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Watch》專欄作家
杰夫·里弗斯
量化寬松政策(QE)縮減的影響散去、美國股票相對前景令人擔憂,以及新興市場的客觀經濟基本面相對較好等原因影響下,目前新興市場已經出現了難得的投資機會,但前提是投資者必須懂得選股的技巧。以下就是三個重要的原因,這同時也是我們在自己投資組合當中增持新興市場股票的充分理由。
首先,量化寬松的影響逐漸逝去。一年多以前,美聯(lián)儲宣布要開始縮減量化寬松計劃的規(guī)模,當時人們對新興市場的前途憂心不已。在超過一年的準備期和五個月的實際縮減期之后,央行政策對于新興市場的影響其實已經基本被消化完畢了。
其次,美國股票前景令人擔憂?,F在,哪怕是樂觀派人士也開始擔心盤整的前景了。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基于盈利預期的市盈率大約是15.4,雖然不能說進入泡沫區(qū)間,但是顯然高于近十年平均的13.8。我們很難在新興市場股市當中找到類似的泡沫或者準泡沫跡象。如果我們要尋找價值型投資的機會,應該把目光落向海外。
最后,經濟增長畢竟還是很重要。中國顯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如同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等其他國家一樣,但是如果你知道該如何去操作,那里同樣有很多的機會。聰明的投資者應該知道到哪里去尋找短期投資機會,也應該能找到較長期分享新興市場機會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