,可先用粗骨料填充。根據(jù)壓水試驗,適當選擇漿液的濃度及水玻璃的用量。水灰比采用0.5∶1~1,水玻璃用量一般是水泥漿重量的10%~15%,這樣就控制了凝膠時間。具體水玻璃的用量可在施工中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在正式施工前,應按施工時使用的水泥、水玻璃在實驗室做漿液配合比試驗,試驗內容應包括每立方米干料含量、漿液濃度、最終凝固時間、結實率、試塊無側限抗壓強度等。
因此,根據(jù)現(xiàn)場試驗配合比及設備所能達到的參數(shù)要求,決定雙漿液采用水灰比為0.8∶1,水玻璃和水泥的質量比為15%。
3.2.2 注漿范圍
注漿范圍根據(jù)該隧道淺埋段的圍巖破碎程度以及裂地發(fā)育情況綜合考慮[2]。
本次地表注漿加固的范圍為K10+550—K10+630段,共計80 m,豎向范圍隧道拱頂以上15 m到隧底5 m,橫向為隧道兩側4 m。
3.2.3 注漿半徑及注漿孔的布設
3.2.3.1 注漿半徑
對隧道進行注漿設計時,由于受地質情況的綜合影響,導致我們很難經過公式準確地計算注漿的擴散半徑,現(xiàn)實中,我們一般通過做注漿試驗確定擴散半徑,本次的擴散半徑為1.3 m。
3.2.3.2 注漿孔的布置
注漿孔周邊設計帷幕注漿孔,孔間距為2.5 m。中部孔位按梅花形布置。
3.2.4 注漿次序和注漿壓力
XXX隧道注漿以封堵地下水和加固隧道為目的,總體注漿的順序為:先進行周邊帷幕注漿,再從低處往高處注漿,并且采用隨鉆隨注分段大間距跳孔的注漿方式,這樣能保證每一注漿孔都是充分的注滿,還能防止同步注漿時發(fā)生的跑漿。當遇到襯砌背后空腔較大時,應先用粗骨料填充再用漿液加固。
考慮到圍巖的破碎程度,注漿壓力為1~3 MPa。
3.2.5 施工要點
a)注漿開始前必須對注漿材料及機械器具等進行檢查,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開始施工。
b)在注漿過程中,必須詳細記錄注漿各項參數(shù)的變化,例如注漿壓力、注漿量等。
c)當單孔的注漿量很大時,同時注漿壓力在不斷增大時,以單孔注漿量作為結束標準;當單孔注漿量較小時,以注漿壓力來作為結束標準。
d)在進行鉆孔時,在鉆桿下降、升起時,一定控制好鉆桿的方向。
e)在注漿過程中,工作人員請勿靠近注漿孔,防止注漿管破裂造成人員傷亡。
a)通過地表超前預注漿,隧道開挖前方的地層得到了較好的加固,對隧道的安全掘進提供了較好的保障。
b)針對不同隧道淺埋的地質情況,可設計不同的注漿方式。
c)針對不同的地質情況,采用不同的注漿材料,如在含水量較大的地層,水玻璃的量可適當加大。
d)在注漿時,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適當提高注漿的壓力,以便注漿效果更好。
e)如果地表地形受到限制,不易進行注漿加固,或注漿效果有限。這時可在洞內采用超前預注漿,或者超前管棚或小導管進行預加固。
f)注漿完成后,清理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注意對周邊環(huán)境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