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康
中圖分類號:G849.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本文系統(tǒng)的分析了我國曲棍球教練訓練管理的現狀,并指出其存在問題:管理體制模式落后,基礎設施不足,教練專業(yè)化水平低等。提出了針對上述問題,且適合我國國情的曲棍球教練訓練管理研究。
關鍵詞 曲棍球教練 訓練管理 存在問題 研究
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由于經濟,意識形態(tài),習慣等問題,參加正規(guī)曲棍球訓練和比賽的人數不到一千人,作為曲棍球運動的指導者和領導者——曲棍球教練,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在編教練員不足40人,能經常參加裁判工作的不足20人。從曲棍球教練訓練和培養(yǎng)上,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制度和管理辦法,基本上是以國家政府機構統(tǒng)籌安排,集中管理。雖然我們積極的探索曲棍球教練訓練管理辦法,由計劃向市場過渡,借鑒和學習外國先進經驗,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總體上說仍然是處在轉變的過渡階段,與世界傳統(tǒng)體育強國還有一定差距。
二、曲棍球教練訓練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訓練管理模式落后
首先是我國曲棍球教練的選拔機制主要是三體制,這種體制可以保證目前一線隊伍像國家隊的教練水平較高,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在國際比賽中能取得好成績。但是從長遠來看,其他二三線隊伍教練水平和數量遠遠不足,各級教練員單一管理,缺乏合作和團隊協(xié)作;運動員的選擇權和教練投入訓練的激情受到壓抑。典型的狀況就是每到全運年或者重大選拔賽事,各級曲棍球教練就臨時抱佛腳風風火火的搞訓練,練對抗,可是全運年一過,大多數都消極訓練。最后,教練的培養(yǎng)體制不完善,國內沒有一個專業(yè)的機構或者學校來培養(yǎng)后備的曲棍球教練人才。
(二)相關培訓基礎設施不足
鄰國日本、韓國,其國內都有很多曲棍球俱樂部,有自己的場地和教練員,而中國只有靠政府投資的地方隊和國家隊有相關的基礎設施,沒有相關的市場化運營的俱樂部,也沒有專業(yè)的曲棍球教練員培訓基地,整體的運動水平和項目開展程度與國外比還有一定差距。
(三)教練培訓專業(yè)化水平低
目前雖然中國的曲棍球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響,一線隊伍有國家資金保障,可以聘請國外優(yōu)秀教練員,而二三線隊伍受資金場地限制不可能做到,同時缺乏相關的后備教練員選拔機制和新近教練員系統(tǒng)培養(yǎng)辦法,阻礙教練員專業(yè)水平的上升空間。
三、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曲棍球教練訓練管理
目前,中國曲協(xié)通過一系列措施,引導地方發(fā)展自己的曲棍球運動組織,減少對國家財政的依賴,取得初步成效,在未來的管理中,中國曲協(xié)主要負責好建立和健全各種曲棍球教練訓練規(guī)章制度,進行科學化管理,提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進一步重視,增加曲棍球教練訓練項目上投入
一個項目的實施,只有相關領導的重視,相關的政策才能狠抓落實,才會有成績。其次,對于曲棍球的訓練需要場地、人員設備,需要資金投入比較大,從經濟學角度來說,訓練結果的好壞與投入的資金密切相關。所以對于我國曲棍球教練的培訓管理上上來說,足夠的資金投入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二)繼續(xù)強化我國曲棍球教練管理培訓體制改革
我國的曲棍教練從最初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的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說現在的體制有其優(yōu)勢,現階段在目前已有的曲棍球教練管理辦法基礎上要繼續(xù)強化我國曲棍球教練管理培訓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我國的曲棍球教練組成由本土人士也有大量的外籍人士,在深化現有管理模式的基礎上,要區(qū)別管理本土和外籍教練,形成不同的管理辦法,共同為我國曲棍球運動發(fā)展做出貢獻。
(三)拓寬相關曲棍球教練后備人才和教練員的選拔、培訓渠道
目前我國曲棍球教練數量遠遠達不到體育強國的要求,因此拓寬后備教練人才的培訓,把各地優(yōu)秀的曲棍球教練員選拔出來非常重要。同時,選拔出的教練員要有合適培訓計劃和要求,建立相關的組織和學校對這些選拔的教練員統(tǒng)一培訓、然后進行相關執(zhí)教考核。建議結合國內外經驗,進一步完善曲棍球教練員的選拔、培養(yǎng)、評價體系,科學的制定相關優(yōu)秀曲棍球教練的選拔標準。
(四)探索我國曲棍球教練員培訓的多元化機制,提升其專業(yè)水平
曲棍球教練員的培養(yǎng)在我國還是剛剛起步,目前也僅僅是對其執(zhí)教能力,比賽水平,運動員的管理能力方面進行培訓。我們知道,對于一個比賽項目不僅僅有技術上的較量還有心理上,策略上,應對處理能力上的較量。所以,對我國曲棍球教練員的培養(yǎng)不僅在專業(yè)上要給與培養(yǎng),而且要把眼光看遠,探索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危機處理能力,心理承受力,團隊協(xié)調力等等,從而提升我國曲棍球教練員水平。
(五)促進教練員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
教練員的自身素質是其執(zhí)教能力重要表現。在現階段的培養(yǎng)計劃中突出曲棍球教練自身素質的提高,引導教練員樹立正確的競技目標,培養(yǎng)科學的管理辦法,提高整體團隊合作能力。
四、小結
文章首先介紹了我國曲棍球教練員管理的現狀,接著系統(tǒng)分析了現階段曲棍球教練員的管理培訓存在的問題: 管理體制模式落后,基礎設施不足,教練員培訓專業(yè)化水平低等,針對以上問題并結合現狀對我國曲棍球教練管理培訓提出幾點策略。為從事相關方面管理人員和曲棍球協(xié)會人員提供相關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參考文獻:
[1] 韓春苓,丁玉蘭.曲棍球運動的起源[J].體育文史.1999(01).
[2] 程冬美,于少華,鄢長安,謝藝田.曲棍球運動規(guī)律與我國曲棍球運動發(fā)展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4(06).
[3] 咸東進.江蘇省女子曲棍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