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米”從何處來

      2014-04-29 00:44:03林銀美
      課程教育研究 2014年11期
      關鍵詞:課文作文材料

      【摘要】在日常教學中經常發(fā)現,很多學生怕寫作文,一提到作文,往往退避三舍。怕寫作文但作文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分值更是占了中考試卷的“半壁江山”,因此探討作文教學有效性,成為語文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俗話有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把學生的寫作比作一鍋飯的話,對生活的感受體驗和積累就是作為原料的米。米從何處來?我的做法是:立足課本,找到課本與生活的聯系點,用巧妙的提問,適當的材料補充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與反思,幫他們找到下鍋的“米”。

      【關鍵詞】寫作 現狀 找“米”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079-02

      一、初中寫作教學的現狀

      在日常教學中經常發(fā)現,很多學生怕寫作文,一提到作文,往往退避三舍。寫作時,有的愁眉苦臉,有的抓耳撓腮,直到交作文時,才東拼西湊,搜腸刮肚“擠”出三五百字,敷衍了事。說實在話,在這樣痛苦狀態(tài)下逼迫出來的文章能有什么好文章呢?結構上層次不清,感情上蒼白無力,立意上平庸無新自不在話下。為何有這種現象呢?深究下去,終于明白他們的苦衷:有的說,不會寫;有的說,無題材可寫;有的說,平時閱讀太少,詞匯貧乏,不懂如何表達等等。怕寫作文但作文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分值更是占了中考試卷的“半壁江山”,因此探討作文教學有效性,成為語文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

      二、“米”從何處來

      俗話有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把學生的寫作比作一鍋飯的話,對生活的感受體驗和積累就是作為原料的米。米從何處來?

      福建省語文學會會長、著名特級教師王立根曾說道:“以我的經驗,作文中大談寫作技巧是很蒼白無力的,我以為培養(yǎng)他們對生活的興趣,對社會的關注,培養(yǎng)他們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力,促使他們求知欲望,從而博覽群書、開闊視野、進而思維活躍,這些才是最重要的”[1]可見王立根老師認為寫好作文第一位不是各種技巧,而是他們對生活及語言所擁有的悟性、智慧和素養(yǎng)!

      以我個人二十幾年的從教經驗,我認為要想幫助學生尋找、積累作文之“米”,方式多種多樣,其中立足課本,找到課本與生活的聯系點,用巧妙的提問,適當的材料補充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與反思,幫他們找到下鍋的“米”就是不錯之舉。

      1.從作者的經歷中找“米”。

      有些課文的作者經歷豐富,充滿傳奇色彩。他們的經歷就可作為學生感受生活、品鑒人生的一個藍本;且了解他們的經歷、為人對提高學生對其作品的興趣、增加閱讀量、更好地促進寫作均能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例如:《再塑生命》的作者海倫·凱勒,身患盲聾啞三項殘疾,卻熟練掌握英語和四門外語,順利從哈佛畢業(yè),這簡直就是世界奇跡!我組織學生閱讀《我的老師》和《假如上天給我三天光明》,賞析經典章節(jié),做摘錄筆記,寫讀后感。又組織學生去特殊學校進行慰問,親身接觸殘疾孩子,感受他們的堅強。之后的讀后感等習作,他們都表現了心靈受到的震撼,有了對生活的悟性和智慧。

      這里,我要借此著重說說讀書摘錄卡片。做讀書摘錄卡片是積累詞匯,學習語言的重要方法。它不僅對學生思想成長有益,而且對學生學習語言也十分必要,老師應該告訴學生摘錄的內容沒有限制,只要他們自己覺得思想內容深刻,藝術性強的句子都可以摘錄下來。

      摘抄的形式:

      ①語錄式摘抄。摘錄名人警句、精彩詞句。

      ②內容提要式摘抄。梗概主要情節(jié),給短小的文章列提綱。

      ③內容賞析式摘抄。談談自己對作品的感悟、人物的評價、主題的理解。

      每張卡片只要求記一段話,但要有下列幾個部分:

      ①類別,如人物外貌描寫類,寫景類,名人名言類等。大類別之下,還可以分成小類,如“名人名言類”下可分為:名人談理想、名人談學習等。

      ②注明作者和出處,另外要求學生過一段時間就要把卡片分類整理一次,同時要經常翻閱,有的句子可以反復吟詠,甚至背熟。

      做摘錄筆記對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是個極好的方法。

      像這樣引發(fā)學生強烈了解欲望的還有很多。課文《華南虎》作者牛漢在文革期間受到迫害,我引導學生閱讀、了解文革期間歷史作品,學生們對那個年代學者的經歷的了解,也使得他們在對《老王》和《紫藤蘿瀑布》的主題解讀變得輕松了許多;《丑小鴨》的作者安徒生和《我的信念》的作者瑪麗居里,他們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名利的淡泊都在傳記中得到了印證。當有報道稱調查某些學校學生心目中的偶像,答案基本上是娛樂明星時,我很慶幸地看到,我的學生眼中的名人不那么單調和膚淺。在這一點上,對課本的延伸閱讀幫了很大的忙。

      2.從課文內容找“米”。

      有些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比較貼近,只要精心點撥,就能觸動他們的記憶,點燃他們的寫作熱情;有些課文是長篇的節(jié)選,窺一斑而知全豹,幾個人物的了解往往也能引發(fā)他們對整本書的好奇與探究的欲望。

      前者以《綠色蟈蟈》為例。法布爾用親切的語言、詳細的描述再現了蟈蟈趣味橫生的生活場景。很多學生也有自己的小寵物、小伙伴,只是未曾留心觀察過它的生活習慣以及它與眾不同的個性特征。學課文時,我啟發(fā)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角度,并用同樣的語言風格把自己小伙伴的情況介紹出來。令人驚喜的是,每篇習作都能言之有物,興趣盎然。適合此種“感同身受”教學法的還有《第一次真好》、《背影》和《羚羊木雕》等。

      后者以《智取生辰綱》為例,課文是長篇古典名著《水滸傳》的節(jié)選。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計謀,已初步展現了大部頭名著的精彩。我組織學生看原著,分小組進行單個人物故事的講述和點評,設計題庫,用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情節(jié)的復述和人物的評點實際上是學生閱讀之后的二次表達,這樣的安排既促使學生熟悉了小說的內容,又在寫作技巧上得到了訓練。

      我用同樣的方法教《楊修之死》《香菱學詩》《范進中舉》等課文,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寫作《我心中的……》、《品評……》等文時都能寫得有血有肉趣味橫生。

      教學生從語文教材中積累寫作素材。語文教材古今中外,無所不包,名家名篇甚多,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只要善于選擇,就能恰當地運用到寫作中去。例如,語文教材中出現的人物有導師領袖、民族英杰、科學名人、詩人作家、此外還有錦繡江山、歷史事件,以及教材中還有對勤奮好學、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勇于犧牲等傳統美德的贊頌,也有對貪婪蠻橫、吝嗇殘忍、虛偽愚昧、保守頑固等丑惡現象的揭露鞭撻。對于這些材料,可讓學生歸類積累,以便寫作時可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選用,這樣,語文閱讀的過程也就是準備寫作材料的過程,可謂一舉兩得。成語“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亦可用來說明平日積累材料和寫文章的關系,一個作家平時積累的材料,往往要超過他的成文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選擇、加工的余地。積累材料,有助于提高學生提煉正確的觀點,確定文章主題的能力。著名作家鄧拓先生就曾生動地把積累材料比喻為“農民拾糞”,農民有了糞肥,就為豐收創(chuàng)造了條件。相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平時不積累材料,到作文時即使搜索枯腸,也難以擺出切實有力的論據,難以提煉出新鮮深刻的觀點。

      所以我們平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采集積累材料的能力,為寫作積累素材之“米”,只有讓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儲備足夠之“米”,寫作時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葉圣陶先生的長子葉至善如是說:父親從不給我們講授“寫作方法”,只要求多讀書;書讀多了,有感覺,于是落筆為文。文章寫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寫作能力逐漸提升。[2]可見多讀書,大積累才有大收獲。

      3.向時代傳媒借“米”。

      現代媒體的普及讓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廣,但思維的嚴謹卻要在不斷的訓練中才能得到加強。我在課堂上打造了這樣一個平臺:讓學生收集時代熱點和新聞人物,每節(jié)課抽出5分鐘,輪流進行分享和點評。就是通過這個平臺,認識了一大批感動中國的英雄模范,他們的故事蕩滌著我們的心靈,我們也認識了神十飛天的三大主角,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大力反腐倡廉和提倡節(jié)儉的習主席,他們的志向和胸懷激勵著我們大步向前。

      教學生做剪報評析。有人說,報紙是最新的百科全書,這話不無道理,報紙上有最新的材料,向我們及時地傳遞各種信息,宣傳先進人物的思想和事跡,且各種文體兼俱,養(yǎng)成認真讀報的習慣,不僅能提高寫作能力,也能獲得大量的寫作材料。剪報評析,便是積累寫作資料,提高學生鑒賞和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總而言之,在日常教學中,只有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找到作文之“米”,并逐步養(yǎng)成自覺找“米”的習慣,學生的作文才能達到內容充實與富有個性化的要求,整體水平的提高也才能變成可以實現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應永恒 海峽出版發(fā)行集團《記敘文寫作導航》2013.11 p2

      [2]應永恒 海峽出版發(fā)行集團《記敘文寫作導航》2013.11 p298

      作者簡介:

      林銀美,女,1968年11月生,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福建省漳平三中語文教研組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龍巖市首批初中語文名師,福建省中學語文教學帶頭人,福建省優(yōu)秀教師,有多篇論文在《教師報》、《福建基礎教育研究》等刊物發(fā)表,擔任國家級課題《中國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學校課題組組長。

      猜你喜歡
      課文作文材料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土木工程材料的認識和應用
      背課文的小偷
      學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新材料贏得新未來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最美材料人
      紅批有聲作文
      紅批有聲作文
      紅批作文
      紅批作文
      背課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涿鹿县| 吴旗县| 阳高县| 和田市| 磐石市| 鄂尔多斯市| 满洲里市| 永善县| 德保县| 苏州市| 大新县| 句容市| 剑河县| 武功县| 石泉县| 府谷县| 阿瓦提县| 调兵山市| 竹山县| 固原市| 龙海市| 柞水县| 大同县| 平远县| 鲜城| 基隆市| 弋阳县| 乳山市| 伊川县| 理塘县| 恭城| 福州市| 独山县| 沐川县| 襄樊市| 巴楚县| 布尔津县| 鄂温| 扎囊县| 宾阳县|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