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
今年,筆者班中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都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這部分學生剛入學時非常不適應城里的生活;他們各科知識基礎非常薄弱;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總收入不高,居住條件也很差。面對一系列復雜的因素,如何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是教師、學生、家長共同關注的問題。在這里,筆者結合20年班主任工作經驗,談幾點看法。
一、優(yōu)化家庭教育
大多數家長由于學識的局限,把孩子送到學校后,全部教育責任就推給了學校,使孩子的教育不能形成家校合力,無法取得最佳效果?,F代社會競爭壓力很大,不僅僅是農民工,其他社會人群的生存壓力也非常大,有很多家長會遇到沒有時間與子女交流、探討子女學習問題的情況。但為什么也有很多家長卻能很好地和子女溝通?所以家長還是要從自身找原因。關心孩子的方式很多,除了面對面的關心之外,還可以通過為孩子準備學習生活用品、留紙條、書信等方式表達自己的關心,間接與孩子溝通。
家長要學習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例如:面對孩子知識基礎薄弱的情況,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可采用連續(xù)接近目標法。這一方法的關鍵在于:不斷地強化與目標行為有點相似的行為。當孩子已經建立了一個新行為,但并不是目標行為時,家長要強化的是與目標行為有點相似的行為,以后不斷地強化接近目標的行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建立達成目標的信心。
學校應該對家長進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對于存在家庭教育困惑的這些家長,教師可以通過家訪、家長會、電話或家校聯系冊等方式與他們溝通,將孩子的在校情況及時反映給家長,為他們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讓他們了解今天的學校教育,了解他們的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支持與幫助,明白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努力等。要讓家長為自己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善家里的學習條件,改變自己過去不合適的教育方法。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班級里組織一些有經驗的家長作示范,讓他們教育孩子的好經驗、好方法成為大家學習的良好資源。如果有可能,還可以把家長組織起來,組成班級家長管理委員會,讓他們做志愿者,和班主任一起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困難。
二、開展主題活動
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進行感恩父母的教育是破解教育難題的關鍵。我們要讓學生從了解父母的辛苦和理解父母的教育期望中,學會感恩父母,激發(fā)成長動力。
2011年,筆者了解到一個進城務工者子女嫌棄父母,不求上進,便悄悄拿著攝像機,來到了他父母工作的工地,拍攝了他們的工作狀況。那天,天下著雨,他父母在工地打灰,全身都淋濕了。在主題班會中,筆者一面放映,一面解讀,這個學生掉下了眼淚,其他學生也受到了教育。他們認識到,雖然父母沒有給自己富裕的生活,但為了自己能夠接受優(yōu)質教育,他們吃苦受累,毫無怨言。作為進城務工者子女的班主任,一定要把理解、感恩父母作為班級重要的教育內容。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與父母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利于讓學生珍惜父母和社會為他們創(chuàng)造的學習條件,多學一點,學好一點;也有利于他們受到尊重勞動、學會生存的教育。
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并不是個個都性格內向孤僻,其中也有很多堅強、樂觀、自強不息,也有不少家長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教師不妨讓這些孩子和家長介紹自己的經驗與做法,起到帶動后進的作用。
三、關注特殊學生
對于班級里個別性格比較孤僻的學生,教師還是要給予特別的關照??梢园才虐嗉壚锘顫姷膶W生與其同桌,安排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其學習上的輔導,讓班級里更多的學生關心、幫助這些特殊的學生,不讓他們游離于班級之外。教師也要經常與他們談心,加強心理輔導,用真心、誠心對待他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他們冰封的心總有融化的一天。其實這些學生大多非常淳樸、非常善良,有的可能會有些自卑,但是天真的學生總是渴望別人的關心,渴望同學的友誼,只要家長、學校、教師共同努力,他們是會融入集體之中,找到自己的快樂的。
四、組建互助小組
教師要經常組織外來務工子女參加文體娛樂活動,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還可以組織互助活動小組,開展以發(fā)展學生特長為內容的興趣活動,如小制作、參觀、實踐活動等,這樣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減輕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假日里的孤獨感。
由于進城務工人員家庭的特殊情況,他們更需要學業(yè)指導。因此,除了教師的熱心輔導外,還應該在班級里組建學習小組。學習小組內學生互換聯系方式,以便遇到學習難題時能夠得到及時解決。
總之,對進城務工者子女進行教育的確很難,但再難也是教師的事業(yè)。筆者愿意與家長、社會共同擔負起教育的責任,用情感、行動、智慧來關注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幫助他們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