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梅
“少教多學”就教學要求和教學效果而言的。我認為,要做到“少教多學”,要有針對性。首先,必須對學生的超前學習進行檢查,這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放任自流;另—方面,更重要的是為了確切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他們對教材的掌握已達到什么樣的程度。這既是展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肯定他們自主學習成果的過程,也是一個發(fā)現(xiàn)和集中學生存在問題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力。
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重在善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聽?!边@就是“少教多學”的教學思想。所以教師更應在教學中秉持“少教 多學”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從根本上減輕教學與學習負擔,提高教學效益。
語文教學中如何構建“少教多學”的有效課堂,我淺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少教多學”就教學要求和教學效果而言的。我認為,要做到“少教多學”,要有針對性。首先,必須對學生的超前學習進行檢查, 這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放任自流;另—方面,更重要的是為了確切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他們對教材的掌握已達到什么樣的程度。這既是展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肯定他們自主學習成果的過程,也是一個發(fā)現(xiàn)和集中學生存在問題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要做到:
一、精心設計學(教)案,指導學生學會自主研學
在一節(jié)新課之前,老師總是讓學生先對新知識進行預習,然而大多的學生在自學時,往往只是走馬觀花,隨便翻翻書完成任務就罷了,這樣的預習是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的,所以在初始階段,教師應該利用上課時間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預習。為了達到較好的預習效果,教師可以為學生精心設計學(教)案。一份好的學(教)案應包含這樣幾點內容:
1.學習目標讓學生知道應該要掌握哪些內容,掌握到什么程度,這樣學習才會有針對性,不至于盲目地看書。學生心中也有明確的目標。
2.重點、難點了解重難點,可以讓學生預習時更有針對地去想法設法地突破。學他們不會的。
3.自主研學學生明白了以上兩點后,就可以進入這部分內容。本部分內容中我們可以設計填空題、問答題、填表題等引領學生去預習,這樣在課堂教學時,我們只需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把重點放在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重點,這樣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使學生學會質疑
質疑是指學生在學習中不懈的追尋與探究。也是學生學習語文是否真正開始的一個重要標志?!皩W貴有疑”,在語文教學中,我堅持“質疑優(yōu)先”的教學原則,學生在學習中一有疑問提出,我會根據(jù)學生的疑問去進行教學,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滿足學生追尋探究的求知欲望。學生有了質疑的自由,學習的熱情就會調動起來。我們除了鼓勵學生大 膽質疑外,還要教學生學會質疑,引導學生難點處求疑,矛盾處求疑,模糊處求疑,困惑處求疑,關鍵處求疑,易錯處求疑等,學生有了質疑的能力,探求的熱望就會得到維持。 學習的興趣也自然提高了。
三、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主動學習是一個人良好的素質,也是自我發(fā)展的需要。語文課堂教學更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激勵學生自主學習,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活動時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他人的承認,學生也如此。但由于習慣、興趣、能力的不同,有的學生不善于在眾人面前說話,有的學生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有的學生不愿意被人家指名回答,因此就需要教師認真地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發(fā)現(xiàn)他們的亮點與優(yōu)點,適時加以肯定和推動,讓全體學生都能覺得語文課堂是一片自由的天地。要善于給學生提供課堂參與的機會,創(chuàng)造條件使其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就感。言語的自由, 思維的自由,保證了學生有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解決問題的時間,從而保證語文課堂教學有自由活潑的空間。
四、教會學生智慧地去總結反思
一般來講,課堂小結,即學教報告。就是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整理,鞏固深化所學知識。老師通常會問:“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其實小結并不僅僅是學會了什么,我們要教會學生智慧的去小結,要讓學生談學習體會、學習心得,談學習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談學習 中應注意的問題,教師再予以“畫龍點睛”,這樣的智慧小結效果肯定好。學生之間交流自身學習的體會,及領悟的學習方法,往往能擊中知識和方法的關鍵點,更易于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師單獨小結不能達到的功效。 同時也體現(xiàn)師生合作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課堂留有時間讓學生自己談學習體會,談學習方法,談學習困惑,是必要的。
教學就是為了尋求一種有效的方法,使教師因此而可以少教,學生因此而可以多學,堅持讓課堂教學走向深層,走向心靈,這是“少教多學”的堅定信念!這是我們所有教師為之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