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
多年前就已萌生去福鼎一些寺院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品一杯法師沖泡的禪茶,感受肅穆古剎所帶來的禪韻茶境。只是每次去福鼎總是匆匆來又匆匆去,始終未能了卻心愿。這次借由與“品品香”商議茶事之際,得緣來到了煙雨朦朧中的棲林寺,在一杯老白茶的意蘊中,感受到了“棲林煙雨”的千古絕唱,可謂是悠哉吃茶來,樂哉吃茶去。來與去,既是時空的轉(zhuǎn)換,又是與棲林寺住持德清法師的一種緣分。
春雨隨著微風(fēng)慢慢飛揚,形成淅淅雨絲、瀝瀝霧氣,給霧中棲林寺的山色蒙上了一道靚麗的色彩。這,就是福鼎千古絕唱的“棲林煙雨”,也是福鼎桐城八景之一。當年南宋詩人王十朋因北上臨安面君路過這里,久聞棲林寺名而駐節(jié)留宿,親自體驗了“棲林煙雨”的妙境,興贊一首寓意深遠的詩作:
我如倦鳥欲棲林,喜見禪僧棲處深。
家住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歸心。
正是這首詩韻清新、禪之意味濃郁的佳作,遂為后人喜愛而傳唱不絕,成就千年古剎“棲林煙雨”的一段歷史佳話。
在去棲林寺的路上,聽隨行開車司機說,棲林寺的德清法師存有二十幾年的老白茶,一般不太輕易示人,只有有緣之人方能享用這極其珍貴的白毫銀針茶。司機的不經(jīng)意一說,卻讓我怦然心動。學(xué)生雯雯在一旁顯得非常自信:“我和德清師父很熟,想必一定能喝到這杯茶?!痹掚m如此,但我還得裝作輕描淡寫地告訴雯雯:“諸事隨緣”。
汽車經(jīng)過棲林寺牌樓大門,緩緩盤坡而上駛進了肅穆而又安詳?shù)臈炙略?。在一處曲徑通幽的小竹園里停留,雯雯急忙打電話給德清法師,問是否在寺院丈寮,法師回答說正在趕往寺院途中,并囑咐雯雯帶客人到茶寮室自行泡茶,稍后一起用午齋。雯雯轉(zhuǎn)述此言時,心中甚喜!
一泡茶的功夫,德清法師笑容可掬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身邊還帶來了一位山西茶客。茶人相聚,自是緣分,大家與德清法師合十互道吉祥后,便圍繞著禪與茶的話題漸漸展開。德清法師告訴我們,棲林寺過去寺產(chǎn)中就有茶園,僧人采茶、制茶是為常態(tài)事務(wù),這在福鼎大部分寺院里具有普遍性?!拔母铩焙蟛鑸@變?yōu)樯a(chǎn)隊的財產(chǎn),出家人走的走,散的散,別說制茶,連茶也沒得可采。說到這,德清法師微笑地嘆了嘆:“說起來,這些都是遙遠的往事了?!睆牡虑宸◣煹男β曋形覀兏杏X到他的親近可人、樂觀平和,看來這泡老白茶是喝定了!果不其然,當?shù)虑宸◣煹弥覀兿肫芬黄匪舸媪硕嗄甑睦习撞璧脑竿?,不假思索地道出一聲“好!”隨后便走出茶寮取茶而去。那份誠意、那份慈悲,讓在場人不約而同地沾沾自喜:“茶聚有緣人??!”
不一會兒,只見德清法師雙手捧著一罐老白茶而來,頓時把茶寮短暫的寧靜給打破了。雯雯是白茶仙子,自然擔當沖泡老白茶的重任。儲存二十多年的老白茶,尤其是白毫銀針已變得非常稀有,實際上它的藥用價值遠大于品用價值,就連福鼎本地人也在到處尋覓老白茶的芳蹤,誰家有個頭痛發(fā)熱之人,都會選擇老白茶解之,久而久之,自成習(xí)俗。
老白茶一經(jīng)沸水催熱,剎那間立刻變得烏黑——像墨。從生化原理分析,越久越黑。隨著雯雯嫻熟手法的幾番起落,藥香味彌漫在了幽靜清妙的茶寮室。聞之細品,品之細問,此茶樸真至昧,入口回韻,大有塵囂盡滌、物我兩忘的妙曼之覺。德清師告訴我們:“這款老白茶是他在太姥山禮佛時,一位同僚方丈悉心珍藏贈與少量,今日有緣與大家分享,實感幸甚?!钡虑宸◣熤t遜有加,不由讓人心生感念。雯雯說:“沖泡品享兩次,隨師用齋后,再在爐中烹煮細啜,如何?”德清法師贊同,大家隨之附和。
德清法師在齋堂為我們準備了一桌可口清香的飯菜,我們把這份感恩記在了心里,但也毫不客氣地實行了“清盤”政策。聽德清法師說,蔬菜是寺里租地在寺外自種,由居士們打理,由于出家人不多,倒也自用有余。
午齋后,跟隨德清法師的腳步走出山門,感受西林煙雨里的獨特韻味,也讓我們沾染一下王十朋詩中的古意。棲林寺院的周邊,老松翠竹隨處可見,林間的茶芽也開始綻露清嫩,這里四季花香不絕,景色迷人。在與德清法師漫步交流中得知,始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三年(938年)的古老棲林寺,遠近聞名,但自宋以后屢有興廢。棲林寺地處桐山溪北地帶,背靠景色如畫的鰲峰山,抬頭望去,一條小路彎曲向上,與福鼎另外一座有名的昭明寺遙相呼應(yīng)。
此時,細雨朦朧中的禪院,更透著一種清雅、淡遠的意境。在建的大雄寶殿初具規(guī)模,與山腰上的琉璃光殿上下守望。曲折回廊,充滿著佛家清寧的文化氣息。抬頭仰望,山色如黛的鰲峰山,煙靄漫如輕紗,幽谷煙雨彌漫,眼前的煙花迷離山色,實在惹人動情。
“煮老白茶去嘍!”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一下驚醒了沉醉在“棲林煙雨”景致中的夢幻人。老茶度化有緣人,去茶寮聆聽法師開示,于是大家不由自主加快了腳步向茶寮走去。
齋后一碗茶是謂“和尚家事”,我等茶一碗,是謂對德清法師的肅然起敬和對老自茶的迷戀。今生有緣,不僅在經(jīng)聲朗朗的棲林寺品到了一款真正的老白茶,也親身體驗了古人筆下“棲林煙雨”的妙境,心境油然會意在千古棲林寺悠悠的鐘聲之中,梵音中忽然感悟“端起茶杯,放下一切”的妙義,繼而走向了一條讓人神往的禪心茶路。
棲林寺的一碗老白茶,茶湯里承載了千載棲林寺的煙雨朦朧,浸潤著棲林寺晨鐘暮鼓的經(jīng)聲朗朗,在天下禪林景觀中,棲林寺那一味禪與一碗茶的內(nèi)涵愈加變得渾樸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