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香
前段時間,南方普降暴雨,受持續(xù)暴雨影響,多地遭受洪災,此次強降雨過程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造成了嚴重影響,現(xiàn)就受災的早稻、再生稻提出如下挽救措施:
盡快排澇。 對受淹田塊,要盡快排除田間積水,要搶時間、爭速度,及時清理溝渠、排水,減輕漬澇危害。淹水24小時左右的水稻,當水退后應立即洗苗、扶苗,沖洗葉片上的泥漿,以恢復葉片正常的光合機能,促進植株恢復生長機能。對不同類型田塊,要視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要注意雨后會遇到高溫晴熱天氣,因此不能一次性排盡田水,保持薄水層,防止高強度的葉面蒸發(fā)導致植株生理失水而枯死。
適時追肥水。 稻受淹后要及時施肥,促進水稻災后恢復生長,肥料種類以速效氮肥為主,并配合施用磷、鉀肥。要區(qū)別苗情,分類補救。淹沒時間短、稻苗受害輕的田塊,施肥量可少一些;受淹時間長、稻苗損傷重的田塊,要適當多施一點,但必須采取多次輕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過多,造成肥害傷苗。在追施肥料的同時,采取“上噴下追”相結合,噴施高效葉面肥,促進水稻恢復生長。
加強水分管理。 排水后,在稻田浮泥沉實的基礎上,堅持干干濕濕,間歇灌溉新鮮水,既保持土壤通氣,又滿足稻苗用水需要。
重視病蟲害防治。 受淹水稻恢復生長后的葉、蘗較嫩綠,易受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瘟病、紋枯病等為害。受災水稻應認真做好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的防治工作。防治稻瘟病選用三環(huán)唑或稻瘟靈;防治稻飛虱選用吡蟲啉、撲虱靈;防治螟蟲及稻縱卷葉螟選用毒死蜱等農(nóng)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