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惠清
摘要:目前大多數的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化學基礎都不夠扎實,化學學習的能力也不強,學習的方法過于呆板,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態(tài)度比較消極,這嚴重影響了中職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要想改變目前中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狀況,就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開展個性化的教學,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提升中職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化學個性化教學教學思路方法研究教學分析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化學基礎薄弱,并且學習能力不強,多數學生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差,并且還有一部分學生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厭學情緒,如果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會給化學課程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了能夠改變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這些問題,老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個性化的教學,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化學課程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結合實踐,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實施個性化教學的相關策略,以期待能夠更好地促進中職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
1.中職化學課程的教學要注意化學知識的銜接性
首先,是與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的銜接。中職學生大多數化學的基礎比較差,這是因為多數學生在初中階段時化學知識并不牢固,而到了中職階段,根據專業(yè)的需要,化學還細分成幾門學科來學習,內容多而且化學知識的難度加大了,這給學生的學習造成比較大的困難。中職階段的化學的知識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之上的,是對初中化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這就需要在教學中開展必要的銜接性教學,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在講授化學知識的時候,可以先對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進行復習,在學生掌握了初中化學的內容之后再引入新的教學內容,例如,在《無機化學》中講到“氧化還原反應”時,可以先給學生復習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概念和相關的反應方程式,有了對初中知識的回顧,學生學習起來不會覺得陌生,對繼續(xù)學習專業(yè)化學知識也就會更有信心。
其次,幫助學生建立與專業(yè)知識之間銜接的思維方式。初中時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難免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接觸更多的是理論知識,而中職的專業(yè)化學學習就完全不同了,更注重實用性,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與應用能力,要具有抽象思維,知識有一定的邏輯性和嚴密性。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實際應用與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以企業(yè)生產中的相關知識作課堂實例,去講述課本上的的某一個理論知識,例如在講《有機化學》中的酚與醌結構之間的轉變時,可以用“牛仔布染色過程”作例子,通過講述“還原染料染色的原理”說明醌被還原成酚結構而上染,酚被氧化成醌而顯色,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理解這個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引發(fā)起學生產生的好奇心,提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對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可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個緊密的知識網絡,就能更好的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中職化學課程的課堂教學要注重情境教學的應用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基礎知識薄弱,部分學生還存在一定的厭學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培養(yǎng)學生具良好的思維方式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2.1首先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的思維情境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化學課程教學要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應當將多種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瘜W課程本身和生活與生產的內容密切相關,這就要求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創(chuàng)設真實的具體的思維情境,以此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感性認識,可采用多媒體圖片展示或播放視頻手段,如,優(yōu)酷網上可搜集“維生素C的鑒別”等視頻,讓學生能夠對化學知識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化學知識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促進學生學習興趣。
2.2在教學中還要創(chuàng)設科學的問題情境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學中,老師創(chuàng)設必要的問題情境,這樣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更好的啟迪學生的智慧,進而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化學知識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詢問學生“飲水機的消毒方法有哪些?”這種和現實生活結合比較緊密的問題,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往往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使得學生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得到發(fā)揮,這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2.3中職化學課程的課堂教學要營造賞識情境
“人性最為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賞識”,這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一句話,這說明大多數的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賞識。課堂上,老師要抓住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都應當給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表揚。作為老師,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學生,賞識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認可,認為通過努力還是可以學習好化學知識的。在老師不斷的賞識中,學生也就能夠很好的找到學習的動力,學習的熱情自然會得到鼓舞。通過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應用賞識教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被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學生自身也就有了愉快的精神體驗,進而對化學學習更加有信心,也會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
3.中職化學課程的實踐教學與社會調查對個性化培養(yǎng)起了關鍵作用
職業(yè)學校的化學教學應該根據的企業(yè)的實際生產情況需要來安排教學內容,進行實踐性教學,增強學生的個人實操技能,化學知識能夠學以致用,這對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立竿見影的促進作用。
3.1學生在探索性的實驗中發(fā)現自我
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能夠獨立的去發(fā)現問題和獲取知識,化學理論得以驗證與延伸,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自己的見解,敢于對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識進行提問,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激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習慣,使得自身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等得以提高,從而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
老師應對化學實驗內容上有所側重地安排,使實驗內容盡量貼近的企業(yè)的生產實際需要,使學生能夠更高效率地掌握專業(yè)化學知識,增強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在實際操作中積累更多的操作經驗,從而提高個人的實操技能水平。例如,在合成甲基橙染料時,老師給學生設計了一套先有機合成后用產品對棉布進行染色的操作流程,學生就顯得很有積極性,因為最終看誰染的布樣最漂亮,這就意味著從合成染料開始到染色的每一步都要很小心,包括溫度的控制、濃度的控制、時間的控制、PH值的控制等,這些與生產應用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感覺到很有挑戰(zhàn)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各種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和解決,使得學生積極的展開討論和思考,為了得到更好的實驗結果,學生會主動去查閱更多的文獻資料,這可以為化學課程的學習營造比較好的學習氛圍,達到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教學效果。
3.2積極帶領學生到企業(yè)進行實踐性教學或社會調查
盡管學校實驗室里給學生提供了不少的實驗機會,但這與企業(yè)里真正的操作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一方面,企業(yè)車間里的大型機器,操作上與實驗室完全不同,在學校是不可能讓學生看得到這些設備的。另一方面,企業(yè)里的使用的生產方法和操作方式日新月異,在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的今天,現代化的生產方式不斷更新。因此,定期帶學生下廠實習和社會調查是很有必要的,讓學生了解專業(yè)中的各行各業(yè),實地了解生產原理,了解機器操作,積累實踐經驗,這些都是為學生將來畢業(yè)后順利就業(yè)奠定扎實的基礎。通過對行業(yè)的了解和對市場的了解,學生腦海當中對學校的學習的目標更加清晰了,回到學校更有目的性地、有方向性地進行學習,學生明確了學習的方向,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3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撰寫實驗與實習報告
無論是實驗還是實習,撰寫實驗報告或實習報告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可以強化學生對于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鞏固,第二是能夠讓學生學會對實操進行文書性的總結和數據處理,歸納工作經驗,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等。
對于實驗報告,老師應根據不同的實驗內容而對學生撰寫實驗報告有不同的的要求,如實驗目的、實驗原理、操作步驟、數據記錄、現象記錄、數據處理等對不同的化學課程有所側重、有所強調。如《分析化學》中的滴定分析,對數據的處理就應該加強指導,有些學生不僅僅是化學知識基礎差,數學基礎也不好,因此,在撰寫實驗報告除了上述常規(guī)的內容要完整以外,在數據處理方面就要加倍用心指導,如三次平行滴定的結果,怎樣計算濃度,怎樣求偏差,怎樣求相對偏差等,無不需要老師細心指導,甚至要一對一有針對性地輔導。而《有機化學》的制備合成實驗的指導方向則不同,有機合成的成功與失敗,產量的高與低,產品的質量如何,指導方向是分析整個操作過程,分析各種反應條件,分析涉及到書本以外很多的知識。不同的學生,實驗結果的情況不一樣,需要老師針對性的指導,才能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實驗得出最終的結果。實驗結果與結論能否得出,會影響到學生下一次的實驗信心,也是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知識的信心。
而實習報告則需要學生個人寫實體應用文的能力就更高了,下廠參觀或實習后,也許學生還不知道要寫些什么,這時候需要老師給出一個基礎模版要求,列出要寫的大項目,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可根據自己在不同的實習場所,從事不同的實習工作,撰寫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報告,這樣老師針對不同的實行習內容進行指導,幫助學習完成一個完整的實習過程,避免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同時也給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一片天地。
可見,分別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撰寫實驗與實習報告更是體現個性化教學的很重要的渠道。
小結:
總的來講,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化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從實際出發(fā),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出更多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在愉快和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化學知識,促進化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楊慶榮.對學生實施個性化教學的思考[J]. 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2)
[2]仲玲.探究高中歷史個性化教學[J]. 新課程(教研). 2010(12)
[3]張杰. 化學教學怎樣從初中順利過渡到中職[J]. 考試周刊. 2010(52)
[4]陳亞玲.中職化學課堂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