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娟 鄭曉峰
摘要:考試是衡量教學質(zhì)量的一種重要形式,考試方式應根據(jù)課程自身特點出發(fā),設立不同的考試形式。改變過去“一考定成敗”的教學模式,建立適合課程特點的綜合評價體系來考核學生更科學。
關鍵詞:電子技術基礎;考試方式;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10-2303-02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過程,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是引導學生從不會到會,從不知到知的過程。用何種方式衡量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無疑——考試是檢查教學質(zhì)量的依據(jù)和途徑之一,而且考試是衡量教學質(zhì)量的一種重要形式。張平慧等[1 ] 認為,高??荚嚤仨毚蚱茊我豢荚嚹J降膲艛嗑置妫?應因不同的學科特點和學制要求設立不同的考試形式。在考試形式上應筆試與口試相結合、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理論性考試與實踐性考試相結合。我同意張平慧教授提出的上述觀點,根據(jù)不同學科的特點,設立不同的考試形式?,F(xiàn)在就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程,對高職學生來說,運用何種考核方式,即考查學生理論知識,又考查學生實踐技能水平,談談我的想法。
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屬于“理論與技能”類型,是大多數(shù)工科專業(yè)如電子信息工程、應用電子、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專業(yè)都需要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在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從學生反饋獲悉,他們在學習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時候常常會感到困難,究其原因是課程概念多,電路復雜,內(nèi)容抽象,不易理解,并且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多,這給理解和掌握電路原理帶來了很大困難。為此,提出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方式和考試方式的改革。課程考試方式首先要根據(jù)課程特點出發(fā),結合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自身特點,改變過去“一考定成敗”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有機結合評分,使教學真正起到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
1 改革前電子技術課程考核方式存在問題
1)考核方式的單一性
以往電子技術基礎考核以理論試卷考核為主,期末考試基本上是一張試卷“一錘定音”,考試方式基本上是閉卷形式,考核方法單一。這種考核方式缺乏對學生理論知識、技能能力、職業(yè)素質(zhì)的綜合評價;課堂學習的組織方式多為“滿堂灌”老師講為主,學生聽、記筆記、做作業(yè)等單一模式,缺乏教學過程多樣性例如課堂辯論、小組討論、團隊作品等,其結果是難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考核內(nèi)容的局限性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實踐性強,以往電子技術基礎考核內(nèi)容局限于教材、筆記、作業(yè),理論考試多,技能測評少,沒有根據(jù)課程特點,注重技能操作測試,不夠重視技能訓練,沒能實現(xiàn)“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其結果是學生考前死記硬背,考試結束,意味著課程學習結束。既不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也不利于學生實踐技能的掌握。
2 根據(jù)課程特點建立合適的考核模式
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考核應根據(jù)以職業(yè)崗位能力為重點,理論知識、技能操作并重,理論知識以“必須、夠用”為標準,掌握一定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考核為主線的原則,摒棄單一理論知識考核方式,“一考定成敗”的教學模式。為此,根據(jù)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特點提出對此門課程考試方式改革,考核模式運用理論知識、技能操測評并重,同時注重過程考核,采用綜合評價體系來考核學生更科學。具體考核方式如下。
1)建立電子技術基礎試題庫,完善理論測評依據(jù)
期末考核采取試卷考試方式,但與以往試卷考試方式有所不同,現(xiàn)在采取試題庫。
與以往期末考試試卷由各自任課老師出試題卷,這種人工命題方式存在明顯不足:(1)對于試題的難易程度、題量大小等方面難以控制;(2)命題老師容易根據(jù)個人的感覺和經(jīng)驗來確定題目,所命題目的層次水平因命題人而異;(3)不能實現(xiàn)教考分離,試題重復率較高;(4)試題沒有經(jīng)過分析測試,缺乏科學性,考試結果很難真實地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學習能力情況,當然也很難通過考試對教師的教學效果作出客觀的評價; (5)試題保密性難以保證。
建立試題庫可以避免上述情況,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學生一方面可以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具有指導性的自學,另一方面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按照章節(jié)進行練習。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平臺,在線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與學生進行網(wǎng)絡互動交流。建立課程題庫對課程出卷方式進行改革,實現(xiàn)教考分離,可以更科學、合理、客觀地對教與學雙方的成績進行評估;建立課程題庫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方向性;建立課程試題庫極大地方便了實現(xiàn)計算機對考試試卷隨機生成,提高了試卷的保密程度,充分體現(xiàn)出考試的嚴肅性和公平性,完善理論測評依據(jù)。
2)加強技能操作,完善實踐技能測評依據(jù)
從平時教學得知,有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理論知識考核優(yōu)秀,但技能操作水平較差。如果采用以往一張試卷“一錘定音”,考試方式來評定學生的成績,顯然是很不科學的。以此,制定完善實踐技能測評依據(jù)是很有必要的。
電子技術課程實踐技能項目多,比如放大電路應用設計、直流穩(wěn)壓電路設計、低頻信號發(fā)生器設計、電壓表電路設計、電子門鈴電路設計、報警器電路設計等等,這些有趣的課題。要求學生以三人為一小組,團隊合作要完成一個電子產(chǎn)品制作作品,學生選好感性趣的項目,查閱技術資料,確定電路設計方案,完善方案論證、焊接電路、調(diào)試電路、演示作品成果、撰寫設計報告等環(huán)節(jié),使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操作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主動學習能力。實踐技能考核提倡“學做一體”模式,它調(diào)動學生對課程學習興趣,培訓動手能力,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做到“學中做,做中學,做中教”,同時考察學生實踐技能能力,因此實踐技能測評考核對學生很重要。
3)注重過程考核,完善課程綜合評價體系
改變過去“一考定成敗”的教學模式,注重過程考核。對任何課程學習都應該有循序漸進、積累的過程,為了提高學習質(zhì)量,注重平時成績考核,推行課程平時考核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30%,即平時作業(yè)、考勤、課堂紀律、發(fā)言等成績占30%,這種做法避免了由一張期末考試卷來考核學生課程成績的弊端,激勵了平時學習的自覺性,將功夫用在平時,而不是期末考突擊,死記硬背,有利于學風建設。 期末試卷考試占總評成績的40%,考查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能力,考查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能力。實踐技能考核占總評成績的30%,考查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結束語
改革傳統(tǒng)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考核方法,構建具有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特點的教學考核方法——試題庫考試、實踐技能操作考核,同時結合過程考核的教學模式相配套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評價體系,充分發(fā)揮考核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綜合職業(yè)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和教學質(zhì)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平慧.關于目前高??荚噯栴}的思考[J].山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