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技藝,更要寓意 馬祥林供職于中國國防大學校史館,2009年他受中央文獻出版社之邀開始研究人民大會堂的歷史。瀝粉貼金裝飾、金絲楠樓梯扶手、花崗巖的須彌座和臺階、大理石墻面以及琉璃瓦鋪就的柱頂墻檐……在馬祥林看來,無論是建筑材料還是施工技術,人民大會堂都堪稱匯集“國家之最”。
相較大會堂莊重大氣的硬裝修,由字畫、瓷器、掛毯、刺繡、雕刻作品等組成的裝飾品往往更引人注目,成為大會堂審美的點睛之處。
1999年隨著人民大會堂重慶廳交付使用,油畫《三峽晨曲》成為該廳的裝飾主體。當時畫家陳可之在重慶市委的安排下完成這幅創(chuàng)作,背景是重慶剛剛成為直轄市。在接受采訪時,陳可之表示,之所以官方在他提供的《幾度夕陽紅》、《月是三峽明》、《三峽晨曲》中選擇那幅晨景圖,是因為看重“畫中有對光明的向往,寓意較好”。
大會堂的裝飾喜歡以“大”的極限強調藝術的獨有性和精致性?!安坏髌返某叽缫欢ㄒ?,作品的主題也必須恢宏大氣?!痹隈R祥林的印象中,大會堂的裝飾畫大都以山水、松竹和花鳥為主題,很少出現(xiàn)人物。尤其是領導人以及現(xiàn)當代可辨識出身份的人物畫作更是少見?!斑@也許是大會堂裝飾中一項不成文的禁忌?!?/p>
為大會堂定制作品的“附加值” 半個多世紀以來,人民大會堂共收藏了數(shù)百位藝術家的各類作品,創(chuàng)作者既包括齊白石、關山月等書畫名家,也包括各個省市瀕臨失傳的各項民間手工藝的傳承者,還有被名師舉薦的年輕畫家。
政治素質過硬是藝術家有機會為國作畫的首要條件。1959年,汪鈺林被工藝美術學院推薦完成大會堂西藏廳作品時還只是壁畫系四年級的學生?;貞浧饋?,汪鈺林深感家庭出身好,政治態(tài)度比較積極是自己當選的重要原因。
畫家侯德昌1994年創(chuàng)作的《幽燕金秋圖》,幾乎每晚都能在《新聞聯(lián)播》中閃現(xiàn),成為中國公眾最常見的“領導人背景”。因這幅畫的巨大成功,他不但五次受邀為大會堂進行創(chuàng)作,中南海、中央軍委等部門的“訂單”也紛至沓來。甚至在2009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吳邦國訪美時,還將侯德昌的作品《山高松青》贈送給了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作為禮物。摘自《廣州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