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代李氏科舉家族的初步考察

      2014-04-15 01:57:16許友根
      關(guān)鍵詞:新唐書及第舊唐書

      許友根

      (鹽城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研究所,江蘇 鹽城 224002)

      唐代的科舉家族是指在唐朝世代聚族而居,從事舉業(yè)人數(shù)眾多,至少有三代連續(xù)多人取得科舉功名,在地方乃至全國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家族*唐代科舉家族的概念界定,系作者在參加2014年3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召開的“科舉與賦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上首次提出,詳見研討會論文集。。作為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家族,科舉家族在唐代歷史研究中尚未引起學者的關(guān)注,本文以李氏科舉家族的一些個案為例,對唐代科舉家族進行初步的考察。

      一、李絳科舉家族

      李絳,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龍虎榜”進士及第,又中貞元九年(793)博學宏詞科。李絳家族背景情況,《全唐文補遺》第六輯錄載的李暨撰大中三年(849)二月十一日《唐故太中大夫使持節(jié)衢州刺史上柱國贊皇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李公(頊)墓志銘》較為詳細,志云:“公諱頊,字溫,其先趙郡人也。八代祖希騫,仕后魏為黃門侍郎。七代祖仲卿,仕后周為閣內(nèi)諮議*李仲卿官職,《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為“中山王開府諮議”。。六代祖文正,仕隋為洺州平恩縣令*李文正之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為“文政”, 官職載為“虢州別駕”。。五代祖晉客,唐初為司農(nóng)少卿*李晉客官職,《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為“司農(nóng)卿,元氏縣男”。。高祖貞*“李貞”,《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為“李貞簡”。按:《新表》載晉客長子為貞悌,懷州司馬,襲男。次子名,《墓志》云“李貞”,當以《新表》所載為是。又:《新表》載李貞簡官職為“司農(nóng)卿”。,開元年中為京兆府士曹參軍。曾祖崗,某年中為譙郡永城縣令*李崗官職,《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為“成武令”。,贈吏部侍郎。祖元善,貞元初為襄州錄事參軍,累贈司空。父諱絳,在憲宗時為宰相?!盵1]162兩《唐書》李絳本傳所載與《李頊墓志》基本一致。

      李頊,絳子。明經(jīng)出身,及第時間無考?!杜f唐書·李絳傳》:絳有“子璋、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絳“生璆、頊、璋”。前引《李頊墓志》:“公始以弘文館明經(jīng)補京兆府參軍事,次以調(diào)授渭南縣尉。大和二年,天子憂邊,換帥理于邠,時有賢帥,即表公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充觀察支使?!哪辛洪L男曰隩,次曰社兒,次曰菊兒,次曰官兒?!盵1]162《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頊,衢州刺史。生軒,字德輿;轂字致之;軫字輝之?!盵2]2526《李頊墓志》所載頊子多為乳名,故與《新表》記載不一。按李頊卒于大中二年(848)六月,享年四十四,以其行年推之,其明經(jīng)及第約在穆宗長慶年間(821-824)。

      李璋,絳子、頊弟。唐宣宗大中二年(848)進士及第?!杜f唐書·李絳傳》:子“璋,登進士第”。[3]4293《新唐書·李絳傳》:“子璋,字重禮。大中初擢進士第,辟盧鈞太原幕府?!盵2]4844官終尚書右丞、湖南宣歙觀察使。子德林。按:李璋子“德林”,應為“德休”?!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罚骸拌白种囟Y,宣歙觀察使。生讜兒,左庶子;慎微;德鄰字朋言;少微;德休字表逸,相如令?!盵2]2526-2527

      李德休,絳孫、璋子。唐昭宗乾寧元年(894)進士及第。《舊五代史·李德休傳》:“李德休,字表逸,趙郡贊皇人也。祖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唐史有傳。父璋,宣州觀察使。德休登進士第,歷鹽鐵官、渭南尉、右補闕、侍御史。天祐初,兩京喪亂,乃寓跡河朔?!盵4]《全唐文補遺》第五輯錄載的楊凝式撰長興三年(932)正月三日《唐故禮部尚書致仕贈太子少保趙郡李公(德休)墓志銘并序》:“公諱德休,字表逸,趙郡贊皇人也。”曾祖元善,襄州錄事參軍;祖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考璋,宣、歙、池等州觀察使。德休為璋之第五子?!扒瑢幊酰汗偈汤衫罟珦裣碌沁M士第,升甲科?!託J魯?!盵5]

      綜上,從德宗貞元八年(792)到昭宗乾寧元年(894)的一百余年間,李絳家族共有四人科舉及第,其中進士三人,明經(jīng)一人。

      二、李程科舉家族

      李程,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進士,狀元及第。《舊唐書·李程傳》:“李程字表臣,隴西人。父鹔伯。程,貞元十二年進士擢第,又登宏詞科,累辟使府?!醋诩次恢逶?,以本官同平章事?!盵3]43732-4373官終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樂史《廣卓異記》引《登科記》:“李程,貞元十二年進士,狀元及第。十三年宏詞頭登科?!盵6]《新唐書·李程傳》:“李程字表臣,襄邑恭王神策符五世孫也。”[2]4511

      李廓,程子、晝父。唐憲宗元和十三年(818)進士?!杜f唐書·李程傳》:“子廓。廓進士登第,以詩名聞于時。大中末,累官至潁州刺史,再為觀察使?!盵3]4374《新唐書·李程傳》:“子廓,第進士,累遷刑部侍郎。大中中,拜武寧節(jié)度使?!盵2]4512《唐才子傳》:“李廓,宰相程之子也。少有志勛業(yè),攬巒慨然,而未肯屑就,遂困場屋中?!褪戟毠抡涟襁M士?!盵7]

      李晝,程孫、廓子。唐文宗大和三年(829)明經(jīng)擢第,又登會昌六年(846)進士第?!短拼怪緟R編》【大中115】,李庾撰大中十年(856)夏六月《唐故萬年縣尉直弘文館李君(晝)墓志銘》:李晝字貞曜,祖程,父廓?!安拍晔?,通兩經(jīng)書,就試春官,帖義如格,遂擢第焉。”[8]李晝后登會昌六年(846)進士第,大中元年(847)博學弘詞科為敕頭。《舊唐書·李程傳》:“子廓?!訒?,亦登進士第?!盵3]4374

      綜上,從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到文宗大和三年(829)的三十余年時間,李程、李廓、李晝?nèi)讼群筮M士及第。

      三、李憕科舉家族

      李希倩,憕父。進士出身,及第時間無考。四庫本《陜西通志》卷一〇四《人物四·太原府·唐》:“李希靖,文水人。明經(jīng)積學,言動恒以禮自檢,神龍初以進士拜監(jiān)察御史。正色立朝,直言敢諫,當時畏其風采,雖諸武擅權(quán),希靖不為屈。然性嚴厲,不諧于俗,故不大顯。子憕?!薄跋>浮?,兩《唐書》載為“希倩”。又:《全唐文補遺》第八輯錄載李景莊撰咸通十五年(874)九月三十日《唐常州無錫裴長官(謠)隴西李夫人墓志銘并序》:“唐常州無錫裴長官夫人隴西李氏,景莊之第二女,第卅七女?!ζ吲]西李氏,敦煌公房?!宕嬷M希倩,皇朝散大夫、仙州葉縣令。”[9]221據(jù)此可知“希靖”當為“希倩”,兩《唐書》記載當有所本。

      李憕,希倩子、彭父。明經(jīng)出身,及第時間無考。《新唐書·李憕傳》:“李憕,并州文水人?;蜓云湎瘸雠d圣皇帝,譜系疏晦,不復傳?!盵2]5510《舊唐書·李憕傳》:“李憕,太原文水人。父希倩,中宗神龍初右臺監(jiān)察御史。憕早聰敏,以明經(jīng)舉,開元初為咸陽尉。”[3]4887憕官終禮部尚書、東京留守,“安史之亂”期間為安祿山所殺。前引《李夫人墓志》云:“高祖諱憕,給事中、淮南採訪使、京兆尹、左丞東都留守。”[9]220

      李彭,憕子、宏父。明經(jīng)出身,及第時間無考?!杜f唐書·李憕傳》:“憕有子十余人,二子為僧,與憕同遇害;二子彭、源,存焉?!盵3]4889《新唐書·李憕傳》:“憕十余子,江、涵、沨、瀛等同遇害,唯源、彭脫?!痹础耙愿杆蕾\手,常悲憤,不仕不娶,絕酒葷?!迸怼斑鹘?jīng)第。天寶中,送名臣子可用者,自咸寧丞遷右補闕?!盵2]5511-5512《舊唐書》載彭官“州縣令長”,未云其具體職位。《李夫人墓志》云:“曾祖諱彭,皇右補闕?!蹦怪九c《新唐書》記載一致。

      李宏,憕孫、彭子、景讓等三兄弟父?!杜f唐書·李憕傳》:“(彭)子宏,仕官愈卑。”《新唐書·李憕傳》:“敬宗時,擢憕孫為河南兵曹參軍?!薄独罘蛉四怪尽吩疲骸白嬷M宏,皇河南府兵曹參軍?!睋?jù)此可知《新唐書》所云“憕孫”即為李宏。

      李景讓、李景莊、李景溫,憕曾孫、宏子。進士出身?!杜f唐書·李憕傳》:“(宏)生三子:景讓、景莊、景溫,自元和后,相繼以進士登第?!盵3]4890景讓官至吏部尚書。景溫官至工部侍郎、華州刺史、潼關(guān)防御、鎮(zhèn)國軍使。景莊亦至達官?!缎绿茣だ罹白寕鳌罚壕白尅皻v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商華虢三州刺史”,官終太子少保分司東都?!暗芫皽兀值录海瑲v諫議大夫、福建觀察使,徙華州刺史,以美政聞。累遷尚書右丞?!芫扒f,亦至顯官。”[2]5290-5291《李夫人墓志》云:“父景莊,進士第,累歷相府、名卿府。自武昌殿中除監(jiān)察,歷臺省,守毗陵,賜紫金魚袋?!H伯諱景讓,進士第博舉科。自秘省校書,四相國、一名卿從事,由拾遺、御史累至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吏部尚書、大夫。……親伯景溫,進士第,三府名卿,自監(jiān)察柏臺蘭省,一郡守、一廉察,諫議給事中、今工部侍郎?!盵9]220

      李氏三兄弟進士及第時間,清人徐松《登科記考》、今人孟二冬《登科記考補正》均錄載于卷二十七附考·進士科,筆者據(jù)李景讓撰大中十三年(859)十月十二日《唐故朝散大夫守左散騎常侍贈工部尚書裴公(夷直)墓銘并敘》考證景讓進士及第時間在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參見許友根《<登科記考補正>考補》第175頁。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另據(jù)《李夫人墓志》記載,李景莊三子,分別為詠,鄭州陽武縣丞;珮,河中府文學;第三子未仕,墓志未載其名。李景讓、李景溫兩房凡十子,其中五人入仕,是為由,衛(wèi)尉丞;燭,殿中侍御史;照,拾遺;詢,興元侍御史、賜緋魚袋;燠,監(jiān)察御史。五人未仕,墓志亦未載名。

      綜上,從神龍初(705-709)李希倩進士及第,到憲宗元和年間(806-820)李景讓兄弟進士及第,李希倩家族在大約一百二十余年期間,至少有六人科舉及第,其中進士四人,明經(jīng)二人。

      四、李漢科舉家族

      李郱,漢父。唐代宗寶應二年(763)拔萃科及第。韓愈《唐故中大夫陜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公諱郱,字某?!猿貑T外尉選,魯公真卿策其所試文上第。”[10]2454-2455五百家注引樊注:“顏真卿為吏部侍郎?!庇郑骸都拦赎兏钏抉R文》:“公學以為耕,文以為獲。發(fā)憤孤身,復續(xù)厥家。選于吏部,亟以科進?!盵10]2451李漢為韓愈子婿,故郱為愈之親家。

      李漢,郱子、貺父。唐憲宗元和七年(812)進士及第?!杜f唐書·李漢傳》:“李漢字南紀,宗室淮陽王道明之后。道明生景融,景融生務該,務該生思*“思”,韓愈《唐故中大夫陜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作“思一”。,思生岌。岌已上無名位,至岌為蜀州晉原尉。岌生荊*“荊”,韓愈《唐故中大夫陜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作“郱”。,荊為陜州司馬。荊生漢。漢,元和七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盵3]4453《新唐書·李漢傳》:“漢字南紀,少事韓愈,通古學,屬辭雄蔚,為人剛,略類愈。愈愛重,以子妻之。擢進士第,遷累左拾遺?!笾袝r,詔拜宗正少卿?!盵2]3519

      李浐、李洗*“洗”,韓愈《唐故中大夫陜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均作“洸”。、李潘,皆為郱子、漢弟。進士及第?!杜f唐書·李漢傳》:“漢弟浐、洗、潘,皆登進士第。潘,大中初為禮部侍郎?!盵3]4455《登科記考》卷二十以《冊府元龜》、《唐會要》為據(jù)系李浐*李浐,《冊府元龜》卷六四五、《唐會要》卷七十六均作“李涯”?!短接[》卷六二九作“李厓”。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及第。又:韓愈《唐故中大夫陜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郱)七男三女:邠,為澄城主簿;其嫡激,鄜城令;放,芮城尉;漢,監(jiān)察御史;浐、洸、潘,皆進士。”[10]2454

      李貺,郱孫、漢子。《舊唐書·李漢傳》:“漢子貺,亦登進士第。”[3]4455

      綜上,自代宗寶應二年(763)李郱拔萃科及第到宣宗大中年間(847-860)的近百年時間,李漢家族共有六人科舉及第,其中拔萃科一人,進士五人。

      五、李夷簡科舉家族

      李夷簡,唐德宗貞元二年(786)進士。憲宗宰相?!缎绿茣だ钜暮唫鳌罚骸袄钜暮喿忠字嵒萃踉菜氖缹O。以宗室子始補鄭丞?!焙笠暮啑壒偃ィM士第,中拔萃科,調(diào)藍田尉。元和十三年,召為御史大夫,進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2]4509-4510

      李夷亮、李夷則、李夷范,均為夷簡弟,夷亮貞元五年(789)進士及第,夷則、夷范進士及第時間無考?!杜f唐書·李宗閔傳》:“夷簡諸弟夷亮、夷則、夷范,皆登進士第?!盵3]4555

      李宗閔,夷簡弟曾羽子,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805)進士及第,文宗宰相。《舊唐書·李宗閔傳》:“李宗閔字損之,宗室鄭王元懿之后。祖自仙,楚州別駕。父曾羽,宗正卿,出為華州刺史、鎮(zhèn)國軍潼關(guān)防御等使。曾羽兄夷簡,元和中宰相。宗閔,貞元二十一年進士擢第,元和四年,復登制舉賢良方正科?!盵3]4551

      李琨、李瓚,均為宗閔子,進士及第,時間無考?!杜f唐書·李宗閔傳》:“(宗閔)子琨、瓚,大中朝皆進士擢第。令狐綯作相,特加獎拔。瓚自員外郎知制誥,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綯罷相,出為桂管觀察使?!盵3]4555

      綜上,從德宗貞元二年(786)李夷簡進士及第,到大中初(847)李琨兄弟進士及第,李夷簡家族在六十余年時間內(nèi),先后有七人進士及第。

      綜合李絳等科舉家族的基本信息,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初步的認識:

      第一,科舉制度實施的背景下,家族政治地位的獲得或延續(xù),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子孫中是否有人科舉及第,釋褐入仕。李絳出身仕宦之家,但自入唐后,家族政治影響逐漸式微,祖李崗,官永城縣令;父元善,貞元初僅官襄州錄事參軍。李絳進士及第后,“不十年登庸”位列宰相,子孫多人亦借助科舉之途釋褐入仕,直至位列高官??梢哉f,李絳的進士及第是其家族政治地位上升的重要轉(zhuǎn)折點。與李絳家族相類似,李憕祖輩均為初級官吏,其子李彭官“州縣令長”,其孫李宏“仕官愈卑”,《舊唐書》作者連李宏的具體官職都不愿提及。顯然,李憕家族的社會背景不足以為子孫后代的政治仕途提供優(yōu)越的條件,李景讓、景溫、景莊兄弟“自元和后,相繼以進士登第”,使李憕家族成為一個較為典型的科舉家族,因而成為一個憑籍子孫科舉及第而在政治上迅速騰達的仕宦之家。誠如五代人王定保在其《唐摭言》一書中所言:“科第之設(shè),草澤望之起家,簪紱望之繼世;孤寒失之,其族餒矣;世祿失之,其族絕矣?!盵11]

      第二,科舉考試是競爭性很強的選拔性考試,尤其是在錄取率很低的唐代,舉子能否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教育與自身努力。李景讓三兄弟的成長得益于其母親鄭氏的教導。據(jù)《新唐書·李景讓傳》:“母鄭,治家嚴,身訓勤諸子。始,貧乏時,治墻得積錢,僮婢奔告,母曰:‘士不勤而祿,猶菑其身,況無妄而得,我何???’亟使閉坎。”[2]5290李郱乃皇室之后,但至郱父之時已“上無名位”,據(jù)韓愈《唐故中大夫陜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李郱父祖輩四世,“官不過縣令州佐,然益讀書為行,為士大夫家?!?郱未滿周歲便喪父,“無家,母抱置之姑氏以去,姑憐而食之。至五六歲,自問知本末,因不復與群兒戲,常默默獨處,曰:‘吾獨無父母,不力學問自立,不名為人!’年十四五,能暗記《論語》、《尚書》、《毛詩》、《左氏》、《文選》,凡百余萬言,凜然殊異?!盵10]2454李郱的嗜學力文精神直接影響了李漢、李潘兄弟的成長,李漢得到韓愈的賞識,不但成為韓愈的東床快婿,而且順利考中進士,官至吏部侍郎。李潘則官至禮部侍郎。

      第三,中唐以后,李唐皇室后代參加科舉考試的人越來越多,表明科舉制度已經(jīng)成為社會各個階層入仕的重要途徑。筆者初步統(tǒng)計唐代科舉及第者中有皇室血統(tǒng)的達數(shù)十人之多,即以本文所列五個科舉家族而言,即有三家具有皇室背景:李程為襄邑恭王神策符五世孫,李憕“或言其先出興圣皇帝”, 李漢則為宗室淮陽王道明之后。唐代科舉制度的設(shè)立,為貧寒庶族子弟提供了一扇進身之門,因而觸及到統(tǒng)治階層的既得利益,曾遭到極力反對。但科舉考試所選拔的進士、明經(jīng)等科舉及第者畢竟為社會的精英階層,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及第者成為朝廷中高層官員的主要來源,科舉及第者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時有“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之說,以至于位極人臣的宰相薛元超亦以未能進士及第而引為平生憾事*《隋唐嘉話》卷中:薛中書元超謂所親云:“吾不才,富貴過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參見《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冊,第103-104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第四,歷史研究的對象,是人們的社會關(guān)系和社會聯(lián)系。隋唐科舉制度的建立,對傳統(tǒng)社會關(guān)系的重新建構(gòu)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其最顯著的特征是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撼動了固化的社會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現(xiàn)象??婆e制度的實施,也導致了人們社會關(guān)系的新變化,除了傳統(tǒng)的師生關(guān)系之外,還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考官與考生之間的“座主門生”關(guān)系,同年中舉考生之間的“同年”關(guān)系以及前后考中科舉的“前輩晚生”關(guān)系等。唐代的科舉家族研究,可以通過一個姓氏的科舉家族發(fā)展情況來管窺科舉制度對一定區(qū)域內(nèi)人們社會關(guān)系和社會聯(lián)系的影響;從多個姓氏科舉家族發(fā)展情況來考察揭示更為宏觀范圍內(nèi)乃至于李唐一朝人們的社會關(guān)系和社會聯(lián)系,這對于研究唐代歷史乃至整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變遷過程都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吳鋼.全唐文補遺(第六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2] 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 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 薛居正.舊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809-810.

      [5] 吳鋼.全唐文補遺(第五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66-67.

      [6] 樂史.廣卓異記[M]//筆記小說大觀(第一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264.

      [7] 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三)[M].北京:中華書局,1990:128.

      [8] 周紹良.唐代墓志匯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341.

      [9] 吳鋼.全唐文補遺(第八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10] 屈守元,常思春.韓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11] 王定保.唐摭言[M]//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654.

      猜你喜歡
      新唐書及第舊唐書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漢語世界(2021年3期)2021-06-18 07:03:48
      睿智與穩(wěn)?。航庾x兩唐書中的狄仁杰
      科學與財富(2018年9期)2018-05-14 02:36:36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之唐貞休世系再考
      敦煌學輯刊(2017年1期)2017-11-10 02:33:11
      述往思來:《新唐書》的編纂思想和特點
      求是學刊(2017年2期)2017-04-07 10:14:54
      ABSTRACT
      《隋書·經(jīng)籍志》與《新唐書·藝文志》四部分類法的比較
      讀舊唐書柳公權(quán)傳記
      “第”字的用法(漢字故事)
      “先輩”辨正
      辭書研究(2009年6期)2009-01-25 09:09:58
      “獨柳之禍”補說
      讀書(1995年7期)1995-07-15 05:30:06
      德昌县| 海晏县| 营口市| 钟祥市| 星子县| 云梦县| 湖口县| 云阳县| 新泰市| 灌云县| 青河县| 怀集县| 安徽省| 玉树县| 龙游县| 尼木县| 华安县| 临夏市| 当涂县| 江孜县| 平谷区| 荆门市| 锦州市| 绵竹市| 亚东县| 靖州| 阿鲁科尔沁旗| 神木县| 宜昌市| 庄浪县| 洛浦县| 宝坻区| 翁牛特旗| 习水县| 都兰县| 庆元县| 三穗县| 大竹县| 射洪县| 贵州省|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