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小學。它重在一個“讀”字,精讀,默讀,賞讀,悟讀。以“讀”走進文本,“在文本里轉(zhuǎn)幾個來回”,然后又以“讀”走出文本。這樣,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教師應創(chuàng)造機會引領學生品讀,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讓學生在讀中找到探究文本秘妙的抓手。
一、在讀中生成更多的精彩
一篇課文富含育人價值的東西非常多,閱讀絕不是把教師的理解灌輸給學生,也不是讓學生泛泛地讀,而需要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有新的發(fā)現(xiàn),有生成的精彩。這就是賞讀、品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引領學生品讀,發(fā)現(xiàn)文本深處的價值意蘊,向文本更深處漫溯,以彰顯文本自身的價值,使我們的課堂留住了一份精彩,生成出更多的美麗。
《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明白:要想做成一件事得目標專一而不要三心二意,得持之以恒而要不半途而廢,這樣才能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在教學中,可以讀代講,抓重點詞句來細細品讀、賞讀,以理解課文,并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文中的道理。
二、在讀中走近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在充分地與文本、與作者的對話中聯(lián)系自己及身邊的人,設身處地去感受,從而與作者達到心靈上的溝通、思想上的共鳴。學生的情感因素一旦被調(diào)動起來,就會表現(xiàn)出積極主動的閱讀狀態(tài)和探究意念。
在教學《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時,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教學片段。
出示句子:“為了保持呼吸道通暢,必須將堵塞其間的大量膿血痰排出來,而這又是最具傳染性的?!币粋€“非典”重癥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yī)護人員的倒下。從這兩句中你體會到什么?(生:“非典”極易傳染;醫(yī)護人員很危險;葉欣作為護士長,被傳染的危險性更大。)
我繼續(xù)追問:“是啊。葉欣就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高風險地運轉(zhuǎn)著。你是怎樣體會到的?”(學生細細品讀,答:從“葉欣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讓患者呈半坐臥位……”體會到,為了搶救病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寶貴。從“兩小時過去了……”品讀到她很疲倦,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病菌。)
我又拓展開來:再讀讀這些語句,假如你是病人,你想對葉欣說些什么?(學生情緒激動:您趕快休息吧!您注意身體呀!您要多吃一點好東西!有的人更需要你呀……)
三、在讀中張揚解讀文本的個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文本解讀中,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边€特別提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文本,引導學生品讀,張揚學生個性,使學生讀出與眾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灰椋鳥》一文,我設計問題:“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p>
一位學生說:“我喜歡的句子是:‘先回來的鳥在林內(nèi)不停地鳴叫,好像互相傾訴著一天的見聞和收獲……與熟悉的伙伴匯合?!碛墒牵鹤髡哂昧藬M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灰椋鳥也有人的情感?!?/p>
我表揚他:“你有一雙慧眼,說出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另一位學生說:“我也最喜歡這句?!?/p>
我說:“那你說說你的理由?!?/p>
“這里寫出了灰椋鳥配合得很默契,它們會合作。”
“很好,老師就想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而且這位同學學以致用!學習了《學會合作》就想到了灰椋鳥合作得很好!”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們思維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了,紛紛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的不同理由。
這時,孫雙金老師的話又在我的耳畔縈繞:“還有不一樣的嗎?我喜歡聽不一樣的聲音。”沐浴著新課改的春風,走下“神圣”的講臺,步入學生們的心田,“尊重學生,張揚個性,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已成了我們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四、在讀中漸漸步入審美的佳境
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語文課要上得好,讓優(yōu)美的語言伴著精湛的思想流入學生的心田,使他們獲得美的享受。”課文富含美的元素,語文課也是美的。教材中的精美詞句,都會給學生帶來審美感受。課堂上,教師應抓住關鍵句段,關注學生的審美體驗,充分引導學生品讀文本,獲得美的享受。
如指導學生精讀《世界多美呀》中的句子:“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我啟發(fā)學生:透過這個很小的洞眼,小雞看到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呢?(學生反復品讀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畫面,我讓學生們想象:“如果你是這只小雞,你看到怎樣美麗的世界?快閉眼想想吧!”
接下來,學生們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的美,我隨機點評,然后要求他們美美地讀一讀書上其他的句子,學生們很容易就進入了佳境。
新的課程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讀出自己的個性,可以更大程度地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也是實現(xiàn)“用教材教”的有益策略。
(責編劉宇帆)