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 胡雅君
父親臨終前的達觀是他給馬未都最后一次的言傳身教,那年父親72歲,馬未都后來認識到人最怕死的時候應該是五六十歲。太年輕不知死為何物,太老生活質量差,生死之間差別不大。如今快60歲的他正是最畏懼死亡的年 齡。
身為軍人的父親,解放后又長期在空軍總醫(yī)院工作,見慣了戰(zhàn)場上和病房里生命的脆弱。當他腹腔主動脈上長了一顆瘤子又沒法摘除的時候,醫(yī)生打開腹腔看看,又縫合了。父親醒來,馬未都騙他說已經摘除。十多天后,父親淡淡地說:“我的瘤子沒有摘,當天我就知道了,這么大的手術,我的引流管在哪兒呢?”如果每天打營養(yǎng)液維持,可以再活半年多??墒堑谝淮涡枰蚨爬涠≈雇磿r,父親就和馬未都進行了一場平靜的談話?!拔液茈y受,不能治療了,再治療下去會拖累你們所有人?!闭鞯媚赣H和醫(yī)生的同意后,管子被拔掉了,四天后,他在睡眠中去世。
如果父親能健康地活到今天,他的痛苦會是來自于身體之外的,因為這個時代已經變得讓他不認識了。馬未都還記得小時候勤務員送來兩張電影票,等父親回來后拍桌子大怒,逼他送回去?!八蠁栆痪湓?,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尤其他管的事兒,他就更不要,他從來不占便宜?!?/p>
馬未都的父親在政治上栽過大跟頭,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他被隔離審查了兩年,放出來時也沒有結論,那兩年時間馬未都的母親前所未有地擔心,本來和諧輕松的家庭氣氛變得沉重。有一天終于可以探望父親,馬未都對母親和弟弟妹妹說:你們到時不許哭,哭我就不去。
馬未都以為會見到萎靡不振的父親,意想不到的是,父親腰桿筆挺,精神飽滿,見面說了一句話:從進來那天我就沒想過出去。這句話讓馬未都一輩子都忘不了?!拔业鞘钦鎴詮姡娌慌滤??!备赣H說:“我身為共產黨員,遵守黨章何錯之有?”后來父子倆也聊過監(jiān)獄生活,都是比較輕松的話題。比如很久才能洗一次澡,泡在大池子的渾湯里,和一起隔離審查的空軍干部們在水下輕輕用腳互相觸碰打招呼,給予對方精神慰藉。
隔離期間,食堂里的大師傅冤枉馬未都的父親打飯時沒有給飯票,父親說:我能證明我給了。大師傅不信,取出收來的那撂飯票,他父親從里面揀出一張背面畫有紅對勾的,說:這是我的。原本趾高氣揚的大師傅無奈道歉。馬未都好奇問他為什么畫勾,父親說:隔離的日子太無聊了,只能靠這個打發(fā)時間。
在這段低谷生活之前,馬未都和父親之間是典型的中國式父子關系。父親從來沒摟過他,如果某件事值得表揚,這種表揚也是警告式的,挨打更是家常便飯??神R未都也覺得天經地義,他在空軍大院長大,每天聽著各家打孩子的尖叫聲,不挨打的那是少爺,怎么能稱作軍人子弟?
馬未都還舉了個例子:父親喊他時,總會在名字前加一個“小”字。一直到他二十多歲,不管有沒有生人在場,父親都是叫他“小未都、小未都”。
雖然嘴上說著沒有怎么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可不知不覺中馬未都行事作風又沿襲了父母的習慣。在對兒子馬天的教育上他學習了父親。馬天十幾歲時要去英國讀書,太太跟馬未都建議,咱倆一起把兒子送到英國,看看兒子的求學環(huán)境,也好安心。馬未都不僅自己不去,還不許太太去送。理由是,想讓下一代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活得好,做家長的就必須放棄小愛,追求大愛。
教育理念接近,但在具體做法上,馬未都和父親還是有所不同,當年父親懲戒他主要是用武力,他后來要教訓兒子時,則很少用武力,多用物質封鎖和心理戰(zhàn)術,其中前者是指沒收玩具,后者則是裝作生氣?!皶r代變了,教育孩子都用老辦法也不合適?!?/p>
馬未都也承認中國傳統父子之間那種含蓄的交流方式給他留下了巨大遺憾?!拔易詈蠡诘木褪?,一輩子沒跟父親說過‘我愛你?!?/p>
惟一的溫情記憶是小時候和父親一起坐長途火車,按照規(guī)定父親可以買一張臥鋪票,那個鋪很窄,父親讓馬未都先睡。少年人睡得沉,再一睜眼,天亮了,父親守在鋪位邊坐了一夜。
年輕時父子倆很少聊交心的話題,直到父親生病了,他才開始談一些過去的事。孟良崮戰(zhàn)役,父親差點兒餓死,幾天幾夜只是戰(zhàn)斗,集結號一直沒有響過。 還有次,在戰(zhàn)場上,一發(fā)啞彈正好落在他身旁的一位戰(zhàn)友身上,戰(zhàn)友犧牲了,但他居然只負了點小傷。提到這事,父親半開玩笑對馬未都說:“如果當時死了,就不會有你小子了?!睆纳綎|榮成老家一起參軍的39人,活下來的只有一個半,半個是殘疾人,而那一個,就是馬未都的父親?!澳且淮?,他們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的感受是貧富之間的感受,我們下一代的人可能是富裕和混亂之間的感受,而父輩他們完全是跨越時代的人,他們是改朝,我們是換代。改朝就是元到明,明到清。換代,就是雍正到乾 隆?!?/p>
本來可以入黨的馬未都因為父親受到了牽連,那個年月有的夫妻子女會因為親人政治上出事而斷絕關系以自保,馬未都卻從來沒想過,“我和他還是很親的”。父親去世十周年時,他寫了篇祭文發(fā)表在《北京晚報》。最近央視拍一部尋根的紀錄片,其中一部分讓他回到老家榮成,尋找父親的足跡?!拔乙恢毕敫闱逅窃趺闯鰜懋敱摹?,為了這個理由,馬未都放下手中的事,和攝制組去山東尋訪了十幾天。
馬未都的母親也是山東人,這是他父母能夠結合的決定性因素。相親那天,母親剛動過闌尾炎手術,還躺在床上,父親瞅了她一眼,聽說是老鄉(xiāng),馬上同意了。母親開玩笑說:我還沒站起來,你爸就答應 了。
那時講究發(fā)揚風格,本來擔任軍隊機要員的母親聽從組織安排,回家做了家庭婦女。他們夫妻就像是《激情燃燒的歲月》里的石光榮和褚琴,所不同的是,馬父有文化,寫一筆好字。而母親,是一個愛干凈愛漂亮,有點小資情調的女性。她會為了買雙皮鞋托人去廣州,馬未都說:“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兒,有點像現在上巴黎買鞋的那種感覺?!辟I回來兩只鞋鞋號還不一樣,父親因此氣得踢翻了洗腳盆。
盡管沒有工作,母親長期在大院里負責家屬委員會,每天忙忙叨叨,80多了還念叨著要給別人送禮去。她甚至會給馬未都送禮,有天逛早市時看到有人擺地攤賣一個自稱是古董的罐子,幾千塊,老太太信以為真,慢騰騰回家取錢,小販見她好久沒下來,以為她去叫人,嚇跑了?!八睦锟偸窍胍獛臀易鳇c什么。但她人是真的老了,很容易被騙?!瘪R未都嘆息,有時回想起母親年輕時精明能干、行事如風的做派,他都有點恍惚,“時間走得太快了”。
他也想把母親接到自己家一起住,但她拒絕了,她喜歡住在老家屬樓,周圍都是熟人朋友?!懊恐芪夷軓碾娨暽峡匆娔阋淮尉托辛??!彼臐M意足地說。
父親離開的時刻1998年父親去世時,馬未都第一次感受死亡的具體,取父親骨灰時,身為長子的他特別難過。他對母親說:媽,你得好好活著,你還得在門口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