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業(yè)是一項鑄造卓越靈魂的偉大生命工程,她是一個幸福的體驗過程,是每一位教師從踏上講臺伊始就確定的美好理想的境界。縱觀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重視全人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質、懂得感恩、愛生活、愛他人、愛祖國等情感素養(yǎng)、責任意識、以積極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的發(fā)展目標,已成為全民族對人才培養(yǎng)的呼聲。
語文課堂教學是育人的前沿陣地,是承擔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人生卓越、生命輝煌,才是塑造完美人性的教育,才是把我們的國家、民族引向騰飛的強盛的教育。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至善至美的藝術,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使其走向卓越呢?
首先,語文教師當學會練就精湛的教學技藝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關注學生個體生命的體驗與發(fā)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語文教師就要設計與構建“生本”課堂,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案,讓課堂走向生本。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識與經驗、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展,從而達到共識、共進和共享,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在這一理念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極大地激發(fā),張揚個性,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暢快,課堂成了師生雙方生命的成長、提升與展現(xiàn)的舞臺。
其次,語文課堂教學要善于喚醒學生的心靈
雅思貝爾告訴我們:“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撼動另個靈魂?!痹谡Z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以至達到通過某個鮮活的細節(jié)去撥動他們的心靈律動,使之產生共鳴,其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卓越的語文課堂教學就要求我們做到內化與外化相互促進,即:把眼睛還給學生,讓他們觀察;把大腦還給學生,讓他們去思考;把嘴巴還給學生,讓他們去表達;把雙手還給學生,讓他們去操作。
只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學習,才能使課堂上真正喚醒學生的心靈?!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鼓勵學生對文本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這樣既尊重了主流價值觀,又尊重了學生的獨特理解、感受、體驗,促進學生個體的發(fā)展與人生境界的提升。
其三,春風化雨般的師愛是語文課堂教學走向卓越的動力源泉
熱愛學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教育哲學博士李鎮(zhèn)西說:“教師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苯處煹膼劬褪堑蔚胃事?,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和煦春風,即使冰凍的感情也會融化;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一種教育藝術,更不是一種教育策略與技巧,而是從心底散發(fā)出的人性芬芳。
現(xiàn)代教育強調個體差異,讓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其前提便是師愛的呵護與培養(yǎng),關注學困生,給他們以尊重、理解、鼓勵與期待,實施分層教學,讓他們在愛的陽光下成長。課堂上教師應按照特定的內容要求,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自由的談話,讓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體驗感受帶進課堂,使學習的過程充滿積極活躍的氣氛,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這樣,融入師愛的語文課堂教學才能還教學生活本色,讓學生在體驗學習中人格走向完善。實踐證明:只有融入教師的關愛,呵護寶貴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緊密聯(lián)系生活,課堂才會更加豐富多彩,學生的認知領域才會更加海闊天空。
最后,教師厚重的文化底蘊是語文課堂教學走向卓越的有力保障。
目前,終身學習已成為教師專業(yè)素質提升與完善的標準。我們只有不停的讀書,才能擁有源頭活水,去滋潤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才能打下深厚的文化精神底蘊,引領學生豐富的精神世界。
課堂教學不可能百分百按預定的軌道運作,常會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獨到見解”和“獨特體驗”,教師往往可以運用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蘊為基礎,順勢將其化作生成資源,為課堂教學服務,在危機中尋找良機,在平淡中追求深刻,這是真實有效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是師生智慧火花的體現(xiàn),更是超越預定教學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
總之,走向卓越的語文教學,是一項幸福的心靈體驗的過程;是生命的提升與完善的歷練;融入了愛與機智,可以陽春白雪,亦可以下里巴人,其核心目標是塑造完善人格與弘揚中華文化,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揮灑生命激情,書寫平凡與偉大的一生,來引領燦爛生命春天的光榮使命。
武麗波,教師,現(xiàn)居吉林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