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娜
(內(nèi)蒙古烏拉特中旗蒙古族學校 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 010018)
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的探討
烏日娜
(內(nèi)蒙古烏拉特中旗蒙古族學校 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 010018)
教學是一項須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活動,雖說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如若沒有臺下學生的積極響應(yīng),也算不得是一次良好的教學嘗試,因此,在探討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時,“教”與“學”這兩個方面理應(yīng)同時顧及,決不能盲目側(cè)重,下面,筆者就從“教”與“學”這兩個角度來切入,做一番探討。
歷史教學;專業(yè)知識;氛圍;再現(xiàn)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文明進程的不斷加快,民眾對于子女教育的投入也隨之水漲船高。而教育教學質(zhì)量也成為各個重點中學在招收優(yōu)質(zhì)生源時的重要砝碼,我們暫且不考慮每個家長都很關(guān)注的考試分數(shù),單就課堂的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以歷史教學為例進行一些探索和發(fā)掘。
對于教學來說,教師無疑是重要一環(huán),誰都懂得,好的老師,好的教育,能夠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助其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甚至產(chǎn)生某些影響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的思想。從小就讓學生接受良好的史觀教育,是最容易產(chǎn)生上述情況的,所以,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歷史教師這個角色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1.專業(yè)知識的武裝。雖說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求教師具備相應(yīng)的專業(yè)知識,但對于歷史課程而言,這種要求卻顯得更為迫切,原因在于歷史的文科性很強,而且是一種“了解”型的科目,意思就是,比起牢牢記住一個歷史事件,略略地了解十個歷史故事反而更能提升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即所謂的見多識廣。由于初中對史實探究的深入程度并不比大學,中學的歷史老師懂得越多,就可以在課堂上講得越多,以至于讓學生了解的更多,專業(yè)知識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2.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如果時刻被巨大壓力和枯燥乏味的語言包圍,自然是不能期望其能學到什么真東西的。所以,老師對于課堂氣氛和節(jié)奏的把握程度就可能成為其教育質(zhì)量優(yōu)劣的分界線。只要不是嬰兒,大部分人都可以說經(jīng)歷過或正在經(jīng)歷學生時代,作為曾經(jīng)是學生的我們,都懂得一個幽默的老師,對于歷來都被視為枯燥典范的歷史課堂意味著什么。其實歷史是很講究故事性的,可以用一個個典故來把整個課堂串起來,讓課本變得更有立體感,更具畫面效果,從而更能打動學生那顆稚嫩的好奇心,一旦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活動的繼續(xù)就會變得更容易、輕松和愉快。
3.開放的教學思維探索。每一門課程都有其相應(yīng)的課本輔助教學,但有時,單純的講解課本,并不能取得期望中的效果,歷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不可回避的一點就是學生的興趣,正如人類目之所及的東西,并不會激起多少心中的漣漪,而對于宇宙,黑洞,深海等這些不曾目見的事物,人類的興趣卻一直未減。明明白白寫在紙上的歷史,大多已被人們所熟知,而人們真正感興趣的是那些“屋子內(nèi)發(fā)生的事”,是那些沒有被人看到的歷史。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如果能超越課本,多加入一些野史、軼聞的話,筆者認為其課堂里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會是另一個樣子。
在講課的時候,老師亦可以從一個學生熟悉的點出發(fā)來講解事件,這樣,學生可以更容易接受課程的內(nèi)容。比如,若講抗日戰(zhàn)爭,就可以先講董存瑞炸碉堡,再放開來講,找一個合適的切入點,讓學生從心里有產(chǎn)生一個觀念——知識并不是全新的,有些我是了解的,于是這個知識鏈條就會慢慢的建立,最后使學生可以貫通歷史的脈絡(luò),這也是歷史教學效果的一次體現(xiàn)。
就歷史課而言,學生若有豐富的歷史常識,或看過一些大部頭的古典名著,自然很容易提升對歷史的興趣,從而改善聽課的效果,能夠經(jīng)常做到用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教師產(chǎn)生互動,帶動老師講課的激情。所以對于學生這方面,就是盡量鼓勵其廣泛地閱讀,多聞多見。
歷史講究“再現(xiàn)”,再現(xiàn)歷史的手段越真實,就越能提升歷史教學的質(zhì)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F(xiàn)代歷史影視劇就完全可以輔助教學,其中有很多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如康熙王朝、大漢天子等,都可以當做第二課堂,讓學生可以在放松時掌握很多歷史知識,而且動態(tài)加聲音的畫面對于記憶的刺激也絕對強過干癟的文字。
其次,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重現(xiàn)歷史,經(jīng)常排演一些小的歷史劇,學生自己要設(shè)計臺詞,豐富劇情,這時,就需要用心去揣度那些歷史人物的性格特質(zhì),設(shè)計的劇情要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這就要求每一個“劇組”都要對自己所演的那個歷史時代了如指掌,而且,由于是學生自己在演,其對于課程的理解就會更深。
總之,歷史一方面很枯燥,因為它所講的是發(fā)生過的事,而另一方面卻又很有趣,因為它真假難辨。歷史教學效果的提升,關(guān)鍵就在于抓住學生心中強烈的好奇心,帶動學生一起思考,要讓那些印于紙上的歷史,在每一個稚嫩的心中重現(xiàn),以不同的面貌和姿態(tài)。
[1]吳陸保.讓初中歷史教學走出困境的幾點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2006(01).
[2]李風琴.中學歷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應(yīng)用[J].中國教師,2008(01).
[3]邸朝華.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方法[J].科技資訊,2010(23).
[4]李江宏.淺談中學歷史教學方法[J].科技創(chuàng)新導(dǎo)報,2010(22).
[5]顏麗華.如何沖破初中歷史教學的困境[J].文理導(dǎo)航(下旬),2011(02).
The discussion about improve the effec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Wu Ri-na
(Inner Mongolia Wulate Region Mongolian School, Bayannaoer Inner Mongolia, 010018, China)
teaching must be comple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gether, although in the process, the teacher has a pivotal role, but if the students don't respond, it is not a good teaching attempt, therefore,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supposed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se two aspects must not be blind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the author is fr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two Angle to cut, make a discussion.
history teach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tmosphere; reproduce
G633.5
A
1000-9795(2014)010-000035-01
[責任編輯:劉 乾]
烏日娜(1976-),女,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歷史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