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江
每年的9月到12月,無數的留學申請材料從中國飛向國外,光是快遞郵寄費就是一個可觀的市場。但是國內鮮有大公司涉足這個狹縫中的市場,申請留學的人只能選擇聯邦快遞、DHL或UPS等國外的快遞公司。申請到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的馬驍野看到市場需要,拉起一支橫跨中美的高??爝f團隊,通過合寄打包到美國,再分拆寄送的方式,讓申請留學資料快遞的費用降低了一大半,自己也因此分食到國際快遞的蛋糕。
小思路,大藍海
2011年夏天,大學校園里的留學申請季已悄悄拉開帷幕。這段時間總是激動人心的:同學們將自己大學四年學習與成長的累累碩果濃縮到一份份申請材料當中,寄往國外院校,開啟了更精彩的人生之門。馬驍野把自己的留學申請資料寄到美國去的時候,發(fā)現無論選擇哪家跨國快遞公司,費用都是沒有商量的,一份快遞在130~200元之間,10所高校申請下來,費用就超過1000元。
從考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到申請已經花去了四五千元,作為申請流程的最后一步,郵寄申請材料依舊不讓人省心:高昂的價格讓很多申請者耿耿于懷。馬驍野聽到身邊朋友的抱怨,就開始琢磨,能不能為他們做點什么?
想了一陣子后,他找到了靈感:寄送留學資料的郵件袋其實可以裝上十份資料,裝一份資料的快遞費是130元,裝10份資料的快遞費也是130元,也就是說,如果采用合寄的方式寄到國外,再在國外分拆郵寄,郵寄費用就可以大幅降下來。
一個小小思路的改變其實戳中了一片大藍海。留學資料的快遞市場并不小,馬驍野在南京大學做過一個小小的調查,每年度光是南京大學一所學校的留學申請就有上千份,以一份130元計算,就有超過十萬元的份額。全國大大小小的高校加起來,每年的留學快遞至少有幾百萬元的市場份額。這個市場被國外的跨國跨地區(qū)巨頭如UPS、DHL壟斷著,費用高昂。因為留學快遞集中在每年9月到12月,國內的民營快遞看不上這樣的短期市場,而且在國外鋪點成本也很高。
馬驍野則沒有這樣的擔憂,他正要去美國留學,美國那邊分拆寄送的工作自己就可以承擔下來,至于國內攬收的工作則可以招聘高校的大學生兼職來做。
馬驍野有了思路,就要把“小馬飛奔留學快寄”立即付諸實踐。在正式收件前,馬驍野自己寄郵件試驗了一下,以防正式運營的時候出差錯。他讓朋友先是通過“小馬飛奔留學快寄”淘寶店付款,然后打包合寄出含有十份留學資料的一個快遞,通過2個工作日寄到美國他所在學校的地址,由他把資料分拆,通過與美國本土的專業(yè)快遞公司合作,寄送到不同的高校。費用算下來,一份資料的花費還不到50元。
有了初次的試驗,馬驍野才有底氣和南京大學商學院的一個朋友合作,開始試點收件,在小百合、人人網等各種校內論壇上發(fā)出開業(yè)公告:以最低59.98元的價格保證在7個工作日內將留學申請資料寄到美國高校。
將人力誤差降到最低
小馬飛奔猶如一匹黑馬闖入留學資料快遞的市場,讓畢業(yè)季的大學生們有了一種全新的選擇。
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個女生成為馬驍野的一個客戶,她在論壇給馬驍野發(fā)了一個帖子說:“我想試一試你們的產品?!苯拥竭@個訂單,馬驍野可不敢怠慢,他將5份資料攬收后,統(tǒng)一郵寄到美國紐約或者洛杉磯。出色地完成第一筆訂單后,客戶的好評一天天地多起來,通過口碑相傳,訂單也一天天地多起來。第一年,馬驍野就小賺了幾千元。
由于剛開始沒有收件的網絡流程,從取件、寫地址到打包合并寄件、收件、分拆寄送全部靠手工完成,郵件一多,勢必會造成混亂,比如把地址填錯或者遺漏件數,馬驍野已經預見到了這類問題。以后每一個地區(qū)都有區(qū)域負責人,每一個高校都有收件員,而且主要是兼職的大學生,熟練程度不一,如果全部靠手工操作,出錯的幾率將會大大增加。為了將人力的誤差和依賴降到最低,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將流程做到標準化。
2012年,馬驍野找到南京大學軟件學院的幾位程序員,設計小馬飛奔的網站平臺。付款依然在淘寶店完成,需要人工操作的主要是上門收件,從一開始就引入掃碼器之類的信息手段,從收件錄入到實時追蹤郵件的去向,全部由網站后臺完成。查詢起來也極為便捷,只要輸入郵編,就可以自動跳出該學校的收件地址。此外,他還首次開通400咨詢電話,讓專業(yè)客服團隊解答顧客每一個細小的疑問。
網站上線后,極大地提高了郵寄的效率。2013年,小馬飛奔留學快寄的規(guī)模迎來了爆發(fā)性的增長,有的高校從幾十份增長到了上千份,區(qū)域也從南京、北京的幾個點擴張到上海、武漢、西安、合肥等城市,光靠馬驍野三五個人的核心團隊力不從心,招聘區(qū)域性的加盟團隊勢在必行。
針對招聘區(qū)域負責人,馬驍野收到大學生們的應聘資料后,會在暑假回國期間親自到應聘者所在的高校一對一地面談,考察對方的服務理念和個人經歷,確定可靠后才放心地把加盟業(yè)務交給他們。因為加盟伙伴是小馬飛奔留學快寄在當地高校的一個窗口,他們在寄件學生中的口碑決定了小馬飛奔留學快寄能否在這個學校長期立足。
對于新加入的區(qū)域收件員,為了保證統(tǒng)一的標準化服務,馬驍野會給他們寄送一個業(yè)務資料包,里面有詳細的收件流程服務手冊,同時會定期安排新業(yè)務員到杭州或者南京參加資深講師的授課培訓。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一屆擔任小馬飛奔收件員工作的學長畢業(yè)后,都會推薦熱心的學弟學妹加入團隊,保證服務的延續(xù)性。盡管每隔幾年就會換一批成員,但馬驍野欣慰地看到,他在流程標準化上的努力,讓小馬飛奔郵寄上的誤差控制在0.5%以內。在減輕了畢業(yè)生們留學申請資料郵寄成本的同時,也為一批在校貧困大學生提供了工作崗位。業(yè)務量大的學校,一個兼職收件員在一個留學季內就能拿到兩三千元的工資。
用心送達
目前,小馬飛奔快寄的服務已經擴展到全國8大城市的33所高校。
2014年6月,馬驍野結束了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博士課程,將北美分寄的工作交給中國留學生,自己回到國內,除了籌劃新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外,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將小馬飛奔的團隊凝聚起來,把服務做得更加體貼細微。而他的技術團隊正在加緊完善新版的網站,計劃近期推出“合寄寶”的優(yōu)惠服務項目。
在團隊的管理上,馬驍野還是很寬容大度的。只要認同小馬飛奔用心服務的價值觀,勇于承擔責任,馬驍野對于新成員犯的一些錯誤,會寬容處理。記得有一次,西安某校的一個收件員因為急著收件,沒有按照標準流程將用戶的資料通過順豐直接寄到北京的總部,而是寄到西安區(qū)域中心,走內部快遞寄北京,結果在整體時間上比承諾的時間延誤了一天。盡管收件員再三向用戶道歉解釋,但用戶很較真,這一單小馬飛奔最終損失了600元。馬驍野看到收件員是個大一新生,態(tài)度也特別誠懇,為了不打擊新成員的積極性,最后他和團隊提議,不對新人罰款,由團隊消化這筆損失。但通過這樣的小事,新成員從錯誤中學到經驗,逐步成長起來了,團隊的凝聚力也更強了。
在過去的三年里,小馬飛奔已經成功投遞超過7000份申請材料,幫助超過1000位同學實現了留學夢想。馬驍野并沒有野心去擴張,他只做留學資料快遞,只做熟悉的北美,因為這是他的團隊可以深耕細作的領域。他說:“在我們看來,將申請材料平安送達目的地是高于一切的任務。我們寄送的,不只是一封封普通的郵件,更是留學生們美好的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