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珍
【摘要】 教師通過寫教后記,就會自覺地探究教育教學過程,那么其理論功底也就越豐富,教學實踐能力、教學水平就會越高,也就會真正從育人的高度出發(fā),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
【關鍵詞】 高中 生物 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2-002-01
我記得去年八月中旬贛州市生物教研室組織了一次全市生物青年教師的培訓活動,在培訓過程中,市教研室的李通風老師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我們的老師在上完每節(jié)課后,都會寫教后記,堅持寫兩年,那么必定很會寫教學論文。至今我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也正在努力堅持每節(jié)課教學以后寫教后記。
教后記是教師教學行為的一種重要的延伸,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進行的積極、持續(xù)、周密、深入的自我調節(jié)性思考。教師通過寫教后記,不僅可以促成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和個人教學成長,而且可以使生物課堂教育教學行為得到及時地反饋和調整,使老師、學生和知識探索、認識的過程形成有機的整體。教后記即教學反思,新課改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認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對今后的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fā)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教師要重視反思,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回顧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策略,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也會對教學更具有責任感。
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饑笑中有愛迪生?!弊鳛槔蠋?,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和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靶∫蓜t小進,大疑而大進”??梢姟百|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它更是培養(yǎng)學生洞察能力,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起點。我們的教學經常會片面的注重求同思維,壓抑個性,在教學中常出現學生只滿足于教師講解,教師只滿足于現成理論的求同狀態(tài),學生的思維好似被套上了套子,理解只有一種,答案只有一個。這是可悲的,這顯然與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背道而馳的。面對產生的問題我們教師要馬上更新觀念,審視自己的教學,不斷地改進教學觀念,超越自我。
二、準確定位教師角色
教師不應該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而是學生在學習中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F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的實質是交往。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互教互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在教學中不要總是怕學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不敢將課堂時間放給學生,這樣往往會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思維探索過程,學生的思維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學習的信心。改變師生關系,通過交往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教師應放下尊嚴的架子,應從講臺上走下來,應與學生成為朋友,要使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與合作中學習,要使學生在學生與學生間的研討中學習,使他們真正感到學習過程是一種愉悅的感受過程,這種變化的實現其實是很難的。只有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轉換,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共有的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學生才會真正成為生物課堂的主人。
三、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創(chuàng)新教育注重發(fā)現和培養(yǎng)不同學生的閃光點,尊重其個性,發(fā)揮其特長優(yōu)勢,這樣既能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又有利于培養(yǎng)其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要時刻更新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倍ぐl(fā)學生興趣的重要前提是課堂教學內容與豐富的大自然的優(yōu)化組合,同時課堂教學內容也應有一定的梯度,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自始至終處于積極主動、互相啟發(fā)和交流的狀態(tài)。建立生物興趣小組,興趣小組是課堂教學的益友,它靈活方便,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健康的發(fā)展,使其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很明顯,這對于提高學習效率是大有裨益的。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不斷獲取和運用生物學知識的自學能力,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四、適當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電子白板,提高課堂生命力
當今社會處于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成為人們獲取、交流和處理信息的工具,生物課堂中引入計算機輔助教學,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和視覺上的沖擊,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深刻的變化,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這些僅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一種補充和延伸,兩者協(xié)調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現代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取得一個裝知識的袋囊,而是從多方位、多角度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所以,培養(yǎng)反思品質,改善教學行為,是每位教師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是每位教師實現其人生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