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倩嫻 陳銳 謝綺妮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過程中觀察低血糖發(fā)生情況,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及護理低血糖情況。方法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40例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在實行血液透析過程中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幫助預防低血糖發(fā)生。結果 本組40例患者,在實行1400次血液透析中有25例次(1.8%)低血糖情況,其中有3例患者表現(xiàn)出低血糖淺度昏迷反應,通過進行對癥治療、護理之后恢復正常。結論 針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在實行血液透析治療中容易發(fā)生低血糖反應,護士在此階段應積極采取護理干預,重視患者的藥物服用護理、血糖監(jiān)測護理以及飲食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積極預防血液透析過程中低血糖情況的出現(xiàn)。
[關鍵詞] 低血糖護理;DN;HD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150-03
糖尿病腎?。―N)在臨床的治療方法是進行血液透析治療,而在血液透析中患者會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食物攝入減少,從而造成低血糖反應發(fā)生。而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由于DN老年患者具有的行為改變、認知能力變弱,從而造成低血糖反應發(fā)生率增加。除此之外,臨床實行無糖血液透析治療也是造成患者發(fā)生低血糖現(xiàn)象的一個影響因素。在進行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體內的葡萄糖會透過透析膜而流入透析液中,從而導致葡萄糖流失,進一步促進了低血糖反應發(fā)生[1-2]?;颊甙l(fā)生輕度低血糖反應時會表現(xiàn)出嘔吐、身體乏力、冒汗、身體發(fā)抖癥狀,如果是嚴重低血糖反應時患者有可能會出現(xiàn)昏迷、抽搐情況,嚴重者還會造成死亡。所以,在糖尿病腎病患者實行血液透析治療中采取有效護理措施,積極預防低血糖反應發(fā)生,對于確?;颊呱踩浅V匾?。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共有40例,均為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實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其中女11例,男29例,年齡56~75歲,平均(59.2±1.5)歲。病程為2~12年,平均(5.4±1.4)年。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都是一周進行2~3次血液透析治療,并給予藥物治療,患者空腹血糖均保持在4.8~9.5mmol/L。40例患者共進行了1400次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治療選用德國費森尤斯4008H血液透析機設備,另外透析液:無糖碳酸氫鹽;透析器:德朗透析器透析器;透析水:雙級反滲水。治療時間:1周2~3次,每次持續(xù)時間為4~5h,控制血流速度維持在240~260mL/min之間。針對出現(xiàn)頭暈、面色蒼白、心率加快、脈搏細速等不良反應患者進行密切檢測,通過快速血糖儀來幫助檢測透析通路靜脈血液中血糖水平。
對于不同程度的低血糖患者給予對應護理措施及供糖治療,對于其他患者應積極預防低血糖反應發(fā)生。結合低血糖護理措施進行干預,進一步預防低血糖發(fā)生,提高血液透析效果。
對于透析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糖的患者,可經(jīng)靜脈給予生理鹽水補充,或者是給予20~40mL濃度為50%的葡萄糖溶液。針對出現(xiàn)淺度昏迷患者,給予上述溶液補充之外,還應立即停止超濾操作,給予吸氧護理,并幫助減慢血流量,最后幫助患者枕平臥位。
2 結果
本組40例老年DN患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血透治療中發(fā)生低血糖情況25次,低血糖出現(xiàn)率為1.8%。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血糖水平均不超過2.8mmol/L。40例患者中有3例因低血糖而導致輕度昏迷情況,患者血糖水平均為1.8mmol/L,發(fā)現(xiàn)后馬上給予20~40mL葡萄糖溶液通過靜脈補充。立即停止超濾操作,減小血流量,采取平臥位姿勢并去掉枕頭。經(jīng)過采取有效護理措施,患者均恢復正常狀態(tài)。
3 討論
3.1 加強患者血糖監(jiān)測及低血糖預防
對于老年DN患者,由于其身體各項功能及認識能力下降,所以不能很清晰的告知護士自身感覺。所以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表現(xiàn),并給予血糖檢測護理,并掌握患者的飲食、活動基本情況、藥物使用情況,幫助有效預防低血糖反應。老年患者由于臨床病癥不典型,所以比較容易發(fā)生無病癥表現(xiàn)的低血糖[3]。臨床研究表明,患者低血糖多發(fā)生在11:00~12:00以及21:00~5:00這兩個時間段,由此可見夜間低血糖發(fā)生時間相對比較長,尤其以凌晨2:00最為常見[4]。所以,夜間加強患者病情觀察能幫助及加強低血糖多發(fā)時間段的血糖監(jiān)測,能幫助及時發(fā)現(xiàn)血糖改變。本組研究中針對經(jīng)常發(fā)生低血糖患者監(jiān)測凌晨1點、凌晨3點以及凌晨5點血糖水平,能較好的防止夜間低血糖發(fā)生。
3.2 開展藥物治療護理工作
在治療時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控制應適當,本組40例患者均施行胰島素注射治療。在注射胰島素時應根據(jù)不同患者血糖水平來確定注射時間、注射量,如果老年患者要求自己注射藥物時,護士應在現(xiàn)場進行指導,注射位置應避開運動部位,避免胰島素吸收速度太快而導致血糖水平下降。當患者血糖水平基本處于正常水平時,應馬上報告醫(yī)生并遵醫(yī)囑幫助調節(jié)胰島素量。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yī)生要求使用藥物,禁止私自改變胰島素藥物的用量。
3.3 透析過程中的護理措施
患者在進行透析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面色表現(xiàn)、皮膚變化、生命體征變化以及神志意識情況。進行透析治療中對于利用無糖透析液的患者,本組研究中在透析治療前減少胰島素用量,幫助預防患者發(fā)生低血糖反應。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結合血糖監(jiān)測結果來調節(jié)胰島素藥物的使用,如果需要患者在完成透析治療后當次的胰島素藥物可以不使用。如果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時經(jīng)常發(fā)生低血糖反應,可以針對該類患者采用有糖透析液進行透析治療。另外,透析治療前護理人員應掌握患者的飲食基本情況,其中包括有每天的進餐時間、進食量以及食物種類、每一次的胰島素注射量、注射時間等,防止患者出現(xiàn)空腹透析治療?;颊咴谕瓿赏肝鲋委熀?h應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飲食,幫助補充能力、改善血糖水平。如果患者在透析過程中發(fā)生低血糖情況或者血糖水平顯示為小于3.0mmol/L,應馬上給予40~60mL葡萄糖溶液推注治療,立即調節(jié)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如果需要也可以停止血液透析治療。然后待0.5h后再次檢測患者血糖水平,查看患者血糖是否得到改善,防止患者發(fā)生嚴重低血糖反應。
3.4 飲食護理措施
臨床發(fā)現(xiàn)長時間進行透析治療,老年患者會存在嚴重胃腸道病癥,例如反胃、嘔吐、貧血以及營養(yǎng)不良等病癥,長時間限制飲食會促進低血糖反應出現(xiàn)。所以,透析治療中應護理患者的飲食護理工作。指導患者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幫助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幫助調整不良生活習慣。編制對應的飲食調整表,方便護理人員能及時掌握患者的飲食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飲食不規(guī)律、或者是進餐量變少時應幫助適當調整胰島素藥物的使用量。在患者改變運動量、作息時間時,需要加強患者血糖監(jiān)測護理,并指導患者調整飲食時間、作息時間,幫助改善血糖水平,有效預防夜間低血糖情況出現(xiàn)。另外,還需要指導患者在發(fā)現(xiàn)多汗、心率加快以及饑餓感時立即告知護理人員并實行血糖監(jiān)測,同時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來幫助改善低血糖情況。
3.5 開展健康知識宣教,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工作
患者在進行血透治療階段向患者宣教相關健康知識,加強患者及其家屬對于低血糖發(fā)生、預防、危害的了解,能進一步提高其自我管理、認知能力。醫(yī)院可以根據(jù)老年患者存在認知功能下降的特點,實行責任制護理措施,使患者家屬配合開展健康知識宣教護理。由于糖尿病腎病患者需要長時間的接受血透治療,因此患者可能會存在抑郁、煩躁、沒有治療信心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療效果。護士在平時應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或鼓勵家屬多與患者交流、談心,幫助清除不良情緒,使患者保持愉悅心情,從而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治療、護理。
綜上所述,糖尿病腎病患者在實行血透治療時是能防止低血糖反應發(fā)生的。密切的血糖監(jiān)測、結合良好的飲食護理、適當?shù)纳眢w鍛煉方案等綜合護理方法,能幫助有效預防低血糖情況出現(xiàn),確?;颊哐钢委熤械陌踩?/p>
[參考文獻]
[1] 吳春曉,林麗君,王菊華.老年糖尿病腎病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7(11):1011.
[2] 陳巖.老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5(31):217-218.
[3] 賈素峰.糖尿病并發(fā)低血糖治療的護理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126-127.
[4] 羅遠輝,薛少清.血液透析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及血壓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6):20-22.
[5] 石存平,蘇風珍,湯建明,等.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低血糖的觀察和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4):49-50.
[6] 張梅,賈福玲.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13例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56-57.
(收稿日期:201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