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發(fā)展以及素質(zhì)教育的開展,教學有效性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要想提高鋼琴教學質(zhì)量,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差異,為學生積極營造善于發(fā)揮、善于創(chuàng)造的空間,進一步提高鋼琴教學質(zhì)量。文章從目前鋼琴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新疆喀什藝術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探討如何提升鋼琴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問題。
[關鍵詞]鋼琴教學;教學質(zhì)量;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
隨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開展,鋼琴教學質(zhì)量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要想提高教學質(zhì)量,必須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身心特點,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有效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共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一、目前鋼琴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比較明顯
班年級內(nèi)部學生鋼琴基礎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學生主修鋼琴專業(yè),有較強的演奏技巧、扎實的理論功底,學習積極性較強;部分學生雖談不上專業(yè),但也具備一定的鋼琴知識;部分學生可以說是零基礎教學。學生之間的鋼琴基礎不同、起點不同,所以說,教師很難在整體上提升學生的鋼琴能力。
(二)教學方法單一
現(xiàn)階段大部分學校的鋼琴教學設備以及鋼琴師資比較匱乏,在音樂教室中開展“集體授課”的音樂教學模式比較受歡迎,能進一步降低一對一的教學成本。但是,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限制了鋼琴教學的課時以及功能,教師無法更好地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只能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與點評。另外,在鋼琴集體課中,普遍采用數(shù)碼鋼琴的方式開展教學,這種鋼琴的鍵盤力度輕、缺乏聲音的層次性,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只能通過機械的指法練習進行演奏,不想觸鍵,長此以往,學生演奏水平很難提升。
(三)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形式?jīng)_突
鋼琴集體教學模式以及集體加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大部分學校鋼琴教學的主要形式。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要求師生雙方按照既定的教學內(nèi)容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與此同時,還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全面分析、觀察學生的演奏水平,分析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真實的鋼琴演奏水平。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學內(nèi)容的主觀性以及教學形式客觀性之間的矛盾,進而影響鋼琴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二、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提升鋼琴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全面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的積極性
要想更好地提高鋼琴課堂教學質(zhì)量,需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鋼琴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學生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并提供多種有效性的教學方式,真正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融入鋼琴課堂教學中來。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也是開展鋼琴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體驗鋼琴學習的快樂。
與與此同時,還應該將“因材施教”的教學觀念落實到底。結合學生的性別、興趣愛好、鋼琴基礎等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針對不同的學習小組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說,針對鋼琴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強化鋼琴學習中的邏輯性指導;對于鋼琴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加強新奇、風趣、生動事物的關注,“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成長與進步,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二)全面提升教師專業(yè)技能
首先,準確視奏。教師專業(yè)的鋼琴演奏技能以及教學能力,是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學生拿到新的鋼琴演奏曲目時,往往力不從心,這就需要教師專業(yè)、準確的視奏。因此,教師需要加強自身鋼琴演奏技能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在提高教師自身綜合素質(zhì)提升的基礎上,加強樂理知識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專業(yè)型。
其次,自彈自唱。這種教學方式,是鋼琴課堂上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教師的要求標準比較高,一方面需要較高的演奏技巧,一方面還需要良好的樂理知識、演唱水平,多方面綜合素質(zhì)有機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自彈自唱效果。教師線束的彈奏,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再次,強化音樂欣賞教學。在鋼琴教學中,會涉及各個地區(qū)、各個民族的藝術風格與音樂欣賞。教師在向?qū)W生教授新曲目時,將作曲的背景以及作家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特點等教給學生,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三)加強鋼琴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有效的鋼琴課堂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創(chuàng)新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之后經(jīng)常采用的教學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方式注重對學生靈感、思維的啟發(fā),從而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究、合作的進行鋼琴之時學習。比如說,將樂曲內(nèi)容改編成為動聽小故事,并通過形體動作讓學生們感受正確的律動。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彈唱或唱歌,更好地帶動、感染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鋼琴教學氛圍。欣賞法也是比較成功的一種教學方式,指的是在學習新曲目時,需要充分了解作曲家的背景、作品創(chuàng)作的地點與時間,并有機整合樂章故事、情節(jié)、資料,讓學生感受樂曲的生命力。新形勢下,還需要積極開展預習法教學,也就是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新曲目,與此同時,教師加以指導與幫助。學生通過自己彈奏、實踐的方式進行學習,將遇到的問題帶到課堂上。通過師生互動以及談論交流的方式進行解決,不僅提升了課堂教學氛圍,而且大幅度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探究能力,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四)進一步拓寬學生學習渠道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不僅為教師的鋼琴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而且也為學生學習渠道、學習方式的拓寬提供了良好資源。一方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登陸中國聲樂家學會等重要的網(wǎng)站學習,進一步獲得最近的鋼琴動態(tài),指導學生加強鋼琴交流與討論。另一方面,積極開展鋼琴專業(yè)講座,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另外,還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鋼琴類的專業(yè)比賽,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加深對鋼琴專業(yè)的認識與了解,并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鋼琴技能。
(五)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方式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遏制了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因此,必須針對教學具體情況,設計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積極推進教學評價的多元化。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理論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的鋼琴演奏成績。將兩者的分值比例設為3:7。在具體評價過程中,不僅需要老師的綜合性評價,更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小組評價;不僅重視學生的期末總成績,還需要將學生的課堂表面、作業(yè)完成情況、出勤情況等綜合性地納入考評體系中來,通過教學方式的多元化,促進鋼琴教學科學、合理的開展,進一步提升教學實效性。
三,結語
綜綜上所述,本文針對新課程改革的需求以及目前鋼琴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開始人手分析,從五個方面:全面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的積極性,全面提升教師專業(yè)技能,加強鋼琴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進一步拓寬學生學習渠道,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詳細論述了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提升鋼琴課堂教學質(zhì)量。
作者簡介:木阿太·阿里木江(1982-),女,維吾爾族,喀什藝術學校舞蹈教研組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