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及對血尿酸影響的比較研究

      2014-04-09 11:03劉姍姍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4年3期
      關鍵詞:血尿酸纈沙坦高血壓

      劉姍姍

      [摘要] 目的 比較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及對血尿酸的影響。 方法 將84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予以纈沙坦片80mg,每日1次。治療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兩組療程均為8周。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血壓達標有26例,達標率為61.90%,對照組治療后血壓達標有17例,達標率為54.76%。兩組血壓達標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尿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 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且纈沙坦能顯著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

      [關鍵詞]高血壓;血尿酸;纈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87-03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一種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常見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1],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2]。近年研究顯示,血尿酸(serum wricacid,SUA)水平與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著相關性[3-4],提示血尿酸水平可能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或獨立的預報因子之一。筆者通過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比較研究,旨在探討兩種藥物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及對血尿酸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2月~2013年3月在本院就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84例作為觀察對象。全部病例診斷均符合WHO高血壓指南診斷標準的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標準進行診斷,即靜息狀態(tài)下經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壓測定,血壓值或測定所得的平均值均超過正常(收縮壓≥140mm Hg和/或舒張壓≥140mm Hg)。全部病例均能夠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伴有體位性低血壓、心動過速;除外心力衰竭、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病史者;或有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者;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共入組84例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治療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齡41~75歲,平均(65.3±6.5)歲;病程1~14年,平均(4.3±1.6)年。對照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42~74歲,平均(64.8±6.9)歲;病程1~13年,平均(4.7±1.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低鹽、低脂飲食的基礎上予以纈沙坦片80mg,每日1次,空腹或餐前口服。治療組:在低鹽、低脂飲食的基礎上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達藥業(yè)集團(吉林)有限公司,H19991083]5mg,每日1次,空腹或餐前口服。兩組療程均為8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血壓達標率及血尿酸水平。診所血壓達標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中制定的降壓目標,計算診所血壓達標率。血壓達標標準為:<140/90mm Hg。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完成統(tǒng)計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變化比較

      由表1可見,兩組治療前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后血壓達標率比較

      由表2可見,治療組治療后血壓達標有26例,

      2.3 兩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血尿酸變化比較

      由表3可見,兩組治療前血尿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血尿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血尿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尿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體內產生嘌呤后,會在肝臟中再次氧化為(2,6,8-三氧嘌呤),有20%來源于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其余的80%由體內合成或核酸分解代謝產生;2/3尿酸經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1/3通過消化道和汗液排出。當機體嘌呤代謝發(fā)生紊亂和(或)腎臟等排泄障礙均可引發(fā)血中尿酸水平增高。實驗研究表明,血尿酸可能通過炎癥物質、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S)及胰島素抵抗等機制導致高血壓的發(fā)生[5]。與此同時,高血壓狀態(tài)下微血管病變能夠致使組織缺氧,增加血乳酸水平,使腎臟清除尿酸減少,且能增加尿酸形成過程中的次黃嘌呤、腺嘌呤以及酶等底物。高血壓的發(fā)病隨著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有研究報道,高血壓和腎臟本身疾病引起的腎臟病變時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6]。

      目前,已證實長效鈣離子拮抗劑(CCB)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s)對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有較好的降壓效果。纈沙坦是一種口服有效的特異性的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提起拮抗劑,它能夠選擇性地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亞型,使AngⅡ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結合被阻斷,使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被抑制,從而產生降壓作用。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纈沙坦能顯著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梢姡瑢τ谠l(fā)性高血壓伴有高尿酸血癥患者應用纈沙坦治療是其首選。

      [參考文獻]

      [1] 李嶠,金文,王妍芳.纈沙坦對社區(qū)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評價[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2,10(5):361-362.

      [2] 張德太,宋斌,張科,等.長病程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害多指標檢測的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9):1934-1935.

      [3] 張華,畢海寧,施文賀.不同分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的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1):252-253.

      [4] 曾曉瓊,劉淘真,史俊敏,等.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與高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J].貴州醫(yī)藥,2007,31(5):446-447.

      [5] 藺子,馬娟珍,閆香華,等.原發(fā)性高血壓與血脂、血尿酸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3,11(4B):1028-1030.

      [6] 吳世君,包自陽.氯沙坦和纈沙坦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12,12(29):1137-1138.

      (收稿日期:2013-09-26)endprint

      [摘要] 目的 比較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及對血尿酸的影響。 方法 將84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予以纈沙坦片80mg,每日1次。治療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兩組療程均為8周。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血壓達標有26例,達標率為61.90%,對照組治療后血壓達標有17例,達標率為54.76%。兩組血壓達標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尿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 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且纈沙坦能顯著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

      [關鍵詞]高血壓;血尿酸;纈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87-03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一種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常見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1],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2]。近年研究顯示,血尿酸(serum wricacid,SUA)水平與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著相關性[3-4],提示血尿酸水平可能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或獨立的預報因子之一。筆者通過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比較研究,旨在探討兩種藥物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及對血尿酸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2月~2013年3月在本院就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84例作為觀察對象。全部病例診斷均符合WHO高血壓指南診斷標準的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標準進行診斷,即靜息狀態(tài)下經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壓測定,血壓值或測定所得的平均值均超過正常(收縮壓≥140mm Hg和/或舒張壓≥140mm Hg)。全部病例均能夠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伴有體位性低血壓、心動過速;除外心力衰竭、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病史者;或有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者;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共入組84例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治療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齡41~75歲,平均(65.3±6.5)歲;病程1~14年,平均(4.3±1.6)年。對照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42~74歲,平均(64.8±6.9)歲;病程1~13年,平均(4.7±1.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低鹽、低脂飲食的基礎上予以纈沙坦片80mg,每日1次,空腹或餐前口服。治療組:在低鹽、低脂飲食的基礎上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達藥業(yè)集團(吉林)有限公司,H19991083]5mg,每日1次,空腹或餐前口服。兩組療程均為8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血壓達標率及血尿酸水平。診所血壓達標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中制定的降壓目標,計算診所血壓達標率。血壓達標標準為:<140/90mm Hg。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完成統(tǒng)計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變化比較

      由表1可見,兩組治療前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后血壓達標率比較

      由表2可見,治療組治療后血壓達標有26例,

      2.3 兩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血尿酸變化比較

      由表3可見,兩組治療前血尿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血尿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血尿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尿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體內產生嘌呤后,會在肝臟中再次氧化為(2,6,8-三氧嘌呤),有20%來源于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其余的80%由體內合成或核酸分解代謝產生;2/3尿酸經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1/3通過消化道和汗液排出。當機體嘌呤代謝發(fā)生紊亂和(或)腎臟等排泄障礙均可引發(fā)血中尿酸水平增高。實驗研究表明,血尿酸可能通過炎癥物質、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S)及胰島素抵抗等機制導致高血壓的發(fā)生[5]。與此同時,高血壓狀態(tài)下微血管病變能夠致使組織缺氧,增加血乳酸水平,使腎臟清除尿酸減少,且能增加尿酸形成過程中的次黃嘌呤、腺嘌呤以及酶等底物。高血壓的發(fā)病隨著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有研究報道,高血壓和腎臟本身疾病引起的腎臟病變時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6]。

      目前,已證實長效鈣離子拮抗劑(CCB)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s)對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有較好的降壓效果。纈沙坦是一種口服有效的特異性的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提起拮抗劑,它能夠選擇性地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亞型,使AngⅡ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結合被阻斷,使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被抑制,從而產生降壓作用。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纈沙坦能顯著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梢?,對于原發(fā)性高血壓伴有高尿酸血癥患者應用纈沙坦治療是其首選。

      [參考文獻]

      [1] 李嶠,金文,王妍芳.纈沙坦對社區(qū)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評價[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2,10(5):361-362.

      [2] 張德太,宋斌,張科,等.長病程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害多指標檢測的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9):1934-1935.

      [3] 張華,畢海寧,施文賀.不同分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的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1):252-253.

      [4] 曾曉瓊,劉淘真,史俊敏,等.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與高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J].貴州醫(yī)藥,2007,31(5):446-447.

      [5] 藺子,馬娟珍,閆香華,等.原發(fā)性高血壓與血脂、血尿酸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3,11(4B):1028-1030.

      [6] 吳世君,包自陽.氯沙坦和纈沙坦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12,12(29):1137-1138.

      (收稿日期:2013-09-26)endprint

      [摘要] 目的 比較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及對血尿酸的影響。 方法 將84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予以纈沙坦片80mg,每日1次。治療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兩組療程均為8周。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血壓達標有26例,達標率為61.90%,對照組治療后血壓達標有17例,達標率為54.76%。兩組血壓達標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尿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 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且纈沙坦能顯著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

      [關鍵詞]高血壓;血尿酸;纈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87-03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一種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常見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1],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2]。近年研究顯示,血尿酸(serum wricacid,SUA)水平與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著相關性[3-4],提示血尿酸水平可能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或獨立的預報因子之一。筆者通過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比較研究,旨在探討兩種藥物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及對血尿酸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2月~2013年3月在本院就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84例作為觀察對象。全部病例診斷均符合WHO高血壓指南診斷標準的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標準進行診斷,即靜息狀態(tài)下經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壓測定,血壓值或測定所得的平均值均超過正常(收縮壓≥140mm Hg和/或舒張壓≥140mm Hg)。全部病例均能夠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伴有體位性低血壓、心動過速;除外心力衰竭、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病史者;或有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者;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共入組84例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治療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齡41~75歲,平均(65.3±6.5)歲;病程1~14年,平均(4.3±1.6)年。對照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42~74歲,平均(64.8±6.9)歲;病程1~13年,平均(4.7±1.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低鹽、低脂飲食的基礎上予以纈沙坦片80mg,每日1次,空腹或餐前口服。治療組:在低鹽、低脂飲食的基礎上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達藥業(yè)集團(吉林)有限公司,H19991083]5mg,每日1次,空腹或餐前口服。兩組療程均為8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血壓達標率及血尿酸水平。診所血壓達標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中制定的降壓目標,計算診所血壓達標率。血壓達標標準為:<140/90mm Hg。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完成統(tǒng)計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變化比較

      由表1可見,兩組治療前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后血壓達標率比較

      由表2可見,治療組治療后血壓達標有26例,

      2.3 兩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血尿酸變化比較

      由表3可見,兩組治療前血尿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血尿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血尿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尿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體內產生嘌呤后,會在肝臟中再次氧化為(2,6,8-三氧嘌呤),有20%來源于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其余的80%由體內合成或核酸分解代謝產生;2/3尿酸經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1/3通過消化道和汗液排出。當機體嘌呤代謝發(fā)生紊亂和(或)腎臟等排泄障礙均可引發(fā)血中尿酸水平增高。實驗研究表明,血尿酸可能通過炎癥物質、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S)及胰島素抵抗等機制導致高血壓的發(fā)生[5]。與此同時,高血壓狀態(tài)下微血管病變能夠致使組織缺氧,增加血乳酸水平,使腎臟清除尿酸減少,且能增加尿酸形成過程中的次黃嘌呤、腺嘌呤以及酶等底物。高血壓的發(fā)病隨著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有研究報道,高血壓和腎臟本身疾病引起的腎臟病變時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6]。

      目前,已證實長效鈣離子拮抗劑(CCB)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s)對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有較好的降壓效果。纈沙坦是一種口服有效的特異性的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提起拮抗劑,它能夠選擇性地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亞型,使AngⅡ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結合被阻斷,使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被抑制,從而產生降壓作用。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纈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纈沙坦能顯著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梢姡瑢τ谠l(fā)性高血壓伴有高尿酸血癥患者應用纈沙坦治療是其首選。

      [參考文獻]

      [1] 李嶠,金文,王妍芳.纈沙坦對社區(qū)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評價[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2,10(5):361-362.

      [2] 張德太,宋斌,張科,等.長病程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害多指標檢測的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9):1934-1935.

      [3] 張華,畢海寧,施文賀.不同分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的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1):252-253.

      [4] 曾曉瓊,劉淘真,史俊敏,等.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與高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J].貴州醫(yī)藥,2007,31(5):446-447.

      [5] 藺子,馬娟珍,閆香華,等.原發(fā)性高血壓與血脂、血尿酸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3,11(4B):1028-1030.

      [6] 吳世君,包自陽.氯沙坦和纈沙坦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12,12(29):1137-1138.

      (收稿日期:2013-09-26)endprint

      猜你喜歡
      血尿酸纈沙坦高血壓
      纈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頑固性高血壓病人中的臨床應用
      阿托伐他汀結合纈沙坦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響分析
      纈沙坦氨氯地平與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的應用效果分析
      治痛風不能“見好就收”
      治痛風不能“見好就收”
      Hold住,你的血壓!
      高血壓界定范圍
      痛風治療血尿酸需持續(xù)達標
      貝那普利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
      高血壓病人應具有的知識
      安图县| 鄂托克旗| 星子县| 峨山| 东兰县| 西昌市| 修水县| 盐源县| 汽车| 和林格尔县| 蒙山县| 晋城| 巨鹿县| 曲阜市| 东丽区| 日喀则市| 唐山市| 交口县| 清原| 昭觉县| 九台市| 黄浦区| 武安市| 报价| 修水县| 岳池县| 灵璧县| 玉树县| 济南市| 临漳县| 井研县| 饶河县| 株洲县| 府谷县| 江门市| 嘉峪关市| 通榆县| 光泽县| 南召县| 祁连县|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