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時間是公平的,他給每個人的都是24小時,但在這24小時里,我們除了吃飯、睡覺、工作外,還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打口井”嗎?
有兩個小和尚,他們分別住在東邊和西邊的兩座寺廟里,由于經(jīng)常下山挑水,他們漸漸成了好朋友。
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突然有一天,住在東邊的和尚發(fā)現(xiàn)西邊的和尚沒來挑水,一個星期過去了,依然不見他的蹤影。東邊的和尚感到十分困惑,即使挑水的和尚病了,寺里也應(yīng)該重新派個人來,大家總不能每天喝露水過活吧。為了一探究竟,他決定去看看西邊的和尚,順便幫他抓副藥。
東邊的和尚來到西邊的寺廟,一路上他都在為朋友擔(dān)心,生怕他有個三長兩短,誰知到了寺里一看,小和尚正悠閑地侍弄著花草,根本不像有病的樣子。東邊的和尚驚奇地問道:“這些天,你怎么不來挑水呢?難道你們都不用喝水嗎?”西邊的和尚沒有說話,而是直接將東邊的和尚拉到后院的一角,指著一口深井說:“在這三年里,我每天除了挑水、做飯和念經(jīng)外,還做了另外一件事——打井,起初我以為山上沒有水,但試了很多個地方后,我終于找到了水源,便開始利用一些瑣碎時間,一點一點地往下挖,每天能挖多少是多少。你可別小瞧了那點時間,日積月累,也能干成一件大事?!?/p>
望著那口清澈透明的水井,東邊的和尚不禁黯然神傷,自己這三年都干了些什么呀?
筆者有一個朋友,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考上大學(xué),為了生存,他不得不來到工地打工,每天與磚頭、鋼筋和水泥打交道。對于這份既辛苦又無前途可言的工作,他也曾抱怨過,彷徨過,期望天上掉個錢袋把他砸暈。但他終于意識到只有靠自己才能改變命運。于是,他白天上班,晚上“充電”,當(dāng)別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打著鼾時,他卻在昏黃的燈光下奮筆疾書;當(dāng)工友在網(wǎng)吧里玩得不亦樂乎時,他卻在狹窄潮濕的出租房里埋頭苦讀。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幾年后,這個毫不起眼的年輕人竟然自學(xué)成才,考取了會計資格證,在工友一片詫異和羨慕的目光中離開了烈日似火的建筑工地。如今,他的同事仍然在工地上搬磚、扛水泥,而他卻坐在寬敞的辦公室里?!鞍滋烨笊?,晚上求發(fā)展”,改變自己命運的,往往是那些閑散的業(yè)余時間。雖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小,主要在于積極的心態(tài)和消極的心態(tài),但就是這種細(xì)微的差別,決定了一個人是成功還是失敗,是平庸還是偉大。時間可以消磨一個人,但也可以成就一個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