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摘要:聲樂教師不但要教學生怎樣去唱,同時必須教學生怎樣去教。在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能力的同時,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能力,努力培養(yǎng)學生成為社會發(fā)展普及音樂教育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聲樂教師;教學實踐
一、聲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作用
主要體現(xiàn)在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理念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與教學實踐上。高等師范音樂教育專業(y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音樂藝術教育服務教學思想在教育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行為,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音樂藝術教育服務的基礎上原則在聲樂教學的整個過程,它是聲樂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應該積極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點,價值觀,可以滲透的作用。首先必須學好聲樂理論知識、打下實的專業(yè)基本功。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并履行自己的職責: (1)幫助學生學會檢查和反思的過程,學習唱歌,明白自己想要學習,想要獲得什么,以幫助他們練習聲樂理論建立正確的概念,建立良好的歌唱意識和規(guī)范的行為,歌唱;(2)幫助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并為他們建立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3)幫助學生識別、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文化和聲樂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自己學到的東西個人意義;(4)幫助學生學會評價自己學習的過程和結果,并促進在實踐中內化的評估;(5)幫助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地學習,實現(xiàn)科學發(fā)聲,科學的歌唱,“讓它根據(jù)自己的性盡可能全面發(fā)展”在這里“性”的理解學生的性格和愿望;第二個是專業(yè)的性質和方向。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幫助學生完成愿望,掌握專業(yè)的性質和學生的發(fā)展方向,讓教育服務的基礎上聲樂教學體現(xiàn)。
二、高校聲樂教師培養(yǎng)學生教學能力的基本途徑
1、根據(jù)培養(yǎng)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對聲樂教學大綱聲樂教學不同于藝術學院聲樂教學中,它有自己的規(guī)律和特點的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能力的同時,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能力,努力培養(yǎng)學生成為社會發(fā)展普及音樂教育人才的需求。歌曲示范演唱的能力,教師可以使用科學的方法來培養(yǎng)、塑造學生歌唱聲音的能力。作為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與示范演唱的能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示范唱的教學行為可以啟發(fā)和感染學生,學生理解教師的情感表達這首歌,更深入地理解欣賞歌曲的豐富內涵。
2、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正常的聲音
音樂教學一直遵循個人音樂學院的教學模式,教學形式為學生提高個人技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高等師范音樂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單一形式的聲樂教學不能完全反映教學特點,它只關注學生歌唱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其他能力,針對這種情況,在聲樂教學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即:采取集體的聲樂課,組織和個人的課程相結合的形式,在個別聲樂課,根據(jù)每個學生的聲音特性,根據(jù)他們的能力,從聲樂練習曲的選擇歌曲有不同的要求,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提高個人的能力唱歌。聲樂小組課,同樣的部分學生分成小組的集體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唱歌。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聲樂理論知識,學會使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實踐。
3、聲樂教材選擇在聲樂教學中,教材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使學生更多的在學校學習期間掌握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聲樂作品,提高學生的能力在聲樂歌唱、藝術表達能力, 聲樂作品分析能力任何聲樂作品包含作者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內涵。老師通過他的作品的歌詞,音樂旋律,旋律結構,鼓勵和幫助學生理解他的作品的背景下,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情感。
4、加強教學聲樂練習,改革考試方法,強調能力培養(yǎng)
為學生創(chuàng)造聲樂教學實踐機會,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教學隨著學習情況,檢查和指導。還鼓勵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參與一些聲樂實踐活動,學生們將負責組織的個人演唱會。通過聲樂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能力在聲樂教學與聲樂活動組織能力,讓學生及時了解實際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缺點,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很長一段時間,在聲樂考試是衡量學生水平的歌唱聲樂教學質量的所有優(yōu)點和缺點,這不是按照正常的音樂教育目標。因此,聲樂考試方法的改革,才能在聲樂訓練考試的內容。學生歌唱能力的評估,而且處理聲樂基礎理論知識和聲樂教學評價的能力,有目的的對學生運用專業(y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強化實際教學能力,推行并倡導建立舞臺藝術實踐課程,努力提高學生聲樂演唱能。
1、聲樂教師不但要教學生怎樣去唱,同時必須教學生怎樣去教。要多舉一些實例讓學生去思考和分析。我在這方丙采用了互相聽課的辦法,小組課的同學聽個別課,個別課的同學聽小組課.在聽課的同時,教師可根據(jù)每個同學上課的特點,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去分析思考,然后再做解答,這樣互相聽課能夠讓同學們直接感受到老師是怎樣教的,又是怎樣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教師有責任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2、改進考核的方法和標準
現(xiàn)行的考核方法和標準跟聲樂表演專業(yè)幾乎沒什么區(qū)別,都是在臺上演唱二、三首中外歌曲,并以學生演唱技能的高低作為評分標準,他們在實際的工作中只會唱不會彈。雖然開設了即興伴奏課,但主要是為他人伴奏,而作為音樂教師,不但要為學生伴奏,也要學會為自己伴奏,特別是在為學生做演唱示范過程中。一年級和二年級上學期的聲樂考試,都應按不同的年級不同的聲部定出一首必唱或任選一首曲目。評分的辦法可以每個老師單獨記分,然后再合分評比。必唱曲目或自彈曲目應該是各一首,自選曲目占一首。這樣既體現(xiàn)了音樂表演的特點,又不意味著降低聲樂的演唱技能。
3、舞臺藝術實踐
教學實踐活動,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進行的一種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交往性的實踐。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課程,舞臺藝術實踐正是這樣一項聲樂教學的實踐活動,是聲樂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舞臺表演的實踐性學習,改變單一接受性的學習活動方式,超越一種單一的知識觀,強調直接經驗學習和間接經驗學習相接合,是一種綜合學習、實踐習、探究學習,是學生獲得能力和發(fā)展能力的重要手段,舞臺藝術實踐,是高師聲樂教學提高學生聲樂表演能力,聲樂演唱能力,張揚個性,探究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聲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歌唱,而歌唱和表演是一個整體。歌唱表演是歌唱者綜合素質、全面技能的個性化展示。它標志著對演唱者音樂感覺、知覺、音樂動作、表情動作、音樂記憶、音樂聯(lián)想、音樂想象、音樂智慧及音樂感受等才能的全面考驗。歌唱包含著復雜的多方面的心理素質,歌唱與發(fā)聲思維的基本過程,是分析與比較、抽象與概括的過程,它包括了歌唱活動中主要的思維方式、形象思維、情感思維、創(chuàng)作思維、審美思維等因素,而舞臺藝術實踐正是對聲樂表演諸多因素以及多方面心理素質的綜合訓練,聲樂演唱能力的提高要建立在對聲樂基礎訓練和聲樂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礎之上,但更重要的是實踐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舞臺藝術實踐活動正是基于學生對聲樂演唱的直接經驗的獲取和積累的綜合實踐,可見,聲樂表演的綜合訓練在整個聲樂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俞子正.《聲樂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6.01.
[2]鄒本初.《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7.
[3]石惟正.《聲樂學基礎》.[M]出版地:人民音樂出版社.
[4]王翼亭.《風格小議》[J]音樂創(chuàng)作
作者簡介:
董大新(1988-)女,碩士,煙臺南山學院人文學院音樂系,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