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
- 且聽蟬吟
梁煜東[唐]虞世南垂(ruí)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x自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哈皮時光車穿過時光隧道,將皮皮狗、唐哥和宋妹帶到了唐代國都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的虞世南家,只見一位鬢發(fā)斑白的老者正在書房提筆書寫。皮皮狗:虞先生,好久不見了。虞世南:原來是皮皮狗呀。還有兩位小友,咱們之前好像未曾見過喲。唐哥、宋妹:虞爺爺好!我們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唐哥和宋妹。宋妹:虞爺爺,您的字寫得太優(yōu)美了!虞世南:謝謝你的夸獎。寫字可以修
奇妙博物館 2023年9期2023-09-27
- 文學之宗 經世致用
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歷仕陳、隋、唐三朝,為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被譽為文學之宗。他重視德行,剛正不阿,勤學博聞,擅長詩文,嫻于書法,以文史資政,被唐太宗李世民贊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之臣,為貞觀年間的文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篤志勤學? 德行淳備虞世南生于著名的文學世家。魏晉南北朝時期,虞氏家族在江南一帶以學業(yè)聞名。他的曾祖虞權,曾任梁朝的廷尉卿、永嘉太守。祖父虞檢,曾任梁朝的始興王咨議參軍。
學習與研究 2023年3期2023-05-30
- 文學之宗 經世致用
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歷仕陳、隋、唐三朝,為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被譽為文學之宗。他重視德行,剛正不阿,勤學博聞,擅長詩文,嫻于書法,以文史資政,被唐太宗李世民贊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之臣,為貞觀年間的文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篤志勤學? 德行淳備虞世南生于著名的文學世家。魏晉南北朝時期,虞氏家族在江南一帶以學業(yè)聞名。他的曾祖虞權,曾任梁朝的廷尉卿、永嘉太守。祖父虞檢,曾任梁朝的始興王咨議參軍。
學習與研究 2023年3期2023-04-27
- 以唐宋書論看初唐三大家
之劍”來比喻。虞世南小楷能上承魏晉,“蕭散灑落”。褚遂良學的是王羲之,“亦為高足”。雖然《書后品》肯定了三者,但是歐陽詢和褚遂良的書法,也有令人遺憾之處。歐陽詢以草書筆勢少為憾,褚遂良以缺乏自然性情,只是在技巧上竭力精工為憾。虞世南,沒有列舉特別遺憾的地方。此外,對于歐陽詢和虞世南,可以看到關于其字體的評述內容,而對褚遂良則沒有提及。關于歐陽詢的書法,除草隸書、飛白外,還有勒書、篆書、隸書、楷書;虞世南書法有楷書、草書。歐陽詢的飛白被比喻成武器,另外,在對
收藏與投資 2023年2期2023-03-22
- 虞世南書法美學思想探考
“法”之奧秘。虞世南是“初唐四大家”之一,其家學深厚,性情疏淡,經陳入隋,晚年歸唐。虞世南書法得力于智永,可謂王羲之書法的嫡系傳人,其性好耐靜,靜思不怠,少年時期讀經學史,樹立了儒家忠孝禮義的觀念并終身以儒學為規(guī)。虞世南作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及“十八學士”之一,唐太宗稱其具備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乃“五絕”品格。唐太宗李世民師法于虞世南,虞世南深受唐太宗器重并對唐太宗具有頗深的影響,對后世對書法的崇尚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從虞世南的用筆方法和結體形勢、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2022-05-12
- 虞世南名跡之憾
劉濤虞世南,初唐書家,傳至今日的名跡卻少:楷書《孔子廟堂碑》、小楷《破邪論序》刻本、行書《汝南公主墓志銘稿》墨跡。不但少,且未必真正?!犊鬃訌R堂碑》書于唐高祖時,毀于火。長安初年相王李旦重刻之碑,亦不傳。宋代再翻刻者,俗稱“西廟堂碑”或“陜本”。元朝翻刻,俗稱“東廟堂碑”或“城武本”?!犊鬃訌R堂碑》原碑拓本不傳,今存最佳拓本乃清朝臨川李宗瀚舊藏本,譽為唐拓,實以唐本配陜本而成,流失日本。《破邪論序》傳刻本較多,署款有兩種:“太子中書舍人虞世南撰并書”與“太
讀書 2022年4期2022-04-11
- 詠螢
【唐】虞世南的歷①流光②小,飄飖③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英譯On FirefliesYou tiny luminous things,Float with your weak wings.For fearing you are unknown,You flash in darkness alone.(廖珂、郭天奎譯)譯文注釋1.luminous:發(fā)光的。2.unknown:不為人知的。3.flash:忽閃忽閃地發(fā)光。簡析① 的歷(dì lì):小
新教育 2022年3期2022-03-03
- 夏之蟬
回放】蟬〔唐〕虞世南垂 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作者簡介】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漢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擅長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難點注釋】①垂 (ruí):低垂著觸須。 ,古人結在頷下的帽纓下垂部分,蟬長在腹下的針喙。②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
小學生必讀(中年級版) 2022年9期2022-02-23
- 蟬的高潔異想
鄭佳菲摘要:虞世南和駱賓王都生活在初唐時期,且兩位詩人都作過詠蟬詩,蟬的高潔之質是他們詩里共含的重要意蘊,但他們的詩卻呈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表達。本文就初唐的兩首詠蟬詩——虞世南的《蟬》和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分析詩人不同的遭遇賦予詩歌不同的思想感情,同時將這兩首詩放在詩歌發(fā)展的歷史上進行分析與探討。關鍵詞:詠蟬詩;高潔;虞世南;駱賓王虞世南和駱賓王都活動于初唐時期,兩人的生年前后相差不到百年。虞世南的《蟬》和駱賓王的《在獄詠蟬》皆是初唐的詠蟬佳篇,兩首詩同是借由
雨露風 2022年12期2022-02-13
- 論虞世南的書藝思想及其對唐代書家的影響
350007)虞世南曾先后拜學于史學家顧野王、禪師智永(王羲之七世孫),妙得“永禪師”之書體,從而聲名藉甚。虞書筆法圓融遒勁,內剛外柔,風神蕭散,別開生面。其早年勤奮學書,不重紙筆,專工行、草書,晚年楷書剛柔并濟。貞觀十二年(638年),在長安去世,謚號“文懿”。與歐陽詢齊名,并稱“歐虞”,又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齊名,稱為“初唐四大家”。碑刻墨跡《孔子廟堂碑》《破邪論》等,舊摹墨跡《汝南公主墓志銘》等,書論《書旨述》《筆髓論》《觀學篇》等。虞世南《筆髓論
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1年3期2021-11-30
- 《孔子廟堂碑》《汝南公主墓志》
有多種版本,以虞世南所書最有名,故單稱《孔子廟堂碑》或《夫子廟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69歲時撰書,記高祖立孔德倫為褒圣侯并新修孔廟的事。原碑立于唐太宗貞觀七年(公元633年),無撰寫年月。35行,行64字??瑫?。原拓本流入日本。存世重刻本很多,以“西安本”最著名?!居^典賞析】? 傳唐太宗臨王羲之書法,寫“戩”中的“戈”總寫不好,正好虞世南進門,令虞補之,后給魏征看,魏說圣上之書惟“戈法” 逼真,可見虞書造詣之深?!犊鬃訌R堂碑
江蘇教育·書法教育 2021年1期2021-09-10
- 論虞世南的書藝思想及其對唐代書家的影響
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不僅繼承了南朝書法“尚韻”之風格,還開創(chuàng)了唐代“尚法”之先河。虞世南書法承續(xù)了“二王”傳統(tǒng),內剛外柔,圓融秀拔,頗具“遒麗”之氣。而“虞書”創(chuàng)作及其書法理念是相輔相成的,書法理念又是書法實踐的重要思想結晶,文章借助《筆髓論》等重要書論作品,從藝術創(chuàng)作與思想的視角出發(fā),進一步探究虞世南書法創(chuàng)作的核心藝術精髓以及其對唐代其他書家創(chuàng)作的重要影響,并涉及虞世南對唐代書壇發(fā)展的推動作用。[關鍵詞]初唐;虞世南;書法傳統(tǒng);書藝思想;后世影響[中圖
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1年3期2021-08-23
- 蟬
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清施補華《峴傭說詩正像曹丕在》云:“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边@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21年2期2021-05-07
- 李世民練字
。當時,書法家虞世南在宮中任職。虞世南博古通今,書法精妙,下筆如有神,因而李世民一直很尊敬他,還經常臨摹學習虞世南的書法。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李世民深深感到虞世南字體中“戈”字最難寫,不容易寫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練習“戩”,因為怕寫不好有失體面,擔心各位大臣看自己的笑話,于是便故意將“戈”空著不寫,私下請虞世南代為填補。還有一次,李世民為了顯示自己在書法方面有所進步,便拿著幾幅作品請魏徵觀看,并征求魏徵的意見:“愛卿,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學士的字?”
老友 2021年3期2021-03-28
- 虞世南與易學
文選取唐朝名臣虞世南,通過探究其現(xiàn)存著作中的易學理論,審視其易學成就,并進一步分析、勾勒出唐代易學,特別是唐初易學的內容、特點、趨向。一、虞世南的易學理論特色據(jù)《舊唐書》記載,虞世南有集三十卷,撰寫過《北堂書鈔》《帝王略論》,參加過《長洲玉鏡》《群書治要》的編纂。目前雖尚無史料表明其有專門的易學著作,但虞氏對《周易》的熟稔、重視是毋庸置疑的。如,他在《破邪論序》說到“愿力是融,晦跡肥遁”[2],源自《周易·遁》上九爻辭“肥遁,無不利”;在《書旨述》中說到“
文教資料 2021年34期2021-03-08
- 成武本孔子廟堂碑研究
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撰文并書丹。原碑初刻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張懷瓘《書斷》中對虞世南書法有評曰:“得大令之宏觀,含五方之正色?!钡母叨荣澴u?!俺晌浔尽薄犊鬃訌R堂碑》中書風的筆法、結題、章法的獨特之處展現(xiàn)出無窮的魅力。吸引了后世來者心摹手追爭相學書。此碑風規(guī)“下筆如神,無慚世珍。君子藏器,內含剛柔”。不僅是一篇經典的書法作品,也是一個啟迪后世書家的重要旗幟。關鍵詞:唐代;虞世南;王羲之;李世民;碑刻一、《孔子廟堂碑》書丹者虞世南(一)虞世南生平考虞
西部論叢 2020年13期2020-12-09
- 虞氏兄弟的迥異人生
張曉政虞世基、虞世南兄弟出身浙江余姚名門,是隋唐之際兩位著名歷史人物。兄弟二人并有斐然文采與卓異才華,但在時代大潮與命運關口中,卻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由此造就的迥異人生,令人無限感慨。虞世基與虞世南都曾拜著名學者顧野王為師。據(jù)《隋書·虞世基傳》記載,虞世基“幼沉靜,喜慍不形于色,博學有高才,兼善草隸”。陳朝中書令孔奐初見虞世基時大為驚奇,贊嘆“南金之貴,屬在斯人”,意思是整個南方的靈氣,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了。號稱南朝“一代文宗”的徐陵對虞世基的評價更高,稱
領導文萃 2020年22期2020-12-04
- Rol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autoimmunity:A systematic review
一多疑歐陽詢及虞世南輯此兩種類書,乃建成、元吉與太宗兩派之競爭),而注家亦盛,如李善、章懷太子、顏師古等,故學術實盛于文學,而注家影響,實較類書為大。(2)《初學記》有事對,較初期類書更進步,對后人有所幫助。(3)聲律仍沿南朝之舊,似無新貢獻。(4)宮體仍盛。(5)太宗之倡議文學,影響未必佳,或受虞世南影響。(虞長四十歲,太宗書法亦從之——歐陽詢則習碑與虞不同。)如無太宗,陳、張或早出。又陳蜀人,張嶺南人,皆文化不多及處,乃能脫藩籬也。所論極有見。[4]M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2020年8期2020-09-18
- 虞世南與《孔子廟堂碑》
書法四大家中的虞世南,其作《孔子廟堂碑》卻并沒有過多地表現(xiàn)技法,而是用一種超然的文人氣質征服了世人。他的書法在唐朝是一種唯一的存在,這種文人氣質,大概無人可以模仿得來。關于虞世南的書法特點的形成,與他個人的人品,所處社會地位息息相關。李世民是虞世南的相知伯樂,對虞世南書法成名起了很大作用,但并非絕對作用。虞世南書法自有獨特魅力,那是一種藏都藏不住的才氣,正如他的詩作《蟬》中“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關鍵詞: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書法博文、德行、書翰、辭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2020-07-14
- “君子藏器”虞世南
早知道的是唐人虞世南。在余姚,坊間流傳一句話:“一部余姚志,半部虞氏史?!庇菔霞易逶诋?shù)厍瓴凰ィ楷F(xiàn)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對余姚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虞世南。最早知道虞世南這個名字,還是在讀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我發(fā)瘋一樣迷上了唐詩,想方設法搜集唐詩來讀。記不清在哪兒了,我讀到了虞世南的詩《蟬》:垂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首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很為后人所稱道,詩的最后兩句更是有名,至今還常常被人引用(雖然引用者未
文學港 2020年2期2020-03-26
- 書藝家虞世南《筆髓論》與佛教淵源
著名書法藝術家虞世南《筆髓論》具有較深的佛教淵源,蘊含著豐富的佛教理論色彩,其彰顯心悟說,會通佛藝及其絕妙境界,在中國書法理論接納佛教的歷程中功不可沒。其形成原因及影響是多方面的,也值得加以深究。這對于進一步豐富深化虞世南的研究,不無裨益。關鍵詞:虞世南;《筆髓論》;佛藝會通[中圖分類號]:J2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7--02虞世南《筆髓論》是一部中國書法用筆名作,僅一卷,共1034字,包括原古(敘體)、辨
青年文學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初唐浙江文學的特點
名者有陳叔達、虞世南、褚亮、許敬宗、駱賓王等人。陳叔達,字子聰,吳興長城人。在隋曾官絳郡通守。李淵起兵,陳叔達歸唐。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是唐朝著名書法家。褚亮(596—658),字登善,杭州錢塘人,也是唐朝另一著名書法家褚遂良之父。許敬宗(592—672),字延族,杭州新城人。隋煬帝大業(yè)中舉秀才,依李密為記室,后從李世民,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至高宗朝,又依武則天,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與李義府同掌朝政,是唐前期重要的
大眾科學·中旬 2019年9期2019-09-10
- 唐詩中的兩只蟬
的義烏,一個叫虞世南,一個叫駱賓王。駱賓王成名早,七歲那年就詠出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這如今“網(wǎng)紅”級別的名詩。后來他還寫了一篇幫助徐敬業(yè)討伐武則天的檄文,更是名滿天下,其中那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武則天看了,拍案叫絕,她質問當朝宰相,這樣的文章高手當年你不用,那就是你的過錯了。駱賓王這兩句話高明在哪里呢?先帝才死不久(一抔之土指皇帝的墳),年幼的皇子(六尺之孤)又有誰來輔助?檄文本來都是簡單粗暴的,但駱賓王卻寫得這么動情,真的是一篇有情懷的
意林原創(chuàng)版 2019年7期2019-07-25
- 唐詩中的兩只蟬
的義烏,一個叫虞世南,一個叫駱賓王。駱賓王成名早,七歲那年就詠出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這如今“網(wǎng)紅”級別的名詩。后來他還寫了一篇幫助徐敬業(yè)討伐武則天的檄文,更是名滿天下,其中那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武則天看了,拍案叫絕,她質問當朝宰相,這樣的文章高手當年你不用,那就是你的過錯了。駱賓王這兩句話高明在哪里呢?先帝才死不久(“一抔之土”指皇帝的墳),年幼的皇子(六尺之孤)又有誰來輔助?檄文本來都是簡單粗暴的,但駱賓王卻寫得這么動情,真的是一篇有情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9期2019-06-26
- 書法家虞世南的佛教情緣
引言著名書法家虞世南博學善文辭,尤工書法,被譽為書界“初唐四杰”(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之一。他是一個典型儒臣,這主要源于:一是秉承儒家學習之道,“性沉靜寡欲,篤志勤學”,師從儒學大師顧野王,十余年“精思不倦”,矢志不渝。二是傾談儒學,共觀經史,具有扎實的儒家學問基礎。三是坦誠忠剛,為人耿直不阿,敢于犯顏直諫,是個諍臣,以儒家價值理念“戒驕奢,勸節(jié)儉,止狩獵”。四是從學問根底上說,著有儒家性質之作。如唐代“四大類書”之一《北堂書鈔》、《帝王略論》、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2019-04-08
- 筆跡里,你一絲不掛
在臨摹書法大家虞世南的字,寫“戩”字時,正好看見虞世南走來。他便只寫個“晉”旁,讓世南補上“戈”部。第二天,唐太宗把字拿給魏徵看,想聽聽他的意見。魏徵看后說:“圣上之作,惟戈法似虞世南。”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傅山的大兒子傅眉也擅長書法,并一直學習傅山的字體,達到了亂真的地步。一天,傅眉故意將自己按傅山筆意所寫的一幅字放在桌上,看其父能否辨別。傅山看到后,誤認為是自己所寫,暗暗吃驚:筆力沮喪,中氣已絕,莫非大去之日不遠?但過了不久,傅眉猝死。傅山悲傷之余,又拿
領導文萃 2019年5期2019-03-19
- 二十世紀以來虞世南詩文研究綜述
宮廷詩歌不同,虞世南的詩歌創(chuàng)作可謂是宮廷文人中的一股清流,為初唐文壇帶來了新鮮空氣,對中晚唐的文風改革也不無先啟作用。從虞世南的詩歌中,我們能夠窺探出靈動深刻的物外之志;能夠了解君臣互相唱和的熱鬧場面;能夠讀出軍營待遇不公,但將士們仍要保家衛(wèi)國的雄心壯志;更能夠感受到虞世南仁德忠厚的赤誠之心等等。從虞世南的賦、文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大唐王朝的盛況;可以品味到虞世南獨到精湛的書法藝術;也可以接觸到虞世南博與學深厚的才情等等。不僅在內容上,虞世南的詩、文在藝術成
淄博師專論叢 2019年2期2019-01-28
- 舉止安和 風神凝遠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書法欣賞
四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虞世南乃繼承王羲之風規(guī)最為純正者。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余姚人。生于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由隋入唐,是唐太宗政治、文化集團中的重要人物,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官弘文館學士,授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賜禮部尚書。世稱“虞秘監(jiān)”“虞永興”。虞世南家學深厚,又與其兄虞世基同學于博學多識的顧野王,奠定了其學術之根基。唐太宗評價虞世南有“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此五絕在當時士子若能得其一足以成為一代名士,
江蘇教育 2018年93期2019-01-08
- 筆跡里,你一絲不掛
在臨摹書法大家虞世南的字,寫“戩”字時,正好看見虞世南走來。他便只寫個“晉”旁,讓世南補上“戈”部。第二天,唐太宗把字拿給魏徵看,想聽聽他的意見。魏徵看后說:“圣上之作,惟戈法似虞世南?!泵髂┣宄踔麜嫾腋瞪降拇髢鹤痈得家采瞄L書法,并一直學習傅山的字體,達到了亂真的地步。一天,傅眉故意將自己按傅山筆意所寫的一幅字放在桌上,看其父能否辨別。傅山看到后,誤認為是自己所寫,暗暗吃驚:筆力沮喪,中氣已絕,莫非大去之日不遠?但過了不久,傅眉猝死。傅山悲傷之余,又拿
意林 2018年22期2018-12-04
- 初唐書法大家
名家說起虞世南(558—638年),大家對其比較熟悉的身份便是詩人和政治家了,其實,虞世南還有一個不被大家所熟知的身份——書法家。本期,我們就來聊聊他的書法。書學智永,得二王真髓虞世南所在的虞氏家族,歷代都是將相之材,世代為官,是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而虞家與王羲之的王家關系甚好,尤其是虞世南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和尚關系極為親密,是無話不談的好友。王氏家族自古便以書法見長,所以智永和尚自然也是書法大家。虞世南的書法便是師承智永和尚。據(jù)了解,當時虞世南學書法時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18年9期2018-10-13
- 筆跡里你一絲不掛
在臨摹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字,寫“戩”字時,正好看見虞世南走來。他便只寫個“晉”旁,讓虞世南補上“戈”部。第二天,唐太宗把字拿給魏徵看,想聽聽他的意見。魏徵看后說:“圣上之作,唯‘戈法似虞世南?!泵髂┣宄踔麜嫾腋瞪降拇髢鹤痈得家采瞄L書法,并一直學習傅山的字體,達到了可以亂真的地步。一天,傅眉故意將自己按傅山筆意所寫的一幅字放在桌上,看其父能否辨別。傅山看到后,誤認為是自己所寫,暗暗吃驚:筆力沮喪,中氣已絕,莫非大去之日不遠?沒過多久,傅眉猝死。傅山悲傷之余
讀者 2018年20期2018-09-27
- 初唐四家書法藝術特點
四家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最為著名、被稱為“歐、虞、褚、薛”四太家。盛唐時期李邕、張旭、懷素、顏真卿等等,都是推動唐朝盛世的主動力。本文將對初唐四家的書法藝術風格特點做簡要分析。關鍵詞: 歐陽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初唐四家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廣州(今屬廣東)。祖籍渤海千乘(今山東高青),因歐陽詢之父歐陽紇謀反被誅,時為太建二年(570)正月,歐陽詢年十四歲,由父友江總收養(yǎng)之。歐陽詢
西部論叢 2018年8期2018-09-03
- 蟬
文/[唐]虞世南圖/王維浩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小不點學唐詩(ruí):帽子上或旗桿頂上的纓子。小朋友,你觀察過嗎?蟬頭上的觸角就像古人帽子上垂下來的帶子一樣。是不是很形象的比喻呢?可是詩人說蟬待在高高的樹枝上只喝露水就有點偏頗了。我們都知道其實蟬是用刺吸植物的汁液的。所以,詩人此處不過是想表達蟬生性高潔的意思。小不點學唐詩蟬一口氣叫了很久很久,聲音透過高大的梧桐傳得很遠很遠……讓人感受到蟬鳴的響亮程度,連那些高高大大的梧桐樹都擋不住!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
意林(兒童繪本) 2018年7期2018-07-31
- “楷書大家”虞世南
名家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本期,我們就來一同淺析他的書法?!犊鬃訌R堂碑》流傳后世虞世南的書法剛柔并重,骨力遒勁,與歐陽詢、楮遂良、薛稷并稱“唐初四大家”。他師從王羲之的七世孫、隋朝書法家智永禪師學習書法。他的字用筆圓潤,外柔內剛,結構疏朗,氣韻秀健。有關虞世南的書法,歷代評論幾無濁語,尤其楷書代表作《孔子廟堂碑》,幾乎盡是譽美之辭。翻開《孔子廟堂碑》帖本,映入眼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18年12期2018-03-01
- 智均力敵
——虞世南《賢兄帖》《去月帖》、歐陽詢《腳氣帖》賞析
虞世南《賢兄帖》:“賢兄處見臨《樂毅論》,便是青過于藍,欣忭無已,數(shù)愿學耳。世南近臂痛廢書,不堪覙縷 [luó lǚ]也。虞世南呈,十三日遣書。謹空,得書為慰,可言也?!薄度ピ绿罚骸笆滥蠌娜ピ仑テ甙耍室粌扇招?,左腳更痛,遂不朝會。至今未好,亦得時向本省,猶不入內。冀少日望可自力。脫降訪問,愿為奉答。虞世南諮。”歐陽詢《腳氣帖》:吾自腳氣數(shù)發(fā)動,竟未聽許,此情何堪,寄藥脫可得也。談學問、談文學、談書法,古人都喜歡談正宗、嫡傳。有一位學者、詩人、書法家,在
書法賞評 2018年6期2018-02-22
- 蟬
虞世南垂chuí緌ruí飲yǐn清qīnɡ露lù,流liú響xiǎnɡ出chū疏shū桐tónɡ。居jū高ɡāo聲shēnɡ自zì遠yuǎn,非fēi是shì藉jiè秋qiū風fēnɡ。花骨朵小朋友們,和“垂”長得像的字有好多哦。我們睡覺時要把眼睛閉起來,所以“睡”是“目”字旁;媽媽累了,幫她捶捶背,這里的“捶”是“扌”(提手旁);爸爸要往墻上掛一幅畫,需要用錘子來釘釘子,錘子是金屬做的,所以“錘”是“钅”(金字旁)。endprint
作文周刊·小學一年級版 2018年4期2018-02-06
- 筆跡里你一絲不掛
在臨摹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字,寫“戩”字時,正好看見虞世南走來,他便只寫個“晉”旁,讓虞世南補上“戈”部。第二天,唐太宗把字拿給魏徵看,想聽聽他的意見。魏徵看后說:“圣上之作,唯‘戈’法似虞世南。”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傅山的大兒子傅眉也擅長書法,并一直學習傅山的字體,達到了可以亂真的地步。一天,傅眉故意將自己按傅山筆意所寫的一幅字放在桌上,看其父能否辨別。傅山看到后,誤認為是自己所寫,暗暗吃驚:筆力沮喪,中氣已絕,莫非大去之日不遠?沒過多久,傅眉猝死。傅山悲傷之
戀愛婚姻家庭 2018年36期2018-01-28
- 筆跡里你一絲不掛
在臨摹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字,寫“戩”字時,正好看見虞世南走來,他便只寫個“晉”旁,讓虞世南補上“戈”部。第二天,唐太宗把字拿給魏徵看,想聽聽他的意見。魏徵看后說:“圣上之作,唯‘戈法似虞世南。”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傅山的大兒子傅眉也擅長書法,并一直學習傅山的字體,達到了可以亂真的地步。一天,傅眉故意將自己按傅山筆意所寫的一幅字放在桌上,看其父能否辨別。傅山看到后,誤認為是自己所寫,暗暗吃驚:筆力沮喪,中氣已絕,莫非大去之日不遠?沒過多久,傅眉猝死。傅山悲傷之余
戀愛婚姻家庭·養(yǎng)生版 2018年12期2018-01-15
- 虞世南與書法養(yǎng)生
文/杜學峰虞世南與書法養(yǎng)生文/杜學峰在養(yǎng)生這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中,書法是一朵鮮艷的奇葩。在歷代的書法大家中,最注重書法養(yǎng)生的要數(shù)虞世南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的傳世名作《夫子廟堂碑》中看得出來。此碑是歷代書法家、金石學家公認的虞書之妙品,它的特點為筆圓而體方,外柔內剛,鋒芒收斂而氣宇軒昂,毫無雕琢的痕跡。在氣韻方面有獨到之處,即恬靜肅穆,凝練而深沉,不火不躁,典雅極致。學書養(yǎng)生若能在這方面多作體會,則是能免俗的一端。無怪乎當代書法家歐陽中石這樣說:“其字寧靜恬
長壽 2017年9期2017-11-07
- 明
唐代著名書法家虞世南。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人。虞世南一生經歷了南北朝、隋和唐。他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虞世南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并稱“初唐四大家”。他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家族滿門顯貴。祖父虞檢,在梁曾任始興王咨議。生父是南朝大臣,官至太子中庶子的著名文學家虞荔。叔父(繼父)是南朝大臣,官至中書侍郎的虞寄。因虞寄無子,虞世南便過繼給了他。兄長是隋朝大臣,博學有高才,兼善草隸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7年7期2017-09-05
- 古詩練習
蟬虞世南①垂綏②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③秋風?!咀⑨尅竣?span id="j5i0abt0b" class="hl">虞世南:初唐重臣,詩人、書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稱贊其人格。②綏: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③藉:憑借?!舅伎季毩暋?.讀這首詠物詩,你的眼前呈現(xiàn)出一幅怎樣的畫面?請描繪出來。2.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來刻畫蟬,請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江 上孫 蕡①江上青楓初著花,客帆和月宿蒹葭。云過疏雨數(shù)千點,臨水小村三四家。風起漁船依釣石,潮回歸雁認平沙。
作文評點報·中考版 2017年30期2017-07-10
- 唐代弘文館書家
館書家,其中以虞世南和歐陽詢?yōu)橹?,進一步弘揚了書法藝術。關鍵詞:弘文館;虞世南;歐陽詢;書法中圖分類號:J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89-01每個朝代都設立自己的文館,《舊唐書》卷四十三弘文館條云:“南齊有總明館,梁有士林館,北齊有文林館,后周有崇文館,皆著撰文史,鳩聚學徒之所也?!倍@些文館明確的定義了他們的職能,即修撰圖書,教授學生,不參雜任何的政治因素。弘文學士主要是由秦府文學館學士組成,秦府文學館的實
人間 2016年33期2017-03-04
- 唐朝·虞世南
”——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開啟了中國書法史上的又一個黃金時代。初唐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書監(jiān)。唐太宗李世民稱虞世南為“五絕之士”:“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span id="j5i0abt0b" class="hl">虞世南幼時曾隨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學習書法,得其親傳,筆勢圓融遒勁,外柔而內剛。后世評價為如裙帶飄揚而束身矩步,氣宇軒昂,有不可犯之色。其書繼承魏晉遺法,對開拓唐代新風起了前導作用。虞世南
視野 2017年3期2017-02-15
- 虞世南與“虞書”及其書論
文 / 孟 威虞世南與“虞書”及其書論文 / 孟 威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他在少年時就與其兄虞世基一同受教于南朝晚期的大儒顧野王,顧氏以《玉篇》《輿地志》《符瑞圖》等多種著述聞名于世?!杜f唐書》載:“同郡沙門智永善王羲之書,世南師焉,妙得其體,由是聲名藉甚。”智永禪師為王羲之的七世孫,世南得永禪師真?zhèn)?,乃“二王”一脈正宗。虞世南前期曾于陳、隋及竇建德的東夏王朝為官,隋煬帝楊廣雖愛知其才,因“嫉其鯁直,一為七品十余年”。入唐后,年逾花甲的虞世南被
少兒美術·書法版 2016年4期2016-11-02
- “蟬”意深遠―以虞世南《蟬》、白居易《早蟬》和賈島《病蟬》為例
摘 要:本文以虞世南《蟬》、白居易《早蟬》和賈島《病蟬》為例,初步探討初唐、中唐、晚唐中關于蟬意象的變化,分析三首詩中蟬意象所蘊含的不同情感,賞析“蟬”意象在唐詩中的運用,初步探究其不同的時代特色。關鍵詞:白居易;賈島;虞世南;蟬意象蟬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學內涵。蟬有五德,晉陸云《寒蟬賦》曰:“(蟬)頭上有緌,則其文也。含氣飲露,則其清也;黍稷不享,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常,則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則其操,可以事君,可以
速讀·中旬 2016年6期2016-06-14
- 虞世南:把唐太宗搞成他的鐵桿粉兒,主要靠氣質
性情 堅守職責虞世南得到唐太宗的器重,最初是因為書法,太宗常言“遠學王羲之,近學虞世南”,足見虞世南的書法的魅力。虞世南死后,太宗更是悲傷地說:“天下無人可與論書!”但事實上,虞世南得到唐太宗如此厚愛,并不僅僅因為書法,他做人的筋骨,并不在書法以下。虞世南出身于名門望族、簪纓世家,不過他身上沒有一點紈绔習氣,不僅讀書非??炭啵€以博學聞名天下。后來虞世南得到了唐太宗的賞識,他們常常一起談經論史。虞世南雖然容貌柔弱得像承受不了衣衫,但志性十分剛烈,每每談到古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2期2016-01-29
- 虞世南與《北堂書鈔》
132013)虞世南是隋唐間著名的文學家,他在隋朝大業(yè)年間纂集群書、分門類事、兼采前世詩賦銘頌文章而成《北堂書鈔》,歷經千余年流傳至今,成為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類書?!侗碧脮n》首開事文兼采的體例,集中而又有類別地保存了豐富的隋前文獻資料,具有較為可貴的資料價值。一、虞世南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兩《唐書》有傳。(一)家學傳統(tǒng)與生平經歷虞世南出生在一個有著深厚家學傳統(tǒng)的家庭,其父虞荔“幼聰敏,有志操……及長,美風儀,博覽墳籍,善屬文”
天中學刊 2015年1期2015-08-15
- 虞世南書法藝術交游談
文對初唐書法家虞世南的書法藝術生涯中的交游進行了梳理,其與歐陽詢、李世民、張懷瓘為主要討論對象。[關鍵詞]虞世南 書法 交游初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是一個饒有意味的個案,因為他的書法,因為他的德業(yè)和履歷,因為他的人際關系,因為抑歐揚虞……其書法藝術的交游是很可談談的。期間所關聯(lián)的第一個人物便是歐陽詢。幾乎同樣的身世經歷,同樣的生命歷程,將他們生前身后的命運緊緊捆扎在一起。虞世南為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歐陽詢?yōu)樘吨菖R湘(今湖南長沙以南)人。越州與潭州皆屬六
藝海 2014年5期2014-07-05
- 虞世南的君子之器
清風慕竹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鳴鶴場)人,字伯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虞世南出身于名門望族、簪纓世家,不過他身上沒有一點紈绔習氣。虞世南性格沉靜寡欲,讀書非??炭啵c他的哥哥虞世基以博學聞名天下。隋朝時,兄弟倆同入長安,得到隋煬帝的征召,然而虞世南因為耿直,很長時間沒有得到升遷,哥哥虞世基卻善于討隋煬帝的喜歡,很快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虞世基富貴
做人與處世 2014年24期2014-01-22
- 心正氣和 筆精體妙:虞世南及其《孔子廟堂碑》
江西_文師華虞世南《孔子廟堂碑》(局部)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慈溪)人,出生于建康(今南京市)。虞世南家是東南名門望族,父親虞荔官至陳朝太子中庶子,叔父虞寄任陳朝中書侍郎。虞世南在陳朝時,入建安王府任法曹參軍,后遷為西陽王友。589年陳朝滅亡,虞世南與其兄世基一起徙居京都長安,被晉王楊廣征為晉王府學士。楊廣立為太子,又改為東宮學士。楊廣即帝位,虞世南任秘書郎,并兼任文學侍從。618年隋朝滅亡,虞世南與歐陽詢并為竇建德的東夏王
名作欣賞 2013年25期2013-10-13
- 從唐太宗否定《圣德論》說開去
圖書資料的大臣虞世南為了討好當朝皇帝唐太宗,在翻閱大量圖書資料的基礎上,旁征博引,寫了一篇名為《圣德論》的書稿,獻給唐太宗,希望唐太宗能將此書稿刻印出版。唐太宗翻閱了一下書稿的內容,發(fā)現(xiàn)虞世南在書中把他比做是唐堯、虞舜、大禹一樣的圣明君主,整部書的內容從前到后全都是給自己歌功頌德的。這件事要是放到時下某些官員身上,肯定心里像灌了蜜一樣甜,高興得不知說什么好,大筆一揮,指示“照辦”。可唐太宗看罷一點也不高興。他實事求是地對虞世南說:“你對我的評價太高了,我那
文史天地 2009年1期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