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東岳
編輯同志:
我所在公司實行的是計件工時制,即只要員工每天完成規(guī)定數(shù)量的合格產品,公司便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員工支付當月工資。從半個月前起,為能提早時間回家過年,而又不耽誤自己的工作、影響公司生產,我便主動延長下班時間,且常常工作到很晚,甚至雙休日也照常上班、延時,希望能盡快提前完成全月的生產任務,以便“擠出”更多的時間。公司雖然對此表示認同,但又明確表示,因公司并沒有要求我加班,也沒有對我增加任何產量,故我的情況不屬于加班,我無權要求支付加班費用。請問,公司該說法對嗎?
讀者:汪玉萍
汪玉萍讀者:
公司的說法是正確的。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十三條第二款也指出:“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即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雖然和其他用工形式的勞動者一樣,可以成為加班的主體,并獲得相應的加班工資,但其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二是屬于“用人單位安排加班”或“延長工作時間”。與之對照,本案情形并不在上述情況之列,甚至完全與之相違:一方面,你的延時等行為,只是為了提前完成自己全月的核定任務數(shù)額,而不是發(fā)生在完成全月的核定任務數(shù)額之后。你并沒有增加額外的勞動總量,也沒有為公司帶來更多的效益。你的目的只是為了使自己能早點回家過年,帶有“私心”性質,即主觀上并不是出于為公司考慮。另一方面,你在規(guī)定的每天工作時間之外,乃至雙休日也照常上班、延時,并非來自公司的意愿與安排,公司沒有要求你這樣做,更沒有強制你必須這樣做,而完全是出自你自己的主動和自愿,即不屬于公司安排加班或延長你的工作時間,甚至完全與公司的安排無關,更何況你所花的時間,實際上也將通過此后工作時間的縮減和你提前回家過年得到補償。因此,你的這種情況并不屬于加班,也就無權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