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一、整地、施肥
土地耕翻后要精細整地,耕平耙勻,不論春播或夏播,都要求土壤深、松、細、勻、肥、濕、確保出苗快而齊。有條件的地區(qū)最好搞肥球育苗移栽。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磷、鉀和少部分氮肥。有機肥每畝施1000-1500公斤。數(shù)量多時將50%-60%的有機肥鋪施,余下的與氮、磷、鉀混合后施播種溝內,注意種、肥隔離。
二、選擇優(yōu)良品種:選用適應性強、抗病、優(yōu)質、高產(chǎn)且商品價值高的品種。目前,甜玉米的品種也比較多。在種植時,要因地制宜,選用適宜于本地氣候特點的優(yōu)良品種,
三、適時播種
1、種子處理
玉米在播種前通過曬種、浸種和藥劑拌種等方法,增強種子發(fā)芽勢,提高發(fā)芽率,減輕病蟲害,達到苗早、苗齊、苗壯的目的。
1.1曬種。將選出的種子在晴天中午攤在干燥向陽的地上或席上,翻曬2-3天。
1.2浸種。一般采用冷浸和溫湯方法。冷水浸種時間為12-24小時,溫湯(55-58℃)一般6-12小時,也可用25公斤腐熟人尿兌25公斤水或沼液浸種12小時,另外也可用0.2%的磷酸二氫鉀或微量元素浸種12-14小時。注意:浸過的種子要當天播種,不要過夜;在土壤干旱又無灌溉條件的情況下,不宜浸種。
1.3拌種??梢杂棉r(nóng)藥拌種如50%辛硫磷乳油,每公斤種子2.5ml辛硫磷乳油,也可用微量元素如“傲綠”牌營養(yǎng)素拌種,每公斤種子4-5克營養(yǎng)素。包衣種子無需浸種和拌種。
2、適時播種。當土壤溫度穩(wěn)定在10~12℃時即可播種,播種規(guī)格采取“大小壟”雙行種植方式進行,行距50-60厘米,株距因品種及栽培水平的不同,采用25-30厘米。栽培條件好的,一般平展型品種,畝植3300-3600株,緊湊型品種畝植4000株左右。播種方式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開溝點播,或穴播,播種深度5-6厘米,每點(穴)播種2-3粒種子。育苗移栽有利節(jié)約種子和提早成熟,育苗最好采用穴盤育苗,2—3葉期帶土移栽,盡量避免傷根。科學施肥,由于甜玉米采收期比普通玉米要早,因此必須要做到施足底肥,合理肥料配比。
四、田間管理
1、苗期
保證全苗,力促壯苗齊苗。及時定苗,4-5葉期,去弱留壯,每穴留一株苗,缺苗的應及時補缺。定苗后,淺中耕松土,然后追肥,每畝施尿素4—6公斤,氯化鉀5—7公斤,小培土以促根壯苗。
2、追肥分別在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期追肥,即幼苗拔節(jié)期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對弱苗采取偏施肥和澆水等補救措施;大喇叭期(播后50天左右,能用手捏到雄穗時)追施尿素每畝15公斤。
3、灌溉與排水玉米在苗期要求土壤水分控制在16—18%,拔節(jié)前土壤水分控制在16%左右,抽雄期土壤水分控制在18—22%,以后保持在18—20%左右。
4、散粉期人工輔助授粉,可使籽粒飽滿,如果在散粉期遇到連續(xù)陰雨時就更要加強人工輔助授粉。為減少養(yǎng)分消耗,在授粉結束后,可把雄穗全部剪去。除此之外,當甜玉米大部分進入抽穗時期,會出現(xiàn)一株多穗現(xiàn)象,不及時去除會導致果穗不大且發(fā)育不良,影響商品價值,及時適當剝去多余的小穗就成為提高產(chǎn)量與果穗商品品質的關鍵措施。
5、果穗成熟期
確保安全授粉,養(yǎng)根攻粒,防早衰。做好清溝、防澇、抗旱工作;若遇連續(xù)陰雨、干旱、大風天氣應輔以人工授粉;開花散粉期,適當增施壯粒肥,畝施尿素3—5公斤,確保能延長綠葉功能期,使籽粒灌漿飽滿,增加果穗鮮重。注意,晴天時可將主穗以下的小穗剝去。授粉結束(果穗花絲枯萎),可摘除雄穗,以減少蚜蟲危害。大培土及拔除大草,可避免養(yǎng)分爭奪,防止下部葉片早枯,減少病蟲害。
6 防治病蟲
甜玉米植株比普通玉米甜,極易招致玉米螟、金龜子、蚜蟲等害蟲,應及早防治。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要保證甜玉米的品質,盡量不用或少用化學農(nóng)藥,最好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玉米害蟲。防治玉米螟,重點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接種赤眼蜂卵塊,也可以在甜玉米心葉末期,用每克含有50億—100億白僵菌的菌粉0.5kg,拌成5kg左右的顆粒劑,投入心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保證甜玉米品質。化學防治忌用劇毒、高殘留農(nóng)藥,在生長后期(吐絲后),可用擬除蟲菊酯農(nóng)藥噴施,也可采用其他高效低毒的殺蟲劑進行藥液灌心、藥粉涂抹等方式防治。
五、適時采收
一般在籽粒含水量為66%—71%(乳熟期)采收為宜,生產(chǎn)實踐中,甜玉米的收獲期對其商品品質和營養(yǎng)品質影響極大,過早收獲,籽粒內含物較少,口感不是太好;收獲過晚,果皮變硬,失去甜玉米特有的風味。一般來說,適宜的收獲期以吐絲后17-23d為宜;若以加工罐頭為目的的可早收1-2d;以出售鮮穗為主的可晚收1-2d,采收期6d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