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暢
“為什么突然想做自己的工作室?”陳澤笑瞇了眼睛,說了句:“好玩?!?/p>
因為好玩,一直在體制內的張澤,2008年工作開始就是導演,到了2014年還是個導演。27歲的陳澤選擇在生日以后辭職,開始嘗試“想法上的突破”,自己開視頻工作室。
什么都沒有準備好,陳澤的敢上傳媒工作室就成立了。他直言:“我很幸運,工作室成立以后,就一直有活兒在干,挺感謝各位的幫助?!?/p>
但,單打獨斗讓張澤瞬間變成了一個全能型的人,策劃、導演、統(tǒng)籌、后期剪輯、招商都是他一個人來做。
之前在體制內,至少每個月都有工資,但是出來以后,自己靠著積蓄過上一段時間以后,就需要開始找活兒干了,沒有活干就沒有收入。這樣的現(xiàn)狀,一度讓陳澤很惶恐不安。
之前打卡有約束的生活全然不見了,每天早上起來自己要干什么,成了陳澤很大的一個盲點,那段時間深感無助。
雖然自己的時間可以得到自己的安排,卻發(fā)現(xiàn)也會有空白期。第一個活動做完以后,陳澤跟合伙人吵架了。合伙人看成陳澤的狀態(tài)問他:“你這段時間在干嘛呢?我們的核心優(yōu)勢是什么呢?你現(xiàn)在沒有做一件事,哪怕你做成了一件事也好?!?/p>
合伙人的幾個問話把還沉浸在惶恐的陳澤打醒了,他就開始列計劃做事情。每天去圖書館看書,做一些無用的PPT以備不時之需。就這樣,漸漸地工作室算是走上了正規(guī)。
2014年9月,陳澤接了一個視頻項目:“親愛的日子——何立偉文學藝術三十年”展覽紀律片。
陳澤說:這次拍攝很有意義,但也很具有挑戰(zhàn)性?!?天飛8個城市,時間上的趕和對片子的高要求,讓他覺得異常困難。幾乎每天早上都是5點鐘起來趕飛機,坐個的士到機場。7天下來,陳澤開玩笑說,他把機場的真功夫都吃遍了。
早上5點趕飛機,到北京拍完一個老師,立馬趕高鐵去天津拍攝,然后再趕回北京,晚上坐飛機去廣州。每天幾乎都是這樣的高強度工作。中間有過一次誤機,僅僅是因為一個同伴在等大巴車的時候去上了一個洗手間,結果一分鐘的時間,他們就延誤了一班飛機。這樣爭分奪秒的拍攝行程,讓陳澤身心都很疲憊,但他卻覺得這是一次很大的鍛煉。“以往都只是單純的做導演,這次需要做前期各位老師的采訪準備,趕路過程中,制片方和攝像之間的協(xié)調,總而言之,是挑戰(zhàn)但也是很好的鍛煉。”
問陳澤接下來還有什么計劃,他正兒八經(jīng)地說:“把工作室裝修做完,繼續(xù)干活兒?!?/p>
27歲,往往才是一個男人事業(yè)的第一次轉折,陳澤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轉型,并且有信心一直玩下去。
敢上傳媒
推薦指數(shù):五顆星
推薦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