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義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北京 100000)
《彷徨》收魯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說11篇,北京北新書局1926年8月初版,列入“烏合叢書”。
魯迅有《題〈彷徨〉》詩云:“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zhàn)場。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边@表明在五四新文化運(yùn)動退潮和營壘分化的時期,作者之寫《彷徨》,如天地兩間獨余執(zhí)戟之一卒,對這場運(yùn)動進(jìn)行反思的特殊姿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彷徨”一語,與屈原結(jié)有不解之緣,東漢王逸注《楚辭》,在《天問解題》中就說屈原“彷徨山澤”,原文是:“《天問》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屈原放逐,憂心愁悴,彷徨山澤,經(jīng)歷陵陸,嗟號昊旻,仰天嘆息,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瑋僪佹,及古賢圣怪物行事。周流罷倦,休息其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以渫憤懣,舒瀉愁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論述,故其文義不次序云爾?!濒斞浮吨袊≌f史略》第二篇引用此語,《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二篇又轉(zhuǎn)述此語為“原彷徨山澤,見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瑋僪佹,及古賢圣怪物行事。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以抒憤懣,曰《天問》”。由此可見魯迅《彷徨》與屈原《天問》之間的懷疑精神和追問根柢意識的聯(lián)系。
順理成章,本篇卷首題辭,用屈原《離騷》詩句,是對“彷徨”書題意義之補(bǔ)充,點出了“彷徨”的精神內(nèi)核。魯迅要在“寂寞新文苑”中,抱持著如屈原駕風(fēng)乘鸞“上下求索”真理的堅韌意志。這其間包含有魯迅堅執(zhí)的時間體驗和生命意識,于彷徨之際猶有如此積極的生命追求,就更為可貴。明人詩有云:“含情撫遙夜,申旦獨彷徨?!庇钟性?“我行多彷徨,歧路不敢哭?!痹儆性?“結(jié)志獨彷徨,發(fā)憤以著書?!濒斞竿瞥缜?,1924年移居北平阜成門內(nèi)西三條胡同,寓室掛有集騷句楹聯(lián):“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贬冕咽巧裨捴腥杖胫?,以之表達(dá)時間的緊迫感。鵜鴂即是杜鵑,表達(dá)珍惜光陰、爭先鳴春的心情?!夺葆濉芳词囚斞傅摹峨x騷》和《天問》。
《彷徨》自《祝福》始,比較《吶喊》首篇《狂人日記》來,氣度蕭疏曠遠(yuǎn)許多,因而《祝?!穼儆隰斞冈凇搬葆濉泵x下開拓的有別于《吶喊》的另一個敘事世界?!秴群啊窙_擊力強(qiáng),《彷徨》反思性深,兩個集子用面對世界的不同眼光,構(gòu)成魯迅審視現(xiàn)實人生的拱門雙柱。
《祝?!烽_頭就說“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在似乎同義反復(fù)的無理之理中,制造語句的獨特性。有如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開頭“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之以同義反復(fù)制造獨特,然而魯迅更加質(zhì)樸而沉重。由此展開年底的福禮氣氛,辛亥過去近10年,五四大潮正在奔涌,然而講理學(xué)的本家叔輩老監(jiān)生魯四老爺大罵的“新黨”還是康有為,似乎歷史并沒有由于思潮推涌而邁步前進(jìn)。這是魯迅從平常的鄉(xiāng)鎮(zhèn),對革命、啟蒙的反思。魯四老爺?shù)臅垦b飾依然是壁上掛著朱拓的陳摶老祖寫的大“壽”字,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已經(jīng)脫落,只留下聯(lián)“事理通達(dá)心氣和平”。案頭堆著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讀清人林慶銓《楹聯(lián)述錄》卷九可知:“‘品節(jié)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dá),心氣和平’,此《四書》注語也。近日書家以之書聯(lián),甚見肅括?!边@程朱理學(xué)肅括的對聯(lián),已經(jīng)半邊脫落,但依然是魯鎮(zhèn)福禮中的士紳精神所系。
“祝?!笔枪爬系摹芭D祭百神”在紹興地區(qū)的遺俗,屬于居周禮“吉、兇、軍、賓、嘉”五禮之首的“吉禮”(祭祀)。范寅《越諺》卷中“風(fēng)俗”類說:“祝福,歲暮謝年,謝神祖,名此。開春致祭曰‘作春?!!边@種年終祭祀百神,報謝一歲平安,祈求來年福祥的大典,一般在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至三十夜間舉行。黃昏或拂曉前,于屋檐下橫擺八仙桌,供上元寶肉、魚、鵝等“三牲福禮”,橫七豎八地插上紅筷子。用竹簽插上神像,上書“南朝圣宗”或“黃山西南”,俗稱“祝福菩薩”。男子按輩份先后跪拜行禮,女人則應(yīng)回避。禮畢放鞭炮,焚化神紙,連雞、鵝舌頭也要挖出拋向空中,免得留下“口舌之災(zāi)”。然后把福禮湯汁煮年糕和面吃,謂之“散?!薄?/p>
就是在如此古老遺存的歲時禮儀和抽刀難斷的士紳信仰的生存環(huán)境中,《祝?!穼懥艘粋€老年中國婦女,一個進(jìn)城打工仔的“先驅(qū)”帶有濃重命運(yùn)感的悲劇,其獨具匠心之處,是通過歲時風(fēng)俗背景的反襯,使“人”不再是孤立的“人”,使“風(fēng)俗”不再是靜觀的“風(fēng)俗”,而在二者的相互疊加和相互闡釋中展示了異常沉重的悲劇形態(tài)的“風(fēng)俗與人”。這便形成了一種“復(fù)調(diào)小說”形態(tài),一種諸多審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綜合功能構(gòu)成。祥林嫂生活在兩個空間:農(nóng)村與城鎮(zhèn)。自身的生存欲望和能力都強(qiáng),初次進(jìn)城,“她的做工卻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里雇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dān)當(dāng),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比粲谩靶腋V笖?shù)”作浮面的調(diào)查,祥林嫂此時是“幸福”的,幸福就這樣便宜。
但是在宗法體制的齒輪碾軋下,“便宜的幸福”不堪一擊。鄉(xiāng)下婆婆為了小叔婚姻聘禮,將她捉回像牲口一樣賣到深山野墺,魯四老爺只是吞吞吐吐地說了一句“可惡!然而……”并不動用他的勢力對此人口買賣案作出干預(yù)。祥林嫂有祥林嫂的貞節(jié)觀和生存觀,在撞破頭顱進(jìn)行反抗之后,終于服從命運(yùn)的安排?!八侥甑拙蜕艘粋€孩子,男的,新年就兩歲了。我在娘家這幾天,就有人到賀家墺去,回來說看見他們娘兒倆,母親也胖,兒子也胖;上頭又沒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ΠΓ媸墙涣撕眠\(yùn)了。”草根有草根的生命力,若用“幸福指數(shù)”作浮面衡量,祥林嫂又“幸?!绷?。但她再次喪夫失子之后,就成了講理學(xué)人物眼中的不祥之物。民俗信仰給她帶來了更加沉重的精神壓力,柳媽是“善女人”,竟對她說出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你和你的第二個男人過活不到兩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將來到陰司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了誰好呢?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奔幢氵B到土地廟捐了“千人踏,萬人跨”的門檻作替身,典當(dāng)人格獲取冥冥中的安寧,還是失去接觸福禮和祭器的“人”格,贖不回她在人間被當(dāng)成異類、在陰司犯有鋸身分尸罪衍的悲劇命運(yùn)。
至此祥林嫂的存在,只有二事:一是訴說不幸,逢人就講:“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墺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yīng),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墺里,看見刺柴上掛著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jìn)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臟已經(jīng)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只小籃呢?!狈捶磸?fù)復(fù),終至聽者覺得是反復(fù)咀嚼的蔗渣。二是她對死后靈魂的迷惑,“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就是一個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靈的?”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上的傷痕累累、血跡淋漓,使一個安分而蒙昧的老婦人即便淪為乞丐,卻像哲學(xué)家那樣追問人的本質(zhì),其生存的價值,其死后的安頓。所謂“祝?!钡奈念},實際上也是正語反用,它與道學(xué)、世俗宗教信仰,以及神權(quán)、夫權(quán)相交織,于“祝?!敝袣缌恕靶腋V笖?shù)”,制造了與福無緣的靈魂,形成了對撞,撞出了人生的悲劇與精神的悲劇。再醮寡婦要在陰間鋸成兩片,是作者小時聽到女工的談?wù)摗?915年紹興老岳廟失火后,竟有三名婦女認(rèn)捐門檻,均可視為風(fēng)俗題材的來源。
《在酒樓上》帶著幾分懷舊情緒,尋找“舊日的夢的痕跡”,從而對辛亥革命以來的同輩知識者精神人生進(jìn)行反思。行文寫道:“怕有十年了罷,……可是現(xiàn)在我在太原了,已經(jīng)兩年多,和我的母親。我回來接她的時候,知道你早搬走了,搬得很干凈?!弊髡甙炎约航?jīng)歷投射到呂緯甫身上。《詩經(jīng)·小雅·大東》說:“東有啟明,西有長庚?!眴⒚魇墙鹦?,長庚是水星。金在日西,故日將出則東見;水在日東,故日將沒則西見。啟明是周作人的筆名;魯迅則幼年時曾取名長庚,1931年以長庚為筆名。在這篇小說中,卻把一個偷雞賊稱為長庚。可見魯迅在解剖同輩知識者時,是將自己的枝枝節(jié)節(jié)也放進(jìn)去一同解剖的。
S城,隱喻著魯迅家鄉(xiāng)紹興。陸游詠紹興,有“城中酒壚千百所,街南街北酒易賒”之句。魯迅到底沒有忘記“酒鄉(xiāng)情結(jié)”吧,何以在他彷徨期反思知識者心理行為歷程的第一篇小說里,就把讀者請到“酒樓上”?中國詩學(xué)多有與酒難以理清的牽扯,風(fēng)流倜儻的“李白斗酒詩百篇”不去說了,連頗講了一番道學(xué)的韓昌黎也說:“所以欲得酒,為文俟其醺”(《醉贈張秘書》)。一旦詩借酒力,魯迅也讓他的呂緯甫先生一副頹唐相地談?wù)撊绶渥踊蛳壸印安贿^繞一點小圈子”的人生軌跡。酒之為用亦大矣,這種“蜂之圈”或“蠅之圈”,豈非是新舊文化交替時代某類人物的心理行為軌跡的形而上的思考和隱喻?由此作品滲透著悲涼的詩情。
全文的唯一亮色,是酒樓憑窗,可見廢園中“幾株老梅竟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為意;倒塌的亭子邊還有一株山茶樹,從晴綠的密葉里顯出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酒樓重逢10年前敏捷精悍的呂緯甫,如今卻行動格外迂緩、頹唐,眉宇眼睛也失了精采,只有瞥見廢園紅花,才忽地閃出同學(xué)少年常見的射人的光,“也還記得我們同到城隍廟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時候,連日議論些改革中國的方法以至于打起來的時候”。10年蹉跎,反抗神靈、改革社會的銳氣挫傷損耗,如今“無非做了些無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沒有做”。遵母命回鄉(xiāng)給3歲夭折的小兄弟遷葬,掘開河水侵蝕的墓地,棺木朽爛,骨殖無存。仍以被褥裹些泥土,裝進(jìn)新棺材,運(yùn)到其父親墳旁埋掉。又因母親記得鄰居長富的女兒阿順,曾看見誰的頭上戴著紅的剪絨花,自己也想一朵,哭得眼眶紅腫兩三天。就特地從外省買兩朵剪絨花去送她,祝她一生幸福,愿世界為她變好。但阿順由于偷雞賊長庚嘲笑她的未婚夫“比我還不如”,憂愁郁悒而亡。只好將剪絨花和祝福送給她鬼也似的妹妹阿昭。社會毀掉了一切美的事物,遂使呂緯甫心灰意冷,準(zhǔn)備仍舊回去教“子曰詩云”,教學(xué)生讀《詩經(jīng)》、《孟子》、《女兒經(jīng)》,“連算學(xué)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們不要教”,以便每月得20元敷衍人生,“我現(xiàn)在什么也不知道,連明天怎樣也不知道”。呂緯甫自嘲這是蒼蠅式的生存軌跡:“我在少年時,看見蜂子或蠅子停在一個地方,給什么來一嚇,即刻飛去了,但是飛了一個小圈子,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便以為這實在很可笑,也可憐??刹涣犀F(xiàn)在我自己也飛回來了,不過繞了一點小圈子?!?/p>
“你不能飛得更遠(yuǎn)些么?”這是呂緯甫對敘事者發(fā)出的提問,也是魯迅對同輩知識者發(fā)出的提問。
魯迅自述:“從1918年5月起,《狂人日記》、《孔乙己》、《藥》等,陸續(xù)的出現(xiàn)了,算是顯示了‘文學(xué)革命’的實績,又因那時的認(rèn)為‘表現(xiàn)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撕箅m然脫離了外國作家的影響,技巧稍為圓熟,刻劃也稍加深切,如《肥皂》、《離婚》等,但一面也減少了熱情,不為讀者們所注意了。”(《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小說二集序》)可見他是把《肥皂》一類作品當(dāng)作“技巧圓熟,刻劃深切”的標(biāo)志來對待的。所謂“脫離了外國作家的影響”,言外之意是更加主動和充分地調(diào)動其深厚的民族文化修養(yǎng),包括對他喜歡的《儒林外史》“婉而多諷”的諷刺藝術(shù)的理解。實際上魯迅早在1914年就有意于寫《儒林外史》式的諷刺小說,他說:“我總想把紹興社會黑暗的一角寫出來,可惜不能像吳氏那樣寫五河縣風(fēng)俗一般的深刻?!庇终f:“不能寫整個的,我就撿一點來寫?!?張宗祥:《我所知道的魯迅》)時隔10年,他是否想在《肥皂》一類作品中圓上自己的夢?
這篇小說采用了“意象敘事”的手法,一開頭就寫四銘邁著又重又緩的腳步,停在太太的身后,“他好容易曲曲折折的匯出手來,手里就有一個小小的長方包,葵綠色的,一徑遞給四太太。她剛接到手,就聞到一陣似橄欖非橄欖的說不清的香味,還看見葵綠色的紙包上有一個金光燦爛的印子和許多細(xì)簇簇的花紋”。對于這個“肥皂意象”,作品是將之包裹在“有一個金光燦爛的印子和許多細(xì)簇簇的花紋”的紙中的,然后通過撲朔迷離的行文運(yùn)筆,東掀一角、西戳一洞地暴露其藏得很深的真面目。掀開紙包的功夫,采取推磨戰(zhàn)術(shù),先是夫婦一同欣賞肥皂,再是四銘讓兒子查英文字典,想了解街頭學(xué)生用“鬼子話”罵他的意思。又乘機(jī)指責(zé)新學(xué)堂,“女人一陣一陣的在街上走,已經(jīng)很不雅觀的了,她們卻還要剪頭發(fā)。我最恨的就是那些剪了頭發(fā)的女學(xué)生,我簡直說,軍人土匪倒還情有可原,攪亂天下的就是她們,應(yīng)該很嚴(yán)的辦一辦”,“他們還嚷什么‘新文化新文化’,‘化’到這樣了,還不夠?”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這就是包裹肥皂的紙上金印和花紋了。反現(xiàn)代的人物,卻要借用屬于現(xiàn)代“肥皂”和“英文字典”來為自己解套,為自己疏導(dǎo)壓抑著的潛隱的性意識,這種人格低賤的分裂,意味著歷史的悖謬。
四銘包裹著潛隱的性心理的這層紙的掀開,是由于不明原由,查不出罵人的鬼子話的意思,在太太逼問下,四銘才說出在買肥皂時,七挑八揀,惹得店伙計撅著狗嘴,學(xué)生罵出鬼子話;再經(jīng)追問,才供出大街上十八九歲孝女討飯給白發(fā)瞎眼的老祖母吃。有兩個光棍竟說:“不要看得這貨色臟。你只要去買兩塊肥皂來,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這算是開始觸及四銘買肥皂的動機(jī),但隨之退出來寫兒子在墻角落上練習(xí)八卦拳,闔家掌燈吃晚飯。碗筷聲雨點似的響,也就是很熱鬧的晚餐。由于四銘早就看中的菜心被兒子搶先挾到嘴里,他就發(fā)起老爺脾氣:“學(xué)學(xué)那個孝女罷,做了乞丐,還是一味孝順祖母,自己情愿餓肚子。但是你們這些學(xué)生那里知道這些,肆無忌憚,將來只好像那光棍?!比堑每赐杆男乃嫉奶l(fā)火:“你是特誠買給孝女的,你咯支咯支的去洗去。我不配,我不要,我也不要沾孝女的光?!笔聭B(tài)似乎不可收拾,但行文卻插入何道統(tǒng)、卜薇園來訪,商議移風(fēng)文社的征文題目,初擬“恭擬全國人民合詞吁請貴大總統(tǒng)特頒明令專重圣經(jīng)崇祀孟母以挽頹風(fēng)而存國粹文”,四銘則提出“孝女行”,又提及街頭光棍的話:“你去買兩塊肥皂來,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币恕翱┲Э┲?,哈哈”的震耳欲聾的笑聲。送走客人后,四銘還擔(dān)心太太說他“咯支咯支,不要臉”,到第二天的早晨,看見肥皂就被錄用了,太太脖子上肥皂泡沫就如大螃蟹嘴上的水泡一般,高高地堆在兩個耳朵后,才算放心。
除了意象敘事之外,《肥皂》的另一個敘事特點是“潛意識轉(zhuǎn)移”。四銘道貌岸然地聲稱要表彰孝女,卻心存買塊肥皂給她“咯支咯支”,這種“咯支咯支”的潛意識礙于社會風(fēng)俗和個人身份,只好轉(zhuǎn)移到太太身上,如此既潛藏又轉(zhuǎn)移的刻畫,是婉而多諷的。其中寫為兒子挾走菜心而發(fā)怒的那一幕,與《中國小說史略》引《儒林外史》第四回,守孝的范進(jìn)到知縣府上赴宴,不用銀杯、象牙箸,換了磁杯、竹箸,一副“居喪盡禮”的做派,知縣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圓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其間的諷刺手法存在著滋味相通之處。值得注意的,還有魯迅自述技巧圓熟、深切,只提《肥皂》、《離婚》,卻不及影響更著的《祝?!?、《傷逝》、《在酒樓上》、《孤獨者》,其間的審美心態(tài)另有意味。
《長明燈》和《狂人日記》都寫反叛傳統(tǒng)現(xiàn)實的癲狂人物,寫作時間卻相隔7年。寫作風(fēng)格也從紊亂的內(nèi)心直白轉(zhuǎn)向陰沉的社會剖析。瘋子的描寫聚焦于他的眼光:“黃的方臉和藍(lán)布破大衫,只在濃眉底下的大而且長的眼睛中,略帶些異樣的光閃,看人就許多工夫不眨眼,并且總含著悲憤疑懼的神情。”用這種陰鷙而沉實的眼光和笑容,諦視吉光屯的形形色色,諦視那些三頭六臂的藍(lán)臉,三只眼睛,長帽,半個的頭,牛頭和豬牙齒,其反叛的意志是堅韌的。
長明燈是佛教寶器,如唐人高邁《長明燈頌》序云:“佛所以有燃燈名,法所以有傳燈義。大抵長明燈,是其蘊(yùn)乎!”頌曰:“見外燈長明,見內(nèi)燈長明。萬惡自光中滅,萬善自光中生?!碧迫藙M《隋唐嘉話》卷下則記載長明燈久傳不熄的奇跡:“江寧縣寺有晉長明燈,歲久,火色變青而不熱。隋文帝平陳,已訝其古,至今猶存?!泵蠗ぁ侗臼略娢惖谖濉穮s在長明燈前演繹了一則詩壇佳話:“宋考功(之問)以事累貶黜,后放還,至江南。游靈隱寺,夜月極明,長廊吟行,且為詩曰:‘鷲嶺郁岧峣,龍宮隱寂寥?!诙?lián)搜奇思,終不如意。有老僧點長明燈,坐大禪床,問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諷甚苦,何邪?’之問答曰:‘弟子業(yè)詩,適偶欲題此寺,而興思不屬?!?‘試吟上聯(lián)。’即吟與聽之,再三吟諷,因曰:‘何不云: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之問愕然,訝其遒麗。又續(xù)終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捫蘿登塔遠(yuǎn),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fā),冰輕葉未凋。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浘?,乃為一篇之警策。遲明更訪之,則不復(fù)見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駱賓王也。’之問詰之,曰:‘當(dāng)敬業(yè)之?dāng)?,與賓王俱逃,捕之不獲。將帥慮失大魁,得不測罪,時死者數(shù)萬人,因求戮類二人者,函首以獻(xiàn)。后雖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業(yè)得為衡山僧,年九十馀乃卒?!渤鲒w魯《游南岳記》?!迟e王亦落發(fā),徧游名山,至靈隱,以周歲卒。當(dāng)時雖敗,且以匡復(fù)為名,故人多護(hù)脫之。’”這些都是從正面落墨,為長明燈唱頌歌的。
這篇小說卻是反面著墨,批判“吉光屯”綠光下的社會愚昧、勢利、麻木。吉光屯的居民出行須查黃歷,須先走喜神方,迎吉利。尤其是那盞長明燈“還是梁武帝點起的,一直傳下來,沒有熄過”,是全屯得名的標(biāo)志。盡管茶館混混們嗜賭調(diào)情,覬覦房產(chǎn),無所不為,但一聽說瘋子要吹熄長明燈,就哄傳著“那燈不是梁五帝點起來的么?不是說,那燈一滅,這里就要變海,我們就都要變泥鰍么?”這種愚昧是混雜著流氓性的。于是他們與宗族勢力相勾結(jié),紛紛議論要告瘋子忤逆,將他送官,或?qū)⑺蛩?,最終將他關(guān)進(jìn)廟里空房。這就是魯迅作品常見的“獨異個人”和“庸眾”的對立。
值得注意的是,魯迅作品常常有兒童身影的介入,即便寫瘋狂人物,也莫能外?!犊袢巳沼洝方Y(jié)尾,呼喚著“救救孩子”,《長明燈》結(jié)尾,又寫孩子們在關(guān)押瘋子的廟里游戲猜謎,他們問“他會唱戲文么?”瘋子卻手扳木柵,高呼“我放火!”赤膊小孩將葦子向他一指,清脆地發(fā)出“吧!”的槍聲,合唱著隨口編排的歌“白篷船,對岸歇一歇。此刻熄,自己熄。戲文唱一出。我放火!哈哈哈!火火火,點心吃一些。戲文唱一出?!闭f笑著回家。歌中雖然編進(jìn)瘋子的音符,但已化在童謠、猜謎、游戲之中,“白篷船,紅劃楫,搖到對岸歇一歇,點心吃一些,戲文唱一出”的謎底是“鵝”,而謎語的碎片與瘋子的言語攪成一片,難以剝離。魯迅說過:“童年的情形,便是將來的命運(yùn)”;“看十來歲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國的情形”。倘若不經(jīng)深度思想啟蒙,瘋子的叛逆還會在吉光屯的陋俗中淹沒,連同孩子也不能幸免。這就是小說將結(jié)尾時如此寫的深意所在:“暮色下來,綠瑩瑩的長明燈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龕,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柵里的昏暗?!?/p>
小說到了“五四”,在多方探索中確乎難以成法規(guī)范之。一幅首善之區(qū)圍觀示眾的街頭速寫,渾無情節(jié),也難以說有集中筆墨描寫之的人物,毋寧說它的主角是某個對刑事慘劇麻木不仁的“幽靈”。首善之區(qū)的西城,是魯迅寓居的紹興會館的活動范圍,所寫的盛夏街面的酷暑,不是曾經(jīng)者是寫不出來的。但示眾場景的行文是異常冷雋的,作者是深度地從字面隱退了。看客熱鬧非常:“剎時間,也就圍滿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禿頭的老頭子之后,空缺已經(jīng)不多,而立刻又被一個赤膊的紅鼻子胖大漢補(bǔ)滿了?!边B犯人“他,犯了什么事啦?……”都沒有弄清楚,就圍上一層層的人群,“背后的人們又須竭力伸長了脖子;有一個瘦子竟至于連嘴都張得很大,像一條死鱸魚”。頭上梳著的喜鵲尾巴似的“蘇州俏”的老媽子抱著孩子,指點著犯人說:“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好!”什么地方忽有幾個人同聲喝采。原來是不遠(yuǎn)處一個一個車夫從車上摔下來,分散大伙的注意力。對于如此場面,作者憂憤彌漫,似乎字里行間都隱埋著深長的嘆息,直到結(jié)尾人散街空,還足以使讀者掩卷怔忡,茫茫然對國民精神狀態(tài)產(chǎn)生沉郁的玄思。作者是在解剖國民性么?也許是,他解剖于不見解剖刀之形跡處。
示眾這種以侮辱犯人的人格而對眾人發(fā)出警示的刑罰,起源甚早。《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記載,在上古三代就有了:“禹三年服畢,哀民,不得已,即天子之位。三載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歸還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觀示中州諸侯,防風(fēng)后至,斬以示眾,示天下悉屬禹也?!痹诿鞔?,示眾發(fā)展成苦刑,《草木子》記朱元璋嚴(yán)于吏治,凡守令貪酷者,許民赴京陳訴。贓至六十兩以上者,梟首示眾,仍剝皮實草。府、州、縣、衛(wèi)之左特立一廟,以祀土地,為剝皮之場,名曰皮場廟。官府公座旁,各懸一剝皮實草之袋,使之觸目驚心。明清小說寫“梟首示眾”之處甚多?!度辶滞馐贰返谒幕赜浭龈咭h早堂,帶進(jìn)來一個偷雞的積賊。知縣怒斥一番,取過朱筆來,在他臉上寫了“偷雞賊”三個字,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雞,頭向后,尾向前,捆在他頭上,枷了出去。才出得縣門,那雞屁股里刮喇的一聲,屙出一拋稀屎來,從額顱上淌到鼻子上,胡子沾成一片,滴到枷上。兩邊看的人多笑。又帶進(jìn)一個以五十斤牛肉行賄的老師傅,縣令大罵一頓“大膽狗奴”,重責(zé)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臉和頸子箍得緊緊的,只剩得兩個眼睛,在縣前示眾。天氣又熱,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嗚呼死了。
然而,魯迅是面對現(xiàn)實的示眾場面,更為刻骨銘心的是那些圍觀的看客。在魯迅背上猛推一把,促使他毅然棄醫(yī)從文的是幻燈片上的示眾場面?!秴群啊ぷ孕颉坊貞?日俄戰(zhàn)爭時,仙臺醫(yī)專課堂上放映戰(zhàn)事畫片,常有同學(xué)們拍手喝采。有一回,畫片上竟然綁著替俄國做偵探的中國人,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賞鑒這示眾盛舉的許多中國人,體格強(qiáng)壯,神情麻木。于是魯迅“覺得醫(yī)學(xué)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dāng)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yùn)動了”。五四新文化運(yùn)動以后,1923年12月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的講演中說:“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yuǎn)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前常有幾個人張著嘴看剝羊,仿佛頗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于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后走不幾步,他們并這一點愉快也就忘卻了?!彼锌?“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動,能改裝。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我想這鞭子總要來,好壞是別一問題,然而總要打到的。但是從哪里來,怎么地來,我也是不能確切地知道?!币蚨J(rèn)為改造國民性,是“深沉的韌性的戰(zhàn)斗”。
《孤獨者》是魯迅筆下沉甸甸的杰作。一落筆就很冷峻:“我和魏連殳相識一場,回想起來倒也別致,竟是以送殮始,以送殮終?!毙形乃^“親手造成孤獨,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的一生”,可以看作本篇的解題。正如《在酒樓上》采用了魯迅的小名、筆名、行跡,此篇也用了魯迅自己的容貌來形容魏連殳:“原來他是一個短小瘦削的人,長方臉,蓬松的頭發(fā)和濃黑的須眉占了一臉的小半,只見兩眼在黑氣里發(fā)光?!边B魯迅故鄉(xiāng)紹興、山陰,也變通為S城、山陽。將故鄉(xiāng)一分為二,以便一人在S城,一人在山陽,蕩開一定距離,咀嚼著魏連殳的生命和靈魂?!澳堑胤降膸讉€紳士所辦的《學(xué)理周報》上,竟開始攻擊我了,自然是決不指名的,但措辭很巧妙,使人一見就覺得我是在挑剔學(xué)潮,連推薦連殳的事,也算是呼朋引類”。這也隱喻著現(xiàn)代評論派對他的攻擊。由此不難推想,魯迅是將自己的枝枝節(jié)節(jié)與小說中人,攪拌在一起,從而對五四一代的同輩知識者的思想生命,進(jìn)行深層的解剖和反思。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胡適1918年發(fā)表《易卜生主義》,里面引用易卜生《國民公敵》的話:“世界上最強(qiáng)有力的人就是那個最孤獨的人?!北酒獙嶋H上也是對風(fēng)行數(shù)年的易卜生主義的深度反思,“孤獨”并不是“最強(qiáng)有力”,反而連結(jié)著送殮與死亡。
魏連殳是“吃洋教”的“新黨”,被人視為“確是一個異類”。他看見小孩,眼里會即刻發(fā)出歡喜的光,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寶貴,與房主的孩子們,總是互相爭吵,打翻碗碟,硬討點心,亂得人頭昏。他認(rèn)為“孩子總是好的。他們?nèi)翘煺妗?,“我以為中國的可以希望,只在這一點”。魏連殳有些來客,大抵是讀過《沉淪》的,自命為“不幸的青年”或“零余者”,螃蟹一般懶散而驕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聲嘆氣,一面皺著眉頭吸煙。只是后來“街上看見一個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蘆葉指著我道:殺!他還不很能走路”,才產(chǎn)生一些疑惑。這個細(xì)節(jié)在《長明燈》中也出現(xiàn)過??芍缭趯憽豆陋氄摺返?925年,魯迅就對自己信奉的進(jìn)化論和五四思潮,開始進(jìn)行反思。
小說將考察魏連殳的思想曲線,納入“以送殮始,以送殮終”的敘事框架之中。一是魏連殳參與其繼祖母的入殮儀式,對族長族人、祖母娘家親戚籌劃好的穿白戴孝、跪拜及請和尚道士做法事,毫無異詞。而且仿佛是一個大殮的專家,孝服,跪拜,入棺,行禮如儀。但他始終沒有落過一滴淚,只坐在草薦上,兩眼在黑氣里閃閃地發(fā)光。大殮完畢,眾人走散,他忽然流淚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dāng)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這種面對死亡的沉默和慘嚎,乃是對人的生存和死亡的意義的咀嚼和摔碎。其后,魏連殳失業(yè),典書度日,先前圍繞著他的憂郁慷慨的青年,懷才不遇的奇士和腌臟吵鬧的孩子們,紛紛離去,生活沉浸在一種淡漠的孤寂和悲哀之中,有如“親手造了獨頭繭,將自己裹在里面了”。這樣的孤獨的魏連殳,怎么能說是“世界上最強(qiáng)的人”呢?他只有一句“我還得活幾天”,這是魏連殳求生意志的宣言,在行文中反復(fù)鳴響。在走投無路之際,他當(dāng)了軍閥杜師長的顧問,月薪現(xiàn)洋80元,“這里有新的賓客,新的饋贈,新的頌揚(yáng),新的鉆營,新的磕頭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新的冷眼和惡心,新的失眠和吐血……”但榮華富貴是以放棄先前信仰、出賣人生價值為代價的,勝利意味著失敗:“我已經(jīng)躬行我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了。我已經(jīng)真的失敗,——然而我勝利了?!边@就是魏連殳無可奈何的對人的生存和死亡的意義的咀嚼和摔碎。
二是魏連殳得肺癆病死入殮之時,“我”適好失業(yè)回鄉(xiāng),登門拜訪。只看見他的尸體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靜地躺著,合了眼,閉著嘴,口角間仿佛含著冰冷的微笑,冷笑著這可笑的死尸。盡管也有先前冷落他的世俗老婆子在絮說著:“他也真是一走紅運(yùn),就與眾不同,我們就常常這樣說笑。要是你早來一個月,還趕得上看這里的熱鬧,三日兩頭的猜拳行令,說的說,笑的笑,唱的唱,做詩的做詩,打牌的打牌……?!边@是一種曲意逢迎的“反祥林嫂式”的絮說,與魏連殳是隔膜的。于是“我”只好快步走出他的靈堂,“仿佛要從一種沉重的東西中沖出,但是不能夠。耳朵中有什么掙扎著,久之,久之,終于掙扎出來了,隱約像是長嗥,像一匹受傷的狼,當(dāng)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全篇的主旋律是“隱約像是長噑,像一匹受傷的狼,當(dāng)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一種創(chuàng)痕累累的生命個體,在向曠野發(fā)出“天問式”的絕叫,不知叫聲中夾雜著火焰,還是夾雜著鮮血,令你讀之不能不動容。馬敘倫在1948年出版的《石屋馀瀋》中說:“俗以送殮為敬死安生?!钡沁@位孤獨者的野狼般的曠野長嗥,是不能使死者敬、生者安的,它以富有沖擊力的語言聲音,喚起對知識者思想蛻變的反思,對生與死價值的反思,對“孤獨”的反思。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說:“魯迅是萊謨斯,是野獸的奶汁所喂養(yǎng)大的,是封建宗法社會的逆子,是紳士階級的貳臣,而同時也是一些浪漫諦克的革命家的諍友!他從他自己的道路,回到了狼的懷抱?!笨梢娔锹晻缫袄呛?,蘊(yùn)含著魯迅的生命意識。
魯迅的語言好生了得,比如這一小段:“下了一天雪,到夜還沒有止,屋外一切靜極,靜到要聽出靜的聲音來。我在小小的燈火光中,閉目枯坐,如見雪花片片飄墜,來增補(bǔ)這一望無際的雪堆;故鄉(xiāng)也準(zhǔn)備過年了,人們忙得很;我自己還是一個兒童,在后園的平坦處和一伙小朋友塑雪羅漢。雪羅漢的眼睛是用兩塊小炭嵌出來的,顏色很黑,這一閃動,便變了連殳的眼睛?!毙稳荨办o極”,竟然是“靜到要聽出靜的聲音”,靜的聲音是什么?簡直匪夷所思。而意識朦朧中的雪羅漢用兩塊小炭嵌出的黑眼睛,竟然閃變成魏連殳的眼睛,既有意識流的跳躍,又有蒙太奇的靈動。
《傷逝》寫到“會館里的被遺忘在偏僻里的破屋”,令人聯(lián)想到魯迅1912年5月至1919年11月居住的北京宣武門外南半截胡同的紹興會館,前四年住其中的藤花館,其后移入補(bǔ)樹書屋,“依然是這樣的破窗,這樣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樹和老紫藤,這樣的窗前的方桌,這樣的敗壁,這樣的靠壁的板床”。由此而思考北京的會館文化是可以的,甚至說,認(rèn)為魯迅是以自己的全心身,包括自己曾經(jīng)的居住環(huán)境,沉浸于對更年輕一代知識者的思想文化的反思,也是可以。卻不能把這篇純粹虛構(gòu)的故事安在魯迅頭上,魯迅1926年12月29日致韋素園函說:“我還聽到一種傳說,說《傷逝》是我自己的事,因為沒有經(jīng)驗,是寫不出這樣的小說的。哈哈,做人真愈做愈難了?!?/p>
理解本篇精神的鑰匙,當(dāng)從1923年12月26日魯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xué)校文藝會的講演《娜拉走后怎樣》中去尋找。魯迅說:“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所以為娜拉計,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jīng)濟(jì),是最要緊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人類有一個大缺點,就是常常要饑餓。為補(bǔ)救這缺點起見,為準(zhǔn)備不做傀儡起見,在目下的社會里,經(jīng)濟(jì)權(quán)就見得最要緊了”。魯迅是在當(dāng)時的“易卜生《傀儡家庭》熱”中,顯示了超越“熱點”的深刻性的,他看到了中國社會改革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極其艱難:“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動,能改裝。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此篇寫下代知識者,較之《在酒樓上》、《孤獨者》寫同代知識者之憤激,其情感色彩似乎增加了幾分“期待中的柔和”。
傷逝悼亡,是古代詩歌中相當(dāng)感人的類型,歷代不絕于書。清人趙翼《陔馀叢考》卷二十四說:“壽詩、挽詩、悼亡詩,惟悼亡詩最古。潘岳、孫楚皆有悼亡詩,載入《文選》?!赌鲜贰?宋文帝時,袁皇后崩,上令顏延之為哀策,上自益‘撫存悼亡,感今懷昔’八字,此‘悼亡’之名所始也?!逼鋵崟x朝潘岳早就作有《悼亡詩三首》:“撫衿長嘆息,不覺涕霑胸。霑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鮑照《傷逝賦》又說:“共甘苦其幾人,曾無得而偕老?拂埃琴而抽思,……夫何怨乎天道!”庾信《周趙國公夫人紇豆陵氏墓志銘》又說:“孫子荊之傷逝,怨起秋風(fēng);潘安仁之悼亡,悲深長簟。”唐人韋應(yīng)物也有《傷逝》:“染白一為黑,焚木盡成灰。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結(jié)發(fā)二十載,賓敬如始來。提攜屬時屯,契闊憂患災(zāi)?!坏┤腴|門,四屋滿塵埃。斯人既已矣,觸物但傷摧?!泵髑鍟r代,此類詩歌甚多,吐露著纏綿哀傷的私人感情。
魯迅是寫小說善于開宗明義的高手,本篇一開頭就說“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為全篇定下了哀婉的懺悔格調(diào)。哀婉源自對青年知識者的青春禮贊,以及對青春失落的哀傷。他用了手記的內(nèi)視角潛入其中,涓生幸福地憶述他們的熱戀方式:“破屋里便漸漸充滿了我的語聲,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xí)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她總是微笑點頭,兩眼里彌漫著稚氣的好奇的光澤。壁上就釘著一張銅板的雪萊半身像,是從雜志上裁下來的,是他的最美的一張像。當(dāng)我指給她看時,她卻只草草一看,便低了頭,似乎不好意思了。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還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我后來也想,倒不如換一張雪萊淹死在海里的記念像或是伊孛生的罷。”稚氣好奇、點頭微笑、欲看還羞,只有對青年人懷有一份關(guān)愛,才能寫得如此婉曲入微。卻于此爆出了子君的易卜生、雪萊式的,沖破胞叔和父親的舊家庭勢力的個性解放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她拒絕了家族的反對,與我賃居吉兆胡同一所小屋,一室相對,只在燈下對坐而作懷舊譚,幸福寧靜而凝固。人總該有一個獨立的家庭。
關(guān)愛是關(guān)愛,但《傷逝》比當(dāng)時鋪天蓋地的自由戀愛小說寫得深沉,唯此深沉,才是深刻的關(guān)愛。其中剔出了一種“被系住的蜻蜓的哲學(xué)”:“就如蜻蜓落在惡作劇的壞孩子的手里一般,被系著細(xì)線,盡情玩弄,虐待,雖然幸而沒有送掉性命,結(jié)果也還是躺在地上,只爭著一個遲早之間?!边@條擺脫不掉的細(xì)線,就是社會習(xí)俗、宗法勢力、經(jīng)濟(jì)體制,左右著青年知識者的命運(yùn)。人被社會模塑,清新稚嫩的子君被模塑為缺乏謀生能力的“內(nèi)子”角色:“然而她愛動物,也許是從官太太那里傳染的罷,不一月,我們的眷屬便驟然加得很多,四只小油雞,在小院子里和房主人的十多只在一同走。但她們卻認(rèn)識雞的相貌,各知道那一只是自家的。還有一只花白的叭兒狗,從廟會買來,記得似乎原有名字,子君卻給它另起了一個,叫作阿隨。”這就是魯迅的深刻性,社會編織成涓生、子君的小家庭的一切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誰也不能逃遁。魯迅將小油雞、叭兒狗寫進(jìn)來,是真正的社會觀察者和小說藝術(shù)家的功力的體現(xiàn),不然就是空空洞洞的談情說愛了。
涓生作為新生代的知識者,何嘗不懂得“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但他的經(jīng)濟(jì)來源就是在局里抄公文和信件;在家里是幫子君生白爐子,煮飯,蒸饅頭。只要與局長兒子是賭友的“雪花膏”花花公子造些謠言,他就失去飯碗。他到處尋找抄寫和教讀的職業(yè),想依憑賣文和翻譯“開一條新的路”。用了5星期譯了5萬言,做好的兩篇小品,但等了幾個月才收到5角錢的兩張書券,代為稿費(fèi)。這就使得涓生想起赫胥黎說的“人類在宇宙間的位置”,掂量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為了救饑荒,只好宰了油雞,扔了叭兒狗阿隨,也傷了子君的心??梢婔斞冈谶@個新式小家庭中,安置了油雞和叭兒狗,實在是當(dāng)時人所不能的老辣的構(gòu)思。
忍不了家庭的冷漠和天氣的寒冷,涓生找到通俗圖書館讀書取暖,孤身枯坐,警覺于因盲目的愛,疏忽了人生要義: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二者比較,第一是生活。生活之路何在?看見怒濤中的漁夫,戰(zhàn)壕中的兵士,摩托車中的貴人,洋場上的投機(jī)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講臺上的教授,昏夜的運(yùn)動者和深夜的偷兒……一切都是空幻。因而鼓起勇氣說出真實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鼓勵子君再來一個娜拉式的果決,免得一同滅亡。因為我已經(jīng)不愛你了!于是子君被父親接回鄉(xiāng)下,在舊家庭的嚴(yán)威和黑暗中走到生命的盡頭,走到連墓碑也沒有的墳?zāi)?,死于無愛的人們的眼前的黑暗。誰想到,瘦弱的、半死的、滿身灰土的叭兒狗阿隨,咻咻地回來了。如此敘事筆墨,是令人心弦顫抖的。至于涓生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jìn)第一步去,卻仿佛看見那生路就像一條灰白的長蛇,自己蜿蜒地奔來,到了臨近,卻忽然消失在黑暗里了。小說并沒有提供解決問題的答案,它提出問題,發(fā)掘癥結(jié),作為激發(fā)人們進(jìn)行制度反思的當(dāng)頭棒喝,這就是思想家的小說。
《離婚》其實應(yīng)該改題為“愛姑罵堂”,此前的小說未見有如此村話滿嘴,忌憚渾無者,唯戲曲中“禰衡擊鼓罵曹”,話本中“快嘴李翠蓮”,差可比擬。在愛姑的野性面前,男權(quán)社會的禮數(shù)說教,都被撕得粉碎?!秲x禮·喪服》疏,說丈夫休妻的“七出”條目是:“一、無子,二、淫泆,三、不事舅姑(公婆),四、口舌,五、盜竊,六、妒忌,七、惡疾?!逼考澱J(rèn)為說“丈夫不對(付),公婆不喜歡”就得走人,乃根據(jù)七出條目。但是愛姑為了從夫家爭個公道,鬧了整三年,打過多少回架,說過多少回合,總是不落局。去年父親還帶了六位兄弟拆平了夫家的灶,“我就拚出一條命,大家家敗人亡”。她是以一種粗野的方式在爭“人權(quán)”乎?
小說寫得火花四濺,一開頭就是喧耳嘈雜的抱拳打拱的問候聲,可見愛姑的娘家也是這里沿海三六十八村叫得響的:“莊木三和他的女兒——愛姑——剛從木蓮橋頭跨下航船去,船里面就有許多聲音一齊嗡的叫了起來,其中還有幾個人捏著拳頭打拱;同時,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四人的坐位來了。莊木三一面招呼,一面就坐,將長煙管倚在船邊;愛姑便坐在他左邊,將兩只鉤刀樣的腳正對著八三擺成一個‘八’字?!边@里用腳的擺放姿勢作為點睛之筆,兩個人被讓出四個座位來坐,年輕婦女將鉤刀腳“八”字形地對著年紀(jì)略長的男人。這種坐姿如古人所說的“箕踞”,“伸其兩腳而坐,其形似箕”,朱熹說:“箕踞非禮?!薄妒酚洝埗愨帕袀鳌酚涊d:“漢七年,高祖從平城過趙,趙王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禮甚卑,有子婿禮。高祖箕踞詈(罵),甚慢易之。”那是有點霸氣和無賴氣的。可能因為愛姑有六個兄弟一個姑娘,人多勢眾,家里又把她當(dāng)作掌上明珠,造成如此野性不馴。
這次非同一般,要到龐莊慰老爺家討個說法,慰家新年會親,連城里的七大人也在。鄉(xiāng)下有一種世俗信仰:酒席如果能塞得人發(fā)昏,送大菜又怎樣?他們知書識理的人是專替人家講公道話的,譬如,一個人受眾人欺侮,他們就出來講公道話,倒不在乎有沒有酒喝。于是在航船上愛姑開口就很放肆:“你想,‘小畜生’姘上了小寡婦,就不要我,事情有這么容易的?‘老畜生’只知道幫兒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樣?難道和知縣大老爺換帖,就不說人話了么?他不能像慰老爺似的不通,只說是‘走散好走散好’。我倒要對他說說我這幾年的艱難,且看七大人說誰不錯!”“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總要鬧得他們家敗人亡!慰老爺不是勸過我四回么?連爹也看得賠貼的錢有點頭昏眼熱了……?!辈粌H是公公、丈夫被罵為“畜生”,連官府人物和自己的爹都罵在內(nèi)。船繼續(xù)行駛,坐在對面的八三開始打磕睡了,漸漸地向?qū)γ娴你^刀式的腳張開了嘴。前艙中的兩個老女人也低聲哼起佛號來,她們擷著念珠,又都看愛姑,而且互視,努嘴,點頭。
《離婚》描寫的場所,大體有二:在航船上;在廳堂中。航船上,遵循鄉(xiāng)間的倫理;廳堂中遵循士紳官場的倫理。愛姑在這里不能肆無忌憚地箕踞雙腳如“八”字了。一進(jìn)慰家黑油大門就是另一個氣場,愛姑看見坐滿著兩桌船夫和長年,就不由得局促不安起來了,連自己也不明白為什么??蛷d里,只見紅青緞子馬掛發(fā)閃。中間第一眼就看見一個人,這一定是七大人了。雖然也是團(tuán)頭團(tuán)腦,卻比慰老爺們魁梧得多;大的圓臉上長著兩條細(xì)眼和漆黑的細(xì)胡須;頭頂是禿的,可是那腦殼和臉都很紅潤,油光光地發(fā)亮。愛姑很覺得稀奇,但也立刻自己解釋明白了:那一定是擦著豬油的。雖然還是用鄉(xiāng)姑見識打比方,但廳堂空間已定好秩序,舉止如儀。七大人正拿著一條爛石似的東西,在自己的鼻子旁擦了兩擦,說:“這就是‘屁塞’,就是古人大殮的時候塞在屁股眼里的??上恰驴印5挂部梢再I得,至遲是漢。你看,這一點是‘水銀浸’……。”這些舉止言論,已在愛姑的知識之外,因而具有神秘的威懾功能。七大人故弄玄虛的“屁塞”,輕而易舉地打翻了愛姑的“鉤刀腳”,這就是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無陣之陣”。
慰老爺?shù)恼{(diào)解是在秩序性的威懾氣場中展開的:“我想,冤仇是宜解不宜結(jié)的。愛姑既然丈夫不對,公婆不喜歡……。也還是照先前說過那樣:走散的好。我沒有這么大面子,說不通。七大人是最愛講公道話的,你們也知道?,F(xiàn)在七大人的意思也這樣:和我一樣??墒瞧叽笕苏f,兩面都認(rèn)點晦氣罷,叫施家再添十塊錢:九十元!”愛姑是這個氣場中孤立無援的異端,她見父親也軟下來,還想堅持鄉(xiāng)間倫理,就勇敢地站出來要七大人評理:“自從我嫁過去,真是低頭進(jìn),低頭出,一禮不缺。他們就是專和我作對,一個個都像個‘氣殺鐘馗’。那年的黃鼠狼咬死了那匹大公雞,那里是我沒有關(guān)好嗎?那是那只殺頭癩皮狗偷吃糠拌飯,拱開了雞櫥門。那‘小畜生’不分青紅皂白,就夾臉一嘴巴……。”“他就是著了那濫婊子的迷,要趕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抬來的呵!那么容易嗎?……我一定要給他們一個顏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緊??h里不行,還有府里呢……?!薄笆堑摹N抑?,我們粗人,什么也不知道。就怨我爹連人情世故都不知道,老發(fā)昏了。就專憑他們‘老畜生’‘小畜生’擺布;他們會報喪似的急急忙忙鉆狗洞,巴結(jié)人……。”又是無大無小、無高無低,連公公、丈夫、父親都加以貶斥,連慰老爺、七大人都也成了“報喪似的急急忙忙鉆狗洞,巴結(jié)人”的對象,并不忌諱新年說“報喪”。
即便愛姑連珠炮似的滿口村話,但她已是嘴硬而心虛??匆娖叽笕撕鋈粌裳巯蛏弦环瑘A臉一仰,細(xì)長胡子圍著的嘴里同時發(fā)出一種高大搖曳的聲音:“來--兮!”愛姑打了一個寒噤,連忙住口,知道意外的事情就要到來,那事情是萬料不到,也防不了的。她這時才又知道七大人實在威嚴(yán),先前都是自己的誤解,所以太放肆、太粗鹵了。她非常后悔,不由得自己說:“我本來是專聽七大人吩咐……?!逼叽笕藚s似乎不知有愛姑在面前,有她那一大堆出格的話,只是若無其事地將(鼻煙盒)小烏龜頭拔下,從那身子里面倒一點東西在掌心上;木棍似的男人便接了那扁東西去。七大人隨即用那一只手的一個指頭蘸著掌心,向自己的鼻孔里塞了兩塞,鼻孔和人中立刻黃焦焦了。他皺著鼻子,似乎要打噴嚏?!斑类薄钡囊宦曧?,愛姑明知道是七大人打噴嚏了,但不由得轉(zhuǎn)過臉去看。只見七大人張著嘴,仍舊在那里皺鼻子,一只手的兩個指頭卻撮著一件東西,就是那“古人大殮的時候塞在屁股眼里的”,在鼻子旁邊摩擦著。這是何等處理訴訟的方式,不用法律,不用辯論,不用程序,一樁離婚和維權(quán)的案件就這么了結(jié),慰老爺請訴訟方喝新年喜酒,愛姑也回應(yīng)以“我們不喝了。存著,明年再來喝罷”。在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權(quán)大于法,士紳官場的廳堂原則制約著鄉(xiāng)野原則,這就是《離婚》對中國鄉(xiāng)村制度運(yùn)作方式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