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24日,美國陸軍中將格羅夫斯在給馬歇爾的報告中,就提出了對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的4個目標:廣島、長崎、小倉和新潟。到7月底確定了其中的3個目標,格羅夫斯在他的回憶錄中明確寫道:“廣島是第一目標,小倉是第二目標,長崎是第三目標?!睘榇?,美國從一開始就準備了3顆原子彈。美國空軍509飛行大隊還準備了7架飛機,用于投擲這3顆原子彈。
據(jù)史料記載,1945年8月9日凌晨3時49分,兩架B-29轟炸機和兩架偵察機從美國提尼安空軍基地的跑道上飛快地掠過,向轟炸地點飛去,當他們到達小倉上空時,天空中陰云翻滾,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標,結(jié)果飛機用了45分鐘時間在小倉上空來回飛了3次,最終決定放棄轟炸小倉而飛向第二目標長崎。長崎上空同樣是云霧重重,但是這一次飛機是不可能帶著核彈返回的,于是臨時決定采用雷達轟炸,當飛機做好投彈準備時,空中的云霧突然散開,出現(xiàn)了一個清晰的大洞,轟炸員透過這個大洞,看到了山谷中的一條跑道,果斷地把兩顆核彈投了下去…… 事后美國戰(zhàn)略轟炸統(tǒng)計局估計,約有3.5萬人死亡,6萬人受傷。原子彈是投下了,但兩顆原子彈只爆炸了一顆。
由于爆炸的這顆原子彈,偏離目標約2000米,所以較之廣島危害程度比較輕,另一顆未爆炸的原子彈,并沒有受到損害。接到報告后,日軍大本營立即派人將這顆沒有爆炸的原子彈嚴密看管起來。
日本因禍得福得到了一顆原子彈,可是日本成為戰(zhàn)敗國已成定局,而且帝國大學的原子加速器已遭到了美國飛機轟炸的破壞,要制造原子彈已不可能了。后來,日本人從民族利益考慮,決定將原子彈交給蘇聯(lián)。
由于蘇聯(lián)已經(jīng)從參加過美國原子彈試驗的英國科學家法拉奇那里得到了美國原子彈試驗過程中重要的科技情報,又從日本人手里得到了這顆沒有爆炸的原子彈實物,加上蘇聯(lián)人的聰明才智,很快就在1949年8月29日4時,首次爆炸成功了蘇聯(lián)第一顆原子彈。 摘自《人民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