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華
(新疆公路工程咨詢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增長,公路運輸承擔了越來越重要的責任。公路的質(zhì)量直接關(guān)系到公路的服務水平。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公路進入了養(yǎng)護維修階段,如果公路得不到及時的養(yǎng)護和維修,將會直接影響到行車的安全。在出現(xiàn)早期病害的路段采取合適的預防性養(yǎng)護措施,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改性乳化瀝青纖維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防水性能,在施工過程中,將纖維通過專門的工藝切割,保證纖維在瀝青混合料中能夠均勻分布,與瀝青混合料相互銜接在一起,形成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該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具有較高的彈性和強度,能夠有效分散路面的受力。以下將結(jié)合工程實例來進一步探討改性乳化瀝青纖維同步碎石封層技術(shù)在施工中的應用。
省道221線喀拉巴斯至34道班(K247+000~K268+000段)修建于2002年9月,由原三級公路升級改造為二級公路,期間未進行其他改建,至今運營11年。路面結(jié)構(gòu)為:4cm瀝青混凝土面層+18cm水泥穩(wěn)定砂礫基層+34cm天然砂礫底基層。路面設計使用年限為12年。經(jīng)調(diào)查,本段瀝青路面總體平整狀況和強度較好,主要病害為橫向裂縫、縱向裂縫、修補及橋涵兩側(cè)跳車;裂縫以橫向貫通裂縫居多,其中大部分貫通橫斷面,小橋、明涵兩側(cè)存在修補不平整;局部存在推移及零星松散、坑槽病害。全段大部分橫向裂縫已進行了灌縫和貼縫帶處理,其中灌縫處理過的裂縫填縫料松散、脫落,縫寬有發(fā)展,已失去填縫作用;2012年K248+000~K261+000段路面裂縫采取貼縫帶處理后,現(xiàn)在少部分貼縫帶出現(xiàn)脫落或位移現(xiàn)象。
省道221線34道班至塔岔口(K268+000~K293+150段)修建于1999年,由原三級公路改造為二級公路,除2011年對K284+000~K292+420實施瀝青復原外,其他路段沒有進行改建,至今運營13年,路面結(jié)構(gòu)為:6cm瀝青混凝土面層+18cm水泥穩(wěn)定砂礫基層+34(20)cm天然砂礫底基層。路面設計使用年限為12年。經(jīng)調(diào)查,本段瀝青路面總體平整狀況和強度較好,局部路段路面翻漿(K280+040~K280+360),一般路段主要病害為橫向裂縫、縱向裂縫、龜裂、松散(剝落)、坑槽及修補;路面裂縫以橫向貫通裂縫居多,松散及路面修補大多位于行車道右側(cè)。由于原勘測工作在冬季完成(氣溫低、兩側(cè)路肩被冰雪覆蓋),路面病害反映不全面,存在路面強度、裂縫和硬路肩狀況調(diào)查及評價差異性;通過春融后補充調(diào)查(檢測)、對比,結(jié)論如下:路面橫向裂縫總量不變,其重度裂縫減少了10%;縱向裂縫的硬路肩范圍裂縫有所增加,原調(diào)查重度裂縫減少,有些輕度裂縫消失,計算總量與原調(diào)查結(jié)果基本吻合。
K280+040~K280+360段路面回彈彎沉值較大,K280+000~K280+500回彈彎沉代表值為175.6(0.01mm);K280+131~K280+140和K280+265~K280+280左半幅路基路面已翻漿,未翻漿路段路面沉陷大(約50mm)。K287+160~K288+160、K292+000~K292+500段路面裂縫多,剝落坑槽嚴重、其中K292+000~K292+500段路面回彈彎沉較大,彎沉代表值為83.9(0.01mm)。經(jīng)挖探K268+740~K291+650段路面中線左右側(cè)約4.75m外路面結(jié)構(gòu)(硬路肩)與行車道不同,瀝青面層厚度僅為2cm,基層為級配礫石,其交界面與行車道交界面結(jié)構(gòu)層明顯不同,在中線左右側(cè)4.7~4.8m處分別呈現(xiàn)一條貫通的路面縱向裂縫(縫寬3~5mm)。全段大部分橫向裂縫進行了灌縫和貼縫帶處理,其中灌縫處理過的填縫料松散、脫落且縫寬有發(fā)展,大部分已失去填縫作用。2011年K269+000~K283+000段路面裂縫貼縫帶處理12 556m,少部分貼縫帶出現(xiàn)脫落或位移現(xiàn)象。K284+000~K293+420段為2011年實施瀝青復原劑段落,從路面破損檢測指標調(diào)查評價,此段與K268+000~K284+000段路面破損狀況沒有明顯差異。
(1)路面縱橫向裂縫處治
對于縫寬3~5mm的裂縫不做處理;對于5~10mm的裂縫,開槽(切縫寬度約10~15mm,深度20mm)并清縫后,填充灌封劑;對于大于10mm的裂縫,用高壓風槍清理縫隙后,灌填縫劑。灌縫填充材料應填充飽滿密實、與原路面平齊;灌縫材料與路面黏結(jié)牢固,無脫開;裂縫處不滲水。
(2)路面修補不平整(車轍)及涵洞兩側(cè)錯臺的處治
對于高出原路面部分(包括車轍),采取銑刨處理,需控制銑刨位置、深度及平整度;對于路面不平整且低于原路面部分,撒布黏層油,采用砂粒式瀝青混凝土找補并人工整平,壓路機碾壓。
(3)路面松散、坑槽及剝落的處治
銑刨松散層1~2cm,清理干凈后采用砂粒式瀝青混凝土找平。而針對嚴重龜裂,采取挖除瀝青面層及基層的方式,用4.5%水泥穩(wěn)定砂礫找補基層,壓實后灑布熱瀝青,重鋪瀝青混凝土面層。
路面采用改性乳化瀝青纖維碎石封層進行預防性養(yǎng)護后,使原路面具備了足夠的結(jié)構(gòu)強度。原路面的裂縫、坑槽、車轍等病害事先處理后,加鋪改性乳化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才能延長原路面的使用壽命。因此在對路面的病害進行相應處理后,加鋪改性乳化瀝青纖維碎石封層,作為預防性養(yǎng)護措施。
施工前纖維封層設備一臺;與纖維封層技術(shù)施工配套的設備有25m3保溫改性乳化瀝青罐車一臺、碎石撒布機兩臺、膠輪壓路機26t兩臺、路面清刷機兩臺,若干小型機具。
(1)乳化改性瀝青選用陽離子型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改性劑劑量通常不少于3%,當天生產(chǎn)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成時可選用1d的試驗。乳化瀝青黏度以恩格拉黏度為準,改性乳化瀝青灑布溫度宜控制在50~70℃之間。可作為纖維封層結(jié)合料的瀝青包括SBS,SBR等各種改性乳化瀝青,通過室內(nèi)相關(guān)試驗確定改性乳化瀝青的改性劑品種和改性劑劑量;瀝青用量在1.8~2.2kg/m2之間。
(2)纖維選用噴射無捻粗紗型玻璃纖維。軸式纖維盤的纖維平均用量為50~120g/m2,具體用量需通過室內(nèi)相關(guān)試驗予以確定。纖維長度為30mm,60mm,120mm,具體用量需通過室內(nèi)試驗予以確定,在未進行相關(guān)試驗時,通常選用長度為60mm的纖維。纖維物理性能要求:可燃物含量為1.35%,含水率為0.1%,線密度為2400tex,纖維直徑為13um。碎石應選擇堅硬、粗糙、耐磨、潔凈的集料,宜選用規(guī)格5~10mm,并嚴格控制粉塵含量(小于0.075mm,含量比例不大于1%)。
施工時選用滿足技術(shù)要求的乳化瀝青,噴灑前應用強力清刷機清掃路面,表面無灰塵即可,具體檢測方法采用目測法,即采用空壓機吹原路表面未見粉塵。用法國賽格瑪纖維封層設備噴灑改性乳化瀝青第一層,同步噴灑纖維和第二層改性乳化瀝青,應保證灑布均勻,起步和終止時必須采取措施,避免噴灑過量或過少。要調(diào)整好橫向搭接處的寬度,避免搭接處噴灑過多或漏灑,控制車速在3~4.5km/h,最佳車速為3.6km/h。
碎石撒布車緊跟纖維封層車,邊倒車邊撒布碎石,車速與纖維封層車廂配合,車速不宜過快,撒布不到位的區(qū)域應及時處理,確保撒布均勻。碎石撒布全部在改性乳化瀝青破乳之前完成。
碎石撒布后,應立即用輪胎壓路機跟進作業(yè),碾壓2~3遍,初壓不宜超過2km/h,碾壓速度宜控制在2.5km/h左右,壓路機重量不宜過重,以免將碎石壓碎降低封層表面的抗滑性能。經(jīng)穩(wěn)壓后的碎石顆粒侵入深度為顆粒粒徑的1/2為宜。分幅進行施工時,應做好搭接縫的處理。兩幅搭接處第一幅暫留5~10cm寬度不撒骨料,養(yǎng)生后的厚度為8~10mm。
對施工完畢的路段封道1~2h,待乳化瀝青完全破乳后方可開放交通,且剛開始通車時嚴格限制載重車輛通行,控制其他車輛限速通行。通車一周后對路面進行一次清掃,可進行臨時性冷標線處理,劃分車道,確保交通安全。
針對某道路存在的病害,提出了可行性的處理方案,并采取改性乳化瀝青纖維同步碎石封層技術(shù)進行處理。工程實踐表明,纖維封層能夠提高路面抗剪、抗拉、抗沖擊等性能,有效延長道路使用壽命,可有效地推廣應用到同類工程當中。
[1] 馬沉重.改性乳化瀝青纖維同步碎石封層技術(shù)的應用[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0(9):51-53.
[2] 任煒.改性乳化瀝青纖維同步碎石封層技術(shù)探討[J].中國公路,2013(10):120-121.
[3] 秦利萍,劉志前,張茂峰,等.改性乳化瀝青稀漿封層在壇百高速公路中的應用[J].交通科技與經(jīng)濟,2009(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