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長艷
摘要: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十分重要,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多年教學經驗,從兩個方面提出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即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注重學與用相結合。
關鍵字:小學數學;學習興趣;課堂氣氛;學與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7-0059
造成小學生學習成績差異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興趣絕對是造成成績差異的重要因素,數學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更為濃厚,因此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中具有十分現實的積極意義,而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正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興趣對于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興趣是一個人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種活動,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人只要對某項活動產生了興趣,就會提高做這項活動的效率,對于學習活動也不例外。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會對學習樂此不疲,就會主動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p>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有一些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足,而且,由于他們對數學學習興趣的缺乏,既嚴重影響了他們數學成績的提高,也影響了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快樂感受;同時,數學學習成績不高和缺乏數學學習興趣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筆者認為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數學教學尤為重要。
二、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
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不容易,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師生之間應保持平等、民主、和諧的人際關系,以消除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感。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產生問題的適宜環(huán)境,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并對之進行積極而合理的評價,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的見解。由于數學理論的抽象性,學生接受數學知識比較困難,極易產生畏難心理,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隨時注意發(fā)現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以鼓勵他們克服學習中的自卑心理,使他們樹立能夠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筆者常常在上課前準備一些小禮品,獎勵勇于回答問題的學生。除此以外,教師還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純粹復習舊知識為目的的新課引入方式,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引入。例如采取題組教學的方法,通過問題來復習舊知識以引入新知識,或利用數學典故,或利用數學家的故事,或利用實際問題等,盡可能地避免枯燥無味的簡單重復。同時,教學內容要注意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只顧尖子生,無原則地添加內容。教師還應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提問、作業(yè)布置等方面,都要具有針對性。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可做的事情,并從中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
2. 注重學與用相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這樣做既可以架設起一座通向數學宮殿的興趣之橋,也可以使學生在這一實踐過程中發(fā)現興趣的源泉,并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感受到自己的勞動和所取得的成就,體驗到戰(zhàn)勝困難后的歡樂。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和進一步的開拓。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該回到生活。生活是一切創(chuàng)造的源泉和動力,人類的一切都不可能脫離生活,只有植根在生活的土壤里,我們的學習才會有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的潛力。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特別是在信息社會的今天,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才能更好地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還原生活,并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有深切的生活體驗,將教學活動置于逼真的社會背景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例如,筆者在鄉(xiāng)村小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就常常設計與鄉(xiāng)村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應用題,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于解答問題的熱情。
三、結語
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數學教學便能事半功倍。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并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數學興趣。另外,教師還應該提升自身的業(yè)務素養(yǎng),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教學過程中尋求更好的教學方式,以便更好地履行教學數學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