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函兵等
摘 要 以國內(nèi)主栽品種巴厘的夏季果為試材,研究不同包裝材料對菠蘿黑心病及相關(guān)品質(zhì)指標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0.02 mm聚乙烯、0.03 mm聚氯乙烯、0.05 mm聚氯乙烯包裝均可降低貯藏菠蘿的失重率,減少黑心病的發(fā)生率。貯藏15 d時,不同包裝菠蘿的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無顯著差異,但0.05 mm聚氯乙烯薄膜包裝可維持可溶性總糖含量,因此,0.05 mm聚氯乙烯包裝菠蘿能更好地保持其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 菠蘿;包裝;黑心?。黄焚|(zhì)
中圖分類號 S668.3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The summer pineapple fruits were packed by three different materials(0.02 mm polyethylene, 0.03 mm polyvinyl chloride(PVC)and 0.05 mm PVC)at room temperature for 25 days.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packing materials on quality parameters, comprising weight loss rate, internal browning(IB), total soluble solids(TSS), vitamin C, soluble proteins, titratable acidity(TA)and soluble sugars of frui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crease in weight loss and IB incidence in all packed fruits could be reduc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SS, vitamin C, soluble proteins and TA in the packed fruits, while a noticeable increase was found in soluble sugars in the fruits packed by 0.05 mm PVC after 15 days of storag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ackage with 0.05 mm PVC could provide a useful mean of maintenance of quality attributes and resistance to IB development of harvested pineapple fruit.
Key words Pineapple;Pack;Internal browning; Quality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4.11.034
菠蘿(Ananas comosus L. Merr.)屬于鳳梨科鳳梨屬植物,是中國最具特色和競爭優(yōu)勢的熱帶水果品種之一[1],與香蕉、椰子、芒果并列為四大熱帶名果[2],在中國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等省(區(qū))栽培較為廣泛。菠蘿多為鮮食,但由于菠蘿富含水分,采后生理代謝旺盛,不耐貯藏及運輸,嚴重制約著菠蘿鮮果的生產(chǎn)和銷售。菠蘿黑心病是采后菠蘿最主要的生理性病害,目前尚未分離到病原菌,主要特征是果實外部無感病癥狀,果肉前期水漬狀,后期褐變。已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適當?shù)牡蜏乜蓽p輕菠蘿黑心病發(fā)生的嚴重程度[3-4],但不同包裝材料對菠蘿黑心病和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尚鮮見報道。因此,本實驗分別采用0.02 mm聚乙烯薄膜、0.03 mm聚氯乙烯薄膜、0.05 mm聚氯乙烯薄膜包裝菠蘿果實,研究其對菠蘿黑心病及相關(guān)生理指標的影響,旨在為菠蘿貯運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菠蘿品種為“巴厘”(Ananas comosus cv. Comte de Paris),采自廣東省湛江市雷州收獲農(nóng)場。試驗于2012年6月進行。采收成熟度為綠熟,全果仍以綠色為主,但果縫已微現(xiàn)黃色。果實采收后當天運回海南省熱帶園藝產(chǎn)品采后生理與保鮮重點實驗室(湛江)。先切除部分果柄,留果柄長約2~3 cm,用清水沖洗,然后用0.5 mg/L咪鮮胺浸泡2 min,25 ℃晾干后隨機分成4份,分別用0.02 mm聚乙烯薄膜袋(P1)、0.03 mm聚氯乙烯薄膜袋(P2)、0.05 mm聚氯乙烯薄膜袋(P3)進行包裝,對照不包裝。貯藏于室溫(26~30 ℃,相對濕度為60%~80%)的環(huán)境中,每個處理70個果實,重復3次。
1.2 方法
1.2.1 果實質(zhì)量損失率的測定 采用電子稱(量程15 kg, 精度0.1 g)對菠蘿果實進行稱重,計算平均單果質(zhì)量和果實質(zhì)量損失率。
果實質(zhì)量損失率=(貯藏前果實質(zhì)量-貯藏后果實質(zhì)量)/貯藏前果實質(zhì)量×100%
1.2.2 果實黑心病發(fā)生級數(shù)觀察 黑心病分級按Teisson[5]的方法,果實沿中線縱向切開觀察果肉的情況,0級:沒有變色;1級:黑心面積低于10%;2級:黑心面積為10%~25%;3級:黑心面積為25%~50%;4級:黑心面積為50%~75%;5級:黑心面積大于75%。以調(diào)查的平均級數(shù)表示黑心病的嚴重程度。
1.2.3 生理指標的測定 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采用手持折光儀測定,可滴定酸(TA)含量采用酸堿滴定法[6]測定(以檸檬酸計),維生素C(Vc)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6]測定,可溶性總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6]測定,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6]測定,
在果實采收當天和貯藏期間每5 d取樣1次,所有指標均重復測定3次,每處理每次分別隨機選擇10個果實。
1.3 數(shù)據(jù)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EXCEL 2003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包裝材料對菠蘿黑心病發(fā)生進程和質(zhì)量損失率的影響
菠蘿黑心病是采后菠蘿果實的一種生理失調(diào)癥。從圖1可以看出,無包裝貯藏菠蘿黑心病發(fā)病速度最快,貯藏15 d時,對照黑心病病情已經(jīng)達到2.0級,而P2、P3黑心病病情為0.3級,對照黑心病發(fā)病程度顯著高于各處理(p<0.05),并且P1顯著高于P2、P3;但貯藏20 d時,對照與各處理間黑心病發(fā)病程度差異不顯著。可見包裝能顯著減輕貯藏前期(10~15 d)菠蘿黑心病的發(fā)病程度(p<0.05)。
質(zhì)量損失降低菠蘿的商品重量,促使菠蘿衰老,是影響菠蘿保鮮效果的重要因素。由表1可知,菠蘿的質(zhì)量損失率隨著貯藏期的延長而提高,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對照和各處理果實質(zhì)量損失速率均增加,對照果實質(zhì)量損失速率顯著高于各處理(p<0.05),且處理10 d后,各處理之間質(zhì)量損失速率無顯著差異(p>0.05)。可見,包裝可顯著降低貯藏菠蘿質(zhì)量損失率(p<0.05,表1)。
2.2 不同包裝材料對菠蘿TSS和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的影響
TSS主要指能溶于水的糖和其他溶于水的物質(zhì)。菠蘿TSS含量隨貯藏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圖2),貯藏第15天及以前,對照與各處理的TSS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但貯藏后期(20~25 d)P2的TSS含量顯著高于對照(p<0.05),說明包裝對貯藏前期TSS含量并無顯著影響。
貯藏菠蘿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也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并且也均在貯藏15 d出現(xiàn)最大值(圖3)。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貯藏15 d時,對照與各處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差異不顯著(p>0.05)。
菠蘿貯藏過程中TSS、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均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可能由于采收后它們的合成仍會進行,所以貯藏初期含量有所增加,但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由于呼吸作用消耗[7]及其它分解代謝又使之含量逐漸減少。
2.3 不同包裝材料對菠蘿Vc含量的影響
Vc含量是影響果實營養(yǎng)品質(zhì)的關(guān)鍵指標之一。由圖4可知,在貯藏10 d時,對照的Vc含量達到最大值15.98 mg/hg,而各處理在貯藏15 d時,Vc含量才出現(xiàn)峰值;但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表明,貯藏15 d時,對照與各處理Vc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梢?,適當包裝可延緩Vc含量的下降。
2.4 不同包裝材料對菠蘿TA含量的影響
適宜的TA含量可賦予菠蘿良好的風味。由圖5可知,貯藏0~15 d時,對照與各處理的TA含量均呈增加趨勢,隨后,除P3的TA含量一直平穩(wěn)增加外,其他TA含量經(jīng)歷短暫下降后,在貯藏25 d時又有所升高。但貯藏過程中,對照與各處理TA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在貯藏后期,TA含量不降反升,可能是由于貯藏時間過長,果實進行無氧呼吸作用產(chǎn)生乳酸的結(jié)果。
2.5 不同包裝材料對菠蘿可溶性總糖含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貯藏15 d后,P3的可溶性總糖含量一直高于對照和其它處理,且貯藏第20天時顯著高于對照(p<0.05),但對照與各處理間可溶性總糖含量在貯藏10 d后即呈下降趨勢,可溶性糖含量持續(xù)下降可能由于呼吸不斷消耗造成的。
3 討論與結(jié)論
包裝可改善貯藏水果的品質(zhì),并且已經(jīng)在梨[8]、芒果[9]、蘋果[10]、甜瓜[11]、荔枝[12]、草莓[13]、桃[14]、棗[15]等多種水果的貯藏研究中得到證實。研究結(jié)果表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包裝能夠減少水分散失、抑制呼吸強度、減少呼吸消耗,從而達到良好的貯藏效果。
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包裝均能夠顯著降低貯藏前期(10~15 d)菠蘿黑心病的發(fā)病程度(p<0.05),菠蘿黑心病雖然是低溫、外源赤霉素等因素誘導的一種生理性病害[16],但薄膜包裝所提供的小環(huán)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黑心病的發(fā)生。
由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的透濕性均較小,很好地防止了菠蘿果實水分散失,從而降低了果實質(zhì)量損失率。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包裝均可顯著降低貯藏菠蘿果實質(zhì)量損失率(p<0.05),這與徐雅玲[15]對灰棗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質(zhì)量損失率與貯藏果實品質(zhì)有很好的相關(guān)性,因此,包裝能夠降低果實質(zhì)量損失率,從而保持果實品質(zhì)。
在貯藏第15天時,對照與各處理的TSS、可溶性蛋白、Vc、TA和可溶性糖均無顯著差異(p>0.05)。由于聚乙烯薄膜透濕性小,但透氣性大,而聚氯乙烯薄膜透濕性和透氣性均較小,P2、P3形成的相對低O2高CO2的貯藏環(huán)境能降低菠蘿的呼吸速率,特別是可溶性糖的損耗,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20 d),P3可溶性糖顯著高于對照(p<0.05),
總之,常溫包裝貯藏菠蘿是通過降低黑心病發(fā)病率和果實質(zhì)量損失率來保持果實品質(zhì),而不是通過顯著改善各營養(yǎng)指標保持果實品質(zhì),并且0.05 mm聚氯乙烯包裝能更好地維持果實的可溶性糖含量。
包裝比對照表現(xiàn)出良好的貯藏效果,但單純依靠包裝還不足以達到理想的貯藏時間,適當?shù)蜏刭A藏能夠延長菠蘿貯藏時間[4,17],但包裝與低溫對貯藏菠蘿品質(zhì)的協(xié)同影響尚需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徐一菲, 周燦芳, 萬 忠, 等. 2008年廣東省菠蘿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J].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09, 36(5): 191-194.
[2] 柯佑鵬, 過建春, 方 佳,等. 中國菠蘿生產(chǎn)及貿(mào)易的發(fā)展趨勢分析[J]. 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 2008, 5(2): 34-35.
[3] 屈紅霞, 唐友林, 譚興杰,等. 低溫打蠟對貯藏菠蘿黑心病控制的作用[J]. 廣西植物, 2000, 20(1): 83-87.
[4] 弓德強, 謝江輝, 張魯斌,等. 低溫貯藏對控制菠蘿黑心病和保持品質(zhì)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0, 26(1): 365-369.
[5] Teisson C. Internal browning of pineapples: I-History, II-Materials and methods[J]. Fruits, 1979, 34(2): 245-261.
[6] 張憲政, 陳鳳玉, 王榮富. 植物生理學實驗技術(shù)[M]. 沈陽: 遼寧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1994: 66-161.
[7] Baxter L, Waters L. Chemical changes in okra stored in air and controlled atmosphere[J]. Am Soc Hortic Sci, 1990(115):452-454.
[8] 陳守江, 張 慜. 單果真空袋包裝處理對冷藏酥梨品質(zhì)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0, 26(6): 363-367.
[9] 洪克前, 弓德強, 張魯斌,等. 殼聚糖涂膜對芒果采后品質(zhì)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2, 28(28): 182-187.
[10] 李紅震,王慶國. 1-甲基環(huán)丙烯采前噴施對泰山早霞蘋果品質(zhì)的影響[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2, 28(28): 182-187.
[11] 梁 琪, 畢 陽. 溫度及單果包膜(IFW)對“玉金香”甜瓜采后貯藏期間品質(zhì)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04, 25(4): 177-180.
[12] 陸華忠, 李源泉, 呂恩利,等. 不同溫度和包裝方式對荔枝保鮮品質(zhì)的影響[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 2013, 29(10): 2 330-2 334.
[13] 羅自生, 葉輕飚, 李棟棟. 納米二氧化鈦改性LDPE薄膜包裝對草莓品質(zhì)的影響[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 2013, 29(10): 2 340-2 344, 2 537.
[14] 王志華, 孫希生, 張志云, 等. 1-MCP處理及MA包裝對晴朗油桃采后生理和品的影響[J]. 落葉果樹, 2004, 39(4): 4-7.
[15] 徐雅玲. 包裝材料對阿克蘇灰棗貯藏品質(zhì)的影響[J]. 北方園藝, 2013, 37(17): 139-141.
[16]唐友林,周玉蟬,周永成,等. 采后菠蘿黑心病誘導因素的研究[J]. 廣西植物, 1995, 15(2): 182-186.
[17] Hong K Q, Xu H B, Wang J N, et al. Quality changes and internal browning developments of summer pineapple fruit during storag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J]. Sci Hortic, 2013(151):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