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WCBA總決賽由衛(wèi)冕冠軍山西隊與更早一屆的冠軍北京隊交鋒。最終,山西隊成功擊敗了北京隊,拿到了第二座冠軍獎杯??倹Q賽的第四戰(zhàn)“摩坎大戰(zhàn)”相當精彩,但同時還有CBA的季后賽。這就令人不解了:雙方同屬于一個聯(lián)賽管理機構,但WCBA總決賽轉播居然與CBA季后賽撞車,那還有多少觀眾會關注女籃?“摩坎大戰(zhàn)”的光芒也黯淡了許多。
現(xiàn)在的WCBA就好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人才問題,中國女籃的隱患
現(xiàn)在說到女籃的大環(huán)境,很多人會感嘆。但是這種現(xiàn)象非中國獨有,全世界大部份重視籃球的國家,女籃受重視程度就是比男籃低,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別的不說,在美國,WNBA球員的薪資跟NBA相比,少得不是一星半點,平均薪資相差十倍八倍都不奇怪。這也解釋了WNBA的頂尖球員為什么會跑到中國來打工,即便不來中國,也會到俄羅斯或其他歐洲聯(lián)盟去打球。女籃球員平均職業(yè)壽命比男籃短,她們也很辛苦,而待遇一直難有提高。
這不是不重視女籃,而是市場規(guī)律所致?;@球場上要看什么?就是籃球運動特有的激情、肢體接觸等動作。同樣是籃球,女籃球員能做的動作比男籃少,觀賞性就會落下風。以中國的情況來看,不太可能像美國那樣,把女籃賽季與男籃錯開。美國女籃的實力太強,短期集訓照樣可以在國際賽場拿金牌。但中國做不到,只能跟男籃擺在一起打,賽季結束后開始漫長的國家隊備戰(zhàn),爭取在國際賽場上拿到好一點的名次。兩相比較,球迷自然會放棄女籃。中國籃協(xié)在這方面要動點腦筋,現(xiàn)在把女籃比賽視同擺設,光靠幾支俱樂部比較重視的球隊去撐場面,女籃的人才早晚會嚴重流失。
中國女籃人才流失,已經(jīng)快要重蹈女足的覆轍了。去年的亞錦賽,中國女籃在半決賽中完敗于日本,繼男籃后,也丟掉了亞洲冠軍。這說明即便是中國女籃球員的身高獨步亞洲,甚至在全世界也不算差,但是在其他許多方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問題。雖然在女籃青年隊里還是找得到球員,但是WCBA的12支球隊中,有幾個像樣的青年隊員?
我曾經(jīng)碰過一名身高1米97、才18歲的北京市高中女籃球員,問她是否準備打WCBA。她說要出國讀書,不打算打WCBA,因為打得再好,也不會有很高的收入。這個球員的協(xié)調性很不錯,也有一堆球隊想挖她,但她就不愿意。這就是現(xiàn)今中國女籃球員的縮影。時代變遷,孩子與家長的選擇多了,女籃球員的選才變得越來越狹窄。她們也可以選擇讀大學,而不會過早進入職業(yè)籃壇。遲早,WCBA會有很多球隊必須從大學球員里選才,青年隊模式在女籃圈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人才危機。
靠外援改變不了WCBA的窘境
許多人談到WCBA時,總認為WCBA球隊請來的外援都是世界級的。山西隊的瑪雅·摩爾和北京隊的坎貝奇,莫說在WNBA里是頂尖球員,擺在全世界都是頂尖的。美國女籃國家隊有多人曾經(jīng)來打WCBA比賽,可以說是星光閃耀。但是這樣的強度除了帶來短暫的新鮮感外,引起了球迷多大的關注?這些女籃明星球員雖然是世界一流,但大多中國觀眾并不認識,即便是鐵桿籃球迷,對她們的興趣也不及NBA的三流球員,這是很無奈的事。換句話說,即便是來了女籃界的“喬丹”,只要大家不認識她,對于球市的幫助也不大。
一支WCBA球隊一個賽季的投入,一般不會超過四五百萬元人民幣。其中,有一部份會付給外援,本土球員拿到的并不多。兩連霸的山西隊比其他球隊的投入多得多,從甲B直升到WCBA,山西隊直接砸到了兩個冠軍。姑且不論是否可以回收成本,實際上,山西隊只能說是一個特例,WCBA里除了浙江隊外,很難再找到另一支肯同山西一樣砸錢的球隊,因為誰都知道,對女籃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既然如此,WCBA有存在的必要嗎?
如果沒有WCBA的維持,中國女籃將會開市場化的倒車,那就真的女足化了。雖然一年22場常規(guī)賽并不多,但也算不少了。如果沒有聯(lián)賽磨練,眾多女籃球員的出路將很成問題。與此同時,未來想打球的年輕球員也會對中國女籃的環(huán)境喪失信心。因此,如何去改善女籃環(huán)境,比中止WCBA更為重要。
相比于CBA,WCBA各隊在外援的使用上,簡直到了榨干最后一滴油的地步,非常非常地依賴,否則有些球隊的比賽根本沒法打下去。除了沈部與八一不使用外援外,其他各隊的強弱幾乎就是看誰的外援強,山西女籃這兩年奪冠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也造成了國內球員在比賽時有依賴心理,日后踏上國際賽場,自己不敢承擔責任,局面會很被動。
找外援原本是為了提升比賽精彩度。事實上,這個目的達到了,使得WCBA已經(jīng)沒有了所謂的傳統(tǒng)強隊。只是對于票房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體教合作,WCBA的新出路
WCBA有沒有可能走在CBA之前,更廣泛更深入地與大學合作?如果要試驗體教結合,解決人才荒,未嘗不是一個新思路。
以現(xiàn)實狀況來說,發(fā)展WCBA聯(lián)盟,使其轉虧為盈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反求諸己,俱樂部對于自己的WCBA球隊關注度有多少?是否用心去經(jīng)營了?總是期待有球賽就有觀眾,這種思維已經(jīng)過時,好比一家餐廳做了一大盤菜,卻沒有宣傳、沒有廣告,就等著顧客上門那樣不切實際。然而,可嘆的是很多很多球隊沒有把女籃當做是事業(yè)來做,只是把聯(lián)賽打完而已。如此年復一年,女籃環(huán)境將是一灘死水,即便山西隊也僅是孤例而已,很難持續(xù)下去。
中國女籃在世界上理應有更好的位置。2008年,中國女籃在北京奧運曾有很好的成績,但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沒打進四強后,中國女籃進入了一個低谷期。去年亞錦賽的失利僅是個開始,對照日本對于女籃的投入,中國遠遠落在后面。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遇中,僅是在國家隊層面聘請外教出馬,難道就能奪回失去的冠軍?沒有證據(jù)顯示中國女籃在國際賽場的成績與聯(lián)賽的票房成正比,但是總不能兩頭落空。聯(lián)賽越打越低迷,國際賽場又輸球,那女籃就真的無藥可救了。
任何國家要振興女籃運動,都是很困難的事情。WCBA這碗飯雖然吃不飽,也餓不死人,但是若有一天,女籃不再有舉國體制的保護時,它的脆弱就會表現(xiàn)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