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作者:徐迅雷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萬國之上還有人類在》是雜文家徐迅雷的新雜文集。恕我孤陋寡聞,為啥起這么個名字,什么意思呢?瞅著書名,我納悶了半天。后來在我找到了出處,書中有一篇雜文名字就叫《萬國之上還有人類在》,在這篇文章中徐迅雷注釋道:“這是源自胡適先生譯筆的一句名言。1914年,胡適在《國家主義與世界主義》一文中,引用了美國學者Goldwin Smith的一句話,原文是‘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胡適先生當時將它譯為‘萬國之上猶有人類在;今人為了口語化,說成更順口的‘萬國之上還有人類在。”用這個作為書名,我想作者應該是想強調(diào)人的價值是高于一切的。
對于徐迅雷,我是不陌生的,雖然不曾相識與謀面,但是我也曾一度熱衷于時評雜文,徐作為報刊評論員和雜文名家,關(guān)于其人及其文,我自然要耳濡目染了。徐迅雷大學畢業(yè)留校6年,后又到政協(xié)當了6年秘書,再下派到江南小鎮(zhèn)當鎮(zhèn)委書記?!耙驗楦械皆俨桓勺约焊信d趣的事,這輩子要廢了”,他辭官不做,在沒有任何社會保障的情況下,到杭州從事媒體工作。不做鎮(zhèn)委書記,當“臨時工”記者,讓人驚愕,也是令我頗感欽佩的。雖然我也聽過一些為官者的厭倦話,說自己不適合從政,心灰意冷,但是最終能主動舍棄的幾乎沒有,至少十幾年來在我周圍未遇見一個。他說:“為了自己的興趣,為了寫作的夢想,當別人忙于‘更上一層樓的時候,我是‘更下一層樓。”據(jù)說,徐迅雷堅持每年捐出十分之一的工資獎金給《都市快報》陽光助學項目,至今他還騎著一輛十多年前的破舊自行車??梢?,他是敢于做自己的一個人,而在同事的眼中,他也是特立獨行的一個人。
這本雜文集以“人與人性”為主題,亦可用徐迅雷以前的一本書的名字來概括—只為蒼生說人話。編輯推薦語為:作者深厚的人間情懷,洋溢于字里行間,蕩漾在人類時空,感人肺腑,動人心魄,發(fā)人深省。人心人性、人權(quán)人本、人道人倫、人世人寰、人馬人面、人杰人文……萬語千言匯成一句話:萬國之上還有人類在!僅僅看那一篇篇雜文的題目—《萬利之上要有生命在》《萬眾之上還有人性在》、《萬國之上還有真愛在》《唯有生命拯救不能放棄》《尊重人,尊重人性》,就能大致猜到作者抱著什么樣的思想和情懷。以前,在網(wǎng)上或報刊,我零星看過他的文字,這次是第一次集中讀他的雜文,算是對其雜文較為全面的一次感受吧。他仗義執(zhí)言,敢怒敢評,對批評對象直接指名道姓,這是有風險的,他不會不知曉,他的文章中多次引用過跨省追捕的案例。
徐迅雷說:“‘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文。這是我讀雜文的要求和寫雜文的追求?!r評之素材,寫雜文之華章,是我現(xiàn)時寫作的一個基本理念?!比绻毞制饋?,此雜文集中,有純雜文,也有時評。相對于短平快、犀利的時評,我更喜歡看有縱深感文化味的雜文。因為時評雖暢快淋漓,但倉促而就事論事,往往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沒韻味、沒嚼頭。而從時評到雜文也是徐迅雷的實踐與追求。相對于時評,雜文更具生命力,不只是時效,還因其含蓄,他希望“用雜文的筆法,像中藥一樣潛移默化的去影響,發(fā)揮作用?!痹谀切╇s文中,他旁征博引,將古今中外數(shù)據(jù)、事例、名言警句等,信手拈來。我驚訝于他何以了解那么多領(lǐng)域,何以掌握那么多典故。他曾說:每天以10個小時的讀書、學習、思考,支撐兩小時的寫作。而據(jù)我所知,許多時評寫作者讀書和寫作的時間比例與徐迅雷的正好相反。
不過,我不太習慣其雜文里的抒情部分?;蛟S是為了說理的需要,或許是自己的情感不吐不快,或許是對文本的美感有著一以貫之的迷戀,其雜文中不乏抒情成分。不論抒情水平之高下,看到雜文里的抒情字句,我就感到一絲別扭。徐迅雷的雜文中有“我想”的字句,有時他會以自己的常識來為所寫之人物設定一些場景,或者為了贊揚,對贊揚對象有溢美之詞。比如他寫道:“琳達夫婦與小凱麗的故事,感動了人類世界;琳達夫婦對孩子的愛,是人類之愛的至高境界。”“感動人類世界”,此言有點大而浮吧?“是人類之愛的至高境界”,變賣家產(chǎn)為養(yǎng)女治病,這樣的愛的確偉大,但可稱為至高嗎?如果覺得我純粹是雞蛋里挑骨頭的話,再看下一句:“我真的不敢想象,人類如果失去擁抱,世界將會怎么樣?可以肯定地說,人類的擁抱史肯定比人類的接吻史要長。至少也能長上一秒鐘,我相信古人是先抱住,再親吻的。就把擁抱當作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chǎn)吧!”沒有擁抱,世界就會有極大改變嗎?先用兩個“肯定”來說人類的擁抱史比接吻史長,請問證據(jù)何在?光“肯定”是不行的,拿出證據(jù)比說多少個“肯定”都有說服力。后來又補充道“至少也能長一秒鐘”,可見先前的說法并無憑據(jù),完全出自臆斷。這樣的抒情,放在別的類型文章里也許也無不妥,但在說理文里,會降低文本的說服力?;蛟S因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太想在文字中釋放自己的理想了。
在文字中,他就是一個理想的歌者,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丑陋現(xiàn)象給予痛批,而對人世間的美好事物與情感則給予大力歌頌,表達自己的人生向往和人文追求?!叭松虝海攦?yōu)秀?!彼谖淖种?,釋放著自己的激情,實現(xiàn)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為了寫作的夢,為了心中的真。不妨用其中一篇雜文的題目概括徐迅雷的價值觀,“我來過,我笑過,我愛過”。他寫道:“為公共幸福而擁有知識和使用知識,這是智識者的必備條件。只有智識者,才是權(quán)力的制約者;只有智識者,才是社會減災器;只有智識者,才是公共幸福的創(chuàng)造者。缺乏了智識分子的獨立與創(chuàng)造,文化社會的危機必然凸現(xiàn)?!北池撝鴱娏业纳鐣熑胃泻蜌v史使命感,他想做的,我想就是“有大勇氣與大智慧”的智識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