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1964年),一生清廉,氣節(jié)崇高。他是革命元勛、軍旅首長、教育舵手、新聞先鋒、詩壇祭酒、書法巨擘,集眾多不同淑世濟國領域之巔峰,獨步百年的時代巨人。
今春中國嘉德鄭重推出“一代書圣——于右任”專場,涵蓋138件右老早中晚期之作,對聯(lián)、條屏、單幅、手卷、冊頁、書札等,形式多元豐富,質(zhì)量并重,題跋人不乏民國文化圈、軍政界重要人士,并有出版著錄可資比對,殊為難得可貴。右老的墨跡凝練出一整個風云近代史的璀璨光輝,綜觀此場,實是偉哉斯人,偉哉時代。
中國近代書史第—人
于右任立德、立功、立言,諸多成就中尤以書法為世人留下豐美的資產(chǎn)。1970年在日本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中,中國館列展王羲之、鄭道昭、褚遂良、顏真卿、懷素、蘇軾、米芾、趙佶、趙孟頫、董其昌至于右任,自明代后最具影響力、卓然成家的書法宗師,唯有被尊譽為“三百年來一草圣”、“近代書圣”的于右任。粗略統(tǒng)計右老存世書跡二百件中僅有一件四條屏,三十件中方見一對聯(lián),本場即囊括多件于右任寫贈侄女婿劉世達,上款書“世達賢侄”的巨構(gòu),品相佳好,紙潔如新。另,上款“子超先生”四條屏,更是書于難得的“虎皮宣”上,寫明儒呂新吾的人生八警句“泰山喬岳之身,海闊天空之腹,和風甘雨之色,日照月臨之目,旋轉(zhuǎn)乾坤之手,盤石砥柱之足,臨深履薄之心,玉潔冰清之骨”,以此勉勵后輩江西軍官鄭子超。另有數(shù)件大對聯(lián),粲然可觀:1930年為“高要才子”梁寒操結(jié)婚志喜,高二米四的《鸞鳳和鳴好音嘉會,鴛鴦結(jié)社涼夕新秋》絹本大對聯(lián);寫贈“文治總統(tǒng)”徐世昌的《抗言談在昔、立善常所欣》,贈以顏體楷書譽滿天下的陸軍大元帥譚延闿《洪源流萬里,玉樹起千尋》等。
標準草書,復興民族大業(yè)
“三百年來一草圣”非僅為書法美名,在右老努力大半生創(chuàng)制《標準草書》中,更顯現(xiàn)出先生救國淑世的胸懷。先生發(fā)愿整理出一套統(tǒng)一的草書字形,振興中華民族,并以童蒙識字用的《千字文》內(nèi)容為研究對象。自1936年初版《標準草書》至先生逝世后1967年再版,其間每次修正印本,先生必定親自臨寫,態(tài)度審慎。1942年7月《標準草書》第五次修正本在重慶出版,吳稚暉稱《標準草書》對于中國文字的改良貢獻為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后第一部。令人欣喜快慰的是,在此次專場中,于右任1942年陰書《千字文》冊頁28開,以實物見證了《標準草書》完成的重要歷程,并展現(xiàn)了右老結(jié)字書寫的非凡功力,章法謹嚴,行氣開闊。王世昭描述右老此時期書風:“若論當世草書,于右任應居第一;若論古人,于右老功力在晉唐之間,至少也要與張顛、懷素相伯仲”。
太平老人,愛國熱情
于右任有一方“太平老人”之印,是滿腔愛國熱情的見證。于右任早年曾于坊問書局見新出版的中國地圖竟以日本繪制之圖為藍本,將“北抵韃靼海峽,西南至朝鮮半島,西則俄之西伯利亞”問之海面稱為“日本?!?,大為憤懣,便于1943年3月15日發(fā)表《太平?!穼N膰烙柚刚?,主張將“日本?!闭麨椤疤胶!?,以寓“萬世開太平”之意。于右任自號“太平老人”,并特請楊千里刻為朱文印,傳世的于右任書跡,鈐有“太平老人”印者珍罕,集中于抗戰(zhàn)末期1944年至勝利之初的1945年之間。1950年寫贈石萬里的書作,不僅鈐有“太平老人”印并記錄下右老對正名一事的愛國心,右老書:“霸業(yè)東方何處尋,癡兒失算復南侵。天留吾輩開新運,人說中原有好音。撥亂非為一代計,哦詩爭起萬龍吟。旗山照眼莊嚴甚,無限光明照古今。高雄港口招待所與旗山相對,日本海軍南進時會議處也。三十九年四月予寓此三日,感此成詩?!绷?,鈐有“太平老人”之印者,可見1949年寫贈劉世達之《新詩出談笑,萬象聽指呼》五言聯(lián)。
于右任,其書筆法結(jié)體恢宏大度,字句內(nèi)容格局高闊,為兩岸三地、遠至東洋所推崇的大家,與其清廉高崇的人格風范一生行誼相參看,真是字如其人,至情至性。他俯仰天地的生命修持與成就偉業(yè),在其逝世50年后的今日,仍為世人帶來豐美不朽的資產(chǎn)與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