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芬
摘 要: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在考試中,主要考查考生的閱讀能力,能力包括詞匯量、速度、對信息的處理和整篇文章的結構分析。閱讀能力是高考的重點,如果閱讀理解得分較高的話,高考很容易得高分!
關鍵詞:閱讀習慣;閱讀技巧;速度 閱讀是積極主動地對文章中的信息經(jīng)過判斷、推理、總結得出對文章的認識,要求必須有速度和準確性。要想提高閱讀效率,必須重視基礎知識掌握,重視閱讀能力的提高。下面談談閱讀的不良習慣。出聲讀使速度被說話速度制約,默讀比出聲讀的速度快。要克服不良的習慣,必須養(yǎng)成眼睛直接閱讀;用心讀是指在內心里自語發(fā)出單詞,這直接影響速度,強制加快速度能克服它;用手指指讀是用手指指著單詞閱讀,單純運用會減慢速度或把注意力帶到另一個方向。有效率地閱讀不會注意單詞具體在什么地方,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說明的內容上。閱讀能力不高的學生依賴于重復閱讀,改變該習慣要讓學生大量閱讀難度適宜的文章,這樣就不會遇到生詞再回過頭來讀。閱讀時擺動頭會對閱讀速度產(chǎn)生影響,應盡量使鼻尖對準正在讀的單詞上,養(yǎng)成閱讀時只移動視線的良好閱讀習慣。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有一種快樂的心理。閱讀技能是閱讀習慣的關鍵,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是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緊張會形成消極因素。遇到困難一定要放松,才能對文章印象清晰和有明確的目的,因此有必要糾正,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整體閱讀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于整體篇章內容和閱讀前的預習,為精讀做好準備,掌握閱讀技巧:簡短的文章先閱讀后做題以整體了解文章內容,閱讀開頭的關鍵性詞語時預測篇章的大概意思;通過對詞語的辨認擴展預測,對長的材料先看問題再從文章中找答案,可節(jié)省時間;根據(jù)不同的閱讀需求,選擇閱讀方式,做到事半功倍。為掌握大意梗概使用跳讀提取大意,略讀處理字面信息,把握主題句,細讀理解弦外之音。
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學生因這些閱讀障礙叫苦,使閱讀不能繼續(xù)。老師要幫助學生猜詞義,對于不認識的單詞就結合上下文猜測,利用構詞法推測詞義是根據(jù)詞綴、轉化、復合詞構詞來理解詞義,學生對句子從標題入手,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抓住作者的主要意思,特別是首尾兩段和每段開始和結束的兩句,通過文章的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來推敲體會和猜測句子整體的句意。要提高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在閱讀一篇材料前,先給學生限定閱讀文章的時間,做到點面結合,抓標題、關鍵詞、主題句,抓住文章中心,根據(jù)要求從材料中直接尋找信息。
在教學中要適量地增加閱讀量,每天盡量兩篇文章,在課堂內外讓學生進行閱讀,課堂一篇課外一篇。限定時間,速度太快會對閱讀的準確程度造成影響,速度太慢導致不能做完閱讀。文章的體裁不同應不同對待。對文章體裁進行系統(tǒng)練習是很重要的。記敘文找關鍵詞,說明文要把說明對象的特征搞清楚,議論文快速閱讀,了解論點和背景,把論點弄明白,理順論點的論據(jù)。弱化細節(jié),關注段首、尾的句子,了解作者的目的和態(tài)度,重點閱讀結尾段。把握整體篇,提取對象、抓具體特征點,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良好的積累習慣,擴大詞匯量,加強學習效果,這是必須的,學生必須對詞匯學習的必要性進行了解,掌握中心句,關鍵詞的閱讀策略是要注意的。閱讀順序可采用倒讀法、順讀法,這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
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是一項重要技能,在閱讀中不要什么都想看懂,不要想每個詞都能完全理解。個別生詞先跳過去,去理解全篇中的意思。再仔細閱讀精彩的語句,推斷能力是閱讀理解過程的重要部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jù)語言材料猜測,整體閱讀通過整句、段閱讀對全篇文章的理解。學生通讀全文,據(jù)上下文來推測詞義,理解句子的意義,不能做到邊閱讀、邊理解、邊記憶。要將理解的信息聯(lián)系起來,寫出閱讀文章的要點,縮寫課文,復述課文,做相應練習,歸納、總結。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課外補充讀物,很好地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注意不能加重學生的課外負擔。我們想了不少辦法,辦手抄報,成立課外閱讀小組,學生做題時就可以應用這個方法,先把文章后面的問題讀一遍,翻譯每個題干是什么意思,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文章,有明確的目標,不用翻譯每個詞和每個句子,只要能回答問題就算完成任務,要在不連貫的閱讀中迅速掌握信息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靠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
參考文獻:
[1]毛麗娟.中學英語閱讀大全.大連出版社,2006-07.
[2]馬利.農村中小學英語閱讀現(xiàn)狀.海南出版社,2009-0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