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娟娟
愛是人類一種偉大而高尚的情感,是人類借以維持自身發(fā)展和繁衍的基本力量。愛他人是社會的要求,也是家庭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有了愛他人的情感,才能為培養(yǎng)高級情感——愛人民、愛祖國奠定基礎。
我國獨生子女的增多,人們價值觀念的更新,給幼兒教育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有消極影響。不少孩子不同程度地表現(xiàn)出自私任性、攻擊性行為、不尊重長輩、不關心他人、沒有同情心等行為。生活中,許多父母都抱怨自己對孩子疼愛有加,而孩子卻自私自利,不懂得關心父母、關愛他人。一位兒童教育家說:“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已,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逼鋵嵑⒆硬⒉皇巧鷣砭腿鄙賽坌模怯捎诟改笇⒆拥哪鐞?、不注意教育方式等,把孩子的愛心在不經(jīng)意間給剝奪了。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呢?
一、利用家庭資源,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1.身教重于言教。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沃土。父母是第一位教師,孩子的性格、品行、智能、習慣首先在家庭中養(yǎng)成。父母首先要做榜樣,經(jīng)常想到別人。因為孩子的愛心并不受任何人的命令,而是平??丛谘劾?、記在心里的結(jié)果。父母和祖父母、鄰里之間關系密切,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孩子置身于這樣和睦、融洽的氛圍中耳濡目染,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養(yǎng)成尊老愛幼的品行,效仿長輩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既接受愛,又善于給予愛,這對養(yǎng)成孩子完善的人格是極有好處的。
2.保護好孩子的愛心。
有時候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對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愛心視而不見,或訓斥一番,把孩子的愛心扼殺在萌芽之中。如有個小女孩為剛下班的媽媽倒了一杯茶,媽媽卻急忙說:“去去去,快去寫作業(yè),誰用你倒茶?!痹偃缬袀€小孩蹲在地上幫一只受傷的小雞包扎,小孩的媽媽生氣地說:“誰讓你摸它了,小雞多臟呀!”孩子的愛心就這樣被父母扼殺了。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在不經(jīng)意間傷害或扼殺孩子的愛心。
盧勤老師說:“孩子的愛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會長大;你忽視它,它就會枯萎;你打擊它,它就會死去?!比绻阆霌碛幸粋€富有愛心的孩子,那就要在生活中培養(yǎng)他、呵護他。
二、教師要重視示范性教育的影響
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xiàn)都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可見教師對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在一日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響。
1.讓幼兒深切地感受愛。
要讓孩子學會愛,教師必須先付出愛,先讓孩子感受到愛,讓孩子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學習愛。如晨間接待時,在門口熱情地和孩子打招呼,摸摸頭、拉拉手,歡迎他們的到來。我會有意識地尋找機會擁抱每一位孩子,分擔他們的憂愁,分享他們的快樂。一個深情的擁抱傳遞著我對孩子們的無限的愛:包容、接納、關愛、信任、鼓勵?;顒有菹r,找孩子談談心,天熱了為孩子們擦汗,午睡時輕輕地為孩子蓋好被子,起床后幫女孩梳漂亮的小辮,離園時的陪伴、安慰等細節(jié),讓孩子們深深地體會到老師的愛。
2.讓幼兒學習付出愛。
當孩子感受到愛之后,便要學習付出愛,老師可以在日常活動中創(chuàng)造機會。如在一次戶外活動中,文文不小心把腳摔傷了,我馬上跑過去關切地問:“文文,怎么樣了?”孩子們也紛紛跑過來,有的扶著文文,有的詢問文文是否很痛,讓文文勇敢一點,還有的說要送醫(yī)院,就連平時對他人漠不關心的浩浩,也滿臉著急地扶著文文。我被孩子們純潔的感情所感動,于是及時地表揚他們能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看得出來,孩子們臉上充滿了滿足、快樂和成就感。讓孩子們親身感受,真正體驗關愛他人,可以改變他們對周圍人缺乏愛心的認知。
三、把愛的教育滲透于各項活動之中
1.精心設計一系列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集體活動是幼兒獲得知識的手段之一,也是促進幼兒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愛心的良好契機。我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有愛的活動,讓幼兒從中感受、體驗對他人的愛。如故事《孔融讓梨》、《弟弟摔倒后》等,每講完故事,我就結(jié)合身邊的事考考孩子,幫助他們分清是非、辨別真假,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模仿故事中的語氣說話、做事。這時成人要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使孩子逐步理解這樣做不僅給別人帶來快樂,同樣還給自己帶來快樂。又如學習了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激發(fā)了幼兒同情心和愿意幫助他人的情感,知道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是那么可憐,孩子們的眼睛都紅了,許多孩子主動提出要去幫助她,接著我問他們:“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人也需要幫助,你會怎樣幫助他們?”孩子們通過積極的探討、交流、爭論,學會關愛同伴,關愛他人,在文學美的熏陶下以美育德、以美育愛。
2.利用節(jié)日,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行為。
幼兒是在家庭的精心愛護下成長起來的,家人為他們的成長付出了無私的愛?,F(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愛往往是單向性的,孩子們盡情地享受家人的愛,認為這是理所應當?shù)?,很少主動關愛家人。我們就充分利用節(jié)日,對幼兒進行愛的教育,充分體現(xiàn)節(jié)日的價值。如結(jié)合新年,我讓幼兒制作賀卡,在剪好的卡片上,進行裝飾,貼上五顏六色的小花、小樹、星星、小天使……制作成漂亮的賀年卡。幼兒制作好賀年卡后,我就引導幼兒進行討論,把自己做好的賀卡送給誰?幼兒都很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要送爸爸、媽媽?!庇谑俏覜Q定幫助他們,在賀卡上寫上他們想說的話,孩子們很高興,文文小朋友說:“祝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工作好!我愛你們!”寧寧小朋友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很長時間沒有看到爸爸了,于是他說:“祝外公、媽媽新年快樂!爸爸我想你!”希希小朋友平時是委托別人來接的,爸爸、媽媽從來不來接他的,他說:“祝爸爸、媽媽工作好!我想讓你們天天來接我。”……
我從小朋友們的聲聲祝福中,體會到了孩子們的愛心,是那樣熱情、純真,讓我好感動。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體驗到了關心親人的快樂,也培養(yǎng)了對親人的愛。
3.結(jié)合身邊發(fā)生的事,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我校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如幫助金寨小學,我們開展“獻愛心,捐玩具”活動,發(fā)動幼兒把自己喜歡的玩具捐給金寨沒有玩具的小朋友,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顒娱_始,孩子們就積極參與,紛紛從家里帶來喜歡的玩具,有遙控電動汽車、小鋼琴、毛絨玩具等,還有的幼兒把自己家里爸爸媽媽剛給他買的,還沒有玩過的嶄新的玩具捐了出來。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了幼兒心中有他人的情感。同時通過與幼兒的交流,幼兒知道了發(fā)生在我們周圍的事情,如捐獻骨髓、扶貧助學、無償獻血、領養(yǎng)孤兒等一系列動人事跡,讓幼兒知道,人人都需要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四、遷移對“愛”的體驗
新“綱要”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保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huán)境”的情感。我們本著由近及遠的原則,嘗試將孩子對身邊熟悉的人的“愛”的體驗,遷移到動植物方面。如我班孩子對植物產(chǎn)生了強烈的探求欲望,我就請孩子們每人帶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來,如大蒜、洋蔥、青菜、蘿卜等,每天來園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植物朋友澆水,看它們長大了沒有,并嘗試記錄自己植物朋友的成長過程。
有一次,一只小鳥受傷了,掉在操場上,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細心地照顧它,給小鳥送水、米飯等,但最后因為傷重,小鳥死掉了,孩子們難過極了,于是,孩子們開始想辦法,制作宣傳小旗,發(fā)送給周圍的人們,呼吁大家一起保護小鳥。在日常生活中,我能抓住契機,遷移幼兒對愛的體驗,激發(fā)了幼兒對動植物“愛”的情感。
一位臺灣的學者說得好:“為了讓孩子了解愛的真諦,我們必須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表達,孩子才能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知愛人。”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質(zhì)和美好道德的核心。幼兒處于生理、心理發(fā)育期,對愛的感受最自然、最豐富。通過教育把孩子從自然人培養(yǎng)成為懂得愛、珍惜愛,有愛心、有責任感,擁有健全人格的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