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炯 王偉松 韓水華
●藥物與臨床
佐匹克隆與艾司唑侖治療失眠癥的療效比較
吳佩炯 王偉松 韓水華
非苯二氮卓類催眠藥物不影響人的正常睡眠生理結(jié)構(gòu),且次日早晨無殘留效應,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和藥物成癮性,無反跳性失眠[1],已成為治療失眠癥的首選。目前國內(nèi)臨床常使用的非苯二氮卓類催眠藥物有唑吡坦、佐匹克隆、扎來普隆等。臨床試驗顯示佐匹克隆起效快,且藥效可維持6h,低劑量誘導睡眠,高劑量保證睡眠質(zhì)量[2]。本研究采用佐匹克隆片治療失眠癥患者,并與臨床應用較為普遍的苯二氮卓類藥物艾司唑侖比較,評價國產(chǎn)佐匹克隆治療失眠癥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 收集2010-10—2012-12在本院精神心理門診及病區(qū)住院,且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失眠癥”診斷標準[3]的患者共
110例,男62例,女48例;年齡18~65歲,平均(45.6± 21.3)歲;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4]<17分?;颊呔炇饡嬷橥鈺?。排除標準:(1)研究前1周使用過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者;(2)合并其它各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3)酒、藥物依賴者;(4)妊娠或哺乳婦女及重癥精神病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研究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齡28~64歲,平均(46.5±18.3)歲;病程12~54個月,平均(33.6±21.7)個月。對照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齡25~69歲,平均(47.7±22.8)歲;病程11~57個月,平均(34.5±23.6)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未服過藥的患者藥物清洗期1~3d,服過苯二氮卓類或其它催眠藥物的患者停用各種鎮(zhèn)靜催眠藥,清洗期7d。研究組給予佐匹克?。R魯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3.75mg/片)3.75~7.5mg/d,每晚睡前服用。對照組給予艾司唑侖(規(guī)格1mg/片)1~2mg/d,每晚睡前服用。兩組患者連續(xù)服藥4周。
1.3 療效評定 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SDR)[5]評定臨床療效。ASDR有8個項目,分別為入睡時間、夜間蘇醒、比期望的時間早醒、總睡眠時間、總睡眠質(zhì)量、白天情緒、白天身體功能、白天思睡。每個項目評分1~4分,1分為沒問題,4分為嚴重影響。按治療前后問卷評分的減分率來評定臨床療效,減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減分率≥80%為痊愈,50%≤減分率<80%為顯著進步,30%≤減分率<50%為好轉(zhuǎn)(無明顯臨床意義),減分率<30%為無效。其中痊愈+顯著進步為有效率。于治療前、治療后第1、2、4周末評定。安全性評價采用藥物不良反應量表(TESS)[6]評定,評定時間與療效時間同步。所有量表由2位主治醫(yī)師統(tǒng)一標準后評定。治療前后進行軀體及實驗室檢查,如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SDR量表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ASDR評分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治療后第1周末兩組患者ASDR評分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第2周末和第4周末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SDR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4周后,研究組有效率為76.3%,對照組有效率為72.7%,研究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4,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比較 治療4周后,TESS評分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6%,而對照組為44.7%,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8,P<0.01)。研究組主要不良反應為口干、口苦(21.2%)及頭暈(8.6%),程度均較輕,未經(jīng)處理自行消失。對照組不良反應較多,常見有日間困倦(31.1%),頭暈、頭痛(18.8%),記憶下降(11.7%),乏力(10.7%),食欲下降和反應遲鈍(7.1%)。兩組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均無異常。
表2 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的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新型的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如佐匹克隆具有藥效佳、不良反應小等特點,國外研究顯示該藥能有效改善睡眠,縮短睡眠潛伏期,減少入睡后覺醒次數(shù),減少夜間覺醒次數(shù),增加睡眠時間,改善睡眠質(zhì)量,且使用6個月無耐受現(xiàn)象[7]。國內(nèi)的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佐匹克隆具有良好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劑量為3.75~7.5mg/d時,多數(shù)受試者在30min內(nèi)入睡,個別受試者15min內(nèi)入睡,主要不良反應為口苦、頭暈,大劑量(15mg)時有惡心、嘔吐,對生命體征、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無影響[8]。在本次研究中,佐匹克隆的有效率為76.3%,艾司唑侖的有效率為72.7%,說明兩種藥物均能有效改善失眠癥狀,提高睡眠質(zhì)量。雖然,佐匹克隆的有效率比艾司唑侖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兩藥治療失眠癥的總體療效相似。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使用佐匹克隆治療后的患者在服藥1周后ASDR評分有明顯下降,而艾司唑侖組治療后第1周末評分下降不明顯,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佐匹克隆對患者睡眠質(zhì)量的改善起效比艾司唑侖快。TESS評分結(jié)果顯示,佐匹克隆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5.6%)明顯低于艾司唑侖(4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佐匹克隆的不良反應主要為口干、口苦及頭暈,程度較輕;艾司唑侖的不良反應較多,常見有日間困倦、頭暈、頭痛、記憶下降、乏力、食欲下降和反應遲鈍等。
綜上所述,佐匹克隆能有效改善失眠癥狀,起效快,不良反應小,是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失眠的非苯二氮卓類催眠藥。
[1]Ringdahl E N,Pereira S L,Delzell J E.Treatment of primary insomnia[J].J Am Board Fam Pract,2004,17(3):212-219.
[2]朱建.鎮(zhèn)靜催眠藥佐匹克隆[J].上海醫(yī)藥,2005,18(2):120-122.
[3]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M].3版.濟南:山東科學出版社,2001:118-119.
[4]朱昌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的常模結(jié)果[J].中華神經(jīng)精神科雜志,1986,19(4):294-296.
[5]李建旺,尹素風,殷建勉,等.阿森斯失眠量表的臨床應用[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8(3):353-355.
[6]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97-202.
[7]Rosenberg R,Caron J,Roth T.An 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opiclone in the treatment insomnia in healthy adults[J]. Sleep Med,2005,6(1):15-22.
[8] 鄧鳴.佐匹克隆的藥理與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 11(2):158-160.
(本文編輯:嚴瑋雯)
《浙江醫(yī)學》“病例討論”欄目征稿
根據(jù)廣大讀者的建議,本刊自2010年第7期起開辟“病例討論”欄目,論文結(jié)構(gòu)分為“病例摘要”和“討論”兩部分,以期通過對疑難、復雜或罕見病例的介紹和討論,交流臨床工作經(jīng)驗,幫助廣大臨床醫(yī)師掌握科學的臨床思維方式,提高各??坪投鄬W科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進而提高醫(yī)療水平?,F(xiàn)特向廣大臨床醫(yī)師征集相關病例,具體要求如下。
1病例選擇 (1)疑難病例,特別是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疑難病例;(2)診斷明確,但病情危重和(或)治療棘手的病例;(3)臨床較罕見的病例。以上病例均需最終獲得明確診斷或成功治療,且臨床資料齊全,并能提供實驗室、影像學和(或)病理確診依據(jù)。
2寫作格式和要求(1)病歷摘要:分段敘述患者的簡要病史(包括主訴、現(xiàn)病史、既往史等)、入院后體檢情況、輔助檢查結(jié)果、入院后治療方案及病情變化等內(nèi)容;(2)討論:分段記錄各級或各科或各院醫(yī)師對該病例的特點、診斷、鑒別診斷、進一步輔助檢查和治療方案等方面的分析,若為罕見病,則需介紹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該病診治方面的最新進展;(3)列出相關的國內(nèi)外主要參考文獻;(4)全文字數(shù)在3 000字左右。
3投稿注意事項 投稿時請務必在稿件末頁留下第一作者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地址,同時附上單位證明(證明該病例所有資料屬實,無一稿兩投,無涉及保密等情況)。
本刊編輯部
2013-08-08)
311800 諸暨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心身科
吳佩炯,E-mail:6547189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