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ow+Maker
在進行英雄分析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下提亞馬特本身的特點。簡單來說,提亞馬特有三大優(yōu)點:一是能夠提高清兵的速度,使出了提亞馬特的上單英雄在快速清了兵線后再來到野區(qū)收大幽靈、三狼或雙石像,這些野怪的收入積累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另外,如果雙方上單英雄無法單殺對方的話,比拼的就是推線的速度。推線快的一方不但可以持續(xù)給對方上路一塔施壓,還能抽出時間來斷兵或是到中下路支援;而推線慢的一方要么放棄上路兵線和防御塔,要么被困在塔下。
二是可以提高41分推時的效率,無論是上單、打野還是中單的近戰(zhàn)英雄都有41分推的機會,而41分推的效果還是取決于清兵的速度。如果分推的英雄的清兵速度足夠快,那不但有足夠的時間撤退避開GANK,而且能給防御塔造成更大的壓力。而像慎這種能夠全圖支援而且逃生能力比較強的英雄,因為清兵速度實在太有限,所以不太適合現(xiàn)在41分推的節(jié)奏。
三是提亞馬特可以顯著增強近戰(zhàn)英雄的傷害爆發(fā)能力。因為提亞馬特的主動技能具有重置普攻的效果,使近戰(zhàn)英雄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打出“普攻→新月→普攻”的新月三連,如果再配合英雄自身重置普攻的技能,一套傷害爆發(fā)會更加可怕。另外提亞馬特重置普攻的能力,多少也能提高一些拆塔的速度。
雖然斯塔緹克電刃和日炎斗篷也有快速清兵和提高推線速度的效果,黑色切割者和幽夢之靈也是提高傷害爆發(fā)的重要裝備,但像提亞馬特這樣既能清兵推線,又能打傷害爆發(fā),且價格如此便宜的裝備,的確找不出第二件了。
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適合出提亞馬特的英雄,并且根據(jù)該英雄與提亞馬特的契合程度,給予給予1★至5★的適用度評分。如果這些英雄中有哪些是讀者朋友比較喜歡和擅長的英雄,那么不妨試試出提亞馬特,你一定會有驚喜的。
狂戰(zhàn)士奧拉夫適用度:★★★★
如今奧拉夫的玩家無論是上單還是打野,都要把輸出作為主要目的,純?nèi)獾膴W拉夫是沒有前途的,這一點相信用過他的玩家心里都清楚。但奧拉夫作為一個無瞬間切入能力的近戰(zhàn)英雄,在一般情況下也不大可能出全輸出裝,所以“提亞馬特+防御裝”就是不錯的半肉輸出套裝。奧拉夫雖然沒有重置普攻的能力,但被動和W技能可以提升大量攻速,而開啟大招后又能獲得海量的攻擊力加成,這使提亞馬特的新月三連既快速又有力。而且奧拉夫的E技能可以靠普攻縮減CD時間,靠新月三連可以更快恢復。
另外,奧拉夫開啟W技能后可以獲得最多21%的物理吸血,當奧拉夫出了貪欲九頭蛇后再攻擊成堆的小兵時,回血速度就會相當驚人。在團戰(zhàn)中奧拉夫也可以通過這個AOE吸血的方式使自己存活下來。
荒漠屠夫雷克頓適用度:★★★★★
鱷魚作為長期以來的熱門上單英雄,早在S3初期就有提亞馬特的打法。提亞馬特可以顯著提升鱷魚前中期的技能傷害,并且使鱷魚在不先出日炎的情況下也保證足夠的清兵速度。鱷魚的新月四連比較特殊,因為W有怒氣加成和眩暈效果,不能當做一般的重置普攻技能來用?!捌展ァ略隆展ァ鶺”的方式雖然可以打出最大傷害(因為在W的眩暈時間內(nèi)還可以繼續(xù)攻擊),但若不以W先手的話對方容易后撤逃走,這就無法打出后續(xù)的連招了;如果是“普攻→W→新月→普攻”的方式又會浪費W的眩暈時間。
其實鱷魚因為有兩段E可以突進的關系,并不需要一口氣把新月四連都打出來。平時在對A的時候用“普攻→新月→普攻”的方式來消耗,如果對方不后退的話那就攢夠50怒氣后用“普攻→W”的連招予以沉重打擊;如果對方逃走的話那就得E到他身邊并用W在第一時間留住他,這時候就不要再奢望先普攻再W了。
傲之追獵者雷恩加爾適用度:★★★★★
獅子作為游戲中突進能力最優(yōu)秀且擁有兩個重置普攻技能的英雄,非常適合用提亞馬特來打爆發(fā)傷害。在使用大招后,獅子最理想的連招是“普攻→強化Q→Q→新月→普攻”的新月五連,把兩段Q放在前面是為了享受攻速加成并使整套連招更加流暢。如果玩家操作嫻熟的話,這套連招在1秒左右就能全部打出來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而它一共可以造成6倍普攻外加60~300點兩段Q的基礎傷害,配合點燃和E技能,秒人簡直不要太輕松。當然,秒殺流的獅子狗光靠一把提亞馬特是不夠的,尤其是對方等級提升外加出了一些防御裝備后,6倍普攻的傷害顯然是不夠了,這時候需要獅子狗再出一些攻擊裝,比如骨齒項鏈、幽夢之靈和神圣之劍就是不錯的選擇,這樣的話完全有可能使對手還沒放出來技能就被秒殺。
如果獅子不追求瞬間秒殺,而是作為坦克來承受傷害并威脅后排英雄的話,輸出裝只需要提亞馬特和骨齒項鏈就夠了。這時候他應該以這樣的方式來打輸出:先“普攻→強化Q”,接著等待普攻間隔后“普攻→Q”,再等待一次普攻的間隔后“普攻→新月→普攻”。這個連招的耗時稍微長一些但傷害會更高,尤其是在拆防御塔的時候特別給力。但因為對方有時間后撤離開獅子的普攻范圍,所以玩家必須在對方有后撤意圖的時候用E減速,如果有冰錘或蘭頓來減速的話效果會更好。
放逐之刃瑞雯適用度:★★★★
光速Q(mào)A如今算是每位高端瑞雯玩家的基礎必修課,如果玩家習慣了“Q→右擊空地→A英雄”的操作流程的話,這個技巧應該說不是特別難,區(qū)別最多就是QA有多快罷了。而出提亞馬特的瑞雯則是要在光速Q(mào)A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境界,可能操作起來沒有多難,但時機的把握就需要玩家多實戰(zhàn)練習了。
光速Q(mào)A的核心思想是依靠瑞雯的多重突進能力使對手一直保持在瑞雯的普攻范圍內(nèi),并且利用“右鍵移動再普攻”的方式來取消技能的后搖動作,利用技能的起手動作來填充兩次普攻之間的間隔時間。而出提亞馬特的瑞雯則需要抓住對手尚未逃開普攻范圍的短暫時機打出新月三連,并在對方逃跑后再依靠突進技能貼身并繼續(xù)攻擊。
與普攻的光速Q(mào)A相比,加入新月三連也只不過多出了兩次普攻的傷害,但因為瑞雯開啟大招后有20%的攻擊力加成,多兩次普攻的傷害絕對不可小覷,而這些傷害又可以增加大招的斬殺效果。
惡魔小丑薩科適用度:★★★
小丑作為后期無力且打團醬油的英雄,最大的優(yōu)勢可能就在于出色的帶線能力,而對手要想抓死他是有一定難度的。提亞馬特在41分推時的作用非常顯著,只不過不要過早升級成貪欲九頭蛇,因為兩者的清兵速度差不多,九頭蛇的高吸血能力在清兵時用處不大,小丑可以還再出一個斯塔緹克電刃加快帶線速度,把41分推做到極致。另外,因為小丑在背刺目標時有20%的傷害加成,新月三連的傷害也會有所提升,不過新月攻擊那一下是不享受背刺加成的。
龍血武姬史瓦娜適用度:★★★★★
在提亞馬特未重做的時候,出了提亞馬特的龍女可以造成極高的傷害,因為她在龍形態(tài)下的Q技能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兩次,且每次攻擊每個目標時都可以造成分裂攻擊的效果,所以AOE傷害就會成倍增加,如果龍女出了多個提亞馬特(當時的分裂攻擊不是唯一被動)后就很容易秒殺扎堆的英雄。如今提亞馬特的分裂攻擊加入了0.05秒的內(nèi)置CD,使得龍女的龍形態(tài)Q技能只能觸發(fā)兩次分裂攻擊了。
盡管提亞馬特不再具有秒殺能力,但它依然是龍女的重要攻擊裝備。“普攻→新月→普攻→Q”的新月四連擁有4.8~5倍普攻的傷害,并且可以觸發(fā)4次E技能的百分比傷害,無論是切脆皮英雄還是對付坦克肉盾,都能打出不錯的傷害爆發(fā)。有些玩家在使用龍女的時候還會出一把智慧末刃或破敗王者之刃來增加攻速,這會使新月四連更有效率。當然,龍女并不追求秒殺脆皮,所以不需要出太多的攻擊裝備,一般情況下先出個提亞馬特就足夠用了,等身上的防御裝備成型后再考慮升級九頭蛇或者出攻速裝備。
亡靈勇士塞恩適用度:★★★
塞恩作為一名將要被重做的英雄,雖然在AP和AD路線上都存在著不小的問題,但兩個路線至少還是可以玩的。如果走AD路線的話,提亞馬特絕對是塞恩的必選裝備,比很多玩家選擇先出的紅叉要靠譜的多。因為塞恩的E技能最多可以增加65點攻擊力,外加大招又有50%的攻速加成,使新月三連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打出很高的傷害并為塞恩回復大量生命值,配合神圣之劍的效果會更優(yōu)秀。由于塞恩大招還可以根據(jù)自身普攻傷害來治療隊友,所以AD塞恩在保護后排隊友的時候往往有奇效。
另外塞恩和奧拉夫一樣,出了貪欲九頭蛇后再開大招就會有著極其變態(tài)的回血速度,可惜的是九頭蛇的AOE傷害無法轉換為給隊友的治療。
刀鋒之影泰隆適用度:★★★★★
泰隆作為一個能夠無條件切后排的刺客英雄,非常適合用提亞馬特來提升傷害爆發(fā)。在游戲前期提亞馬特提升的傷害可能比不過價格更便宜的殘暴之力,但到了游戲中后期,提亞馬特能使泰隆的一套連招多出2下普攻傷害,這是飲血劍和無盡之刃都未必能做到的事情。泰隆的攻擊裝越多,這多出的2下普攻傷害就越高。
另外泰隆有“普攻→新月→普攻→Q”的新月四連,而且這新月四連的傷害還可以享受到10%的被動加成(對移動能力受限的目標,新月攻擊沒有加成)以及最多15%的E技能加成,整套傷害相當高。如果泰隆再配合幽夢之靈或神圣之劍的話,即便在不用大招的時候也能打出相當高的傷害爆發(fā),這樣就可以把大招用于突進或是逃生,操作起來更加靈活。
巨魔之王特朗德爾適用度:★★★★★
巨魔作為近期崛起的強勢上單英雄,非常適合提亞馬特這件裝備。首先,巨魔的清兵能力比較慢,容易被對方把自己牽制在塔下,而在斯塔緹克電刃、日炎斗篷和提亞馬特這三件能快速清兵中,提亞馬特的價格最為便宜,早早買出來的話就可以把巨魔解放出來。
其次,巨魔也有威力十足的新月四連,但連招順序必須是“普攻→Q→新月→普攻”的順序,因為Q技能命中后可以最多增加40點攻擊力,使連招后半部分的傷害更高。當然,如果巨魔已經(jīng)用Q技能攻擊過敵方英雄或小兵,那新月四連的順序就無所謂了。
另外,巨魔的W技能可以增加自身攻速和移動速度,E技能可以降低對方的移動速度,在使用新月四連的時候不用發(fā)愁會被對方拉開距離。而巨魔的大招帶有削減護甲的效果,能讓巨魔的新月四連造成更多傷害。
蠻族之王泰達米爾適用度:★★★★
與其他傷害輸出型上單英雄一樣,蠻王也非常青睞提亞馬特這件裝備,筆者個人把它的優(yōu)先度放在斯塔緹克電刃和破敗王者之刃之前,畢竟這件裝備最便宜,可以讓蠻王早早就擁有高效的清兵能力。而提亞馬特升級后的貪欲九頭蛇能使蠻王不再為線上續(xù)航能力發(fā)愁,它的吸血能力在很多情況下是飲血劍都沒法比的。
“普攻→新月→普攻”的新月三連可以提高蠻王的怒氣積攢速度,在蠻王怒氣充足且有一定暴擊裝備的情況下,新月三連有可能打出一次暴擊,傷害爆發(fā)會相當兇猛。另外蠻王的Q技能還能帶來一定的攻擊力加成,滿血狀態(tài)下最多有25點攻擊力,空血時能激增到60點,對于新月三連的傷害有一定提升。
獸靈行者烏迪爾適用度:★★★
主Q的AD烏迪爾在前期擁有極其出色的傷害爆發(fā)能力,比起鱷魚和瑞雯這種英雄也不遑多讓,一開始會打的非常愜意。但AD烏迪爾的清兵速度十分拙計,如果不出提亞馬特的話就只有縮塔補兵的份,這就很難把自己的高傷害爆發(fā)打在敵方英雄身上,到了后期更是只有打醬油的份。
另外,雖然烏迪爾只有新月三連可用,但它的穩(wěn)定性卻非??煽?。借助熊形態(tài)下的眩暈和虎形態(tài)下的攻速加成,烏迪爾完全不用擔心被對方拉開距離。而且烏迪爾的新月三連能享受到虎形態(tài)的主動效果和被動效果的加成,總共有4.9倍普攻外加230點傷害,比很多英雄的新月四連傷害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烏迪爾的龜形態(tài)所提供的物理吸血能作用于貪欲九頭蛇的AOE傷害部分,回血速度相當驚人。烏迪爾在團戰(zhàn)時先用虎形態(tài)提升攻速,再切換到龜形態(tài)就可以大量吸血,這與奧拉夫出九頭蛇的思路是一致的。
皮城執(zhí)法官蔚適用度:★★★★
蔚作為一個突進能力極強的英雄有著無責任切后排的能力,但她的傷害爆發(fā)卻往往不盡人意,這一方面是因為打野的蔚往往沒錢出什么大件攻擊裝備,另一方面也因為Q技能需要蓄力1.25秒才能打出最大傷害,在切后排的時候往往沒這個時間去蓄力。如果蔚迫切需要提升傷害爆發(fā)的話,那提亞馬特就是個經(jīng)濟實惠的選擇。
由于蔚的E技能可以重置普攻且可以連續(xù)使用兩次(E有1秒的CD時間),所以她可以先通過“普攻→E→新月→普攻”的新月四連接在大招后,然后用快速釋放的Q技能突進貼身,并再打出“普攻→E”的小連招。這樣的話即便把快速蓄力Q技能的傷害忽略不計,整套連招下來也有6.3倍普攻外加10~130點傷害,并且還能觸發(fā)兩次W技能的百分比傷害,傷害爆發(fā)還是極其可觀的。
雷霆咆哮沃利貝爾適用度:★★
沃利貝爾雖然有“普攻→新月→普攻→Q”的新月四連,而且這個連招還能快速疊加W技能的層數(shù)以及觸發(fā)大招的傷害,但他的Q技能和蓋倫的Q技能一樣,一般都用于先手突進而不是打傷害爆發(fā),所以新月四連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用不上??紤]到沃利貝爾的清兵能力一般,大招也不能想用就用,所以需要出一些清兵帶線的裝備。而提亞馬特雖然能滿足沃利貝爾的這個需求,但和日炎斗篷以及斯塔緹克電刃相比,對他的適用度就差了不少。
齊天大圣孫悟空適用度:★★★★★
猴子作為近期崛起的強勢打野英雄,放在上單位置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差,他可能打不過鱷魚和瑞雯這種暴力上單,但在對抗龍女、蒙多這種偏重防守的上單英雄時就不會太吃虧了。如今的猴子一般都是當作帶團控的高爆發(fā)刺客來用的,提亞馬特在這個打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猴子的新月四連比較有講究:“普攻→Q→新月→普攻”的連招適用于E技能先手突進后的快速消耗,把Q技能放在前面的話可以讓之后的新月和普攻享受到破甲的收益,等對手打算反擊的時候再開啟W技能和對手拉開距離。如果是“普攻→新月→普攻→Q”的連招,之后一般都是直接接大招,這樣的話大招可以完整的享受到Q技能的3秒破甲時間。
如果猴子不需要用E技能先手,也不想把大招用掉的話,并且確定可以打贏對手的時候,可以采用這樣的連招方式:在貼身后先用“普攻→Q”起手,如果對方后撤的的話就直接用E技能突進,如果沒有后撤的話就等待下次普攻然后再接E技能。由于E技能的施法動作正好度過了普攻的間隔時間,最后可以用“普攻→新月→普攻”的新月三連收尾,整套連招基本上都可以享受到Q技能的破甲效果。
猴子在出了提亞馬特后可以不著急升級成貪欲九頭蛇,而是根據(jù)自己的打法再出一把幽夢之靈或黑色切割者。幽夢之靈適合對付單個英雄,與劍姬、劍圣、獅子這些刺客英雄的用法類似,并且可以再出一些攻擊裝來增加自身的傷害爆發(fā);如果出黑色切割者的話則是看重大招的AOE傷害,這就得多參與團戰(zhàn),并且要多補一些防御裝了。
德邦總管趙信適用度:★★★★
趙信雖然不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上單位置,但提亞馬特這件裝備還是蠻適合他的。提亞馬特的新月攻擊可以縮短兩次Q的間隔時間,使趙信可以更快的打出第三段Q的擊飛效果。另外趙信有Q技能重置普攻,有W技能增加攻速,所以“普攻→Q→新月→Q普攻”的新月四連非常厲害,可以最大限度發(fā)揮出趙信在前期的傷害優(yōu)勢。
不過趙信畢竟只有Q技能的三板斧,在中后期的傷害爆發(fā)能力就要落后于一般英雄,所以一般都不會當作刺客英雄來用,在出了提亞馬特后還是老老實實的補肉裝吧。
影流之主劫適用度:★★★★★
劫是少數(shù)擁有按百分比增幅傷害技能的英雄,只有波比、斯維因、泰隆、弗拉基米爾和劫有這樣的能力,其中劫的百分比增幅是最高的,達到了20%/35%/50%之多。不過劫的傷害增幅時間只有3秒,與波比那個長達8秒且傷害增幅有40%的大招有著不小的差距,所以劫需要想方設法提高傷害爆發(fā)才行。
提亞馬特的新月三連能夠使劫的大招期間多打出兩下普攻傷害,而且也不會妨礙到Q技能、E技能和破敗王者之刃的使用。另外劫的W技能可以提升25%的攻擊力,比瑞雯的大招還要更強一些,這不但能放大攻擊裝的效果,而且可以讓新月三連變得更有威力。
由于具備減速能力的破敗王者之刃也是劫的核心裝備,出的越早就有利于劫更好的完成單殺;而殘暴之力可以有助于提升前期的傷害爆發(fā),也是出的越早越好。這樣的話提亞馬特就只能放在這兩件裝備之后出了,好在它并不存在貶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