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煜書法和他的“金錯刀”

      2014-04-29 00:44:03王永貴
      收藏界 2014年8期
      關鍵詞:虞世南大字李煜

      王永貴

      網上有很多人在問,李煜的書法是什么樣的?關于李煜的書法資料,除了南唐畫家趙《江行初雪圖》上的題字,及李煜的行草《入其國帖》傳世,網上能找到的非常少。關于李煜的書法介紹,有三個關鍵詞:他傳“二王”執(zhí)筆法,稱為“拔鐙法”,傳說中的“金錯刀”,和大字“撮襟書”。

      李煜(937-978年),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他于961-975年在位。讀者對這位南唐皇帝的了解,除了知道他是一位性情軟弱的末代君主,再有就是一位悲情詞人。如著名的《虞美人》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的詞,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如他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近代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李煜對宋詞的貢獻時說:“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彼f溫庭筠的句子秀逸,韋莊的詞骨氣秀逸,而李煜的詞則是精神秀逸。王國維還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p>

      在史書中對著名人物的描寫,都帶有一些宗教神跡色彩。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傳說李煜的一只眼睛有兩個瞳孔,在相學中被稱為“雙瞳子”。具有“雙瞳子”的人比較仁慈,傳說上古帝王中舜,是上古帝王中的仁君,他的眼睛中也有一個“雙瞳子”。

      李煜的家庭出身為漢族,江蘇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相傳生于天祚三年(937年)七月初七,這一天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F(xiàn)代的年輕人早把這一天,看做中國傳統(tǒng)的情人節(jié)。情人節(jié)出生的李煜,自然是一個多情善感的人。所以,他能寫出那樣優(yōu)美的詩詞。

      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975年),宋軍破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蘇南京),李煜被迫出城降宋,被俘至汴京,初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后又被封為侮辱性的“違命侯”。

      關于李煜之死,目前有兩種說法:一說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秋七月八日,于京師里第臥疾而卒;一說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精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非凡。不但精書法、善繪畫,還通音律,詩文也有一定造詣。所有成就中,尤以詞成就最高,如《虞美人》、《相見歡》等,被譽為“千古詞帝”。

      再回到文章的開頭,關于李煜的書法介紹,如前文所說的,傳“二王”執(zhí)筆法的“拔鐙法”,傳說中的“金錯刀”體,和大字“撮襟書”。我們先說“拔鐙法”。古代的“燈”,為什么被寫作“鐙”。《說文解字》中說:“錠,鐙也。從金定聲?!庇帧扮?,錠也。從金,登聲?!币簿褪钦f,在《說文解字》中,“錠”和“鐙”是通用的。而在《集韻·登韻》中這樣解釋:“鐙,錠也。錠中置燭,故曰鐙。”因從先秦至隋唐時代,宮廷中的燈,都是把蠟燭插在金屬制品中的。

      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館中,藏有用來做燈臺的“神樹”,就是古老的宮廷“燈具”。而在另一部古代字典《正字通·金部》中這樣說:“鐙,亦作燈,俗作燈?!痹诂F(xiàn)代漢語中,今天所用的“燈”字,是古代書的俗字?,F(xiàn)代讀者拜漢字簡化方案之功,就很難想象古代人的“燈”,究竟是個什么樣子了。

      說到王羲之的筆法,我們對“拔鐙法”多說兩句。關于王羲之的書法,對當代讀者來說,有很多未解之謎。比方說,王羲之為什么能寫出如此優(yōu)美的書法?王羲之所謂的筆法是什么樣子的?在古代人的筆法當中,既包括了執(zhí)筆的方法,又包括了運筆的方法。

      而此處所講的“拔鐙法”,就是王羲之的執(zhí)筆方法。為了研究王羲之的書法,有學者全面地考察了王羲之時代的書法文化生態(tài)。著名書法家高偉先生在他的《淺談魏晉書法的文化生態(tài)》一文中,對王羲之時代的毛筆、紙張、家具、坐姿、執(zhí)筆等,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察。

      古人毛筆的執(zhí)筆方法,唐代書學理論家韓方明歸納為五種方式:雙苞(即雙鉤)、單苞(即單鉤)、撮管、握管、搦管等。在孫曉云的《書法有法》一書中,有這方面的專業(yè)介紹。李煜所謂的“拔鐙法”,就是所謂的“單苞”執(zhí)筆,有人又稱為“單鉤”執(zhí)筆。

      單鉤執(zhí)筆的方式,和現(xiàn)代人的硬筆書寫執(zhí)筆相同。這一執(zhí)筆動作,和從燭臺上拔蠟燭動作相似,所以古代人把這一執(zhí)筆方式,形象地戲稱為“拔鐙法”。

      魏晉時代以降,乃至整個隋朝,書寫大字的人很少。一則受制于當時紙張的大小,當時的紙張只有一尺見方。另外,作為當時的士族階層,認為寫大字是工匠的事情。王獻之就曾拒絕給殿堂題字,認為寫大字是一種恥辱的事情。而當時書寫的小字,使用單鉤執(zhí)筆足矣。

      歷史上,關于李煜的書法記載,除了“金錯刀”書體之外,李煜還非常喜歡寫大字。李煜寫大字不用筆,而是用卷帛蘸墨進行書寫。這種書寫方式,讓我想起讀書時寫黑板報,有同學曾經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書寫,然后再用粉筆雙鉤,書寫出來的空心字。

      不管是抹布也好,還是李煜的“撮襟書”,都是用織物蘸水或蘸墨書寫。寫大字的時候,手中的布吸收的墨量畢竟有限,要想不讓字跡干枯,必須使勁拖曳碾壓,才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字。墨跡枯澀時,在紙上留下哆哆嗦嗦的痕跡,仿佛一根“爛繩頭”的樣子。時常在網上遇到有人用毛筆寫這種字。如果你說,這字不好。他會說,你懂啥?這叫“振筆”,李煜的“金錯刀”就這么寫的。為了弄清啥叫“金錯刀”,筆者在網上搜索了大量資料。確實發(fā)現(xiàn)很多文章中說,李煜喜歡行書,喜歡用那種虬曲而顫動的筆法寫字,被稱為“金錯刀”。

      百度百科上,“金錯刀”有三種解釋,一種是漢朝王莽所鑄的錢幣,另外兩種是書法的筆法和字體,前者為南唐后主李煜所創(chuàng),后者曾在唐朝張彥遠的著作《法書要錄》上記錄。在百度百科的延伸閱讀上,筆者在第四條上,發(fā)現(xiàn)了這種錯誤的淵源,引文如下:

      ——寫字、繪畫的一種筆體?!缎彤嬜V·李煜》:“李氏能文善書畫。書作顫筆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鼻褰疝r《吳丈弘謨攜酒過寓園竹間對酌長句奉酬》:“君言秋涼再連話,為我潑墨畫出金錯刀?!?/p>

      ——《宣和畫譜》謂:“后主又用金錯刀法作畫,亦清爽不凡,另為一格法。后主金錯刀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p>

      看來,網絡上說的李煜“金錯刀”,原來出自權威的《宣和畫譜》?!皶黝澒P曲之狀”,這顯然是對李煜“撮襟書”的描述,此書作者卻把它當成了“金錯刀”。

      金錯刀,本來是一種貨幣。是漢代王莽篡漢之后,發(fā)行的一種貨幣。這種貨幣很特殊:第一,型質上看,這種錢上面是一枚“方孔圓形”的錢幣,下邊是一個“刀”形的尾巴;第二,從金融功用上看,它不是一般的等值貨幣,而是一種國家發(fā)行的信用貨幣。

      “金錯刀”上面,有錯金的“一刀平五千”字樣。也就是說,這枚帶尾巴的錯金銅錢,相當于可轉讓的“信用證”,或者是一張可轉讓的小額存單、支票、匯票一類的金融工具。“金錯刀”只是王莽貨幣改制中,小型“信用證”中的一種。除了這種“一刀平五千”,等于五千銅錢的特殊貨幣外,還有“大泉五十”、“契刀五百”,然后就是“一刀平五千”。

      從金融的角度看,王莽的貨幣政策非常超前。在沒有等量黃金、或者白銀的信用儲備下,他竟然敢大肆印刷“紙幣”,這等于人為地制造通貨膨脹。難怪王莽的政權,像紙糊的一樣很快就倒掉了,因他動了別人太多的“奶酪”。

      流傳下來的“金錯刀”,無疑都是藝術珍品。其一,發(fā)行量少;其二,“金錯刀”確實精美。當今的收藏市場,一枚品相好的“金錯刀”都可以換一輛小轎車。李煜的書法“金錯刀”,究竟什么樣?從目前李煜留下的書法作品中,我們可以從他的《入其國帖》中窺視一斑。

      《入其國帖》是李煜留下的唯一書帖,縱觀整個書帖,字體剛勁有力,字的體勢向右下傾斜。整幅書法的用筆,則字字中鋒行筆,轉折處線條彈性十足,絲毫沒有偏鋒折筆的弊端。他的每一個筆畫,像劈開的竹片或者木片,在近現(xiàn)代書法家中,唯舒同的書法風格相似。此帖為大字行書帖,每行大約六至七個字的橫幅手卷。

      筆者在網上查到的資料,提到金錯刀書體的特征:“寫大字如截竹木,作小字如聚針釘,筆力瘦勁而又鐵骨錚錚,始創(chuàng)于南唐后主李煜。傳說李煜用這種‘金錯刀體寫作,達到得心應手,變化莫測的地步?!?/p>

      這段話當中,向我們透露了“金錯刀”的特征,“寫大字如截竹木”,和漢代錢幣“金錯刀”的形狀相似,故曰其名為“金錯刀”體?!敖疱e刀”絕不是那種用筆干枯,一筆三搖斷斷續(xù)續(xù)的“爛繩頭”,至少在《入其國帖》中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所謂的“振筆”。

      那么,“作小字如聚針釘”又做何解呢?針也好,釘子也好,都是硬如鐵,直而尖銳的物體。很可惜,李煜的書法流傳下來的很少。李煜在南唐畫家趙《江行初雪圖》上的題字,因筆者找到的圖片質量很差,無法考察上面的字體,在此只能作罷。

      如果說,書法“金錯刀”作為一種獨特的書體,是李煜一人所創(chuàng)立,筆者在此持反對意見。第一,在前文中,唐朝張彥遠的《法書要錄》上,對這一書體有過記錄;第二,關于“寫小字如聚針釘”的描述,和唐朝書法家虞世南小楷《破邪論》特征相符。

      《破邪論序》全文收入《虞秘監(jiān)集》,及歷代書法論著當中。傳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書舍人虞世南撰并書”、“太子中書舍人吳郡虞世南撰并書”兩種。但此帖有人疑為偽跡,清代學者姚鼎認為虞世南父名荔,文中有“餌松茶干溪漳,披薜荔于山阿”之句,未將其中“荔”字缺筆避諱。

      然此小楷之清逸,明王世貞《州山人續(xù)稿》中曾這樣論述,“世南書跡本自稀,而楷法尤不易得,小者唯《破邪論序》,稍大者《孔子廟堂碑》而已,《破邪》積能之極,幾奪天巧,所謂不入二王室,猶似不能忘情于蹊逕耳”。

      此帖歷來轉輾翻刻者頻多,如《玉煙堂帖》、《停云帖》、《清鑒堂》等法帖,尤以《越州石氏本》為最佳。另一版本,現(xiàn)為日本藏家三井高堅所收藏。三井本字體筆畫特征,和越州石氏本大體相似,每個筆畫都呈三角形,筆畫剛勁有力。三井本字體不在同一中軸線上,顯然系臨摹者只注意筆畫,而疏于字體結構所致。

      此帖在用筆上吸收“二王”以來名帖之長,通篇筆畫以方筆入尖筆出,結體疏朗而不失緊密,秀雅靜和,直接晉唐小楷之正脈。字勢靈活自如,布局頗得天巧?!镀菩罢撔颉范喾焦P,風格和《孔子廟堂碑》迥異,顯然受到過隋朝小楷《蘇孝慈墓志》的影響。

      《破邪論序》寫于唐武德九年(626年)春,正是玄武門之變前夕,太子李建成暗地里組織佛教徒,向李淵打壓佛教發(fā)難之際。而虞世南在思想上傾向于李建成集團,顯然和李建成集團成員往來密切,這也是為什么貞觀年間,虞世南仕途不暢的主要原因。

      虞世南政治立場曖昧,雖然是李世民集團成員,他的書法很可能受到史陵的影響,而史陵唐史無傳之謎,恰巧通過《破邪論序》,彌補了唐史關于史陵政治歸屬問題,他和隱太子李建成一樣,同樣是受到封殺的初唐重要人物。

      《唐人書評》云:“世南書跡本自希,而楷法尤不易得。小者唯《破邪論序》,稍大者《孔子廟堂碑》而已。《破邪》積能之極,幾奪天巧。所謂不入二王之室,猶似不能忘情于蹊徑耳?!薄镀菩罢撔颉?,就是小楷“金錯刀”的典型代表作。

      (責編:李禹默)

      猜你喜歡
      虞世南大字李煜
      八個大字
      少先隊活動(2021年4期)2021-12-01 23:23:32
      李煜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8:24
      春夜
      李煜作品
      藝術家(2021年1期)2021-03-11 01:49:34
      張珖隸書“安樂泉”三大字碑
      我們家的小“坑貨”
      詠風
      《紅樓夢》(四大名著大字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2:54
      兒童繪本(2018年14期)2018-08-21 20:44:48
      藍指海星的“大字躺”
      南昌县| 夏河县| 元谋县| 潢川县| 京山县| 乐东| 江口县| 沭阳县| 浏阳市| 内黄县| 渭源县| 巴林左旗| 商城县| 罗田县| 威远县| 台中县| 吉林市| 菏泽市| 寻乌县| 安远县| 兴山县| 巴马| 嘉黎县| 连南| 饶平县| 宿迁市| 保靖县| 朝阳县| 甘南县| 濮阳县| 连南| 巴彦淖尔市| 白银市| 虎林市| 社旗县| 静宁县| 通化县| 贡嘎县| 镇远县| 湛江市|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