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俊,吉惠杰,李成成
(吉林化工學院 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鐵莧菜(A.australis)是大戟科鐵莧菜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鐵莧菜生于曠野、路邊等較濕潤的地方,廣泛分布于黃河流域中下游及長江以南各地[1],又名人莧、血見愁、海蚌含珠、撮斗裝珍珠、葉里含珠、野麻草等[2],為大戟科植物鐵莧菜全草,味苦澀性平[3],具有清熱解毒、消積、止痢和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痢疾、吐血、便血、崩漏、創(chuàng)傷出血等[4].鐵覓菜可以顯著改善腹瀉、便血、體質(zhì)量減輕、結(jié)腸腸膜潰瘍糜爛、充血水腫等癥狀,對于潰瘍性結(jié)腸炎具有療效[5],不同的提取液的抗菌效果也不盡相同[6-7],并且具有抗氧化作用[8].鐵莧菜有明顯的袪痰止咳作用[9],并且具有促進心肌組織的正?;墓δ躘10].鐵莧菜的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類化合物[11-12]、沒食子酸[13]、谷甾醇等甾醇類化合物[14]和多種揮發(fā)性成分[15].其中黃酮類化合物有蘆丁[4]、白楊素、高良姜黃素、山萘酚苷[16],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抗腫瘤等作用[17].
近年來,大孔吸附樹脂被廣泛應用于醫(yī)藥、環(huán)保和食品等領(lǐng)域,在中草藥研究方面也被廣泛應用.本試驗通過幾種不同極性的大孔吸附樹脂純化鐵莧菜總黃酮,篩選適合應用的樹脂,并且對純化工藝進行研究.鐵莧菜這一寶貴資源的高效利用,對促進優(yōu)勢資源轉(zhuǎn)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鐵莧菜購于河北安國市冷背藥材有限公司;蘆丁為自制,含量≥96%;無水乙醇、鹽酸、氫氧化鈉、亞硝酸鈉、硝酸鋁等均為分析純;AB-8、HPD-100、D-101、DM-301、DM130 由天津市海光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
RT-08 粉碎機:榮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KQ-250B 超聲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TU-18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1 對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確稱取干燥至恒質(zhì)量的蘆丁10 mg,加入60%的乙醇適量,超聲處理使之溶解,用60%的乙醇定容至100 mL,配制成濃度為0.1 mg/mL 的蘆丁溶液,備用.
1.3.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將鐵莧菜用粉碎機粉碎,過40 目篩,取50 g,分別加入15 倍生藥量的80%乙醇,85 ℃加熱微沸回流提取2 次,時間為每次5 h,合并提取液,過濾,旋轉(zhuǎn)蒸發(fā)至無醇味,即得鐵莧菜提取液,備用.
1.3.3 供試品最大吸收波長的測定
取上述供試品溶液1 mL 于25 mL 容量瓶中,加入5%的NaNO2溶液0.8 mL,搖勻,放置6 min,加入10% 的Al(NO3)3溶液0.8 mL,放置6 min 后再加入1 mol/L 的NaOH 溶液10 mL,搖勻顯色,定容,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得最大吸收波長為500 nm.
1.3.4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精確稱取0.1 mg/mL 蘆丁標準溶液0.0、2.0、4.0、6.0、8.0、10.0、12.0 mL 分置于25 mL 容量瓶中,加入上述顯色劑顯色,定容,以零管為空白.在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以蘆丁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求得標準曲線方程為:y=10.832C-0.001 5(C 的單位為mg/mL),R2=0.999 7,蘆丁質(zhì)量濃度在0.000 8~0.004 8 mg/mL范圍內(nèi)與吸光度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1.3.5 精密度試驗
取上述8.0 mL 標準品溶液,依照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 nm 處連續(xù)測定6 次,求得吸光度平均值為0.318,RSD 為0.345 1%,結(jié)果表明精密度較好.
2.1.1 樹脂靜態(tài)吸附與解吸考察
取處理后的樹脂AB-8、D-101、HPD-100、DM301、DM130 各4 g,加入到100 mL 錐形瓶中,加入40 mL 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1.344 5 mg/mL 的提取液,每5 min 振搖一次,每次10 s,共2 h,靜置48 h,過濾.取樹脂吸附后的藥液2 mL 于25 mL 容量瓶中,加入顯色劑,在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A,計算吸附率.將靜態(tài)吸附的樹脂抽濾至干,室溫條件下,加入100 mL 75%乙醇解吸,每5 min振搖1 次,每次10 s,共2 h,靜置48 h,過濾.分別取解吸后的藥液4 mL 于25 mL 容量瓶中,加入顯色劑,在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A,計算解吸率.結(jié)果見表1.
表1 鐵莧菜總黃酮的靜態(tài)吸附率與解吸率
從表1 可以看出,5 種樹脂的靜態(tài)吸附率較高的是D-101、HPD-100、DM301,其中解吸率較高的是D-101.考察這3 種樹脂的動態(tài)吸附與解吸效果,選出最適合的樹脂.
2.1.2 樹脂動態(tài)吸附與解吸考察
取處理后的樹脂D-101、HPD-100、DM301,各15 g,濕法加入到樹脂柱中,分別加入150 mL 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1.217 5 mg/mL 的提取液,以2 BV/h的流速進行動態(tài)吸附,收集吸附后的溶液3 mL 于25 mL 容量瓶中,加入顯色劑,定容,在500 nm 處測吸光度.再用250 mL 75%乙醇以2 BV/h 的流速進行解吸,分別收集解吸液4 mL 于25 mL 容量瓶中,加入顯色劑,定容,在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3 種樹脂在相同條件下的動態(tài)吸附與解吸效果,見表2.
表2 鐵莧菜總黃酮的動態(tài)吸附率與解析率
由表2 可以看出,DM301 的吸附與解吸效果較D-101 好,DM301 的吸附率雖然比HPD-100 的低,但解吸率比HPD-100 的高,以黃酮的解析量來看DM301 最高,故選擇DM301 進行樹脂進一步工藝優(yōu)化研究.
2.2.1 上樣液質(zhì)量濃度的考察
取DM301 大孔吸附樹脂5 份,各6 g,濕法裝柱,分別加入鐵莧菜總黃酮提取液(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2.924 mg/mL)以及稀釋0、2、4、8、16 倍的樣品溶液(體積分別為22.5、45、90、180、360 mL),先以2 BV/h 的流速進行吸附,分別收集過柱液并記錄體積,然后以75%乙醇各50 mL 以2 BV/h 的流速進行解吸,分別收集洗脫液并記錄體積,在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吸附率與解吸率.
表3 上樣液質(zhì)量濃度考察結(jié)果
由表3 可知,隨著上柱藥液質(zhì)量濃度的降低,吸附率逐漸下降,而解吸率逐漸升高,但隨著解吸率的升高,解吸量下降.綜合考慮,選擇質(zhì)量濃度為1.462 mg/mL.
2.2.2 動態(tài)吸附曲線的考察
取DM301 樹脂6 g(9 mL),濕法加入到樹脂柱中,加入適量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1.462 mg/mL 的鐵莧菜提取液,以1 BV/h 的流速進行動態(tài)吸附,收集流出液,開始時每1 BV(9 mL)為一個流份,共5 個,以后每5 mL 為一個流份,選擇不同流份依次顯色,于500 nm 處測定總黃酮含量,以流出液體積為橫坐標,流出液中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縱坐標,作動態(tài)吸附曲線,計算樹脂吸附量,結(jié)果見圖1.
由圖1 可以看出,當?shù)降? 個點時,吸附余液的濃度大于原液濃度的1/10,此時達到了目標物的泄露點,樹脂吸附黃酮量為65.79 mg.
圖1 動態(tài)吸附曲線
2.2.3 吸附速率的考察
取DM301 大孔吸附樹脂,濕法裝柱,加入鐵莧菜總黃酮提取液(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1.462 mg/mL)45 mL,分別以1、2、3、4、5 BV/h 的流速進行吸附,分別收集過柱液并記錄體積,取各樹脂吸附后的藥液于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吸附率.然后以75%乙醇各30 mL 以2 BV/h 的流速進行解吸,分別收集洗脫液并記錄體積,于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計算解吸率,結(jié)果見表4.
由表4 可以看出,吸附速率的大小對吸附率沒有太大影響,但解吸率隨著吸附速率的加快而降低,2 BV/h 時解吸率最大,其原因可能是吸附速率的快慢對樹脂吸附是否均勻有影響,吸附速率較快,樹脂吸附較均勻,解吸率較低,綜合考慮吸附速率選2 BV/h 為宜.
表4 吸附速率考察結(jié)果
2.2.4 解吸液質(zhì)量濃度的考察
取DM301 大孔吸附樹脂,濕法裝柱,分別加入鐵莧菜總黃酮提取液(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1.416 mg/mL)45 mL,以2 BV/h 的流速進行吸附后,收集過柱液并記錄體積,分別以30%、50%、75%、95%乙醇各30 mL 以2 BV/h 的流速進行解吸,分別收集洗脫液并記錄體積,于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計算解吸率,結(jié)果見表5.
由表5 可以看出,在其他純化條件相同時,隨著解吸液乙醇濃度的增大,解吸率先增大后減小,所以最佳解吸液乙醇濃度為75%.
表5 解吸液乙醇濃度考察結(jié)果
2.2.5 解吸速率考察
取DM301 大孔吸附樹脂5 份,各6 g,濕法裝柱,分別加入鐵莧菜總黃酮提取液(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1.395 mg/mL)45 mL,以2 BV/h 的流速進行吸附后,分別收集過柱液并記錄體積,分別以75%乙醇各30 mL 以1、2、3、4、5 BV/h 的流速進行解吸,分別收集洗脫液并記錄體積,于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計算解吸率,見表6.
表6 解吸速率考察結(jié)果
2.2.6 洗脫終點考察
取DM301 大孔吸附樹脂1 份6 g,濕法裝柱,分別加入鐵莧菜總黃酮提取液(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1.489 mg/mL)45 mL,以2 BV/h 的流速進行吸附后,收集過柱液并記錄體積,以75%乙醇適量以2 BV/h 的流速進行解吸,分別收集1/3 BV 的洗脫液,于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計算總黃酮含量,結(jié)果見圖2.
由圖2 可以看出,當洗脫液用量到第10 個點時(10/3 BV),洗脫液中總黃酮的質(zhì)量濃度已經(jīng)較低,當洗脫液用量到第12 個點時(4 BV)時,已經(jīng)基本將總黃酮洗脫完全,為避免造成資源浪費,選擇洗脫液用量為10/3 BV(30 mL).
圖2 洗脫終點曲線
2.2.7 上柱液pH 考察
取DM301 大孔吸附樹脂7 份,各6 g,濕法裝柱,分別加入鐵莧菜提取液(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1.489 mg/mL)45 mL,分別將pH 調(diào)為1、2、3、4、5、7、9 的溶液加入柱內(nèi),以2 BV/h 的流速進行吸附,收集過柱液,于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吸附率.然后以75%乙醇各30 mL 以2 BV/h 的流速進行解吸,收集洗脫液,于500 nm 處測定吸光度,計算解吸率.結(jié)果見表7.
表7 上柱液體pH 的考察結(jié)果
由表7 可以看出,在其他純化條件相同時,隨著上柱液體pH 值的增大,吸附率先增大后減小,吸附率與解吸率有明顯的變化趨勢,綜合考慮吸附率與解吸率,上柱藥液pH 值選擇為4.
為了考察上述優(yōu)化工藝的穩(wěn)定性,采用最佳工藝條件,進行3 次驗證性試驗,計算干浸膏中總黃酮的純度,結(jié)果見表8.
表8 工藝驗證試驗考察結(jié)果
由表8 可以看出,經(jīng)DM301 大孔吸附樹脂處理的鐵莧菜提取液,干浸膏中總黃酮純度由7.4%提高到平均30.9%,且具有較好的重現(xiàn)性.
對5 種不同型號的大孔吸附樹脂進行了鐵莧菜總黃酮純化試驗,5 種樹脂均為非極性或弱極性的樹脂,適于對黃酮類化合物進行純化,從吸附量確定了DM301 型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鐵莧菜總黃酮的效果比較理想.其最佳工藝為:上柱藥液質(zhì)量濃度為1.462 mg/mL,藥液pH 值為4,吸附速率為2 BV/h,再用10/3 BV 的75%乙醇以2 BV/h 的流速洗脫,解吸率平均可達到90%,干浸膏中總黃酮的含量由原來的7.4%提高到30.9%,樹脂富集倍數(shù)約為4.5 倍,表明DM301 型大孔吸附樹脂對鐵莧菜總黃酮具有一定的純化性能,為鐵莧菜總黃酮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1]祝凌云,閩惠卿,林綏.鐵莧菜屬植物的研究現(xiàn)狀[J].海峽藥學,2008,20(6):88-90.
[2]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778.
[3]鄧莉,胡晉紅,魯瑩,等.鐵莧菜水鐵莧菜對潰瘍性結(jié)腸炎模型大鼠抗氧化和抗NO 自由基作用[J].中成藥,2007,29(1):36-40.
[4]王曉嵐,郁開北,彭樹林.鐵莧菜地上部分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2):1415-1417.
[5]鄧莉.鐵覽菜抗?jié)冃越Y(jié)腸炎的藥效、機制及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
[6]向秋玲.鐵莧菜不同溶劑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360-362.
[7]梁曾恩妮.鐵莧菜主要功能成分及其體外抑菌研究[D].長沙: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1-32.
[8]王春景,胡小梅,劉高峰,等.鐵莧菜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及抑菌活性[J].光譜實驗室,2012,27(3):797-802.
[9]李洪亮,丁冶青,孫立波,等.鐵莧菜止咳祛痰作用的實驗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4):856-857.
[10]Kalla C Mouli,Tartte Vijaya,Sirpurkar Dattatreya Rao.鐵莧菜葉提取物抑制大鼠實驗性心肌缺血的生物化學和組織病理學研究(英文)[J].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報,2012,10(7):784-792.
[11]葛任新,李月娥.不同產(chǎn)地鐵莧菜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7(1):42-43.
[12]王春景,劉高峰,李晶,等.鐵莧菜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及清除羥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光譜實驗室,2010,27(3):707-802.
[13]魏學軍,陳明,余躍生,等.正交試驗優(yōu)選黔產(chǎn)鐵莧菜中沒食子酸的提取工藝[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21:27-29.
[14]賴昕,梁敬鈺.鐵莧菜屬藥用植物的研究[J].海峽藥學,2013,24(12):1-6.
[15]王曉嵐,鞠輝軍,王曉紅.鐵莧菜屬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和藥物活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15):20-21.
[16]Perry L M.Medical plant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attributed properties and uses[M].Cambridge:MIT Press,1980:137-145.
[17]鄢春旻.黃酮類化合物抗病毒及抗炎活性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